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新泰市新汶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选出朗读节奏处理不当的一项( )
A: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B: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C: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D: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胡主席虽然60多岁了,但看上去_______,人们还是觉得他很潇洒,很有风度。

②(水浒传)里的李逵真是个大大咧咧的人,干什么事情都似乎不太_______,还乐呵呵的。

③写作文的时候,我们不能_______词语,一定要精心地推敲、琢磨,筛选出最恰当的写入作文,使文章在词语方面就能吸引老师的眼球。

A: 年轻 经心 乱用
B: 年青 经心 滥用
C: 年轻 精心 滥用
D: 年青 精心 乱用
3、下面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精诚所致,金石为开。/中国队打平即出线。/警惕非法集资陷井!(摘自电视字幕)
B: 上网不说脏话不信谣不传谣。/托起明天的太阳!/超载贻害无穷(摘自招牌广告)
C: 糖醋排骨、红烧鲫鱼、咖喱牛肉/番茄炒蛋、凉拌黄瓜、炒罗卜丝/菌茹豆腐汤、青菜肉圆汤(摘自食堂菜单)
D: 李逵仗义疏才,胸怀宽广,疾恶如仇。/奥体博览城的造形犹如一朵莲花。(摘自学生作业)
4、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中的长妈妈喜欢切切察察,她限制“我”的行动,谋害“我”的隐鼠,给“我”买回《山海经》,她善良、朴实,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
B: 孙悟空在取经路途中曾三次返回花果山,其中第一次是唐僧埋怨悟空残害生灵。
C: 刘四爷过寿那天,坚决不同意虎妞嫁给祥子,与她彻底吵翻。后来虎妞就自己做主,在外租房,与祥子结了婚。
D: 在污秽的环境下,阿廖沙身边也有一些好人,如多次舍身用自己的胳膊挡住外祖父鞭子的“好事情”,对主人公心灵产生极大影响的房客小茨冈等。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贺敬之的《回延安》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两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
B: 灯笼在电灯尚未普及和出现的时代,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
C: 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使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
D: 《诗经》中有不少歌咏爱情的诗,或表达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或抒发爱而不得的忧伤和怅惘。
6、

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年届四十的王刚本来身强体壮,不幸被查出身患癌症,一下子步入了风烛残年
B: 莫言听到自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后,饮泣吞声 , 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C: 飓风“桑迪”带来的暴雨,气势汹汹地漫过大堤,冲毁道路、农田、房屋,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D: 十里溱湖,碧波荡漾,鸟欢鱼跃,真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旅游胜地。
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季羡林的散文如同野老拉家常,《我的童年》这篇课文也具有“语朴情醇”,值得我们一读。
B: 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奋与否。
C: 英法联军在鸦片战争中烧毁并洗劫了圆明园,在世界文明史上犯下了滔天罪行。
D: 为了防止禽流感不再发生,各校都在积极地采取晨午检等有效措施。
8、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吝镜líng 怪chēn 女补天wō
B: 笑nì 护pì 衣suō 尊君在fŏu
C: 语lùn 伤chuàng 成cuán 轻怕重niān
D: 胆qiè 刻qĭng 恿sŏng 人忧天qǐ
9、下列词语中画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微(bò) 附(hè) 怪(chēng) 堂大笑(hōng)
B: 缥(miǎo) 迷(wǎng) 鹰(yuān) 秾合度(qian)
C: 热(chén) 伏(quán) 嘱(dīng) 神采奕(yì)
D: 待(nüè) 羽(gé) 感(wèi) 人听闻(hài)
10、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
A: 语文课上,悠扬的朗读声络绎不绝地从教室里传出来。
B: 莫言的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
C: 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胜利结束后,人民解放军直指江南,千里长驱,锐不可当
D: 小王同学长着一张普普通通的脸,无论他走到哪个地方,都会给人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完成题目。

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 1 )首句中运用了叠词“苍苍”“切切”,好在那里?

