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贵阳一中新世界国际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工作中出现差错,有水平问题,也与是否 有关,只要他稍微注意一下,事情也不会弄得这么糟。
②一个人知识面宽了,思维空间也随之 ,认识能力也能随之提高,看问题就能更加全面。
③尽管这一“政绩工程”看起来规模庞大,但是由于脱离了现实,财力不堪重负,弄得劳民伤财,群众 没有受益, 加重了负担。

A: 经心 拓宽 不但/而且
B: 经心 拓展 不仅/反而
C: 精心 拓宽 不但/反而
D: 精心 拓展 不仅/而且
2、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就在阶梯教室的旁边,有一座已经废弃的三层高的旧楼房。学校的一位小伙子告诉我们,那是老早以前的理化教学楼。 ,整座楼如在灿烂的火焰里燃烧,欢呼,我仿佛能听见从火焰里传来的狂歌和浩叹。
①如水的秋阳透彻、清亮,洒落在红叶上,瀑布就变成了火焰的峭壁。
②只见整整一面墙壁都被茂盛的枝藤紧紧地包裹起来。
③一场冲天大火在眼前翻卷,升腾,盘绕,幻化,闪耀。
④枝藤上的红叶像瀑布一样从楼顶倾泻而下。

A: ④②①③
B: ②④③①
C: ④①②③
D: ②④①③
3、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羽扇纶巾 坦荡如抵 崭露头脚 弄巧成拙
B: 讳疾忌医 义愤填膺 贻笑大方 心有余悸
C: 契而不舍 假山池沼 妇儒皆知 晴天霹雳
D: 顽皮狡黠 芳草凄凄 潸然泪下 悄怆幽隧
4、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在经典名著中,很多人物都经历磨难,例如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九九八十一次磨难,终获真经;格列佛流落荒岛二十八年,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
B: 许多经典名著的结构别具特色,例如《水浒传》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情节跌宕但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
C: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D: 《朝花夕拾》中展现了一个天性活泼、身心健康、崇尚自由的鲁迅
5、

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蓬(hāo) 尺(zhǐ) 美(pì) 相形见(chù)
B: 干(hé) 和(xù) 制(ān) 慷慨大方(kāng kǎi)
C: 默(zhēn) 家(pēi) 招(lái) 美味佳(yáo)
D: 蹲 (jù) 挑(xìn) 凋(lín) 即物起(xìng)
6、

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和表达需要,在横线处补全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乡愁打动观众心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舌尖2》)开播后,在网络和电视上创造了收视奇迹,并跃居微博话题榜首位。许多观众说,喜欢《舌尖2》就是因为它不仅拍摄了美食,更讲述了做美食的人和事。其中浓浓的乡情更让不少背井离乡打拼的人留下了眼泪。也有网友说,看到人们为准备食材付出的艰辛,让我们在体味美食的同时,学会感恩。

A: 温情催人双泪垂
B: 体味美食学感恩
C: 佳片掀起收视潮
D: 新作追求国际化
7、

根据句意,依次填入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

①清晨,在林间小路漫步,一阵阵_________的鸟鸣声,使我的心情更加轻松愉快。

②在科技月活动中,他设计的节水龙头,精巧耐用,受到了师生的交口_________

③老舍作品的语言,“京味”浓郁,幽默风趣,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_________

④乡亲们好奇地_________着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的演员,眼神里透着淳朴。

