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洛阳市东方二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七律 • 长征》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它热情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B: 《枣核》作者是萧乾,《最后一课》作者是德国小说家都德。虽然这两篇文章体裁不同,但我们阅读作品时仍倾听到作品中人物抒发出相同的爱国主义心声。
C: 《晏子使楚》选自《晏子春秋》,《晏子春秋》是后人搜集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婴的言行编辑而成。
D: 《春望》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所作的一首律诗,首联、颔联由“望”字统领,抒发了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
2、下列划线的词语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妄自菲薄 , 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B: 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 这孩子,基础不太好,读书又无动于衷 , 这样的学习态度,怎能指望他的成绩会提高呢?
D: 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能否彻底治理学校乱收费的现象,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B: 通过刻苦努力学习,使小明取得优异的成绩。
C: 历史已经远去,时光仍在流逝,不变的却是千年的拳拳报国之情。
D: 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
4、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据/梁/景生情 尽职守/骨铭心
B: 哑/式/肩接踵 揉造作/横恣肆
C: 伤/贬/越俎代 谆谆教誉参半
D: 请/碑莘学子 犊情深/才放旷
5、

下面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狡黠(xiǎ) 慨(kǎi) 叹 悲怆(qiàng) 吹毛求疵(chī)
B: 带挈(qiè)拙 (zhuō)病 炽(zhì) 热 草菅(jiān)人命
C: 腼腆(tiǎn) 腻(nì) 烦 解(jiè) 元 转弯抹(mò)角
D: 慰藉(jí) 谮(zèn) 害 襁(qiǎng)褓 叱咤(chà)风云
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语文课上,王老师将《智取生辰纲》里面的故事讲得惟妙惟肖 , 同学们都沉浸在其中。
B: 六月的洋澜湖畔,花红柳绿,碧波荡漾,人们在这里或漫步,或跳舞,或垂钓,怡然自得 , 其乐融融。
C: 桂林的山有的像雄狮,有的像大象,有的像猛虎,山形奇特,真是巧夺天工
D: 关于如何举办好今年的端午节赛龙舟活动,刚才大家都提了很好的建议,最后我来谈几点想法,就算抛砖引玉吧!
7、下列对作家作品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傅雷家书》是翻译家傅雷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修养进行悉心指导的家信汇编,是苦心孤诣的教子篇。
B: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被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作者是西汉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C: 鲁迅的小说《故乡》写“我”与中年闰土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这里的“厚障壁”是指精神上的隔膜。
D: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美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小说通过叙述“我”的一家人对于勒叔叔态度的不断变化来反映那个时代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
8、下列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下课的空隙间不容发 , 有些同学抓紧时间做题,有些同学调整学习状态。
B: 虽然一年多没有见面了,但我从来没有忘记他,对他的思念与日俱增
C: 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博学。
D: 我确信勤奋刻苦是学习成功的不二法门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著名翻译家、作家杨绛先生的散文《老王》是广大文学爱好者倍受欢迎的。
B: 高靖朝的土鸡蛋供不应求,主要的销售途径是通过微信朋友圈和QQ好友群卖出。
C: 5月30日,火星抵达11年来离地球最近的位置,人们几乎凭肉眼就能看到它。
D: 我们班“学霸”晓兮虽然学习很好,但是经常热情地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
10、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习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旁征博引 , 博得了阵阵掌声。
B: 为顺利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自上而下各部门团结一致,无所不为
C: 这件事情弄得满城风雨 , 尽人皆知,已经难以再掩盖下去了。
D: 广西各地纷纷立下“精准扶贫”的“军令状”,以“锐不可当”之势向贫困宣战。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 1 )这篇短小的令词,既有伤春惜时之意,又有思友抒怀之情,词的上阙写________,下阙________。
( 2 )词中被人誉为“天然奇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3 )选出对本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怀念旧时友人的词。词中“夕阳”“花”“燕”都可以理解为虚指往日岁月和昔时友人,是熟悉的事物或感情的象征。
B: “花落去”既指芳春匆匆归去,又指惋惜美好生活的消逝。其实,人生的盛衰浮沉、生死聚散,不也如同花开花落。
C: 着一“独”字,点醒题旨,词中的“听词、饮酒、天气、亭台、夕阳、落花、归燕”无一不是“独徘徊”中所见、所忆、所感。
D: 全词用语香艳,用词雕琢,词句清新婉转,语言工整精巧,笔姿摇曳,情韵动人。
( 4 )你从这首词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立身成败,在于所染。陛下贞观之初,砥砺名节,不私于物,唯善是与,亲爱君子,疏斥小人。今则不然,轻亵小人,礼重君子。重君子也,敬而远之;轻小人也,狎而近之。近之则不见其非远之则莫知其是。

