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通过大家的努力,使“麓山·橘子洲景区”成为长沙首个5A级旅游景区。B: 是否高度重视人才,是长沙成为“全球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十座城市”之一的原因。 C: 长沙、深圳和成都等城市一起被评为“中国十大创新城市”。 D: 由长沙制造的全国首款“高性能3D激光打印机”,15天销售了大约30台左右。 |
2、 | 提取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信息,在横线上写出三个关键词( ) B: 宁波、创建、中国塑机之都 C: 宁波、创新、中国塑机之都 D: 宁波、创建、中国文具之都 |
3、 | 下面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骇人听闻 各得其所 人迹罕至 拈轻怕重 B: 问心无愧 多愁善感 异国他乡 刨根问底 C: 恍然大悟 委曲求全 怪诞不经 大相径庭 D: 昂首挺立 神彩奕奕 念念不舍 一本正经 |
4、 | 下列划线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 孜孜(zī)不倦根深蒂(dì)固狡黠(xiá) B: 锲(qì)而不舍豁(huò)然开朗诘(ji)难 C: 吹毛求疵(cī)咬文嚼(jiáo)字诓(kuāng)骗 D: 运筹(chóu)全局不知所措(cuò)挑剔(tì) |
5、 | 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B: ①②③④ C: ②①③④ D: ①②④③ |
6、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湛蓝(zhàn) 静谧(mì) 骊歌(lì) 砭骨(biān)B: 追溯(sù) 蜿蜒(wān) 峰峦(luán) 祈祷(qí) C: 生肖(xiāo) 倒坍(tān) 荣膺(yīng) 抽噎(yē) D: 嫉妒(jí) 称号(chēng) 涟漪(yī) 殷红(yīn) |
7、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以记叙为主,议论、抒情为辅。既可记人,也可记物、记事,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等。 B: 我国古代的“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学记》《易经》《春秋》。 C: 欧阳修是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代表作《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D: 莫泊桑是法国著名作家,他与美国的欧亨利、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羊脂球》《包法利夫人》等。 |
8、 | 选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 ①父亲老实厚道______________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②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___________,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 A: 忍气吞声 莫名其妙B: 低眉顺眼 不知所云 C: 低眉顺眼 莫名其妙 D: 忍气吞声 不知所云 |
9、 | 下列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B: 毕业联欢会过后,小雅那优美的舞姿和动听的歌声,时常萦绕在我的耳畔。 C: 据不完全统计,地球上的森林每天大约有2000万公顷左右被砍伐或毁坏。 D: 港珠澳大桥成功通车的原因,都是广大劳动者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结果。 |
10、 | 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改正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将“努力”与“随时”调换位置。) B: 这件事的具体详情,我以后再告诉你。(删掉“具体”) C: 在日常工作中,党员干部应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传统。(将“传统”改为“作用”) D: 经过共同努力,使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删掉“使”)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 1 )下列对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蕴含了词人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情怀。 B: “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C: “八百里”、“的卢”、“沙场”、“塞外声”等词句都是词人化用前人典故而来的。 D: 梦境中的军营生活、杀敌的痛快淋漓和现实中的“可怜白发生”形成强烈对比,令人对作者的命运扼腕叹息。 ( 2 )辛弃疾的词一向以豪迈著称,读了这首词,你的体会是: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许允为吏部郎,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遣虎贲收之①。其妇出戒允曰:“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既至,帝核问②之,允对曰:“‘举尔所知’③,臣之乡人,臣所知也。陛下检校为称职与不,若不称职,臣受其罪。”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允衣服败坏,诏④赐新衣。初,允被收,举家号哭,阮新妇自若,云:“勿忧,寻还。”作粟粥待。顷之,允至。 【注】①遣虎贲收之:虎贲(bēn),武士。收:逮捕,拘押。②核问:查问。③举尔所知:推荐你所了解的人。④诏;皇帝的命令或文告。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①于是乃释________ ②寻还________ ( 2 )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 ( 3 )请结合文章分析许允之妻有什么过人之处。 |
