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哈尔滨市第十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月亮缓缓爬了出来。平日里粗糙的山峦似乎被月亮擦拭着,呈现出白玉般的优雅。那山峰的积雪流淌的亮光,像水银,又像岩浆,①________________,越来越大,仿佛有一片无限大的白色丝绸,要把高原之夜全部遮盖。高原的夜之灯啊,②________________。


A: ①慢慢向下涌动 ②不是积雪而是月亮
B: ①迅速漫延开来 ②不是月亮而是积雪
C: ①慢慢向下涌动 ②不是月亮而是积雪
D: ①迅速漫延开来 ②不是积霉而是月亮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走进桃花源,看到朵朵含苞待放的桃花,情绪低落的她不禁眉开眼笑了。
B: 阳春三月,南湖公园里树儿长出新芽,花儿竞相开放,真是花团锦簇 , 美不胜收!
C: 在严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面前,专家呼吁人们不要出门,人们对此纷纷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D: 这座古朴与现代相得益彰的老城,将成为中国西部的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
3、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何满子也真是聪慧灵秀,脑瓜儿记性好,爱听故事,过耳不忘;好问个字儿,过目不忘
B: 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中看到了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其中还含有一种新东西。
C: 峰环水抱的萨尔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比 , 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坐落在绿树浓荫中。
D: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隐姓埋名。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4、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童年的朋友》作者高尔基,苏联作家。本文通过几件具体事情的记叙,表现了外祖母乐观、坚毅的性格,抒发了“我”对外祖母的热爱、感激之情。
B: 《松鼠》是法国作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说明文,本文用细致的描述,文艺的笔调,准确生动地说明了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表现松鼠是一种“很讨人喜欢”的动物。
C: 《三个太阳》是一篇以表现一位向往南极的女画家和我国南极考察队员的生活为内容,以女画家的切身感受这一强烈感情为线索,以歌颂“南极精神”为主题的文艺通讯。
D: 《木兰诗》选自宋朝人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一首南北朝时南朝的民歌,叙述的是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
5、下面对《望岳》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 首二句远望泰山。大笔勾勒泰山横亘绵延之势,亦显惊叹仰慕之情。
B: 三,四句近看泰山。细笔描写泰山神奇秀丽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C: 五,六句细赏泰山。工笔描摹山中云气升腾,林中群鸟还巢的美景。
D: 末两句登山感怀。诗人登临绝顶俯视群山,顿生壮志凌云之慨叹。
6、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

②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

③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

④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⑤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

A: ①⑤②③④
B: ③①⑤②④
C: ④③②①⑤
D: ③②①⑤④
7、

选出语言得体的一项( )

A: 张老师说:“同学们,有不懂的地方,欢迎垂询。”
B: 凡获得一等奖的同学,本组委会将惠赠《鲁迅全集》一套。
C: 王教授已谈了这些,算是抛砖引玉,下面请诸位发表意见。
D: 您的总结报告后半部分由我完成,我才不狗尾续貂呢。
8、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红星照耀中国》原名《西行漫记》,作者是英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他于1937年6月至10月对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考察,并据此写成本书。
B: 这位将军性格急躁,他有一匹非常喜欢的马在战斗中给敌军俘获了,于是他又去打仗要夺回来,结果真的夺了回来。这位将领是贺龙。
C: 斯诺在陕北期间,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邓发、徐海东等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从多个方面展示了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
D: 红军的大部分是青年农民和工人,他们认为自己是为家庭、土地和国家而战斗;60%到70%的士兵是有文化的;红军士兵是没有正规薪饷的,但每一个士兵都有权取得一份土地和这块土地上的一些收入。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多所学校举行世界环境日教育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学习环保知识和环保意识。
B: 能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C: 假期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示。
D: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12课五首古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情景交融,极具有感染力。
B: 《黄鹤楼》一诗将神话传说与眼前景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虚实结合尽抒胸意。
C: 《使至塞上》一诗首尾叙事,中间写景,并融写景、叙事、议论于一体。
D: 《钱塘湖春行》以诗人的行踪为线索,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生动描绘了西湖的明媚春光。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古诗文阅读。
从军行 杨炯 (唐代)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 1 )从全诗来看,你可以解读出哪些情感?

