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湖口县马影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
A: 为了表示对您的衷心感谢,我们特意准备了这件礼物,您就心领了吧。
B: 王强同学从班主任杨老师手里接过获奖证书,然后说道:“感谢您的厚爱。”
C: 王校长说:“李教授,明天我校召开教学工作研讨会,请您斗胆赐教。”
D: 虽然你尽的是绵薄之力,但是我知道这些钱是你的全部积蓄,谢谢你。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激烈的学习竞争中,我们所缺失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学习方法不当。
B: 杭州市政府已经采取更加严格的大气污染应急减排,加大力度削减机动车、工业、扬尘、燃煤四大类污染排放量,以净化空气,改善环境。
C: 新一代超低温自动气象站在南极试验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继澳大利亚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在南极超低温地区开展连续自动气象观测的国家。
D: 毋庸讳言,在大中华地区,香港实行西式政经体制可谓最早,是践行和探索“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试验区。
3、在下面短文中横线上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006年à月,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向全世界传达了这样一种信息:国际________、国内________、两岸________是中国当前所要努力的方向,中国将按照自己的步伐、发展目标与需要,来进行有计划的改革。

A: 和平 和谐 和气
B: 和平 和谐 和解
C: 和平 和气 和解
D: 和气 和谐 和解
4、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B: 列子,本名列御寇战国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愚公移山》选自《列子》。
C: 司马光所撰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 《梦回繁华》中,《清明上河图》绘画技艺高超,见证了北宋时期的繁荣景象揭示了社会生活的状况,极具历史价值。
5、下列词语书写和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寒(jìn) 蹿(duo) 然而止(jiá) 怒不可(hè)
B: 暗(huì) 级(shí) 销声迹(nì) 草长飞(yīnɡ)
C: 裂(jūn) 默(jiān) 辞夺理(qiǎnɡ) 耳欲聋(zhènɡ)
D: 旋(wò) 皱(zhě) 纷至来(tà) 名其实(fù)
6、对联不仅讲究上下联要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内容相关,而且还讲究上下联要音调和谐,仄(三声、四声)起平(一声、二声)落。下面是关于宁波天一阁的一副对联,请根据对联相关知识,选出你认为正确的一项是( )

,草屋老树相因依。


A: 石潭白鱼相追逐
B: 石潭白鱼自出没
C: 石潭白鱼急出没
D: 石潭白鱼径追逐
7、

结合语境,下面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在湖中,昔日的潋滟的绿波为坚冰所取代。(水波荡漾的样子)
B: 他忽然低下了脑袋,嗫嚅着道:“在安徽。”(小心翼翼的样子)
C: 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乱七八糟的样子)
D: 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盘旋舞蹈的样子)
8、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 )
A: 宽(yòu) 级(shí) 菜(yūn) 为人知(xiǎn)
B: 发( zhèng) 杂(chān) 蛮(héng) 忧心忡忡(chōng)
C: 望(liáo) 确(záo) 鄙(bó) 不知所(cuò)
D: 蓄(zhù) 首(qiáo) 教(huì) 名其实(fù)
9、下列对句子的语病分析及修改得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百多年前,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个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变成了一个任人宰割的时代。(用词表意不当,应把“一个个”改为“一个又一个”)
B: 教育局长特别叮嘱几个学校的领导,一定要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做好、(语言表达产生歧义,应该把“几个学校的领导”改为“学校的几个领导”)
C: 这个小伙子很爱健身,天天都进行锻炼,把身体练得身强力壮,健壮结实,强壮有力。(堆砌词语,重复累赘,应该把“身强力壮,健壮结实,强壮有力”改为“健壮结实”)
D: 张燕成绩优秀待人热情学习勤奋所以我们推举她当班长。(语序混乱,缺乏条理,应该把“成绩优秀,待人热情,学习勤奋”改为“学习勤奋,成绩优秀,待人热情”)
10、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威尼斯商人》《海底两万里》《变色龙》《范进中举》作者分别是莎士比亚、凡尔纳、莫泊桑、吴敬梓。
B: 汉语常用烽烟指代战争,汗青指代史册,桑梓指代家乡,婵娟指代月亮,令郎指代女儿。
C: 乡试,科举制度中每三年举行的一次全省考试,由秀才去应试,考中者称为“进士”。
D: 社,土地神;稷,谷神。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行路难(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1 )诗中的“顾”“济”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 2 )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请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齐有富人,家累千金。其二子甚愚,其父又不教之。艾子谓其父曰:“君之子虽美,而不通世务,他日曷能克其家①?”父怒曰:“吾之子敏而且多能②,岂有不通世务者耶?”艾子曰:“不须试之他,但问君之子‘所食者米从何来’。若知之,吾当妄言③之罪。”父呼其子而问之。其子嘻然笑曰:“吾岂不知此也!每以布囊取来。”其父愀然改容④曰:“子之愚甚也!彼米不是田中来?”艾子曰:“非其父不生其子。”

(节选自苏东坡《艾子杂说》)

注释:①曷:何,怎能。②多能:多种本领。③妄言:乱说,造谣。④愀然改容:神色变得严肃。改容,改变面色。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

①齐有富人,家千金 ________

②其二子愚 ________

③吾妄言之罪 ________

问君之子 ________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君之子虽美,而不通世务,他日曷能克其家?

( 3 )你觉得富人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都有哪些错误?

