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这次到黄山看日出,凌晨,我挤在人群的后面,同大家一样向东方翘首仰望。天是晴的。但在东方的日出处,却有一线烟云。 ①一转眼间,它就涌了出来,顶端是深紫色,中间一段深红,下端一大段深黄。 ②最初只显得比别处稍亮一点而已。 ③须臾,彩云渐红,朝日露出月牙似的一点。 ④然后立刻就霞光万道,白云为霞光所照,成了金色,宛如万朵金莲漂浮在空中。 A: ①④③② B: ②③①④ C: ②③④① D: ②①③④ |
2、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蹬车 肿胀 破落 闲聊 取蒂 B: 伛身 官材 僵尸 攥钱 弯曲 C: 惶恐 荒僻 塌败 滞笨 愧怍 D: 感叹 初息 夜盲 欺负 摔倒 |
3、 | 文章第一,二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 A: 揭示敌论论证的谬误,指出论点的虚假。 B: 论证敌论的论点,为下文的驳论定基础。 C: 揭示敌论的论点和论据,亮出批驳的靶子。 D: 揭示敌论的论点,亮出批驳的靶子。 |
4、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做人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B: 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缺点。 C: 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 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脸和谆谆教诲总是浮现在我眼前。 |
5、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朱自清——代表作——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B: 《秋天的怀念》——莫怀戚——代表作——散文《我与地坛》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 C: 《济南的冬天》——老舍——代表作——小说《茶馆》《龙须沟》。 D: 《咏雪》——出自《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怪小说。 |
6、 |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阐(chán)释 真谛(dì) 吟唱(yíng) 蓑败(shuāi) B: 幼稚(zhì) 迷惑不解(huò) 繁衍(yán) 玛丽娅(yǎ) C: 忐忑(tǎn tè) 怒不可遏(jié) 萌发(méng) 一抔黄土(pǒu) D: 萌发(méng) 麦穗(suì) 刹那间(chà) 无可奈何(nài) |
7、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汲取 繁衍 金璧辉煌 吹毛求疵B: 取谛 绰刀 断章取义 怒不可遏 C: 麾军 藉贯 恃才放旷 恼羞成怒 D: 诘难 喑哑 黎民百姓 豁然贯通 |
8、 | 下面的一段话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祖先留传给后代子孙最珍贵的遗产。②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后代子孙开启智慧的钥匙。③我们有能力和条件,把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全面的发扬和继承。④只有把自己的民族文化传承下来,拥有了一定的智慧,才有能力、有资格去接受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A: 第①句 B: 第②句 C: 第③句 D: 第④句 |
9、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固执己见 流连忘返 无拘无束 通霄达旦 B: 不动生色 遍稽群籍 不辱使命 置之死地 C: 蹑手蹑脚 津津有味 无可耐何 喜出望外 D: 心如铁石 博学多才 老成持重 寻章摘句 |
10、 |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 B: ①③②⑤④ C: ③②⑤④① D: ③②④⑤① |
阅读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村 晚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义猫 (清)宣鼎 有某翁者,救死恤生,利人爱物,人皆仰之。然厄于命,家中落拓。有饥猫倾侧将毙,翁睹之恻然,伺之。自此猫不他往,恋恋依翁侧。翁每饭必食以腥,即外出,必嘱家人尽心爱养。 是年秋涝,粒米无收。翁家乏食,借贷无门,典质①已尽。猫更无从得食,嗷嗷于侧。小女子责之曰:“人尚无食,汝欲食耶?汝不念平日养育恩勤,何以报德,而反嗷嗷取憎耶?”猫呦然似诺,一跃登屋去。 未几,猫衔一物掷翁怀中,视之,妇女旧抹额②也,上缀宝珠二十余,光明圆正,值千金。翁惊讶失色,曰:“猫虽通灵,但窃取之物,污我品行,且恐失物之家,冤及婢仆,性命攸关,奈何?”其妻女曰:“翁言虽是,但井上之李岂无主者廉士尚且取之所谓饥不择食也。况此物自至,必天神怜翁,假手以济,岂尽狸奴③力耶?姑先质资④度岁,暗访物主,明告其故而归之,似亦无伤。”翁不得已,姑从之。 次年遍访,无失物家。乃赎珠而货之,缘是起家。 (选自《夜雨秋灯录》,有删改) 【注】①典质:典当。②抹额:妇女束在额前的巾饰,一般多饰以刺绣或珠玉。③狸奴:猫的别称。④质资:这里指抵押宝珠换钱。 ( 1 )解释下列各组划线的词。①(食)翁每饭必食以腥________ 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________ ②(已)借贷无门,典质已尽________ 然志犹未已(《隆中对》)________ ③(故)明告其故而归之________ 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________ ④(从)翁不得已,姑从之________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________ ( 2 )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三处)但 井 上 之 李 岂 无 主 者 廉 士 尚 且 取 之 所 谓 饥 不 择 食 也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有饥猫倾侧将毙,翁睹之恻然,伺之。 ( 4 )文中老翁因卖了宝珠而起家。你如何评价老翁卖掉宝珠这一行为?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 |
你在伞里吗
①雨渐渐大起来。后座上的女儿,小脸紧贴着我的后背,右手穿过我的胳肢窝,擎着她那把橘红的小伞。雨砸在伞顶上,嘭嘭直响。有风,车子骑得有些吃力,那小伞也忽嗒忽嗒不甚听话,但女儿努力地擎着它,我能感觉到她的小手在我的腋窝下一次又一次用力。我问道:“你在伞里吗?”
②“妈妈,在!”女儿的回答响亮而干脆,那语气里的阳光,穿过这晦暗的雨幕感染着我的心。女儿今天是太高兴了——期中考试,她语文、数学都得了一百分,按照考前的承诺,我要请她吃一顿肯德基。
③女儿左手攥着的纸袋里,此刻就装着她小小的愿望,热乎乎的,与她热乎乎的小脸一起紧贴着我的后背。车子一颠一颠,女儿的小脸和那纸袋与我的背脊若即若离,那温暖也就一阵一阵——可就是这一阵一阵的温暖,让我寒雨里的心一阵阵颤栗!
④肯德基的店铺在这个城市里随处可见,但我的女儿对肯德基却一直保持着向往与好奇。去年她9岁生日那天,我第一次带她去肯德基,她用薯条蘸着番茄酱,放进嘴里小心翼翼地嚼,那满足的眼神让我几乎不敢面对……为了自己的梦想,我辞职来到这座城市快两年了,我不得不节约血汗换来的每一分钱,以应付房租、伙食费以及女儿不菲的借读费。小小的女儿,便也常常受我所累,有时一些小小的愿望都难以实现……
⑤雨没停,风也没停,而我们离租住的小屋还很远。我把胳肢窝里的女儿的小手夹得紧一些,想让她省些力气。与此同时,我又问了一遍:“你在伞里吗?”女儿的回答还是那一声响亮而干脆的“在”!
⑥到家了,我用腿撑着车,腾出左手抓住伞柄,好让女儿抽出手来。当我转过脸的刹那,我呆住了——女儿几乎全身湿透!但她微笑着,扯了扯我的上衣,又拍拍那个纸袋,紧紧地抱在胸前:“它没湿,还热着呢!”
⑦泪水和着雨水,一瞬间打湿了我的脸……
( 1 )请用一句话概括故事的内容。女儿两次“响亮而干脆的回答‘在’”,可以看出这是个________的女儿。
( 4 )你是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阅读朱自清的《春》,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⑤“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
⑥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这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⑦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⑧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⑨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⑩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请以“开在心中的花朵“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