( 2 )请赏析“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一句。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范式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少游太学,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式仕为郡功曾。后元伯寝疾笃,临尽,叹曰:“不见吾死友!”寻而卒。式忽梦见元伯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象。子未我忘,岂能相及?”式恍然觉寤,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旁丧。太守虽心不信而难违其情,许之。式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驰往赴之。式未及到,而丧已发引,既至圹,将窆,而柩不肯进。其母抚之曰:“元伯,岂有望邪?”遂停柩移时,乃见有素车白马,号哭而来。其母望之曰:“是必范巨卿也。”巨卿既至,叩丧言曰:“行矣元伯!死生路异,永从此辞。”会葬者千人,咸为挥涕。式因执绋而引,柩于是乃前。式遂留止冢次,为修坟树,然后乃去。

(节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注释】①审:确实。②功曹:官名。③岂:大概,或许。④圹kuàng:墓穴。⑤窆biǎn:落葬下棺。③柩jiù :棺材。

( 1 )下面是某同学对加点词含义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乃共期日——查词典,从“能够”“约定”等义项中判断“克”为“约定”
B: 具以母——联想到“表白”“告白”中的“白”,推断其义为“告诉”。
C: 必不乖违——联系上下文“巨卿信土”和母亲的话语,推测其义为“违背”。
D: 不见吾死友——回忆“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推知“恨”义为“悔恨”。
( 2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元伯坚守两年之期,范式千里赴约,二人均是信义之人。
B: 范式驰往奔丧,为元伯守墓种树,不愧为元伯的“死友”。
C: 张母“望之”就断定来者是范式,侧面衬托范张情谊之深。
D: 文末“会葬者”落泪,是因为众人都对元伯病逝极度悲痛。
( 3 )阅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回答①②题。

式恍然觉寤,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奔丧,太守虽心不信而难违其情,许之。

①范式“具告太守”的内容是什么?

②太守为什么会“许之”?

( 4 )你如何看待第二段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请结合相关内容回答。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穿西装的修车老爹

①老宅拆迁,我们这个工薪家庭得到了一大笔钱。加上父母多年攒下的积蓄,我们买下了一套带车库的复式洋房。入住之后,我才知道自己的邻居不是“金领”就是“海归”。这让我多少有些自卑。

②可父亲却做起了更丢面子的事——在家里车库前摆起了自行车摊。这是父亲的老本行。在老宅的院子里,他已经摆了十几年。街坊部里都知道陈老头修车既便宜又牢靠,隔着几条弄堂都会来找他修车。

③我劝了父亲好几次,别修车了。可他的态度非常强硬:“不管有没有人来修,摊我一定得摆。你们要是嫌脏,我就天天打扫;要是嫌我穿这工作服丢脸,我就穿得体面点儿。”父亲说到做到,第二天就把我淘汰的西服、衬衫和领带翻出来,洗熨妥当穿上了。车库前的地面打扫得一尘不染,工具也擦得钗光瓦亮。

④小区里的人路过都会好奇地看看,不少人还会说上几句风凉话:“都住这么好的小区了,竟然摆摊修车?这老头脑子肯定有毛病了……”可这丝毫没让父亲动摇,他每天依旧准时出来摆摊。眼看着一个多月过去没有一个人光顾父亲的车摊,我也着急起来,可父亲总是笑,不说话。

⑤“大爷,孩子的自行车坏了,能帮忙看看吗?”这天,一个中年人领着小孩站在车摊前,他们的到来让父亲顿时来了精神。他脱下西服,把领带折起来,系上干净的围裙,戴上袖套,忙活起来……修完之后,他用抹布擦干净车轴,一点机油的痕迹都没留下。看着孩子骑车远去的背影,他笑着说:“谁说我没有生意?”

