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请选出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项为之强(颈,脖颈)群鹤舞于空中(飞舞)B: 怡然自得(安适、愉快的样子)又留蚊于素帐中(未染色的帐子) C: 必细察其纹理(其它)或千或百(或许) D: 果然鹤也(白鹤)方出神(正) |
2、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只有走进普通劳动者的生活,才能洞见他们的人生轨迹,守护劳动者的风景。 B: 专家认为,过度疲劳引起健康透支,最大的问题不是加班,而是休息时间都无法彻底放松心情所致。 C: 苹果营养丰富,但是它的表面常常黏附着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农药,所以食用前应将苹果洗净、削皮。 D: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园的荷花尤其特别引人注目,游人不由得驻足欣赏。 |
3、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的句子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柳宗元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贬谪到永州以后写的《永州八记》。B: 范仲淹在其名篇《岳阳楼记》中不仅赞美了滕子京的政绩、描绘了岳阳楼之大观,而且抒发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及政治抱负。 C: 《行路难》的作者是李白,他的诗歌以沉郁顿挫的风格著称。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的兴趣和对统治者的不满。 D: 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醉翁亭记》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随遇而安的旷达情怀。 |
4、 | 下列画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灵魂(hún) 熟悉(shú) 黄鹤(hè) 身临其境(jìng) B: 遥望(yáo) 真挚(zhì) 赋予(fù) 富丽堂皇(huáng) C: 暮霭(ǎi) 礼拜(bai) 渲染(xuàn) 浮光掠影(lüè) D: 惆怅(zhàng) 情趣(qù) 夔门(kuí) 金碧辉煌(huáng) |
5、 | 下列各句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国家的重点打造下,珠海横琴将在五年后媲美上海浦东新区。 B: 美英法联军以发生化学武器袭击为借口对叙利亚发动空袭,其真正目的在于攫取石油资源。 C: 为了建造世界最大口径的射电望远镜,首席科学家南仁东与团队海誓山盟 , 信心十足,攻克难题,最终成功建成“中国天眼”。 D: 望着守卫边疆的战士,我不禁感叹“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真是理至易明。 |
6、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你需要对所有的戒律历历在目 , 但你却又要打破这些常规,发现前人未见的东西,那你就成功了。 B: 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和煦的春风扑面而来,他感到心旷神怡。 C: 他在学习上十分严谨、认真,对每—个知识点都锱铢必较。 D: 奶奶八十多岁了,视力越来越差,看什么都眼花缭乱。 |
7、 | 下列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我也不敢像舞蹈家一般,内行地赞美她们的一举手一投足,是怎样地“本色当行”。B: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报,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栩栩如生。 C: 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式的骂一天,一气呵成 , 也不倒嗓子。 D: 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
8、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几年没见,调皮捣蛋的小军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小伙子,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B: 今年2月,林书豪引领纽约尼克斯队豪取7连胜,并打破多项联盟记录,这让此前赛事成绩平平、鲜为人知的他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C: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 D: 这道数学题解题步骤繁多,而且有三个答案,真可谓扑朔迷离。 |
9、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选自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B: 文中插叙美女蛇的故事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增加了文章的情趣。 C: 作者认为“三味书屋”的先生很博学,对学生又有一些开明的思想,所以对他很尊敬。 D: 文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中的“似乎”“确凿”使用矛盾,是因为当时白话文文字不规范。 |
10、 |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月初,微风还带着寒意。西湖边的垂柳却迎风招展,满枝嫩叶、翩翩起舞,仿佛在迎候来自各方的早春游人。 B: “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 C: 红船从嘉兴南湖出发已经航行了九十多年。其间,有时“春和景明,波澜不惊”;有时“阴风怒号,浊浪排空”,但始终坚定不移,顺乎潮流。 D: 老舍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把平凡的话调动得生动有力。” |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1 )颔联“阴阳割昏晓”一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2 )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授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點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 1 )上文选自《________》一书,作者是________(人名)。( 2 )翻译文中画线句。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3 )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上文中对屠户的心理描写体现了他的机智与勇敢。 B: 对狼的神态、动作的描写表现了狼的凶残和狡猾。 C: “止增笑耳”表达了作者对像狼一样敌人的蔑视。 D: “以刀劈狼首”时,屠户并未认清狼奸诈的本质。 |
少年书架
①喜欢书,像喜欢一件宝物。小时每每发了新书,都要找来旧报纸,包了书皮,工工整整写上:语文,数学……然后是班级姓名。手里托着书,美滋滋看着,心里有份庄重。有种没来由的稳妥。
②学期末,新书变旧书,一如既往的整齐,只是有了岁月的痕迹,泛着淡淡的黄。细心收起来,放到纸箱里,来年春天,再搬出来晒太阳。
③偶然去老师家,一进门就呆住了:老师客厅的一面墙,宽宽大大一面架子,大大小小的书,一本本直立着,是一队队意气风发的少年,春意荡漾啊!罗列其中的,还有照片,石膏雕像,或者一盆小小的文竹……我真是看呆了,书,可以这样放,多好!