新华社北京4月13日电 又到高考报名时。面对各地客观存在的高考“分数差”和不同的录取率,教育发达地区的考生纷纷采用转学、迁移户口等方法到教育欠发达地区应考。
这一大约始自20世纪80年代的“高考移民”现象,在我国屡禁不绝,愈演愈烈,已成为一个无法忽视的社会问题。
新疆长期以来都是高考移民的“重灾区”。据不全统计,今年新疆共有8.7万名考生报名,报名阶段就已初步查处不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890名,其中大部分是“高考移民”。
“一多一高二低”(招生计划多,录取比例高,录取分数低、报考条件要求低)的现状,使海南成为“高考移民”向往之地。数据显示,省外考生将户口迁入海南报名的人数在逐年增加,2000年293人,2001年586人,2002年增至1875人,来自24个省份,占全省考生总数的9.5%。
高考移民出现了“两头流”的趋势:一方面是大量流向新疆、宁夏、青海、内蒙古、山西等教育欠发达地区;一方面是少量流向北京、上海等录取比率较高的教育发达地区。
“高考移民”的大量增加,打破了各省高考原有的平衡状态。尤其是在教育欠发达地区,当地学生与“高考移民”的矛盾冲突日益激化,甚至引发罢课、上访等群体性事件,危及社会稳定。
今年3月7日,新疆霍城县三中100多名高三学生集体罢课、静坐,打出“公平竞争,反对高考移民”的横标,并选出学生代表与校方交涉。3月18日上午,玛纳斯县一中299名高三学生罢课。近年来,为遏制“高考移民”现象,新疆、宁夏、内蒙古等地纷纷出台禁令,但效果并不理想。有关专家指出,“只堵不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考移民”问题。我国必须从教育公平入手,一方面进一步提高“门槛”,严把报名关,杜绝腐败;一方面应着手解决一些根本问题,如降低过大的高考分数线差异;改革现有全国统一高考模式,增加高校自主考试招生的权力等。
①屡禁不绝:________。
②愈演愈烈:________。
( 2 )本消息的导语、背景分别是哪些文字?写出起讫。 祭孔大典
①祭孔,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而主要在孔(文)庙举行的隆重祀典,两千多年来,成为世界祭祀史、人类文化节史上的一个奇迹。祭孔大典是山东曲阜专门祭祀孔子的大型庙堂乐舞活动,亦称“丁祭乐舞”或“大成乐舞”,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于每年阴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辰时举行。
②祭孔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478年,孔子卒后第二年,鲁哀公将孔子故宅辟为寿堂祭祀孔子,孔子故居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孔庙。汉高祖刘邦过鲁,以“太牢”祭祀孔子,开历代帝王祭孔之先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各地纷纷建孔庙,直至县县有孔庙的盛况,孔庙逐渐演变成封建朝廷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元、明、清三个朝代皇帝为孔子举行国家祭奠的主要场所在北京孔庙。随着帝王们的褒赠加封,祭典仪式日臻隆重恢弘,礼器、乐器、乐章、舞谱等也多由皇帝钦定颁行。帝王们或亲临主祭,或遣官代祭,或便道拜谒,总计达196次。
③祭孔大典在古代被称作“国之大典”。自唐玄宗于公元739年封孔子为“文宣王”后,祭祀孔子的活动开始升格。宋代后祭祀制度扶摇直上,明代已达到帝王规格。至清代,祭祀孔子更是隆重盛大,达到了顶峰。清朝仅乾隆皇帝一人就先后8次亲临曲阜拜祭孔子。
④民国政府明令全国祭孔,其程序和礼仪做了较大变动,献爵改为献花圈,古典祭服改为长袍马褂,跪拜改为鞠躬礼。1986年,沉寂了半个世纪的祭孔大典经曲阜市文化部门挖掘整理,在当年的“孔子故里游”开幕式上得以重现。
⑤祭孔大典的神奇魅力,充分表现在乐、歌、舞、礼四种艺术形式上。乐、歌、舞都是紧紧围绕“礼”而进行的,所有礼仪要求“必丰、必洁、必诚、必敬”。祭孔大典用艺术的形式集中表现了儒家思想文化,体现了艺术形式与政治内容的高度统一,形象地阐释了孔子学说中的“礼”的涵义,表达了“仁者爱人”、“以礼立人”的思想,具有较强的思想亲和力、精神凝聚力和艺术感染力。发掘、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祭孔大典”,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和乐氛围,构建和谐社会,凝聚民族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它所阐释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精髓,将对中国乃至华人世界的文化传播产生积极的影响。
以下三题选做一题。
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由“吃”组成的汉语词汇不胜枚举。,如: 吃苦、吃亏、吃醋、吃透、吃得开、吃小灶、吃独食、吃老本、吃后悔药、靠山吃山等。“吃”,可谓意蕴无穷。相信这些词语一定会引发你的联想与思考。
题目一:从画横线的十个词语中,任选一个你最有感触的词语做标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从画横线的十个词语中,任选一个拟个半命题作文的题目,然后将其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题目三:从画横线的十个词语中,任选两个进行组合作为标题,写一篇文章。(可加体现两个词语之间关系的词语)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体(诗歌除外)自选。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