(节选自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注)①染:熏陶,沾染。②与:赞许。③狎:亲昵,亲近。

( 1 )请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

近 之 则 不 见 其 非 远 之 则 莫 知 其 是

( 2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亲爱君子,疏斥小人。

( 3 )选文运用①________论证的方法,点明对待“君子”和“小人”的不同态度关系到“②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表明了魏征希望陛下③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的建议。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三篇短文,完成各题。

(甲)归 牧

缪崇群

一个八九岁大的女孩子,拉着一个小火车头——这是我给水牛起的名字,因为它的身体比一般黄牛要庞大,在田间并不显示得,等它走上了小路,对面遇见,就觉得它格外大,格外重,格外笨,真的像一个小火车头了。

水牛的鼻子里还发出气咻咻的声响,同火车头停下来的那个情景,可算毫无二致。

那么小的小姑娘,那么美好的,脸圆圆的小姑娘,她的个子,她的模样,她的服装,和这个水牛比照起来,一个在前头,一个在后面,谁说不像拉着一个小火车头呢?

那头水牛,走走歇歇,好像意犹未尽;孩子背转过来退着步子走,仿佛听它的便,很有耐性似的。虽然我晓得这个孩子念家的心切,牛却不慌不忙地,并不随随便便就让这个小主人牵了回去。

我看见这个小女孩的腕上,有一只还套着一个人造象牙的小手镯。

她们先走在我的前面,不久就落在我的后边了。

我再回头,她们已经落在苍茫的暮色里。

她们不比那热带地方的朝廷,坐在象背的锦鞍上,华丽伞盖底下的王孙公主们更高贵些,更令人羡慕吗?

【注】①选自《石屏随笔》,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缪崇群(1907-1948),我国现代作家。

(乙)患肺痨病的小女孩

希梅内斯

白石灰墙的冷清病房中央,她直挺挺地坐在孤独的椅子上,面色苍白无神,像株枯萎的香甘松。医生要她下乡晒点三月的阳光,不过可怜的孩子身体太弱了。

“就快走到桥边的时候,”她告诉我,“你知道吗,老伯伯,我就透不过气来。”

她微弱、断绩的童音疲倦地弱去,就像夏天的微风时而欲吹又止。

我让她骑著普儿出来透透气。一路上,削瘦垂死的脸庞笑得多开心,满是黑眼珠、白牙齿。

妇人都跑到门口看我们走过。普儿放慢脚步,彷佛知道背上驮的是栗脆弱的玻璃百合。兴奋和喜悦改变了小女孩的容貌,配上一身纯白的衣裳,看起来就像路过小镇赶往南方的天使。

【注】①选自《小毛驴与我》,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林为正译。希梅内斯(1881-1958),西班牙著名诗人。②普儿:小毛驴的昵称。

(丙)玩 具

泰戈尔

孩子,你真是快活呀!一早晨坐在泥土里,耍着拆下来的小树枝儿。

我微笑着看你在那里耍弄那根折下来的小树枝儿。

我正忙着算账,一小时一小时在那里加叠数字。

也许你在看我,心想:“这种好没趣的游戏,竟把你一早餐的好时间浪费掉了!”