④那是王老师用木板和木条,自己钉在墙上的,美其名曰:书架。我用手抚摸着那粗糙的木条、木板,还有书,像是就别的朋友,细腻,温暖。
⑤我迷恋上老师书架的样子了,在书桌前,把书一本本立起来。左右用厚厚的字典做靠背,俨然一个小书架了。这小小发明,竟然让我激动了许久。
⑥放学回家,喜笑颜开地告诉爸妈,我有书架了!爸妈一愣,哪里的?
⑦待我把在老师家里的所见,以及自己在书桌上摆放的事告诉他们的时候,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⑧那是,家里的条件不好,能上学读书,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哪里还敢奢望买上一件这样“无用”的家伙呢?当然,我也会悄悄想:什么时候,我也会真的拥有一个那样的小小书架?
⑨那是一个秋日,天,蓝蓝的,几片厚厚的白云,暖暖地轻轻的飘着。爸爸下班回家,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连声道:够了,够了!
⑩什么够了?我和妈妈惊奇地从屋子里跑出来。看,这些木头足够做一个小书架了。爸爸兴奋着。我看那些木条、木板,在爸爸的自行车后架上安静地等待着。小心脏一下子活跃起来,不知所措了,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⑪爸爸利用下班的时间,去包装厂,在丢弃的废料中,千挑万拣,捡来这能用的木料。
⑫歇班两天的爸爸,用砂纸,一点点地打磨着那些木头,准备好锤头、钢锯、各种钉子、油漆……放了学的我,迫不及待地往家里跑,蹲在一边,看着爸爸在木屑中忙乎。
⑬天,静静的;阳光,亮亮的。院子里似乎有了道道金光。两天的时间,掰着手指过。
⑭小小的书架成了!
⑮爸爸问我,喜欢什么颜色。我想啊,想,就调成黄色吧。爸爸涂漆,一遍又一遍,慢慢地,小小书架成了土黄色,是秋天叶子成熟的颜色。
⑯风来,漆干。抱起书架,放到桌子的一角,把书一本本放进去。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放满书的架子,是一株亭亭玉立的稻子,安静、饱满。见到它,如见到久违的老友。
⑰日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过,它在身边,不离不弃,不恼不怒。经历各种漂泊,它伴着我,慢慢换了容颜。
⑱家里也已拥有大大的书架,开阔大气。而它早已泛起了油渍的光,笨拙而苍老。即便如此,它亦端端正正地立在我的桌前,是我的长者,沉默不语,凝视着我,撑起我的腰身。
⑲如果有一天,要我选择少年重来,陪伴我的,依然是少年书架。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改动)
( 1 )本文围绕“书架”写了那几件事?请概括填空。①________→“我”用字典做了一个“小书架”→②________→书架伴“我”成长
( 2 )品读第⑦段划线句,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妈妈的心理。妈妈嘴角荡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示例:那欢喜如莲花的一般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
批注一:以莲花的绽开来比喻我的欢喜,形象具体地再现了我放书时的心情。
批注二:一点点绽开与前文一本本放相照应,展现了我的心情越来越愉悦的过程。
语句: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 4 )在第十六段作者称书架为久违的老友,第十八段中又称之为我的长者,为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阅读《莫让浮躁侵染了文化“琅琊榜”》,完成下列各题。
①“琅琊山顶有一个琅琊阁,琅琊阁每年发布琅琊榜”,电视剧《琅琊榜》的热播,让“琅琊山”“琅琊阁”成为备受关注的热词。近日,安徽滁州为借《琅琊榜》带动地方旅游发展,把本地琅琊山景区内的“会峰阁”改名“琅琊阁”。与此同时,秦朝时设立琅琊郡的山东临沂、拥有古“琅邪县”的江苏南京也加入了争抢队伍。一时间多地争当“琅琊”,引来各方热议。
