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读了《愚公移山》之后,我不知它的寓意是什么? B: 周亚夫执行公务的方式,在当今社会中有哪些可借鉴的地方? C: “和而不同”在当下有什么意义? D: 这些译本有不同的中文书名,如《昆虫的故事》《昆虫故事》《昆虫记》等。 |
2、 |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 A: 这孩子和他父亲长得真像,简直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惟妙惟肖。 B: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 , 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C: 我身处三峡的游船上,抬头仰望,只见重峦叠嶂 , 正如郦道元《三峡》中所说:“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D: 对于深圳参评“全国文明城市”这件事,我们不能无动于衷 , 而是应该积极参与,为建设更美丽的深圳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
3、 | 下列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气宇轩昂、容貌高雅的喜鹊,常伫立在最高的枝头,喳喳的鸣叫略带金属质感,又不失婉转,闻之让人心悦。(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喜鹊的气度不凡,表现了作者对喜鹊的喜爱、欣赏之情。)B: 淄博山水如画。如果说博山、淄川、沂源的风景如同一气呵成的写意山水画,那么桓台马踏湖就是工笔细作的江南画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淄博的山水之美,同时又区分了“博山、淄川、沂源”与“桓台马踏湖”风景的不同风格。) C: 在浪漫中呼吸的巴黎、在历史中行走的罗马、在花园里游憩的新加坡,为我们提供了城市建设管理中的“他山之石”。(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们进行城市建设可供借鉴的多个角度。) D: 我们用什么来丈量时间呢?是读完一本书还是刷完朋友圈?我们用什么来记录青春呢?是厚积薄发还是匆匆碌碌?(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用读书积累来让青春过得有意义。) |
4、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然而,即使是那些被称之为明星的企业,它们也有走麦城的时候。B: 他好久没说话,潦草地吃着山楂片,神情有些沮丧。 C: 从事这项科研,年轻的专家责无旁贷地成为主力。 D: 某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对闯红灯总是不以为然 , 认为只要不朝汽车撞,总会没事的。 |
5、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著名媒体人“罗胖”提出这样一个概念,他认为,未来中国人必须适应“U盘化生存”,即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B: 与早餐、中餐相比,晚餐宜少吃。长期晚餐过饱,反复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往往造成胰岛素细胞提前衰竭而埋下糖尿病。 C: 精神颜值,是衡量一个人内心善良或靓丽的数值。精神颜值的高低代表了一个人心灵美的程度,相对外表颜值高只是一时而言,精神颜值则可以永葆青春。 D: 中国创客还处于发育期,数量规模都较小,由于国内的认知度较低的原因,中国创客创业后往往依赖海外市场。 |
6、 |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 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C: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D: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
7、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曹刿论战》选自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左传》,《陈涉世家》选自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前文紧扣“论战”,记叙了战争的全过程,后文节选部分详写的是起义的筹划过程和起义场面。B: 《七颗钻石》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 《蔚蓝的王国》的作者屠格涅夫都是俄国作家,《童年的朋友》作者高尔基是苏联作家。 C: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选自宋代郭茂倩编写的《乐府诗集》。 D: 学者、作家、翻译家季羡林先生的《幽径悲剧》用富有深情的笔触描述了燕园幽径的一棵枯藤被愚氓砍伐的悲剧,抒发了作者悲哀、惆怅的感情,表现了作者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情怀。 |
8、 | 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岑(cén)寂 倔(jué)强 揠苗助长 B: 赎(shú)罪 惬(qiè)意 含辛如苦 C: 给(ɡěi)事 澄(chénɡ)清 花团锦簇 D: 嗤(chī)笑 矜(jīn)持 头昏目玄 |
