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B: 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反复) C: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排比) D: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拟物) |
2、 |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 故患有所不辟也 C: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D: 乡为身死而不受 |
3、 | 选出下列词语中划线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校补(jiào) 晌午(xiǎng) 愧怍(zuò) 以身作则(zuò)B: 取谛(dì) 殷红(yān) 笨拙(zhuó) 锋芒必露(bì) C: 烦燥(zào) 猥琐(wěi) 拖踏(tà) 大庭广众(tíng) D: 矜持(jīn) 憎恶(zēng) 忏悔(chàn) 悲天悯人(mǐn) |
4、 | 下列注音、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A: 乐(lè)业 百行(háng)业为先羡慕(mù) 言行相顾B: 征(zhèng)引 禅(chán)师佝(gǒu)偻(lóu) 断章取义 C: 骈(pián)进 亵(xiè)渎(dú)佛(fó)门 不二法门 D: 承蜩(tiáo) 旁鹜(wù)嫉妒(jí ) 张冠李戴(guān ) |
5、 | 下列句中加线的词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良多趣味:真(或实在)B: 林寒涧肃 :白色 C: 属引凄异:连接 D: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快 |
6、 | 对下列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②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③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⑤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B: 反问、互文、对偶、互文、设问、对偶 C: 反问、排比、互文、对偶、设问、对偶 D: 反问、排比、对偶、互文、反问、互文 |
7、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茴香豆(huí) 阔绰(chuò) 蘸酒(zhàn) B: 拭去(shì) 羼水(chàn) 咸亨(hēng) C: 哄笑(hǒng) 蒲包(pú) 笔砚(yàn) D: 打折腿(shé) 舀水(yǎo) 不屑(xiè) |
8、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故乡》的体裁是小说,作者鲁迅,选自《呐喊》。 B: 《故乡》中的主要人物是闰土,作者“我”是次要人物。 C: 《清兵卫与葫芦》作者是志贺直哉,日本小说家。 D: 《孤独之旅》选自《草房子》,作者是当代作家曹文轩,本文的主人公是杜小康。 |
9、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B: 古人对自己的谦称有“愚、鄙、敝、子”等,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等,对尊长者的称谓有“阁下、先生、大人”等。 C: “六书”指古人分析汉字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构成方式,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诗经》中的“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D: 中国文化中,有许多与“三”有关的称谓,如“三皇玉帝”“岁寒三友”“三教九流”“无事不登三宝殿”等,其中,“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 |
10、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璀儏 袒护 前呼后拥 熠熠声辉 B: 婆娑 涸辙 彬彬有礼 生意盎然 C: 蘸水 攥位 浮想连翩 急不遐择 D: 槲树 谄媚 前扑后继 坦荡如坻 |
阅读下面两首李白的诗歌,回答问题。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强项令 范哗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①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②。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宜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宜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③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勅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桴鼓不鸣董少平。 【注】①苍头:奴仆。②骖乘:陪乘。③文叔:光武帝刘秀,字文叔。 ( 1 )下列四个选项中,划线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后特征为洛阳令/故其欲卿治经为博士也 B: 及主出行/及鲁肃过浔阳 C: 大言数主之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 乃驻车叩马/蒙乃始就学 (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宣 不 从 强 使 顿 之 宜 两 手 据 地 终 不 肯 俯。 ( 3 )“天子不与白衣同”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
大地的声音
秋虫唧唧的叫鸣,把个初秋的夜晚闹腾得丰腴而清凉。
