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娄烦县第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面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水浒传》中的鲁达个性鲜明,他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尽显嫉恶如仇、有勇有谋的英雄本色.
B: 《名人传》分别叙述了德国的贝多芬、意大利的米开朗琪罗、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三人伟大而坎坷的一生.
C: 《童年》中的朱赫来是外祖父家的房客,他教阿廖沙用心观察生活、发现生活、做任何事都要讲求技巧.
D: 《骆驼祥子》的主人公祥子来到北平后,当上了人力车夫.他省吃俭用地拼了三年,买了第一辆车.
2、划线字音形有误的一项( )
A: 发(bān) 遗(zhǔ) 树(jiàn) 裁(zhòng)
B: 巨(é) 威(nuó) 越(zhuó) 联(méng)
C: 款(bō) 立(shè) 利(xī) 投(zī)
D: 献(gòng) 琴(lún) 透(shèn) 清(xuè)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断/执/通大邑 级而上/路不
B: 行/合/而不舍 然不动/孜孜
C: 弃/款/大大落 三半夜/少不
D: 哑/伤/满目痍 睚必报/吹毛求
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禁锢 缥缈 诚惶诚恐 神彩奕奕
B: 摇曳 掂量 殚精竭虑 走投无路
C: 狡辩 烦燥 相辅相成 漫不经心
D: 粗糙 狼籍 为富不仁 自出新裁
5、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一项()
A: 服务贸易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我们应该抓住机遇,携手开创“全球服务、互惠共享”的美好未来。
B: 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C: 《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诲人不倦”、“当仁不让”等。
D: 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预防工作机制。
B: 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C: 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
D: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使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社会购买力大幅度提高。
7、《名人传》的作者_______,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
A: 罗曼·罗兰
B: 大仲马
C: 莫泊桑
D: 欧·亨利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学校开展的“感恩·奋进”活动,掀起了同学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增进了彼此的友谊。
B: 散文《春》的作者是闻名世界的中国作家朱自清的作品。
C: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主动交流的习惯,是取得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
D: 有人认为央视“开心辞典”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B: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C: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D: 他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一有工夫不是看语文、数学等书,就是看报纸,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不说他学习不积极。
10、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是中国画的特点。
②宋代梁楷《李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
③线条的起落及抑、扬、顿、挫都清楚可辨。
④造型以线条为主,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重要特征,它是中国书法用笔方法的发展和延伸。
⑤中国画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独特风格,闻名世界。

A: ④⑤③②①
B: ⑤④②③①
C: ⑤④③②①
D: ④⑤①②③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书事
王维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注释】阁:通“搁”,停止。

( 1 ) 题目“书事”应作何理解?

( 2 )诗歌前两句把我们带入了怎样的情境氛围?

( 3 )这首小诗神韵天成,意趣横生。“欲上人衣来”更是神来之笔,请简要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三峡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________

王命急宣________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________

④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________

(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3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一引文中,“泪沾裳”与前文中写猿声的“________”和“________”形成照应。(每空限填一字)
( 4 )本文描写了三峡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请你说说秋天的三峡有什么特点?用示例中的句式把特点描述出来。

示例: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山多。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水清

( 5 )文章结尾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有什么作用?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旷野与城市

毕淑敏

①城市是一粒粒精致的银扣,缀在旷野的黑绿色大氅上,不分昼夜地熠熠闪光。我所说的旷野,泛指崇山峻岭,河流海洋,湖泊森林,戈壁荒漠……一切人烟罕至保存原始风貌的地方。

②旷野和城市,从根本上讲,是对立的。

③人们多以为和城市相对应的那个词,是乡村。比如常说“城乡差别”“城里人乡下人”,其实乡村不过是城市发育的低级阶段。再简陋的乡村,也是城市一脉血缘的兄长。

④唯有旷野与城市永无声息地对峙着。城市侵袭了旷野昔日的领地,驱散了旷野原有的驻民,破坏了旷野古老的风景,越来越多地以井然有序的繁华,取代我行我素的自然风光。

⑤城市是人类所有伟大发明的需求地、展览厅、比赛场、评判台。如果有一双慧眼从宇宙观看夜晚的地球,他一定被城市不灭的光芒所震撼。旷野是舒缓的,城市是激烈的;旷野是宁静的,城市是喧嚣不已的;旷野对万物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城市几乎是人的一统天下……

⑥人们为了从一个城市,越来越快地到达另一个城市,发明了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人们用最先进的通信手段联结一座座城市,使整个地球成为无所不包的网络。可以说,人们离开广义上的城市已无法生存。

⑦我读过一则登山报道,一位成功地攀上了珠穆朗玛峰的勇敢者,在返回营地的途中,遭遇暴风雪,被困且无法营救。人们只能通过卫星,接通了他与家人的无线电话。冰暴中,他与遥距万里的城市内的妻子,讨论即将出生孩子的姓名,飓风为诀别的谈话伴奏。几小时后,电话再次接通主峰,回答城市呼唤的是旷野永恒的沉默。

⑧我以为这凄壮的一幕,具有几分城市和旷野的象征。城市是人们用智慧和心血、勇气和时间、一代又一代堆积起来的庞然大物,在城市里到处是文明的痕迹,以至于后来的人们,几乎以为自己披甲执兵,无坚不摧。但在城市以外的广袤大地,旷野无声地统治着苍穹,傲视人寰。