9、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少忠实的登山爱好者,每周至少一次,会约上几名山友,一起到山里去,寻找一个静谧悠远的世界。 B: 有了上次音乐会的完美演出,相信这位才华洋溢的演奏家再次莅临定会受到更热情的欢迎。 C: 春天到了,公园里,男女老少个个都打扮得花枝招展 , 在明媚的春光里漫步。 D: 男孩子呼朋引伴的,看见同学朋友兴奋地聚在一块儿大声的说笑,女孩子稍微羞涩一些,窃窃私语……熙熙攘攘,络绎不绝,热闹极了。 |
10、 | 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 ①导致果实内的种子丧失发芽能力,令掌叶木濒危。 ②掌叶木虽然结的果实不少,但动物取食造成了种子天然的破坏。 ③掌叶木果实刚一变红,常常有很多小动物前来抢食,果实常常几天内就被动物抢光。 ④加上果实含油较多,在湿润条件下容易腐烂;在干燥环境下,又会很快失去水分。 A: ③②④①B: ③②①④ C: ②①④③ D: ④②①③ |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1 )下列对本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 诗的三.四两句“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反映了诗人极度抑郁苦闷和激荡起伏的心情。 C: 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D: “闲来”和“忽复”两句连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够得到明主赏识,施展抱负的强烈愿望。 ( 2 )赏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文段一: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 文段二:管宁、华歆(xīn)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miǎn)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选自《世说新语》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①当涂掌事 ________ ②即更刮目相待 ________ ③又尝同席读书 ________ ④宁读书如故 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管挥锄与瓦石不异。 |
江南的春天
陈荣力
①持续的阴雨,让江南的春天有点姗姗来迟。
②其实,人们对每个春天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记得第一次强烈感到春天扑面而来的,是四十余年前的那个三月。那时我正在杭州湾畔的一个乡村上班,来回途中要穿过一大片江南的田野。往日,对江南乡村的景致我多是熟视无睹。而那天早上当我一踏上穿越田野的土路时,一阵近乎沸腾的蛙鸣声如波涛一般向我卷来。咯咯咯,咕咕咕,咯咯咕,咯咕咯咕……正是仲春稻秧鹅黄半绿的时机,清晨的阳光照在秧苗上,连着那铺天盖地的蛙鸣,整个田野都恍如一层嫩绿的薄毯绒绒起伏、软软沉浮。几只勤劳的白鹭时而驻足时而低翔,在嫩绿的浅处投下几点不规则的倒影。
③阳光、蛙鸣、白鹭、绿毯……春天第一次在我十八岁的生命里烙下华美的印记。那铺天盖地的蛙鸣声,如春天的歌唱和宣言,是如此的鲜亮、如此的蓬勃、如此的溢满生机和活力。声音——春天的声音,也成为我真切认知春天的第一个关键词。
④又一次为春天所感动和震撼的是几年后的一个下午,我骑车到一个海涂农场送货。那时的杭州湾畔已围起了近三十万亩的涂地,春种油菜,秋收棉花,堪称浙东的“北大仓”。
⑤那天当我吃力地将车蹬上海塘,歇息时不经意抬起头,刹那间,我被深深地震慑和惊呆了。那是一幅怎样宏伟、浩大、摄人心魄的巨卷啊!但见海塘外几万亩的油菜花如金黄的海洋向天的尽头无穷连绵,没有树木,没有建筑,甚至看不见一只飞鸟,田畴之上、天地之间,有的只是这一片广袤得连天接云、浓烈得让人窒息的金黄……面对这惊世骇俗、主宰整个世界的金黄,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心脏剧跳,甚至都不会呼吸。
⑥都说江南的春天多是小家碧玉的纤丽和精致,倘若你也看到过江南的田野上几万亩油菜花连天接云、大气怒放的春天,那么我相信你肯定会为这种说法感到羞愧的。
⑦如果说,色彩作为我感知江南春天的第二个关键词,让我对江南春天的瑰丽和雄奇,有了身心俱澄的崇仰和膜拜外,它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华丽、完美的春天,从来不是自然界单方面的杰作。气象、物候的驱使加上人类耕耘、种植的劳作,两者的和谐、互动、美美与共,才构筑成春天瑰丽雄奇的画图,而且更让这幅画图永葆天人合一的生机和蓬勃。
⑧春天的丰富多彩和缤纷烂漫,既是自然界万紫千红、美不胜收等具象春天的摄录和写真,也包括人与人之间感动信任、关爱互助等抽象春天的乐享与滋润。
⑨三年前,映山红开满山岗的季节,我到浙东四明山区的一所小学看望“结对”几年的一位女孩。内向和不善言辞是那里孩子常有的特征,和我“结对”的那位女孩也不例外。那天当我与女孩的老师交谈后正要与女孩告别时,刚才还站在身边的女孩忽然不见了。老师让同学寻找未果,我只得向老师告别怏怏离开。不料我刚走到校门口,女孩气喘吁吁地从后面追了上来。“叔叔”,她一边叫,一边递上一捧开得正旺的映山红。“我刚到学校后面山上采来的,送给叔叔。”她一脸通红,就像做了一件错事。刹那间,我的眼眶有点潮湿。一路上我特别小心地捧着那捧映山红,因为我知道我捧着的其实就是一个春天。
⑩此刻,久违的太阳正洒下一地金光,窗外的玉兰和箭竹上,小鸟在快乐地啁啾,紫薇已绽起了浅浅的嫩芽。虽然持续阴雨让今年江南的春天有点姗姗来迟,但我相信你已看见江南的春天了。就像每个春天都各不相同一样,说不定你看到的这个江南的春天,还是最美的呢!