不是一颗枯叶上的露珠,我也沉浸于如此浓稠却又轮廓分明的夜晚——像是有人握着橹,在墨绿色的水面摇落起一片一片珍珠似的水声。一整个夏天,就是在它们的鸣叫声中过去了;我经历的那些不算短的岁月,就是在它们的鸣叫声中过去了。那些唧唧声,好似就是时间的一种比较具体的呈现形式。我实在是太粗心大意了,近三十个夏天,竟被我故作大方地一掷而去——我没有一次认真地聆听那些动人的唧唧声。直到这个晚上,我才坐在一方池塘边,平心静气地聆听了一次那来自山野和草木间的小提琴交响曲。
繁星一般密集的鸣叫声,从池塘对面的一叠浓墨泼就似的小山里和岸边的草丛中源源不断地传诵出来。
唧——唧——啾——啾——
此起彼伏,高低错落,远近有致。A
初闻其声,以为杂乱无章,重复无趣,只是风吹草动惊起的回声罢了。但倘若把眼睛闭起来,你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多么美妙的世界了——安详的大地,就如一架巨型琴键,而那些不甘寂寞的虫子呢,都是一些技艺绝佳的琴手,或避于一片树叶下,或站在一块爬满了青苔的石头上,或攀在一根草茎上,对着渺远的夜空,优雅发声,忘乎所以地尽兴弹奏——但我总是在它们的声息中,闻见了那么一点淡淡的哀戚和愁绪。我想,这大概是因它们把自身的生命体悟也融进了曲子吧,更或是命运逼迫它们用身体发出唧啾之声的呢。
可这样的比喻总是有些欠妥——它们的鸣声,是那般有序,节奏分明,层次丰富,像是从天上落下来的,又像是来自深沉的大地。
B是在低声祈祷吧,是在高声歌唱吧,是在朗诵诗篇吧,是在念诵经文吧,是在呼朋引伴吧,是在促膝长谈吧……有那么一个时刻,我躺在池塘边湿漉漉的既做绿化树的围栏又充作了坐骑的条凳上,双手情不自禁地和着那隐秘的节奏,在空气中像音乐指挥家那么划动起来——那些音乐竟惊奇地在我的手臂和呼吸间流动起来;那些音乐,像低垂的夜幕里极柔和的云朵;更像来自我的身体,我的灵魂。
我在一处草丛边蹲下来,捕捉到了两首独奏曲——它们分别来自两只我并未发现身影的促织——啾——啾——我学不来它们的叫声。我莫名的惊诧,继而又莫名地激动起来。C我感觉天与地在此刻与我离得特别近,我就像一个睡在襁褓中的婴儿,在旋律优美的摇篮曲中,抵达天堂。
我心底还是无比清楚的,那鸣声,分明是生命的歌声,是生命的象征,是生命的旗帜——是大地的声音。D
不止是那池塘对岸林深叶茂的山林,只要是那些没有被水泥覆盖和倾轧的泥土里,夏秋时节,就会有虫子们的歌唱和伴奏;这无言的故乡,就生长着无数生命。即使是那些密实而堡垒森严的水泥地之下,也有生命在无声活动;即使是干净而空荡的水泥地之上,那些哪怕是仅仅落得下一粒草籽的小小坑洼里,也会有精瘦的绿色,可怜巴巴地冒出来呢。
我知道,很多虫子的生命仅止于夏秋两季。秋天一过,它们要么深入泥土预备度过一个漫长的冬天;要么连同它们飘荡在草木间的歌声和一缕精魂,化成了那么一小点泥土。生命究竟是短暂的,可它们用歌声构筑的那个音乐世界,是多么宽广啊——整个世界,都变成了它们的舞台,大地万物,都变成了它们的听众。不仅是包括我在内的人,就是那些树木与月儿,也都静静地聆听着那生命精彩的绝唱。
虫子们的精神世界,真是海阔天空。
歌者的一生,哪怕繁华落尽,却仍然余音不绝。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济慈
四年黑暗的苦工,一月日光中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那种钹的声音能高到足以歌颂它的快乐,如此难得,而又如此短暂。——法布尔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错过就会永远失去
①几年前,在北京孔庙的卖纪念品处,反复地放着古乐器埙的音乐磁带,十分地悠远苍凉。从远古飘来的声音,重重地敲击着自己麻木的灵魂。问了一下价,卖15元一盘,只觉得太贵,就放下了。出了孔庙大门,立即就后悔了,可是再进去还得花15元买门票,便作罢。心想或许别处还能买到。然而,别处竟然没有。那埙的奇音至今揪扯着心中的悔,想起来就隐隐地针扎般地痛。
②一次,街上来了个卖水仙花根块的,我正骑着车去上班,懒得停下来,心想等一会儿下班时再买也不迟。可是,下班后再找时,那人早已不知去向。我本来非常喜欢水仙花的翠叶,哪怕就是不开花,只为那一丛亭亭昂首的青葱也值得。然而,又一次与美好的东西失之交臂,那个冬的居处就没有了一簇蓬勃的春意在案头挺立,心中也就怎么也生不出厚重的诗情画意来。
③……
④一次又一次地错过,一次又一次地失去。失去的都是让自己梦魂牵绕的好东西。失去了,竟然就从此永远无法找寻,无处可觅了。
⑤错过就是永远的失去。人们非亲历不能明白这一点。
⑥一次失足,将导致一生走不出创伤的阴影;一次堕落,将写下黄河水洗不清的履历;一次抉择的不当,即能造成终生懊悔的遗憾;一次关键时刻的错判,将形成永远不能弥补的过失。
⑦命运有时就是一根洪水中的木头,抓不住就失去了生存的机遇;成就有时就是沿着选中的路头也不回地走下去,观望等待得久了也会被淘汰;幸福有时就是吃尽百般苦后品出的甘甜,贪图享受安逸的人很难体味得到;事业有时就是少说多做的人捡到的一枚果实,夸夸其谈者永远嗅不到她的馨香;荣誉有时就是付给孤独的创造者的酬金,不甘寂寞的人不可能获得这份报偿。
⑧功业、幸福、成就、荣誉,一个个都曾经从每个人面前经过。抓住的人就走出了碌碌无为的平庸,一步步踏上胜利的顶峰;错过的人即将陷入无尽的烦恼,一点点跌入失败的深渊。所以,世人永远有高低中下之分。
⑨错过就是永远的失去。这一点不容置疑。
( 1 )全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 )在第①段中找出与第④段“失去的都是让自己梦魂牵绕的好东西”一句相照应的语句。( 3 )请在文中第③段省略号处补上一段自己的亲身经历。(50字左右)( 4 )品析文章第⑥段,回答问题。①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谈谈本段语言特点及作用。
②用一句名言或俗语概括本段内容。
作文
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文题一:享受 (写作是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提示:横线上可以填“生活”“闲暇”“初三”“音乐”“美好时刻”等。)
文题二:感激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感激老师,哺育我们成长;感激朋友,提供我们帮助……人生之中,我们要感激的人很多。可是,换一个角度想一想,有很多时候,我们也正是别人感激的对象。请以“我读出他(她)的感激”为题,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②、不少于600字。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