⑥自那以后,来找父亲修车的人多了,而且多是孩子们的车。空闲时,他用狗尾巴草编织小玩偶,挂在孩子们的车上。到了夏天,父亲会在车摊周围摆上花,放上几把躺椅,再沏上一壶清茶。修车的人可以坐下来,歇歇脚;老人们则可以来聊聊天,下下棋。

⑦陈老头修车摊渐渐在小区里出了名,有时甚至需要“排队挂号”。我家车库前的空地,也成了小区老人打发时光的好地方。几年下来,父亲的修车生意越来越好,我也替父亲高兴。

⑧一天,父亲把我叫到跟前,将一个存折小心冀翼地递给我。打开一看,我傻了眼,存折上竟然有20万。父亲说:“我知道你们买这房子,没剩下什么钱。孩子还小,用钱的地方也多,我能帮你们搭把手,日子可以过得宽裕点儿,不要为了钱活得太辛苦。”父亲说着,我连忙转过身,不想让他看到湿润的眼睛。

⑨不由想起小时候和父亲一起挤火车回老家。站台上挤满了人,他会嘱咐母亲看好我,然后冲进拥挤的人群。等安顿好座位,他又忙着给我们打开水泡面,一路忙前忙后。

⑩现在,我长大了,应该多多照顾父亲才是。可每次看着在职场拼搏的我,父亲总是说:“你们照顾好自己就行,我和你妈养老不用你们操心。”如今,我终于明白他为什么总是熬到晚上9点多才收摊,总是顶着火辣的太阳骑3个小时车去城西最便宜的店进货,总是一年半载也不为自己添件新衣震……

⑪当我想买这套洋房时,父亲二话没说,把多年的积蓄都给了我。当我嫌弃他摆车摊时,他又西装革履,把车摊装饰成为“花园”,把修车的活计演绎成生活的艺术。

⑫这么多年过去,父亲就是这样为我们活着。

( 1 )请根据小说情节,在下面表格的空白处填写相关内容。

小说情节

“我”的心理感受

老宅拆迁搬入复式洋房

自卑

①________

嫌弃

初期父亲车摊无人光顾

着急

②________

高兴

父亲送“我”存折缓解压力

③________


( 2 )文章第⑪段写到父亲“把修车的活计演绎成生活的艺术”,根据你的理解,找出文中三处表现父亲这一“生活的艺术”的细节。
( 3 )请结合小说,简要概括并分析“修车老爹”的人物形象。
( 4 )文章第⑫段写到“这么多年过去,父亲就是这样为我们活着”,请问“这样”是怎样?你认同父亲“这样”吗?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我与幸福之间,只差一只猫儿

上大学时,在夜里打工回家的路上,看见一只小猫。

一喊它,它便一边叫一边跟着走,一路紧追不舍,跟到了家门口,无奈只好给它一点吃的。猫咪就在家里住了下来。并没有专门起名宇,有一天听广播,说有个人养的猫不久前失踪了,名字叫彼得。于是想:“得了,就叫彼得吧,”

彼得就这样生活在我家,长成了一只有点凶的小公猫。早晨肚子饿了,它就啪唧啪唧地拍打我的脸。不过一人一猫比较投缘,一起生活了好多年。

只要和猫儿一起坐在午后的阳光里,静静地闭上眼睛,时间就会温柔而亲密地流淌过去。

后来,我开了一家店,叫“彼得猫”。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夜里,就把猫放在膝盖上,一边啜几口啤酒,一边写起了我的第一篇小说,这至今都是美好的回忆。经常有人问,为何您的作品总能让人感到温暖呢?也许,这应该归功于陪我写作的猫咪吧。

我与安西水丸先生,常常因为书籍的装帧和插画合作,这种交往始于很久以前。

但并非仅此而已 ,水九先生长期住在青山一带,工作室也在那附近,一到晚间便经常在附近游荡,或是去酒吧喝上一杯。我也一直生活在以青山为中心的地域,时不时就会和他偶遇。

走进附近的酒吧里,酒保也会告诉我:“水丸先生昨天来过,还说这阵子没见到村上先生来着。”东京虽说是大都会,但在一个地方住久了,就明白人的活动范围很有限。

水丸先生是个非常热心的人。

大约七年前我盖房子的时候,请他画和室的隔扇外加挂轴,他一口应承:“行,我来干。”