(有删改)
( 1 )上文写了“我”对江南的春天三次不同的感受,每次分别是因为什么而感受到什么?请分点简要回答。①正是仲春稻秧鹅黄半绿的时机,清晨的阳光照在秧苗上,连着那铺天盖地的蛙鸣,整个田野都恍如一层嫩绿的薄毯绒绒起伏、软软沉浮。(请从用词的角度品析这个句子)
②华丽、完美的春天,从来不是自然界单方面的杰作。(结合上下文,谈谈这个句子的含义)
( 3 )第⑧段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作分析。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活在往事中
①旧历小年第二天,正当人们忙着迎接春节的时候,我则坐在电脑前用冰凉的双手敲打春节前最后一个比较正式的文字。是的,好长时间没有正式写字了,没有心绪,没有思路,没有热情,没有时间。其实这段日子除了上班,每天都待在家里无所事事。2008年最初的一段日子,天降大雪,三十年不遇,住在小城的人们像一个个耗子,缩在洞里极少出门。闭门不出本是我的生活习惯,但近日心却静不下来。我常常一下午一下午地面对电脑浏览网友们的博客,就像一个东摇西荡的流浪汉。在我身后的窗外,是邻居家屋檐上厚厚的积雪,那些积雪就像卧在心头上一样,因为在阴面,这样冷的天里,节前是无望融化了。
②不知什么时候,每到年关我总盼望着春节的快快降临,像小时候一样。不同之处是那时候盼望放鞭炮,穿新衣,而现在则是真正意义上的辞旧迎新——丢弃旧年的晦气,迎接新年的好运。闲暇时,偶尔跟朋友把酒聊天,他们也谈到这样的感受。尽管年近不惑,一点也没有感到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可怕,反而老在企盼时光走得快点,快点,再快点,似乎越快越能丢掉生活中的不快和忧郁。
③我们都生活在时光这条河里,那些往事就像飘摇的水草,我们就是穿梭于水草之间的鱼,看着身边的水草不断往后飘去,我们禁不止感叹,时光走得太匆匆。每到年关,人们总习惯说:啊,时间过得真快,又是一年了!是的,时间过得真快,快得不允许我们回忆些什么。除了作家、诗人,他们用带着神秘的光芒文字引领人们进入他的记忆的故事里,用如麻的思索编织一张张记忆之网,让读者身陷进去不能自拔。
④偶尔在一个人的时候,或许会将时间徜徉于往事的回忆当中。午夜,开一盏壁灯,燃一支香烟,斟一杯醇酒,眼前一片空白,耳朵一片空寂,思绪也变得邈远,邈远,更邈远……
⑤对于雪的最初记忆有些诗意化。“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大清早,一觉醒来,窗外茫茫一片,奶奶告诉我,那是白面,我们可以做馒头吃了。我便急着喊大人赶快用畚箕装。他们看着我哈哈大笑,于是雪便在一大串笑声中定格在我的记忆里。
⑥山里的雪一冬天都不会化的,人们扫出一条窄窄的小路,将手揣在棉袖里,提沓提沓地趿着鞋串门,一进门照例蹬掉鞋子上炕。一副旧扑克牌糊了又糊,缺了,在硬纸板画着替补。过春节的时候,孩子们常常在雪地里堆火炉。雪长冬不化,长冬雪白,没人动的地方照样可以攥着往嘴里吞,雪水带着甜滋润着山里人的嗓子,使他们喊山喊得更嘹亮。
⑦城里的小孩堆雪人,山里的小孩不堆,他们捏雪球打雪仗,或带着狗在雪地里打滚。滚雪球,一直滚到滚不动为止,足有一人多高。
⑧“燕山雪花大如席”,那是诗人的夸张,但鹅毛团是常有的事,大片大片如丝棉,飘呀飘呀总没个完,“米颗雪,下一月。鹅毛团,下一年。”山里的孩子是念着这样的俗曲儿过完了一个又一个冬天的……
⑨人们年轻的时候极少回忆往事,那时候他们在走上坡路,太阳就在前方,为了赶路,他们低着头拼命地爬高,只有在年老的时候,人们才会用更多的时间回顾已往的岁月,这时候,他们走下坡路,可以直起身子回顾身后的夕阳了。往事常常附着苍凉的玫瑰红,披着朦胧的面纱。留下的是美,剔除的是恶,因此我们的记忆里的一切往往是美好的,令人憧憬的。
⑩雪还没有停,鞭炮已经响起来了,过年了。是啊,2008年到了!
( 1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文字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①在我身后的窗外,是邻居家屋檐上厚厚的积雪,那些积雪就像卧在心头上一样 , 因为在阴面,这样冷的天里,节前是无望融化了。 ②山里的雪一冬天都不会化的,人们扫出一条窄窄的小路,将手揣在棉袖里 , 提沓提沓地趿着鞋串门 , 一进门照例蹬掉鞋子上炕。一副旧扑克牌糊了又糊,缺了,在硬纸板画着替补。
生活是七色板,其中蕴含着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挫折的苦痛、孤独的寂寞。此时,你需要看看周围甜蜜的微笑,听听身旁温馨的话语。
请以“生活需要 ”为题写一篇文章。(线上可填适当的词语,如互助、欢乐、掌声、阳光、理智、感动、激情……)
要求:①主题鲜明,思路清晰,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③不得抄袭、仿写、套写。④不少于600字。⑤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