A: 清脆 赞赏 崇拜 打量
B: 清脆 称赞 推崇 打量
C: 清晰 称赞 崇拜 端详
D: 清晰 赞赏 推崇 端详
8、下面四个选项中的加下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为了卖弄自己的学问,说话老爱引经据典,有时难免令人感到厌烦。
B: 最美乡村教师的三位优秀代表莅临省城南京金陵中学,参加一年一度的学校对外开放活动。
C: 徐悲鸿看着这传神的画像,一种惜才之情油然而生
D: 惟有天下为公,人人方能各得其所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我市举办的“名师好课”系列送教活动,促进了全市教育的均衡发展。
B: 防止荒漠化不再恶化,需要各国政府以及每一位地球村“村民”的共同努力。
C: 三个学校的学生会干部在教导处开会,研究本学期课堂活动的开展问题。
D: 北部湾港的建设,是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向海经济”的重要支撑。
10、下列句子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关联、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B: “在考场上千万别慌 ,”老师再三叮嘱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
C: 对联---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通常用毛笔竖着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D: 古人题咏枫桥,除《枫桥夜泊》外,杜牧也写过“长洲茂苑草萧萧,暮烟秋雨过枫桥”。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完成下面小题。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1 )请简要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可从内容、修辞、情感方面任选一个角度作答。
( 2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千古名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客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 1 )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霸上 军:驻军
B: 军士吏甲 被:同“披”,穿着
C: 者霸上 曩:先前
D: 无何 居:居住
( 2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已而细柳军 何陋
B: 请军礼见 残年余力
C: 成礼去 记之
D: 天子动 以君长者
( 3 )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A: 将军有约定,军队中不能驱赶和奔跑。
B: 将军有规定,军队中不能纵马奔驰。
C: 将军有规定,军队中不能驱赶和奔跑。
D: 将军有约定,军队之不能纵马奔驰。
( 4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叙事详略得当。先详写匈奴入侵,再详写“上自劳军”,文帝在细柳营被拒,最后略写文帝对周亚夫赞赏有加。
B: 文章语言精妙简洁。仅一个“直”,写出了其他两个军营的管理松散,仅一个“惊”字,就写出了群臣复杂的心理。
C: 文章善用对比手法。通过霸上、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突出细柳军的严明军纪,也写出了周亚夫严于治军的形象。
D: 文章人物个性鲜明。周亚夫是一位治军严明,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真将军;文帝是一位知人善任,深明大义的帝王。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
《紫藤罗瀑布》
①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②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③“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④“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⑤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⑥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⑦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们心底。
⑧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 1 )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立 仙露

( 2 )上文写盛开的藤萝,作者从    的角度,由       , 由        , 写出了花的“盛”。

( 3 )第①段中画横句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     ,   

( 4 )第⑥段“我只是仁立凝望”中的“凝望”可否换成“观望”为什么?

( 5 )第⑧段“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关于垃圾食品的阅读

【垃圾食品】垃圾食品,一般情况下是指高热量食品,这些食品很容易使人发胖,而营养素却不足。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十大垃圾食品是:油炸类食品、腌制类食品、加工类肉食品、饼干类食品、汽水可乐类饮料、方便类食品、罐头类食品、话梅蜜饯果脯类食品、冷冻甜品类食品、烧烤类食品。

(摘自《百科知识》2013年3月)

【解读误区】一提到“垃圾食品”,很多人会联想到汉堡、薯条、炸鸡、比萨、可乐,认为这些外来食品才是所谓的垃圾食品。其实我们的传统小吃中也有不少垃圾食品,如葱油饼、油炸饼、油条、烧饼等。这些东西都只含油脂与面粉,只提供热量,是地道的中国口味的垃圾食品。事实上,垃圾食品还指那些提供超过人体需求,变成多余成分的食品。如酱菜、罐头类食品,这些食品中的盐分常会造成过多的钠滞留体内,成为垃圾。

(引自互联网)

【问卷调查】记者就饮食习惯问题对某班50名小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调查项目

购买食品时的首选考虑

常喝饮料类型

营养价值

包装好看

味道好

纯净水

果汁

汽水可乐

白开水

人数比例

72%

8%

20%

25%

30%

40%

5%

(引自互联网)

