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长春市第八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添改”、“增加”、“订正”表现出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毫无偏见,这也是令饱受歧视的鲁迅终生怀念与感激的原因。)
B: 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黑色的闪电”比喻传神,展现了海燕矫健、勇猛的雄姿,“高傲”赋予海燕以人的性格,此句从形、色两方面突出了海燕英勇的形象。)
C: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作者的生活条件与人对比很艰苦,心中虽略有羡慕,但仍努力一心向学,沉醉于学习之乐。)
D: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作者虽“处江湖之远”,却能看淡个人得失、仍以天下为己任,体现出忧国忧民的无私情怀。)
2、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节俗传承,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当今流传范围最广的端午节俗活动,融进了世代中华儿女的生活记忆。

②关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活动。

③逐渐形成了缅怀先贤、忠君爱国的传统。

④汉魏以后,被附加了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的内涵。

⑤端午节,是入夏以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


A: ⑤①④②③
B: ⑤②④③①
C: ⑤④①②③
D: ⑤②①③④
3、下面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卖弄 嘹亮 镶嵌 物竞天择
B: 分岐 粗犷 莅临 小心翼翼
C: 棱镜 霎时 诀别 各得其所
D: 倜傥 收敛 搓捻 美不胜收
4、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酝酿 高邈 莅临 抖擞精神
B: 决别 嘹亮 喉咙 喜出忘外
C: 攲斜 徘徊 朗润 呼朋引伴
D: 竦峙 吝啬 祷告 各得其所
5、下列各项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表妹长得很萌,经常向我们卖萌,我们都被她萌翻了。解说:这句话中有三个“萌”,第一个是形容词,第二个是名词,第三个是动词。
B: 他时而朗读;时而默读;时而抄写笔记。解说: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使用很规范。
C: 克隆羊的诞生,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解说:这个句子提取主干为——克隆羊引起了轰动。
D: 这思绪如同一片白云,飘浮在我心灵的上空。解说: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是“白云”,喻体是“思绪”。
6、标点运用正确的一项( )
A: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选自《孔乙己》)。
B: 鲁达问道:“你两个是那里人家?为甚啼哭?”
C: 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D: “儒林外史”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写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7、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 )
A: 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B: “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
C: 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作“人”。
D: 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绵延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
8、

下列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至(学舍,书馆) 容(气味,臭味)
B: 铁未(销蚀) 酒(端起)
C: 在必醉(期望) 箭(胜过)
D: 鸢飞天(至,到) 何人(处所)
9、

下列各组中划线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 三峡七百里 非亭午夜分
B: 仿佛有光 猛浪
C: 仅有“敌船”火所焚 海涌银
D: 是日定 湖中焉得有此人
10、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北京市将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保证了“绿色奥运”对北京环境质量的要求。
B: 我们的报刊、电视、网络和宣传媒体,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
C: 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D: 育才中学的全体团员,没有不参加绿化校园活动的。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根据《海燕》回答下列问题。

( 1 )《海燕》的作者是 (国家)作家。作品有 及长篇小说

( 2 )象征手法的应用时本文的写作特色,试说说“海燕”“暴风雨”“大海”“海鸥”等的象征意义。
海燕象征
暴风雨象征
大海象征
海鸥象征

( 3 )谈谈你对文章结尾“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一句的含义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

________

②处赴

志:

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 3 )文章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先写渔人如何发现桃花源,再写________ , 最后写________