⑨人们把城市像巨钉一样,楔入旷野,并以此为据点,顽强地繁衍着后代,创造出流光溢彩的文明。旷野在最初,漠然置之,甚至是温文尔雅地接受着。但旷野一旦反扑,人就一筹莫展了。玛雅古城、庞贝古城……一系列历史上辉煌的城郭名字,湮灭在大地的皱褶里。

⑩人们建造了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城市,以满足种种需要,旷野日益退缩着。但人们不应忽略旷野,漠视旷野,而要寻觅出与其相亲相守的最佳间隙。善待旷野就是善待人类自身。要知道,人类永远不能以城市战胜旷野,旷野是大自然的肌肤。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选自《毕淑敏散文精选》)

( 1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题。(不超过50字)

( 2 )结合选文内容说出你对第③段划线词语的理解。

( 3 )第⑦段作者引用登山报道的事例,有何用意?请作简要分析。

( 4 )举例说明本文的语言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生命中的三个火把

①一位老教授十多年前在一所地方高校做系主任,每年都参与招生。一些家长为了使自己的子女顺利过关,纷纷给招生人员送物送钱,这位老教授也不知碰到多少次,但每次都——一谢绝了。有一次,他不在家,某学生家长不顾教授家人的拦阻,执意留下一听茶叶和两条高档香烟。教授打听到该学生家长的详细地址,按当时的市场价格给其寄去了款项。退休七八年,老教授在教师中的威望一直不减,逢年过节都有不少人主动给他打电话问好。

②老教授说,人的一生确实是需要品德的火把来照亮道路的,这些火把人各不同,但有三个火把人人都必须具备。

③人生的第一个火把叫做“公”。公者,公平、公正也。我们处理什么事应该一碗水端平,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和亲人先做到;希望别人不做的,自己和亲人先不做。

④人生的第二个火把叫做“廉”。廉者,廉洁、廉耻也。人的一生不可能不接触别人或国家的财物,面对这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你应该守住自己的心,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同时,一个人还要有廉耻之心,做了错事、傻事应该感到羞愧,懂得怎样去改正。俗话说:“公生明,廉生威。”你能够分清什么东西该拿,什么东西不能拿,有了过失勇于自责,让你负点什么责别人自然可以放心,你的威望也就水涨船高。

⑤人生的第三个火把是“仁”。“仁者,爱人”,即对人要有一颗关怀、体恤之心。一个人活在世上,不过是向社会借几十年时光而已,古人早就懂得“我身如寄”的道理。金钱也好,官位、名声也罢,其实都是一些过眼之物,真正对社会有意义的是你对他人的热情,你为别人的幸福创造了怎样的条件,即你是否达到了“仁”。这件事做好了,你借来的这段时光也就实现了增值。仁有小仁、大仁之分。小仁是指对别人某种具体的帮助,比如别人掉进水沟你拉上一把;大仁是一个人为许多人带来好处的种种努力,比如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我们需要把小仁与大仁结合起来,没有小仁,仁就没有立足之处;没有大仁,仁则会缺少一种根本的气象。

⑥有些人不懂得生命需要三个火把的道理,他们贪财、迷官、好色,无恶不作。或许这些人不是不知道生命的火把可以照亮自己,而是因为他们的心灵不能见光,不能见别人的眼睛,其结果他们不是在生活中被碰得头破血流,就是被历史抛进腐臭的垃圾堆。

⑦一个人心灵行进的历史构成了生命的全部过程,心灵的颜色决定了人生的成败。让自己的生命高擎三个火把,实际上就是要为我们的成功架桥铺路。

( 1 )老教授提出的生命中的三个“火把”是指哪三个火把?“火把”实际上指什么?
( 2 )下列一段文字是从文中抽出来的。你认为应放到哪一段后面较妥?

只有怀有一颗公心,我们在群人中才有号召力,我们提出的方案,采取的措施才能得到所涉及对象的理解和支持,我们也才有可能成就自已的事业。

( 3 )第⑤段中的画线句有什么含义?
( 4 )在第⑤段中举袁隆平的例子起什么作用?这种论证方法称之为什么?
( 5 )下面的句子属什么句式?如果改成肯定句,其效果怎样?

人的一生不可能不接触别人或国家的财物,面对这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你应该守住自己的心,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 6 )读了此文,对你有什么启发?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四十年沧海桑田,深圳经济特区以敢闯敢试的改革精神、兼容并蓄的开放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不畏困难的拼搏精神,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磅礴伟力。一路行走一路“变”,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变”;先行先试,敢为人先是“变”;
科技创新,跨界融合是“变”……社会因“变”不断进步;生活因“变”异彩纷呈; 我们因“变”更加优秀;敢于求“变”才能拥抱美好的未来。

请同学们围绕“变”这一主题,在任务A、B、C中选一个任务,自拟题目,完成写作。

任务A:讲述“变”的经历,诉说“变”给你带来的感受,写一篇叙事类文章。

任务B:以“变”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参加学校演讲比赛。

任务C:展望未来,想象四十年后的深圳或者你的变化,写一篇想象作文。

要求:1.根据自选的任务,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将对应的选项用2B铅笔涂黑。2.题目自拟,符合文体特征,不得套作。3.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及个人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结,解不开、”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