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江苏淮阴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不负民族气节,在苏门答腊被害的现代著名作家是( )
A: 沈从文
B: 郁达夫
C: 徐志摩
D: 柔石
2、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智能高铁”列车具备工作状态自感知、运行故障自诊断、导向安全自决策等功能。

②“智能高铁”是近两年来突然兴起的一个概念,是未来中国高铁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③同时将实现全面电子客票、全程畅通出行、智能引导等综合运输服务。

④最终实现我国高铁的智能化。

⑤按照铁路专家的解释,“智能高铁”利用大数据、北斗定位、5G通信等先进技术,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铁技术集成融合。


A: ⑤①③②④
B: ⑤③②①④
C: ②③④①⑤
D: ②⑤①③④
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樟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苹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首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西湖时所见的景色。
B: 上片轻舟短棹,春草碧色,绿水清波,长堤掩映,柔和的笙箫随风飘来,描绘的一幅淡远的画面。
C: 下片结合“惊起沙禽掠岸飞”以静衬动写涟漪微动难免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愈显西湖的幽静。
D: “无风水面琉璃滑”中的“滑”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水面的平滑,更显其晶莹、澄澈。
4、填入下列语段中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虽然你劈它如同劈水一样,你抽掉了,它又合拢了来,但至少你能使那光明得到________的一瞬的________,哦,那多么________的、多么________的光明呀!

A: 短暂 出现 绚烂 耀眼
B: 暂时 出现 灿烂 耀眼
C: 短暂 显现 绚烂 炫目
D: 暂时 显现 灿烂 炫目
5、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酷(xiāo) 解(pāo) 黑(yǒu) 文绉绉(zhōuzhōu)
B: 口(qìng) 污(huì) 首(jī) 脂粉(nián)
C: 形(jī) 热(chì) 谷(yáng) 深痛疾(wù)
D: 睥睨(pì nì) 迷(máng) 留(dài) 无音信(yǎo)
6、下列名著与主题或写作手法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 《海底两万里》《水浒传》——反抗
B: 《简爱》《寂静的春天》——自由
C: 《西游记》《格列佛游记》——想象
D: 《儒林外史》《围城》——讽刺
7、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我走到农贸市场时,看到一片热热闹闹的景象。(删掉“当”和“时”)
B: 我一进教室,看到的第一眼是一幅很大的地图。(把“一幅”和“很大的”颠倒过来)
C: 受检的十余种练习册,合格率不足10%左右。(“不足”和“左右”前后矛盾,根据实际情况去掉其中一个)
D: 既然你能够仔细地读完这部书,那么,你一生将受益无穷。(将“既然”改成“假如”)
8、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根据2015年各省招生部门统计,目前没有发现符合高校录取标准的残疾人考生被拒收的现象
B: 有关部门应抓紧完善监管制度,落实疫苗接种、生产、流通等各环节监管责任,堵塞漏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C: 十年间,图书年出版品种增加了一倍多,而总印数基本持平,说明图书的平均数下降了一倍多
D: 舞蹈作品《孔乙己》既有传统舞蹈的语汇,又有创新的现代手法,在某种意义上讲,开了一条中国古典舞创编
9、下列判断修辞手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②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④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A: 比喻 拟人 反复 对偶
B: 比喻 拟人 互文 对偶
C: 拟人 比喻 互文 对偶
D: 比喻 拟人 排比 比喻
10、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草率 契而不舍 páng徨 至死不xiè
B: 嗥鸣 苛捐杂税 狂lán xiān为人知
C: 峭壁 马革裹尸 污huì yān然勒功
D: 摇蓝 警报迭起 zhì痛 气冲dǒu牛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古诗,回答网友

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 1 )诗人夜晚看见渔灯,把它比作“____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________。
( 2 )请用自己的话对“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句进行描绘。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赵将廉颇之后嗣廉范,任云中郡守。一日,会匈奴大入塞,故事人过五千,移文旁郡。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爇火,营中星列。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褥食,晨往赴之。俄而,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践踏,死者千余人,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注释】①廉范:廉颇的后代。②故事:按旧例。③虏:敌人。④移文:发文书。⑤传檄:发出紧急公文。⑥交缚:交叉缚扎。⑦爇火:点火。⑧星列:像星星一样布满。⑨待旦:等到天亮。⑩褥(rù)食:在睡垫上吃饭。

( 1 )解释句中加下划线字词的含义。

匈奴大人塞________ ②范兵不 ________

汉兵救至________ ④晨往赴 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

( 3 )从文中可以看出廉范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回忆性散文阅读

忆白石老人

艾青

1949年我进北京城不久,就打听白石老人的情况,知道他还健在,我就想看望这位老画家。我约了沙可夫和江丰两个同志,由李可染同志陪同去看他,他住在西城跨车胡同十三号。

当时,我们三个人都是北京军事管制委员会的文化接管委员,穿的是军装,臂上带臂章,三个人去看他,难免要使老人感到奇怪。经李可染介绍,他接待了我们。我马上向前说:“我在十八岁的时候,看了老先生的四张册页,印象很深,多年都没有机会见到你,今天特意来拜访。”

他问:“你在哪儿看到我的画?”