( 4 )艾子说:“非其父不生其子。”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小题。

舌尖上的武汉

①每个人都有一个舌尖上的故乡,每一个武汉人都有一个舌尖上的武汉。没有哪个武汉伢没吃过妈妈亲手煨的莲藕排骨汤,亲手炒的菜薹。无论哪一个武汉人走到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最恋恋不舍的,是这些挥之不去的味道。

②小吃是城市的名片,也是城市的童谣,而大多数武汉人的一天,是从一碗热干面开始的。我以为,每一个手法麻利的卖热干面或汤粉的师傅,都有着武林中人般的身手。他们每每起手如风,将面丢到竹篓里,在空中划过一个优美的弧形,便浸入开水之中,滚烫过后,师傅的手如蜻蜓点水般,迅速将各色作料挑入碗內,再以撒暗器手法撒入葱花和辣萝卜,行云流水间,一道美味的热干面便大功告成了。武汉人并不知道热干面被列为中国“五大名面”,只知道热干面是武汉人居家过日子之必备良器。一碗热气腾腾的热干面,拌上芝麻酱的浓香、小葱的清香,再加一碗蛋酒,那就是武汉人的挚爱。每日早晨,一碗热干面下肚,就能安安妥妥武汉人的灵魂,武汉人才能开始踏实放心的一天。

③武汉九省通衢,在吃上面,也呈海纳百川、兼容并包之势,不论是北方还是南方的食物都被爱吃会吃的武汉人照单全收。但身处鱼米之乡,水稻丰美,关于主食,武汉人对米有着天然的亲近。除了日常的米饭,豆丝和米粑都是米的魂魄,幻化了来勾人的味蕾。

④虽说米也有米粉这样的亲戚,但不如豆丝这样特立独行。豆丝由米和黄豆磨浆、摊皮、切丝,形如薄纸,色如碧青。闻上去既有米的香甜,又有豆的醇厚,吃起来颇有劲道。豆丝更是百变星君,配以肉丝、青菜、腊肉,做成汤豆丝、干豆丝、炒豆丝等,便有了不同的风味。

⑤至于米粑,现在要在大酒店的餐桌上才能找到,在80年代是路边随处可见的吃食.冒着白气的大炉子,下面旺旺地烧着木屑,纯白的米浆舀入烧烫的平底锅中匀开,盖上锅盖后,水汽嗞嗞作响,一双双期盼的眼睛就等着锅盖揭开的一刻:金黄酥脆的表皮,雪白柔软的内肉,略带发酵的清香,微酸略甜的口感,让人满口生津。米粑那时六分钱一对,就是上学路上的一顿可口早餐,或放学路上的晚饭前的点心,更是载满了太多武汉人童年的回忆。

⑥当然还有那丰厚又富有灵魂的武汉菜蔬,也能让人体味到故乡故土,天玄地黄。张爱玲看到小饭铺门口煮南瓜,最喜那热腾腾的瓜气与“照眼明”的红色。但若论暖老温贫,哪及得上武汉的莲藕排骨汤?冬日武汉居民区的街头巷尾,常随处可见烧得正旺的煤炉子,砂锅铫子里煨得咕咕作响的藕汤,流淌着朴素的诗意和家居的温暖,而光那扑鼻四溢的香气,就足够令人销魂。

⑦不必烹制那些飞禽走兽、山珍海味,这些菜,简单,家常,却让武汉人牵肠挂肚,因为那是妈妈的味道,那是故乡的味道.

( 1 )文章从几个方面介绍了“舌尖上的武汉”,下面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武汉的小吃
B: 武汉的主食
C: 武汉的米粑
D: 武汉的菜蔬
( 2 )下列表述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
A: 所有武汉人过早都喜欢吃热下面。
B: 武汉人对面食与米食有着天然的亲近。
C: 80年代路边随处可见的米粑载满了太多武汉人年轻时的回忆。
D: 藕,粉香软糯;汤,醇厚无比。莲藕排骨汤能让人体味到故乡故土,天玄地黄。
( 3 )依据文章内容判断,下列不符合文章内容的说法是( )
A: 一早点摊旁,一男子:“老板,热干面多给点芝麻酱,多给点葱啊。”
B: 一小学生放学回到家中:“妈妈,我还想吃你昨天用面粉擀的豆丝,再加上腊肉,那味道真是好极了。”
C: “原来米粑六分钱一对,带着点酸,又有点甜,好想念那种味道。”父亲说。
D: 美食评论家:“武汉出品的洪山菜薹,汁多叶嫩,只用放油、盐清炒,无须其他作料或更多加工,便觉滋味肥美,清甜爽滑,吃下去,只觉一股清气,余香满口。乎淡之中现神奇,可说得上是大宗匠的手段。”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节选自《社戏》

( 1 )结合文段内容,试着为它拟一个小标题,并阐述理由。

( 2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 3 )“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此句话从描写角度看是 , 好处是

( 4 )结合下面两句话,说说水乡少年的性格特点。
A.“阿阿,阿阿,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
B.“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 5 )社戏其实并不好看,让“我”念念不忘平桥村生活的原因有哪些?试举例分析。

四、写作(分值:60分)

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请将题目“我找回了 ”(自信 母爱 尊严 快乐……)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文题二:对待生活要有耐心,要学会等待。等待阳光,等待甘霖,等待花开,等待成长……

等待是一个过程,等待是一种心境,请以“等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④字数在600字左右。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裙下之君”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