【两项研究】

研究一:2005年,法国科学家公布了一项针对舌头的研究成果:人类舌尖部位的味蕾含有一种对脂肪特别敏感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特别擅长“侦察”食物中的脂肪酸,并且迅速在体内把它囤积起来。科学家曾从“进化论”角度解释这种现象。史前人类物质匮乏,觅食艰难,他们整日奔忙却难以糊口,体力永远“入不敷出”,因此,他们最向往的就是糖和脂肪,因为只有高热量食品能让他们生存下来。

研究二:2011年,对象大多为欧洲白人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具有一个FTO变异基因副本的人肥胖率较常人高出30%,具有两个变异基因副本者肥胖率较常人高出70%.研究人员认为,此项研究清楚地显示,携带FTO基因片段变异的人群显示出某种特性,诱使其吃更多不健康的、容易致胖的食物。需要强调的是,这是一种行为学特征,而不是一种疾病。这对有“肥胖基因”的人来说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或许还有机会,依靠行为控制来减低肥胖的概率,而不是只能任由基因摆布。(摘自《新发现》2013年第2期)

【明星代言】据英国《独立报》网站2012年11月18日报道:倡导健康生活理念的人士呼吁政府禁止体育明星代言垃圾食品。他们声称,运动员通过这种方式赚取了大量钱财,但这么做的代价是儿童的肥胖现象越来越严重。比如说,足球明星贝克汉姆就通过代言百事可乐和汉堡王赚取了大量广告费。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结束之后,奥运会奖牌得主们也从垃圾食品代言合同中获得了丰厚的收益。但没有证据显示,这些体育明星当中任何一个人真的像广告中那样吃他们所代言的垃圾食品。快餐公司利用了这样一个心理暗示,即如果我吃这种食品,我就能看起来像运动员一样,拥有像运动员一样的体格,并取得体育成就。这是一种聪明的营销方式。

(引自互联网)

【一次会议】1999年的一个晚上,11位掌控着卡夫、纳斯贝克、宝洁、可口可乐等全世界最知名的食品公司的高管齐聚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的皮尔斯伯里食品公司总部大楼。虽然平日是竞争对手,这些集团的CEO们还是聚集在一起举行一次私人会议,议题是食品业如何应对越来越多的人患上肥胖症。会议的第一位发言人是卡夫的副主席麦克尔•穆德。他展示了114张幻灯片,上面的数字十分惊人:超过半数的美国成人体重超标,儿童肥胖率从1980年以来翻了一番,肥胖成了全世界的“流行病”。随之而来的是,很多儿童很早就开始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他们的智商水平也普遍下降。他希望让这些食品业的大鳄们关注到他们在发明和推销食品的工作上已经过火了。疾控中心、心脏病协会、癌症协会和学术界、教育界、公众一同谴责食品企业,认为他们应对此负责,一些学者甚至把零食和香烟画上等号。

(摘自《世界博览》2013年第7期)

( 1 )什么是垃圾食品?请用一句话概括。

( 2 )下列说法不符合材料原意的一项是( )

A: 携带FTO基因片段变异的人不一定会变胖。
B: 史前人类对糖和脂肪的向往跟他们的生存环境有关。
C: 从调查数据看,小学生在购买食品和选择饮料方面几乎不存在问题。
D: 多吃零食有可能会使儿童患上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甚至导致智力下降。
( 3 )根据材料,探究人们喜欢吃垃圾食品的原因。

( 4 )从“明星代言”和“一次会议”两则材料中,你发现食品公司存在哪两种看似矛盾的行为?并就此谈谈看法。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拒绝谎言,欣赏真实;拒绝虚伪,欣赏坦诚;拒绝卑劣,欣赏高尚;拒绝怯懦,欣赏勇敢……这个时代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力量和决心改变着我们。未来的日子,我会改变自己,改变未来。

请以“改变的自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写作要求:①请自主选择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写清楚改变的过程;③详略得当,突出重点;④语言连贯,衔接紧密;⑤请勿套作,不得抄袭;⑥除诗歌外,文体皆可,但文体必须明确;⑦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有些情入苦难回绵”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