我说:“1928年,已经二十一年了,在杭州西湖艺术院。”

他问:“谁是艺术院院长?”

我说:“林风眠。”

他说:“他喜欢我的画。”

这样他才知道来访者是艺术界的人,亲近多了,马上叫护士研墨,带上袖子,拿出几张纸给我们画画。他送了我们三个人每人一张水墨画。给我画的是四只虾,半透明的,上画有两条小鱼。题款:“艾青先生雅正八十九岁白石”,印章“白石翁”,另一方“吾所能者乐事”。

我们真高兴,带着感激的心情和他告别了。

老人一生都很勤奋,木工出身,学雕花,后来学画。他已画了半个多世纪了,技巧精练,而他又是个爱创新的人,画的题材很广泛:山水、人物、花鸟虫鱼。没有看见他临摹别人的。他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记忆力特别强,能准确地捕捉形象。他有一双显微镜似的眼睛,早年画的昆虫,纤毫毕露,我看见他画的飞蛾,伏在地上,满身白粉,头上有两瓣触须;他画的蜜蜂,翅膀好像有嗡嗡的声音;画知了、蜻蜓的翅膀像薄纱一样……

我在上海朵云轩买了一张他画的一片小松林,二尺的水墨画,我拿到和平书店给许麟庐看,许以为是假的,我要他一同到白石老人家,挂起来给白石老人看。我说:“这画是我从上海买的,他说是假的,我说是真的,你看看……”他看了之后说:“这个画人家画不出来的。”署名齐白石,印章是“白石翁”。

我又买了一张八尺的大画,画的是没有叶子的松树,结了松果,上面题了一首诗:“松针已尽虫犹瘦,松子余年绿似苔。安得老天怜此树,雨风雷电一起来。”印章“白石翁”。

他看了之后竟说:“这是张假画。”

我笑着顺着他的话说:“是啊,这是昨天晚上我一夜把它赶出来的。”他知道骗不了我,就说:“我拿两张画换你这张画。”我说:“你就拿二十张画给我,我也不换。”他知道这是对他画的赞赏。这张画是他七十多岁时的作品。他拿了放大镜很仔细地看了说:“我年轻时画画多么用心呵。”

他对自己的艺术是很欣赏的,有一次,他正在画虾,用笔在纸上画了一根长长的头发粗细的须,一边对我说:“我这么老了,还能画这样的线。”

我曾多次陪外宾去访问他,有一次,他很不高兴,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外宾看了他的画没有称赞他。我说:“他称赞了,你听不懂。”他说他要的是外宾伸出大拇指来。他多天真!

我有几次去看他,都是李可染陪着,这一次听说他搬到一个弟子家。他见到李可染忽然问:“你贵姓?”李可染马上知道他不高兴了,就说:“我最近忙,没有来看老师。”他转身对我说:“艾青先生,解放初期,承蒙不弃,以为我是能画几笔的……”李可染马上说:“艾先生最近出国,没有来看老师。”他才平息了嗔怒。

不久,他就搬回跨车胡同十三号了。

我想要他画一张他没有画过的画,我说:“你给我画一张册页,从来没有画过的画。”他欣然答应,护士安排好了,他走到画案旁边画了一张水墨画:一只青蛙往水里跳的时候,一条后腿被草绊住了,青蛙前面有三个蝌蚪在游动,更显示青蛙挣不脱去的焦急。他很高兴地说:“这个,我从来没有画过。”我也很高兴。他问我题什么款。我说:“你就题吧,我是你的学生。”他题:“青也吾弟小兄璜同在京华深究画法九十三岁时记齐白石”

这之后,我很少去看他,他也越来越不爱说话了。

最后一次我去看他,他已奄奄一息地躺在躺椅上,我上去握住他的手问他:“你还认得我吗?”他无力地看了我一眼,轻轻地说:“我有一个朋友,名字叫艾青。”他很少说话,我就说:“我会来看你的。”他却说:“你再来,我已不在了。”他已预感到自己在世之日不会有多久了。想不到这一别就成了永诀----紧接着的一场运动把我送到北大荒。

他逝世时已经九十五岁。

一九八三年十二月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注释)①齐白石(1864年——1957年),原名纯芝,后改名璜,号白石。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

( 1 )回忆性散文主要用典型事件来表现人物形象。艾青回忆了白石老人的诸多往事,请简要概括。(写出四件即可)
( 2 )回忆性散文注重细节描写。本文写“我”与白石老人的对话,也写白石老人给“我”画上的“题款”。请联系文章内容,赏析①②两处的表达效果。

