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武汉市金鹤园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 )

A: 在他不懈地努力之下,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的改进。修改:将“改进”改为“提高”。
B: 为了防止类似“东方之星”沉船事故不再发生,国务院要求各部门要做好安全生产。 修改:去掉“不再”中的“不”。
C: 他这次没有取得好成绩的原因,是因为他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修改:去掉“因为”。
D: 我们在实现和追求个人幸福与成功的同时,就已经为国家的强盛做出了贡献。 修改:将“贡献”改为“努力”。
2、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现在,科技治霾已经成为共识,希望科技可以治理雾霾,还我们一个蓝天。

②与此同时,各个省市环保部门也在加快推进科技治霾的进程。

③如果舍本而逐末,那么雾霾的治理效果将大打折扣。

④雾霾是当今各大舆论场不可避免的热点,而日新月异的新科技、新手段为雾霾问题的解决带来一道曙光。

⑤但环境污染的主体在人,根治雾霾在于约束人的行为,科技只能为治理雾霾提供依据和手段。

⑥很久以来,科技部就已经开始探索科技治霾的路径。

A: ④⑥②①⑤③
B: ④①⑥②⑤③
C: ①⑤③④⑥②
D: ①⑥②⑤③④
3、

下列对《大自然的语言》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生动地勾画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图”,形象地说明了花草鸟虫的变化和气候的关系。
B: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用具体的物候变化表现了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
C: “年年如是,周而复始”,既点明了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是有规律的,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D: 杏花“传语”、桃花“暗示”、布谷鸟“唱歌”,运用拟人手法具体形象地说明大自然的语言。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首批征集选拔的摄影“发烧友”,兴高采烈地登上武汉第一高楼,抢先拍摄正在建设中的“长江主轴”。
B: 武汉市新一轮的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然存在产业项目不多、项目转化速度不快。
C: 2017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纷开展了与此相关的宣传活动。
D: “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
5、下列句中划线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峡谷怪石嶙峋,但倘若没有水亿万年的(qì)而不舍、勇往直前的创造,就不会有这些震撼心灵的奇石作品。
B: 元宵演出高潮叠起 , 人们踏着欢快的锣鼓声在广场上欢腾起舞,或激情澎(pài),或轻盈巧妙,热闹非凡。
C: 文学之花需要文化的滋养和(bǔ)育,作家只有深深扎根于地域文化的土壤之中,才能孕育出斑斓多姿的作品。
D: 虽然他不再锋芒必露 , 变得更加谦(xùn)和内敛,但勇于尝试、勇于挑战、勇敢迎接生活苦难的状态并未改变。
6、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听到我获奖的喜讯后,一向稳重的爸爸也不能自已 , 欢呼起来。
B: 大家对我们公司的新产品有什么意见,请尽管提出,我们一定洗耳恭听
C: 我们写作时要抓住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让文章生动起来。
D: 从冰雪融化到燕子翩飞,从佳木繁阴到北雁南飞,大自然年年如此,周而复始
7、下列与“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意境相同的诗句是( )。
A: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B: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C: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多菲)
D: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8、与所给汉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莱(lái) 绚(xuàn) 逶(wēi) 菠(bō)

A: 来 弦 威 渤
B: 獭 宣 喂 泊
C: 徕 铉 巍 饽
D: 赖 宣 魏 播
9、下列句子中成语或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世间的人们都为生活的琐屑所迷着,忘记人生的根本。
B: 我的奶奶年轻时是个端庄娴熟的大家闺秀。
C: 亚丁湾海上安全事故频发,大家义愤填膺 , 严厉声讨索马里海盗丑恶行径。
D: 王稼祥从间接的渠道了解到朱仲丽的家世、学识修养、道德操守后,对朱仲丽的好感已经潜滋暗长了。
10、请选出对下列一段话中标点使用无误的一项( )

坚持是一种意志①;坚持是一种持之以恒②、善始善终。古人说,“滴水穿石,绳锯木断③。”也就是一种坚持的道理,坚持就会胜利,坚持就会成功。让我们做一个对什么都坚持的人吧!④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 1 )欣赏颔联,请你从表现手法和动词“坼”、“浮”的妙用两个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 2 )读这首诗,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而入胡,人皆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