②这种借热播电视剧展开城市宣传的方式,在营销学中属于“借势营销”。然而不是所有的借势都能成功,借势营销的出发点必须是正视客观事实,结合自身特点准确定位。事实上,滁州琅琊山本身的历史文化意蕴足够丰富。打开滁州的文化“琅琊榜”,这里既有欧阳修留下的《醉翁亭记》《丰乐亭记》等千古名篇,又有以凤阳花鼓为代表的皖东文化。反观《琅琊榜》,则是以南北朝时期为背景虚构的一部电视剧。对于滁州来说,守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不加挖掘和弘扬,却要到虚构的电视剧里“拉郎配”,把始建于明朝的琅琊山“会峰阁”更名为“琅琊阁”,这种借势推广旅游资源的结果,很可能拥抱的是虚无,失去的是文化。
③当然,酒香也怕巷子深,提升城市形象同样需要大力宣传。借势营销是营造声势的重要手段,但只有依托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这种借势才会成为制胜之道。比如云南的中甸县,既拥有独克宗古城、噶丹•松赞林寺等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又集藏、汉、纳西、彝、白等十几个民族五彩斑斓的传统文化于一身,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然而长久以来,这里却因地处偏僻而闻者寥寥。2001年当地政府巧借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中描绘的东方和平宁静之地——“香格里拉”(藏语意为“心中明月”),给中甸县更名,大力宣传自身悠久的历史和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使香格里拉市声名鹊起,成为享誉世界的旅游胜地。
④其实,盲目傍剧扬名还只是近年来一些地方文化政绩冲动的一个小缩影。从像孙悟空、西门庆这样虚构的小说人物被过度利用,到以“最大炒饭”“最大月饼”等世界吉尼斯纪录为噱头拉升城市关注度,浮躁、庸俗、功利、短视等问题正在侵染着本该被珍惜和保护的城市文化。而许多真正记录着城市变迁和文明历史的古建筑,却被摧毁在无情的推土机下。这些深刻的教训告诉我们,文化建设需冷静审慎、长远考虑,切忌好大喜功、盲目决策。
⑤今天,我们无比渴求得到更多历史文化的滋润。越是这样,我们越要珍惜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和历史遗存,懂得并尊重文化规律,戒骄戒躁。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告别文化干涸、精神粗鄙、品位低劣的洼地,站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得益彰的高地上。
(作者李斌,有删改)
【材料一】:地处武陵山区的湖南大庸县,拥有天门山、索溪峪、天子山等众多雄奇秀美的自然景观,但长期以来鲜为人知。1994年4月大庸县依托辖区内著名景区张家界,更名为张家界市。此后知名度飙升,全市旅游业蓬勃发展,跃入全国一线旅游城市的行列。
【材料二】:四川灌县的都江堰由泰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是至今仍在使用的古代著名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1988年,为扩大影响,开拓旅游市场,灌县更名为都江堰市。此后这里名声更盛,成为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现代汉语词典》对“亮”的释义如下:①(形)光线强。②(动)发光。③(形)(声音)强;响亮。④(动)使声音响亮。⑤(形)(心胸、思想等)开朗;清楚。⑥(动)显露;显示。⑦(形)(颜色)鲜明;有光淨。⑧(名)姓。
请以“亮”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