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能提升市民的精神生活品味,并完善城市基础设施。B: 近来各地市事故多发,有关部门通知要求必须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 C: 徐盐高铁建成通车后之后,将会使我市到徐州的运行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 D: 目前,江苏省首批“信得过”旅游景区名单揭晓,盐城地区7家榜上有名。 |
2、 | 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句是( ) A: “有了凉风,有了凉风,凉风下来了。”大家都嚷着,几乎要跳起来。 B: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 C: 想出去,可是腿真懒得动,身上非常软,好像洗澡没洗痛快那样,汗虽然出了不少,心里还是不舒畅。 D: 他咬上了牙,蹚着水,不管高低深浅地跑起来;刚跑出不远,天黑了一阵;紧跟着一亮,雨又迷住他的眼。 |
3、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极不好的习惯,应时刻提醒自己改正。 B: 望着飞流直下的庐山瀑布,使游览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美雄奇。 C: 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是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D: 为了大家的人身安全,请广大居民禁止在楼道、消防道停放电动车! |
4、 | 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狭隘 杞人忧天 翻来复去 默不关心 B: 飘缈 提心吊胆 大相径庭 见异思迁 C: 气概 怪诞不经 神采奕奕 畏罪潜逃 D: 诀别 骇人听闻 兴高采烈 由然而生 |
5、 |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这次举行的“当代书法展上”,各种书体与风格的作品等量齐观 ,保证了展览的专业性与流派的代表性。B: 关于这个问题,无论伊朗还是美国,其媒体报道都与美国官方、军方的表态自相矛盾。 C: 在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 D: 听说这家晚报和当地电信部门将联合举办高校招生大型电话咨询会,请有关专家答疑解惑,考生和家长都喜出望外。 |
6、 | 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澄澈/车辙 称职/铢两悉称 B: 记载/载途 间或/间不容发 C: 脑畔/羁绊 闭塞/顿开茅塞 D: 贮蓄/伫立 带挈/锲而不舍 |
7、 | 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 “是一只旅鼠。”我说,接着补充一句:“也许是一只田鼠。”B: 这件事小至个人、家庭、大至民族、国家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C: 就中最当行出色的是一个吹鼓手,除爱情故事,此外嘲烟鬼,骂财主,样样在行,真像一个“歌库”(这种人在我们家乡则叫做歌师傅)。 D: “繁殖得有多块呢?”他追问道。“这……,”我无言以对了。 |
8、 | 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制裁 遵循 眼花缭乱 形消骨立 B: 脏物 濡养 李代桃僵 相得益彰 C: 赞誉 秘诀 鸠占鹊巢 断章取义 D: 绸缎 冠冕 一代天娇 自惭形秽 |
9、 | 选出下面文言文语段中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B: 然:这样。 C: 熙:同“嬉”,开玩笑。 D: 病:生病。 |
10、 |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游弋(yì) 箴言(jiān) 如坐针毡(zhān) B: 桕树(jiū) 遏制(è) 无动于衷(zhōng) C: 荣膺(yīng) 间或(jiàn) 矫揉造作(jiǎo) D: 商於(yú) 锱铢(zì) 战战兢兢(jīng) |
古诗阅读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诗中呈现优美的田园生活画面的一句是“①______”,“但使愿无违”中的“愿”是指______。 |
阅读课内文言文《诫子书》,回答小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_____________________,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 1 )下列各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非宁静无以致远 致:达到 B: 非志无以成学 志:立志 C: 险躁则不能冶性 险:危险 D: 遂成枯落 遂:最 ( 2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 非宁静无以致远 B: 其一犬坐于前 C: 意与日去 D: 闻之于国君 ( 3 )对这篇短文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静以修身”,强调安静的环境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作用。 B: “学须静也”的“学”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且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 C: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侧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
大洋中脊的特殊地质结构
梁鑫峰
①自古以来,人类就知道陆地上有山脉;其实海洋里也有山脉,这些山脉被称作大洋中脊。
②人们意识到海底也有山脉,只不过100多年的时间。大洋中脊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872年英国“挑战者号”的全球调查。“挑战者”号上的科学家利用探测锤发现大西洋中部有一处高高隆起的地方。1925- 1927年,在德国“流星”号考察期间,科学家利用声学回声测深法再次确认了这条山脉的存在。他们还发现,这条位于大西洋底的山脉竟然通过好望角,延伸到了印度洋。
③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印度洋中脊和东太平洋中脊也陆续被发现。二战后,船载声学设备的发展极大促进了人们对大洋中脊的研究。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地质学家已经知道地球上每个大洋的洋底都有山脉,并且这些山脉连成一个巨大的海底山脉系统。