(选自《淮南子》)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马无故而入胡________

②人皆之________

③其马胡骏马而归________

④父子相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②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 3 )本文蕴含的道理是: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小说《一个天性笨拙者的胜利》,完成小题。
一个天性笨拙者的胜利
我天性笨拙,这一点在我大学毕业时我的导师威尔先生对我早有评价,他说我是一个勤奋的人。威尔先生最欣赏的一句话就是“勤能补拙”。他评价一个人勤奋往往就暗示了这个人的一种补偿。我相信我就是得到上帝这种补偿最多的人。
就在大学毕业这一年,我接受威尔先生的推荐到安东律师事务所应试。这是伦敦最著名的一家律师事务所,许多著名的律师都是在这家事务所里接受起初的训练而走上成功之路的。这里的工作以严格、准确和讲求效率而著称。
临出门前,母亲很正式地告诫我要学得聪明些,不要呆头呆脑让人看作是个傻瓜。母亲申明这也是父亲的想法。这么多年来,我第一次发现父亲对母亲的话投以赞同的微笑和点头。平日他们总要为哪怕一个词的细微差别辩论上半天。我吻了吻母亲的前额,轻声说:“我会做好的,请放心吧。”心里还是一片茫然:怎样做才算聪明呢?
来应试的人很多,他们个个看起来都很精明。我努力让自己面带微笑,用眼睛去捕捉监考人员的眼神。无疑,给他们留下机灵的印象,对我的录用会大有帮助。但这一切都毫无用处,他们个个表情严肃,忙着把一大堆资料分发给我们,甚至不多说一句话。
分给我们的资料是很多庞杂的原始记录和相关案例及法规,要求我们在适当的时间里整理出一份尽可能详尽的案情报告,其中包括对原始记录的分析,对相关案例的有效引证,以及对相关法规的解释和运用。这是一种很枯燥的工作,需要耐心和细致。威尔先生曾经为我们详细讲解过从事这种工作所需的规则,并且指出,这种工作是一个优秀律师必须出色完成的。
我周围的人看起来都很自信,他们很快就投入到起草报告的工作中去了;我却在翻阅这些材料时陷了进去。在我看来,原始记录一片混乱,并且与某些案例和法规毫无关联,需要我首先把它们一一甄别,然后才能正式起草报告。时间在一分钟一分钟地流逝,我的工作进展得十分缓慢,我不知道要求中所说的“适当的时间”到底指一个小时还是两个小时。我发现如果让我完成报告可能至少需要一个紧张的晚上。可是周围已有人完成报告交卷了,他们与监考人员轻声的交谈。越多的人交卷了,他们聚集在门外,等待所有的人都完成考试后听取事务所方面关于下一步考试的安排,当时我也认为安东事务所的考试不会只有这一项。他们一起议论考试的嗡嗡声促使屋子里剩下的人都加快了速度。只有我,脑子里一遍又一遍地想着母亲的忠告:要学得聪明些。可我怎么才能聪明些?我干不下去了。
终于,屋子里只剩下我一个人在面对着只完成了三分之一的报告发呆。一个秃顶男人走进来,拿起我的报告看了一会儿,然后告诉我:你可以把材料抱回家去完成。
安东事务所的考试只有这一项,这一点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母亲对我通宵工作没有表示过分的惊讶,她可能认为我肯定会接受她的忠告。我赶了一个通宵完成了报告,并在第二天送到事务所去。
事务所里一片忙碌。秃顶男人接待了我,他自我介绍说是尼克·安东事务所的主持人。他仔细翻阅了我的报告,然后又询问了我的身体状况和家庭情况。这段时间里,我窘迫得不知所措。最后,秃顶男人说:“祝贺你,年轻人,你是惟一被录取的人,我们不需要聪明的提纲,我们要的是尽可能详细的报告。”
我兴奋得快晕倒了,我想回家去告诉母亲,我成功了,但我并没有学会聪明。

( 1 )请用简洁语言概括本文故事的主要内容。

( 2 )“我”的导师威尔先生评价“我”“是一个勤奋的人”,真正的含义是什么?

( 3 )录取考试中,作者描写其他应试人的用意是什么?

( 4 )请谈谈标题“一个天性笨拙者的胜利”的作用。

( 5 )我”最后一个完成报告,并且在主持人的面试下,“我”表现得非常不佳,但“我”却成为“惟一被录取的人”,原因是什么?你从中有什么启发?

阅读下面的寓言,完成下列小题。

①三只小鸟

三只小鸟一起长大,它们又一起飞出来,到世界上寻找自己成家立业的位置。

它们飞上一个树梢,一只小鸟说:“哎呀,这里真好,真高!你们看,那成群的鸡鸭、牛羊甚至大名鼎鼎的千里马都在羡慕地向我们仰望呢!——能达到这个层次,我们应该满足了!”

另两只小鸟摇摇头:“好吧,既然满足,你就留在这里。我们两个再到高处看看。”

这两只小鸟飞呀飞呀,飞到了五彩斑斓的云彩里。其中的一只陶醉了,情不自禁引吭高歌。它沾沾自喜地说:“我不想再飞了,这一辈子能达到这样的高度,已经十分了不起了。”

另一只难过地说:“不,在这上面还有更高的境界。多么遗憾,现在我只能独自去追求它了。”

说完,它振翅翱翔,向着九霄、向着太阳执著地飞去。

后来,落在枝梢上的成了麻雀,站在云端的成了雨燕,飞上云霄的成了雄鹰。

②溪水与石头

一块石头顺着山势又蹦又跳地落到小溪里,挡住了溪水前进的路。那天然生成的棱角,像一把锋利的钢刀,保护着躯体,大有不可侵犯之势。溪水唱着歌儿,由远而近。

石头说:“伙计,你还是绕道而行吧,不然,我会把你劈得落花流水。”溪水说:“我前进的道路是不会改变的,宁可粉身碎骨!”说完,挺身向前,后面的伙伴如千军万马,前赴后继。

不知过了多久,石头锋利的棱角变秃了,高傲的身躯变小了。溪水依然唱着歌儿,淙淙地流着。

( 1 )第①则寓言中,你最喜欢哪一只小鸟?为什么?
( 2 )第②则寓言中表明溪水绝不绕道的坚定态度的词语有哪些?
( 3 )第①则寓言中的第一只小鸟和第②则寓言中的石头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
( 4 )请概括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 5 )请想象三只鸟儿再次见面时的情景,为第①则寓言续写一个结尾。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风雨夜归,竟有一盏廊灯为你留着橘红的暖意;心若寒冬,仍有一双手臂为你敞开温暖的怀抱;得意忘形,却有一个眼神为你警醒浮躁的心灵……也许你曾心灰意冷,也许你曾悲观绝望,猛然回首时,却发现亲人之爱,师长之爱、同窗之爱……从未缺席。

请以“爱,从未缺席”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③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有一点累一点灰一点点执着”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