( 4 )作者在文中描绘了一个优美的世外桃源,有何用意?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人生有很多可以放弃的东西,但万万不可轻言放弃的是:努力。
②你是否知道鲮鱼和鲦鱼的习性?鲮鱼喜欢吃鲦鱼,鲦鱼总是躲避鲮鱼,有人曾经用这两种鱼做了一个实验:实验者用玻璃板把一个水池隔成两半,把一条鲮鱼和一条鲦鱼分别放在玻璃隔板的两侧,开始时,鲮鱼要吃鲦鱼,飞快地向鲦鱼游去,可每次都撞在玻璃板上,游不过去。过了一会儿工夫,鲮鱼放弃了努力,不再向鲦鱼那边游去。更有趣的是,当实验者将玻璃板抽出来之后,鲮鱼也不再尝试去吃鲦鱼了!鲮鱼失去了吃掉鲦鱼的信心,放弃了已经可以达到目的的努力。
③其实,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有时也会犯鲮鱼那样的错误。记得4分钟跑完1英里的故事吧?自古希腊以来,人们一直试图达到4分钟跑完1英里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们曾让狮子追赶奔跑者,也曾喝过真正的老虎奶,但是都没实现目标。于是,许许多多的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断言:人在4分钟内跑完一英里路程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的骨骼结构不对头,肺活量不够大,风的阻力又太大。理由实在很多很多。
④然而,有一个人首先开创了4分钟跑完1英里的纪录,证明许许多多的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断言都错了。这个人就是罗杰•班尼斯特。更令人惊叹的是,一马当先竟引来了万马奔腾。在此之后的一年里,又有300名运动员在4分钟内跑完了1英里的路程。
⑤训练技术并没有重大突破,人类的骨骼结构也没有大的改变,数十年前被认为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今天变成了现实?是因为有人没有放弃努力,是因为有了榜样的力量。
⑥在由失败通往胜利的路上,有时候障碍的确存在,甚至很多;但有时候障碍已经消失,或已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克服,可我们还误认为障碍仍然存在,不可逾越。可以说,有好多障碍并不是存在于外界,而是存在于我们的心里。
⑦几乎每个胜利者,都曾经是个失败者。胜利者与失败者的重要区别是:胜利者屡败屡战,决不轻易放弃努力;失败者偶遇挫折,却很快放弃了努力。
⑧在由失败通往胜利的征途上有道河,那道河叫放弃。
⑨在由失败通往胜利的征途上有座桥,那座桥叫努力。 

( 1 )请用文章的观点为本文拟一个合适的标题(不超过8个字)。

( 2 )阅读文章②—④段,回答问题。
①文章举了哪两个事例来证明论点?
②两个事例是否可以删去一个?为什么?

( 3 )对文章第⑥段画线句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障碍是客观存在的,能不能逾越障碍,首先要看自己是不是去努力逾越。
B: 我们心里认为有障碍,障碍就存在;只要我们心里认为没有障碍,障碍自然就没有了。
C: 有些障碍其实并不存在,但是我们因为害怕而放弃了,成功的希望就没有了。
D: 有些障碍其实并不存在,但是我们因为害怕而放弃了,成功的希望就没有了。D.人们常常会被一些假象所迷惑,受自身心理因素的干扰而停下了前进的脚步。
( 4 )请你说说文章以⑧⑨两段作结尾有哪些作用。

( 5 )下列诗句中,最适合作为本文道理论据的选项是( )。

A: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B: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D: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涛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乙)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丙)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回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 1 )下列对《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题目。词人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昏庸无能。
B: 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沉郁顿挫,悲愤激越,读之令人怆然泪下。
C: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两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意思是说中原土地已非我有,寓有“故国之思”。
D: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两句化用了杜甫的诗句“不尽长江滚滚来”,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无穷愁绪和伤亡之感。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安陵君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间千二百里(《三峡》)
B: 有卖油翁释担立(《卖油翁》) 河曲智叟笑止之曰(《愚公移山》)
C: 高峰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 心不若余之专耳 此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 3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坐断东南战未休 坐断________

②未复有能其奇者 与________

③尝百里外 趋________

④父母岁有裘葛之 遗________

(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 5 )(乙)文作为一篇山水名篇,请结合文段分析其意境美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 6 )(丙)文中最后一段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毛毛虫问蝴蝶:“怎么才能成为一只蝴蝶?”“首先要有飞行的渴望,其次要敢于冲破束缚你安全而温暖的茧。”“那不是死亡吗?”“表面上是死亡,实际上是新生。”有些时候我们不是因为难就不敢做,而是不敢做才变得难了。这就是勇气。

请以“(勇气、自信、坚强……)让我走出困境”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潛意識失憶”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