④大洋中脊的发现使得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也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正是因为大洋中脊的发现,让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开始得到重视,诞生了海底扩张学说,并进一步发展成现在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板块运动理论。
⑤大洋中脊既是海洋深处的巨大山脉,又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大洋中脊的中轴线上坐落着众多的“火山口”。在那里,灼热的岩浆由地幔向上涌,逐渐冷却,结合周围已软化的岩石,形成新的洋壳。新生成的洋壳挤压大洋中脊两边已有的地壳,不断向外扩张,并最终在板块的交界边缘俯冲回地幔去。因此,洋壳在大洋中脊出生,在板块与板块的撞击中消亡。在过去的几十亿年里,大洋洋壳就这样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⑥研究发现,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从中轴线往外,水深逐渐增加。比如大西洋中脊的中轴线处水深大约为2500米,但其外沿的水深则有5000多米。究其原因,中轴线处的洋壳刚刚形成,温度最高,因此其密度较小,所以也就升得最高。在几百万年的地质时间尺度上,中轴线处的洋壳往外移动,其温度逐渐降低,密度增加,随之也就慢慢沉了下去。于是,这些高大的海底山脉就形成了。有时,这些山脉还会露出海面形成岛屿,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冰岛。
⑦虽然同为巨大的山脉,但是海底山脉和陆地山脉的生成机制不同。陆地山脉大多是由板块相互挤压形成的,大洋中脊则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大多数大洋中脊的中轴线处存在一个被称为中央裂谷的特殊结构,形态类似山谷。大洋中脊就像是被从中轴线处劈开来一样。不过,不同的大洋中脊,其中央裂谷的形态也不同。比如,大西洋中脊的中央裂谷非常巨大,大概有25-30千米宽,且有1000-2000米深:而位于东太平洋中脊的中央裂谷只有不到1000米宽,深度也不到100米。这些差别主要是由于不同大洋中脊处新生成地壳的扩张速度不同。扩张速度快的(大于5厘米/年)大洋中脊会呈现出如东太平洋隆起样的结构,扩张速度慢的(小于5厘米/年)则更像大西洋中脊。
⑧大洋中脊以其特殊的地质结构吸引着众多的地质学家、海洋学家和生物学家。他们的发现和研究极大推动了人类对于地球和生命的认识进程。(选自《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略有删改)
( 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伐木小调(节选)
迟子建
①雪花弹拨森林的时候,有一种声音会在苍茫中升起,它不是鸟鸣,而是伐木声。
②我童年进山伐木,通常是跟着父亲。他很爱惜树木,喜欢盘树墩来作为烧柴。如果伐一棵高高的树,把它锯为几截,那么你会得到很多的柴火;而伐一个只有人的膝盖高的侏儒般的树墩,获得的只是一截烧柴,而你用的又是同样的力气和工夫,所以我常常觉得父亲愚痴。
③我很喜欢寻找杖杆,觉得这是一件乐趣无穷的事情。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在森林中穿梭。有的时候雪大,把树压弯了,我就以为找到杖杆了。喊来父亲,一鉴定,居然还是棵正在生长的树,于是好不懊恼。而有的时候寻着寻着,突然听见一阵笃笃笃的声音,类似敲门声,寻声一望,原来是只羽翼鲜艳的啄木鸟,正顿着头吃藏在树缝中的肥美虫子呢。啄木鸟看上去就像别在树上的一只花卡子。这时我就会联想起我带到山上来的食物。它们在篝火下熟了几分?我喜欢用旧棉花裹上几个土豆,把它们带到山上。父亲总会在我们放置着手推车的营地上划拉一堆树枝,点起一堆火,让我们能时常烤烤火。我们把土豆埋在火堆下,篝火燃尽了,土豆也就熟了。在寒风中吃这热气腾腾的烤土豆,滋味实在美妙。啄木鸟一吃虫子,我就觉得口水要流出来了,不想再找杖杆了。
④我最喜欢自己拉着爬犁上山拉烧柴。带上一把锯,不用走太远,就可以伐到水冬瓜。伐水冬瓜的声音非常好听,它不像松树,常常会因为身上漫溢的金色树脂粘了锯而发出喑哑的声音;水冬瓜和锯的关系如同琴弓与琴弦的关系,非常和谐,所以我最爱听这样的伐木声,跟流水声一样清亮。水冬瓜很好烧,但它燃烧的速度很快,所以挥发的热量不足,青睐它的人就少而又少。除了水冬瓜,我还喜欢伐碗口那么粗的白桦树,不过白桦树的枝条极有韧性,修剪起来比较费劲。我们喜欢把白桦树的皮剥下来,用它做引火的材料。当然,手巧的人还会用它做盐罐和烟盒。剥桦树皮的时候,手往往还能触着它身上漫溢着的汁液,那时我就会伸出舌头吮吸,天然的桦树汁清冽甘甜,喝了让人的精神顿时为之一爽。
⑤冬日月光下的白桦林是我见过的世界上最壮美的景色了。有的时候拉烧柴回来得晚,而天又黑得早,当我们归家的时候,月亮已经出来了。月光洒在白桦林和雪野上,焕发出幽蓝的光晕,好像月光在干净的雪地上静静地燃烧,是那么的和谐与安详。白桦树被月光映照得如此的光洁、透明,看上去就像一支支白色的蜡烛。能够把这蜡烛点燃的,就是月光了。也许鸟儿也喜欢这样的美景,所以白桦林的鸟鸣最稠密,我经过白桦林时,总要多看它几眼。在月夜的森林中,它就像一片宁静的湖水。
⑥我曾因为给学校拉烧柴而冻伤了双脚。那时每个班级都有一个火炉,冬天的时候,值日生要充当烧炉工,提前一个小时赶到教室,把炉子生起来,等到八点钟同学来上课时,玻璃窗上的霜花就化了,教室也暖洋洋的了。火炉吞吃的柴火,也大都由学生们自行解决。劳动课时,班主任会带领学生上山拣烧柴。我大约那天穿的棉乌拉有些潮,又赶上天冷,把脚给冻了。回家后双脚肿胀,钻心地疼,下地走路都吃力。躺在滚烫的火炕上养着冻疮,听着窗外北风的呼啸声,看着父母一趟趟地进我的小屋嘘寒问暖的,心里觉得又委屈又幸福。那冻疮最后虽然好了,但落下了疤痕。而且一到雨季的时候,冻疮的创面就开始发痒,直到如今。好像它们也如我一样,仍然怀念着已逝的寒风和飞雪,仍然忆念着那已不复存在的伐木声。
( 1 )童年进山伐木的生活,让我感到了无穷的乐趣。留在我记忆深处的美好回忆具体体现在哪几件事中,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给自己的一封信
(二)阅读下面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王阳明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毛泽东
作文要求: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②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500字。
④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
⑤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学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