①“青也吾弟小兄璜同在京华深究画法九十三岁时记齐白石”。

②……我上去握住他的手问他:“你还认得我吗?”他无力地看了我一眼,轻轻地说:“我有一个朋友,名字叫艾青。”他很少说话,我就说:“我会来看你的。”他却说:“你再来,我已不在了。”

( 3 )文章通过回忆与白石老人的诸多交往之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思念一块月饼》,完成小题。

思念一块月饼

张金春

①古人说:“明月千里寄相思。”每到中秋月圆之时,我的思绪总是湿漉漉的。自打十八岁打起背包出来当兵闯世界,平均两年回家一趟的频率,怎能解我焦渴的思念之苦?父爱母爱只能书写在信笺里,流淌在电波里,凝聚在盼望的目光里。

②我老家扬州,中秋节这一天有祭拜月亮、求团圆的古老习俗。临近中秋,母亲就要张罗着买藕段、莲子、月饼、江米条、馓子、花生、鸡蛋……到镇上做月饼。我也因此能看到镇上老师傅自制月饼的情景。(甲)月饼巴掌大小,厚厚的甜甜的馅被一层层的皮包裹着,放在毛毡纸上,沁着一片片油渍,那香甜的滋味像痒痒挠儿,将我的馋虫勾起来。我恨不得一把抢在手里,放入口中。

③祭过月亮之后,母亲每次都将祭月的月饼分给每人一块,并嘱咐我们兄弟俩,要细细吃,慢慢吃,吃完就没了。所以,我每次将月饼切成四等份,每天吃一小块,其余的用纸包好藏在床头。有时睡醒了还拿出来看看,嗅嗅那诱人的味道,再小心翼翼的藏好……吃月饼的甜蜜回忆仿佛过日子一般,美好的一切总是会经历一番过程,一番铺垫,方才品味到幸福的滋味和内涵。

④三十五年前,那时我九岁,我的月饼吃完了。中午放学回来,趁着母亲做饭的功夫,我到处翻找母亲藏好的月饼,终于在一只木箱子里看到了。我迅速地盖上这个天大的秘密,悄悄盘算如何既不被发现又能满足那牵肠挂肚的欲望。晚上放学回家,父母上工还没回来,(乙)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发现诱人的月饼还躺在那儿,并深情地望着我。我下意识地咽了一口口水,肚肠子也配合地发出“咕咕”叫声。我冲动地把月饼拥入怀中,后觉不妥,小心翼翼取出来,掰开五分之一左右,然后包裹好放回原处。那时我想,要是母亲责问起来,就说是猫或者老鼠偷吃了。想到这儿,我为自己的小聪明窃喜。

⑤大约过了两天,母亲让我到她房间里去,说要给我变个戏法。她缓慢地从箱子里拿出那块月饼,在我眼前一晃,欣喜地问:“这是什么?”我脸火辣辣的,低着头,没敢抬头望。母亲打开纸包,盯着我看了看说:“吃吧,本来就是留给你的! ”我的头埋得更低了。母亲什么也没问,什么也没说,只是捡起散落在纸上的月饼一粒粒放进嘴里。我掰开一半,说:“妈,您也吃。”母亲说:“我不爱吃沙甜的,还是皮好吃,又脆又酥。”

⑥这块月饼我咀嚼了三十五年,体味到母亲那无私、宽容的爱。现在当我的女儿面对一堆奇形怪状、五花八门的月饼,挑三(丙)四,甚至吃了一小半扔在一边时,我会拿过来,一粒一粒掰开来,放到嘴里,让它一点一点地(丁)化在岁月的记忆里。

⑦又是一年秋风送爽时,又是一个花好月圆夜。对着如玉如银的朗朗明月,又想起那块圆圆的月饼。月光如水,流逝不尽我的思念;月光如织,维系我永久的牵挂。

( 1 )依次给文章中划线字注音,在横线处填入汉字,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祈(qǐ)求 月饼屑(xiè) (丙)捡 (丁)融
B: 祈(qǐ)求 月饼屑(xiāo) (丙)捡 (丁)溶
C: 祈(qí)求 月饼屑(xiāo) (丙)拣 (丁)溶
D: 祈(qí)求 月饼屑(xiè) (丙)拣 (丁)融
( 2 )文章以“月饼”为线索,写了作者与“月饼”的情缘,请依次用简洁的语言梳理行文思路(每空不超过5个字)。

我看制月饼——________——________——我让月饼——________

( 3 )文中两处划线句都是对月饼的描写,请你任选一句,进行赏析。
( 4 )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第⑥段“这块月饼我咀嚼了三十五年”的含义。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童年走了,其实快乐却长在;
旅游结束了,其实美景却长留;
朋友远离了,其实友谊却不曾疏远;
好书读完了,其实感受却不曾消失……
请以“其实不曾消逝”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③不得抄袭本卷中的材料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有范儿的姐╭╭╭xxx”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