孩子,我忘了聚精会神玩耍树枝与泥饼的方法了。

我寻求贵重的玩具,收集金块与银块。

你呢,无论找到什么便去做你的快乐的游戏。我呢,却把我的时间与力气都浪费在那些我永不能得到的东西上。

我在我的脆薄的独木船里挣扎着,要航过欲望之海,竟忘了我也是在那里做游戏了。

【注】①选自《飞鸟集·新月集》,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郑振铎译,泰戈尔(1861-1941),印度文学家。

( 1 )上面三篇短文分别描绘了孩子富有童趣的几面,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

甲文:________ 乙文:________ 丙文:________

( 2 )“慢慢走,欣赏啊!”品读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她们先走在我的前面,不久就落在我的后边了。

我再回头,她们已经落在苍茫的暮色里。

(甲文两次写到“我”看到她们“落”在后面,有何用意?)

②普儿放慢脚步,彷佛知道背上驮的是栗脆弱的玻璃百合。(乙文中这个句子有何表达效果?)

( 3 )《玩具》中画线的句子从孩子的角度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 4 )三篇短文都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使文章的内涵更加丰富和深刻,请选择其中一篇,找出文中运用对比之处,并加以分析。

阅读下列说明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①面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全世界都在积极寻找能够替代石油产品的可再生能源。其中生物柴油就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能源。传统的生物能源是将油菜、大豆等植物“体内”的油脂经过加工而成,能有效降低碳排放,减少环境污染。然而,这两种作物有培育周期较长、占用农田较多的缺点。此时,微藻进入了科学家们的视线。

②微藻是一种古老的低等植物,广泛分布在海洋、淡水湖泊等水域,种类繁多,造成湖泊污染的蓝藻就是微藻大家族中的一员。微藻的光合作用效率非常高,可直接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含氮、磷等元素的简单营养物质快速生长,并在细胞内合成大量油脂,为生物柴油生产提供了新的油脂资源。

③与大豆、油菜和麻风树等油料植物相比,微藻的生长周期短,从初生到可以制油仅需一个星期左右,而油料植物一般需要几个月。此外,微藻的含油量高,油脂产率高,单位面积产油量是大豆的数百倍,每公顷可年产几万升生物柴油。微藻还不会占用耕地,利用滩涂、盐碱地、荒漠等以及海水和荒漠地区的地下水等就可开发大规模的“微藻油田”,不与农作物争地、争水。

④由于微藻在培养过程中可固定大量二氧化碳,因此利用微藻制造生物柴油还能大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据计算,每培养1吨微藻,需消耗约2吨二氧化碳。目前,我国柴油的年消耗量超过亿吨,如果全部使用微藻提供的生物柴油,大约需要几亿吨微藻。那么,在培养微藻过程中就能消耗掉近10亿吨二氧化碳,这个减排量相当可观。

( 1 )“从初生到可以制油仅需一个星期左右”中的“仅”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 2 )第④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 3 )联系全文,说说与利用传统大豆、油菜等油料植物制造生物柴油相比,微藻有哪些优势?
四、写作(分值:6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题目一:阅读经典名著,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校园读书节”期间,校刊增设了“经典促我成长”栏目,特向你约稿。请你以一部经典名著为例,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说说阅读经典名著对你的影响。

题目二:2017年3月上海一名不满12岁男童在骑共享单车时,不幸被一辆大客车碾轧导致身亡。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和共享单车客户注册协议中都明确规定禁止未满12周岁未成年人驾驶自行车上路。可我们却经常看到不满12岁的小学生骑共享单车,甚至在马路上嬉戏,多数孩子使用的是父母注册的账号。为避免不幸事故的发生,请你以一名学生会成员的身份写一封倡议书,倡议家长和学生提高安全意识,自觉遵守规则。

要求:①内容符合要求,语言使用得当。②字数在150-200之间。③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爱你是我戒不掉的毒】”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