于是不辞远道赶到我家,亲自动手磨墨,用毛笔画上了漂亮的富士山和鱼。

然而,他一个人待在那间屋子里画隔扇时,一只大得像美洲那的猫儿把他画的鱼当成了真的,冷不防哇地一声猛扑上去。

水丸先生虽然身负重伤鲜血淋漓,却还是紧握画笔不放,坚持把隔扇画完。

这当然是无根无据的谎言,我家那只猫只是踱过来,兜了一圈,舔了舔爪子而已。

水丸先生害怕猫狗,一定把那只暹罗猫看得像美洲狮一般大了。

自那以来,我遇到好多人同:“听水丸先生说,您家里养了一只非常凶猛的猫,是不是呀?”

我养的不过是一只娇小的,好奇心略强了点的猫。

但听见那痛切悲鸣的邻居们,听说他当时是遭受凶猛的美洲狮袭击,多半也会深信不疑。

猫儿是神秘的。

缪斯是我养的猫中最长寿的,它活了二十一年。

有一天,我和猫咪一起躺着睡觉,缪斯就像人似的,也把头放到枕头上。

我迷迷糊糊地闭上眼,刚要睡着,听见一个细小的声音在耳边嘀咕:“但是,那种事……”可是身边一个人都没有,只有一只熟睡的猫。

我摇着缪斯的肩膀,让它醒来,猫被弄醒了。

“那个,难道你刚才说了什么?”我认真地问,猫咪瞅了我一眼,打了个大大的哈欠,伸伸懒腰,摇摇头走掉了。

我那时深深地感知到,“这只猫一定在隐瞒着什么。”

世上绝大部分的猫我都喜欢,不过生活在这世间的猫儿当中,我最喜欢上了年纪的大母猫。

我和那只猫咪一起生活,是在六七岁,刚刚升小学的时候。它的名字叫“缎通”。

它有毛茸茸的毛、肥嘟嘟的后脖颈、凉凉的耳朵,喉咙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像夏末的海浪声。

空寂无声的午后,让人想起荒芜已久的空荡荡的澡堂。

当猫咪躺在洒满阳光的廊子里睡午觉时,我喜欢在它身边咕咚翻身一躺,闭上眼睛,将所有思绪从脑袋里赶出去,嗅着猫毛的气味,感觉自己也变成了猫的一部分。

我们从猫咪身上学到,幸福是温暖而柔软的东西。它也许就在身边,不在别处。

假如没有猫,这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呢?

大概就没有“彼得猫”,没有《挪威的森林》,也没有《毛茸茸》了。

“如果有一天早上醒来,发现猫不见了,我的整颗心都会是空荡荡的,养猫与读书对我而言,就像我的两只手,相辅相成,编织出多彩的生活。”

“缎通”是只异常聪明的猫儿,认得回家的路 ,它的故事,写在《毛茸茸》里。

村上春树写下猫儿的故事,安西水丸画下一只只猫儿的身影。

怕猫儿的安西水丸,为何能画出这样毛茸茸的可爱猫儿呢?也许最终还是无法抵挡猫儿软萌的魅力?

至今依然不知是在什么样的契机下,两位挚友一拍即合,创作了这本可爱的书。

安西水丸已于2014年离世,《毛茸茸》也成了村上与安西的一份珍贵的友谊见证,一段不可再现的宝贵记忆。

我们从猫咪身上学到,幸福是温暖而柔软的东西,幸福也许就在身边,不在别处。

( 1 )标题“我与幸福之间,只差一只猫儿”有什么含义?
( 2 )请任选一个角度,对下面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它有毛茸茸的毛、肥嘟嘟的后脖颈、凉凉的耳朵,喉咙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像夏末的海浪声。

( 3 )请选择你最喜欢的小动物,用简练的语言讲述一个你们之间的小故事。(100字左右)
四、写作(分值:60分)
绿叶陪伴着红花,无怨无悔;星星陪伴着月亮,不离不弃,回望成长的路上,有多少人陪伴着我们,给过我们多少温暖、感动与希望,请以“陪伴”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有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30行)。④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拿命来爱一个徒劳ゝ”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