( 2 )请描绘“月明荞麦花如雪”的景象,并指出这句蕴含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1)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2)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3)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秦王怫然怒 ②秦王色 ③长跪而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 3 )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并效仿“三士”欲刺秦王,产生了怎样的结果?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回答问题

不经风雨,怎见彩虹(考场作文)

①孟鸿寿,自幼患了软骨病,身长腿短,投特别大,脚小而纤细,走起路来很艰难。但他下定决心苦学三年,终于成为独树一帜的名丑。是挫折与艰辛使他功垂名就。

②电灯的发明,是发明大师爱迪生经历了上千次失败才发明成功的。上千次失败充满了他对广明的渴望,也促使他将失败转化为动力,从而将光明带给人类。

③袁隆平,当他还是一名乡村教师的时候,便对权威发起了挑战,他不再迷信权威,他要为广大的农民兄弟干出自己的一番伟业。凭着自己的一腔热情,他成为了“杂交水稻之父”,成为了救饥救贫的人间天使。

④我不能说挫折就是走向成功的唯一条件,但我要说,如果没有挫折作为动力,没有经历风雨的洗礼,要想取得成功恐怕是不可能的。

⑤江淹才思敏捷,妙笔生花,但终究还是“江朗才尽”;方仲永智慧过人,五岁就能“指物作诗立就”,但最终却“泯然众人矣”。

⑥绚丽的彩虹,成功的果实,决不会青睐那些整日碌碌无为的人。

⑦如果没有居里夫人夜以继日的研究就没有镭的发现;如果没有阿炳的苦心拉奏,就没有那如泣如诉,哀婉动人的《二泉映月》;如果没有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的潜心研究,就没有“神七”、“神八”的升天、祖国的辉煌。我们要以勤劳为色彩,绘出我们人生美丽的彩虹。经历了风雨,也许我们才会抛弃高不可攀的幻想,才会忘记那不堪回首的沧桑,才会走出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迷茫。经历了风雨,我们才能拥有①的超然;经历风雨,我们才能拥有②的自信;经历风雨,我们才能拥有③的傲骨;经历风雨,我们才能拥有④的洒脱。

⑧这些都使我们明白了“不经历风雨,怎见彩虹”的真理。

⑨不经风雨,怎见彩虹?

(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开篇用多个事例引出中心论点“没有经历风雨的洗礼,要想取得成功恐怕是不可能的”。
B: 第⑥段在文中可以删去,因为本文论述的是挫折、风雨与成功的关系,本段内容与此中心无关。
C: 文中采用了对比论证,用多个事例组成排比句展开论述,使论证更有气势。
D: 本文论述到第⑧段就已经很完整了,但第⑨段不能删去,它用反问句结尾,既呼应了标题,呼应了中心论点,又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发人深思。
( 2 )将下面四句引用的古诗词合理填入文章的画线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
A: “众人皆醉我独醒”
B: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C: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能开心颜”
D: “风景这边独好”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造屋记

蒋 曼

①二哥刚刚说要修房子,爷爷就收拾好城里的细软,马不停蹄地回家。即使他跟我们在城里生活了五年,即使他打牌的牌友都凑得够一桌,他还是心急火燎地回家。他要修房子。

②爷爷八岁时就没了爹娘,歇息在山神庙里。到别人家做工,随便一块空地,就能蜷缩着睡过去。醒来时,做不完的活。凑合着长大,一长就长到了八十几。成了家,有了五个孩子,又有了大大小小的孙子、重孙子。过年时,拍照,一张照片装着满满的子嗣和岁月。

③爷爷常常把照片拿出来端详,看着看着,就乐呵呵:落地生根,开枝散叶,我这根独苗,长了好大一枝。

④爷爷除了种庄稼,还会编篾,把后山上的翠竹像变戏法一样,编成大半个家。以前是茅草屋,全靠竹子编来编去,编了墙,用大楠竹做梁,毛竹做椽,铺一屋顶的茅草,也是安稳的家。然后编箩筐、晒席、簸箕、筲箕,给丝瓜、四季豆、豇豆搭好竹架子,扎菜地边的篱笆,做刷锅用的竹刷子。

⑤爷爷夜以继日地编,像院坝边高树上那只勤劳的喜鹊,编一个巢,编一座房,遮风挡雨就能让人满意。一个人一辈子睡烂两床竹篾席就差不多了,爷爷说这话时比划着两根手指,胸有成竹。爷爷对生命如此笃定,却从来没想过一生会修三次房。

⑥庄稼人一生没多大奢望,最大的心愿就是修一水高大、整齐的青瓦房。爷爷的青瓦房从种树开始,他在山坡上见缝插针地种:柏树,青冈,香樟。

⑦爷爷种的都是要几十年才成材的树。树长,孩子也长,一天一个样,只等孩子长成劳力,树长成栋梁。土是早已摸热了的熟土,用最好的木材,烧上几天几夜的窖,红彤彤的热窖把湿软的黄土变成了硬实的青瓦,一片一片排成长队,围成层层的瓦圈,等着上梁。后山的石岩上凿下来的片石、方石,整整齐齐码在该在的地方。地里的泥巴长得出庄稼,也能长出房。爷爷那身气力,硬是把躺着的泥垒成竖着的土墙。

⑧木柱子下面的础石凿成象棋样的圆饼,侧面雕刻着胖头鱼,鱼鳞细密而清晰,还有寿桃和繁花,在灰白色的石头里鲜艳欲滴。墙虽然是泥土夯的,也厚实方正,冬暖夏凉。爷爷坚持要刷上青色的灰底,在青色的灰底上,爷爷和工匠一起用石灰水画出青砖的样子,一笔一笔,上下错缝,横平竖直。

⑨把泥土夯成的青瓦房画成结实、规整的青砖房。爷爷就好这样的面子,那些辛苦的日子和漫长的等待终究等到了快活自得。画出来的青砖瓦房毕竟不在纸上,在麦苗青青的山间地头。炊烟升起,一缕一缕熏老了岁月。

孩子们像熟透了豆荚里的豆,弹得远远的。人走空了,房子就老去,木梁、石板、青瓦悄悄颓圮。老家的房子垮了,这人到哪里,心都不踏实。

⑪八十五岁的爷爷要修最后的青砖楼房:混凝土,钢筋现浇,三层小楼。二哥的房,终究还是修在老屋的地基上。爷爷哪里闲得住,说是守工地,从给工人烧水开始,几个月后,成了标准杂工。哪里缺人手,就顶上去。

⑫他和工人都忘记了年龄。现浇水泥要用大量的木板支模,模具成型后再拆木板。爷爷把木板上的钉子挨个取下来,一张板子几十颗,取了一百多张,每张板子节约了好几十的成本。爷爷觉得自己创造了巨额的财富,掐着红肿的指头在心里算了好几遍。少睡点觉又有什么关系呢?爷爷这一辈子没吝惜过自己的力气。

⑬爷爷看着楼房一天天从地里长出来,钢筋都是指头粗,楼板厚实。爷爷粗糙的手摸着扎实的楼房,心里踏实:绝对要管一百年。爷爷守着偌大的三层楼房,满足而空荡荡地睡下。

⑭儿孙满堂的盛况一年只有几天,爷爷自作主张把十几个房间都安排好。一楼背阴的房放粮食,二楼的床垫放在二哥的房里,小孙女喜欢三楼的阳台房,新安好了纱窗。重孙子们的书房刚好避过下午的太阳。回娘家的女儿房里堆着棉被,随便来多少都能睡下。

⑮爷爷在楼房旁边种了花树,乡下的土地那么多,又厚又肥,种的花最接地气,种的菜生机勃勃。爷爷从此生活在儿孙满堂,花团锦簇的楼房里,他每天巡视着这扎实厚重的家当,一生的圆满与期望把空荡荡的楼房装得满满的。

(选自《人民日报
》2019年03月27日20 版)

( 1 )通读全文,简要概括爷爷一生造屋的经过。

八岁时,没有屋→①成家后,________→②壮年时,________→③八十五岁时,________

( 2 )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⑩段画线句子。
( 3 )第⑮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 4 )说说本文中的爷爷与李森祥《台阶》中的父亲的人物形象有何异同。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多变的天气让你猝不及防,学习的收获让你惊喜不已,成长的变化让你与众不同生活中常有一些你意料之外的事。

请以“万万没想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提示与要求)(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夜丶倾听尐㈢呻吟声╯”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