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高邑县第三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高新科技园区以智力密集为依托,以开拓新产业和高科技成果为目标,不断促进科研教育与生产相结合。
B: 被称为“美国张海迪”的残疾女作家金·史密斯·凯文虽然双目失明,但无时无刻都在用自己灼灼燃烧的生命之火温暖他人,她这样的生命是多么生动完美啊!
C: 加强发挥信息技术在旅游管理领域的作用,能够拓宽沟通渠道,有效解决旅游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D: 醉酒驾车之所以屡禁不鲜,主要原因是在于民众抱着侥幸心理和蔑视生命的结果。
2、下列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的是( )
A: 淫雨霏霏(连绵不断的雨) 连月不(放晴)
B: 雾冥冥(迫近) 浊浪排(冲向天空)
C: 春和明(风景、景象) 波澜不(惊动、惊骇)
D: 予尝古人之心(探求) 或异二者之(这里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型冠状病毒在美国爆发之后,总统特朗普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上。
B: 他说话、做事都很实在,阳奉阴违 , 朋友们都很信任他。
C: 他酷爱收藏,为了充实自己的“奇石王国”,他常常慷慨解囊 , 上门求购别人珍藏奇石。
D: 他以风流名士自居,衣冠楚楚、不修边幅
4、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
A: 刘禹锡,唐代文学家,有“诗豪”之称。著有《刘梦得文集》,代表作有《竹枝词》《乌衣巷》等。
B: 周敦颐,人称“濂溪先生”,北宋哲学家,宋明理学的开山鼻祖。著有《太极图说》等。
C: 《陋室铭》中的“铭”,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陋室铭"就是说写陋室的文章。
D: 《爱莲说》中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抒情文体,抒发的是作者对于莲的赞美之情。
5、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 弘hóng谏jiàn陟zhì
B: 侍shì懈xiè裨bì
C: 祎wěi咨zī宠chǒng
D: 劣liè苟gǒu昭zhāo
6、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虞侯 椰瓢 响午 鬓发
B: 催促 兀自 商贩 勾当
C: 劈手 朱砂 端地 絮絮甛甛
D: 打劫 柳荫 死心塌地 黄泥岗
7、

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亚洲区40强赛最后一轮比赛结束,中国队经过抑扬顿挫一波三折的赛程,最终以第12名身份跻身亚洲区12强赛。
B: 全校学生排列在操场上,人很多,却很整齐,可说是鳞次栉比了。
C: 任何个人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D: 他们俩人在拜把兄弟时曾经海誓山盟 , 永不背叛,可到了商战的关键时刻,竟成了仇敌。
8、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要问最近最火的电视剧是哪部,无疑确定就是《欢乐颂2》。(在句末加上“的剧情”)
B: 因为售卖富氧空气是新鲜事物,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检测标准,今后这些都会逐步落实。(将“落实”改为“完善”)
C: 86版《西游记》总导演杨洁日前因病去世。她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被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删去“被”)
D: 因为共同的坚守,共同的信念,之所以最美村镇评选活动才能从2013年的“发现”走到今天。(删去“之所以”)
9、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众多市民纷纷呼朋引伴 , 上山赏雪。
B: 春华秋实 , 没有那和煦的春风,又哪里会有这满野秋色和大好收成呢?
C: 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 , 使在场的专家们惊叹不已。
D: 他得罪了我,当我说要告诉老师时,他变得暴怒无常 , 开始向我求情。
10、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英雄精神不仅体现在刹那间的生死 体现在经年累月的执着 。在日常工作中 ,在普通岗位上埋头苦干,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


A: 抉择 而且 坚守 恪尽职守
B: 选择 但是 坚持 苦心孤诣
C: 抉择 但是 坚守 恪尽职守
D: 选择 而且 坚持 苦心孤诣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使至塞上》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 1 )促使周处改过自新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 2 )清河(陆云)从哪几个方面说服周处,使他坚定了改过的信心?(请用自己的话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广场上弹吉他的弟弟

包利民

①太阳刚刚爬到对面楼房的顶上,弟弟便开始忙活起来,穿上那件浅灰色的长风衣,背着那把破吉他出门,去家附近的一个不大不小的广场上班了。

②弟弟所谓的工作,在我看来,和他周围那些面前摆着破碗或者竖着写满悲惨经历的牌子的人一样,是希望得到别人的施舍。但只有他称那是工作,而且他是很认真地说那是他的工作。

③他第一次去的时候,我笑着对他说:“你周围的那些人,不会让你抢他们的生意的!”他神秘地笑笑,说:“我自有办法!”只是那天中午回来,弟弟的长风衣上布满了脚印,他连饭也没吃,回到自己的房间,一会儿便传出了呻吟声。到了午后,他居然起来了,而且把风衣上的灰掸得很干净,背上琴又要出去。我叫住他:“换身行头吧,你穿成这样去,不挨打才怪!”他留给我一个倔强的背影,走起路来,腿有点瘸,看来被教训得不轻。

④晚上弟弟回来后神采飞扬,衣服也干干净净,看来他下午不但没有挨打,生意好像也不错。我打开他的琴盒,却是一个硬币也没倒出来,于是嘲笑说:“你连一毛钱都没挣到,还乐得像捡了金条一样!”他故作高深地一耸肩:“太俗,张口闭口都是钱!我这高雅的艺术岂是金钱能衡量的?”

⑤我曾在一个网站上看到过弟弟的长篇玄幻小说,他同时开了两本书,都已经签约上架,也已经出版了第一本的第一部。我常批评他:“白天的时间用来在家写书多好,你知道那些读者对你的作品有多么期待?你对得起他们吗?”他回应我的依然是背着琴盒有些酷酷的背影。

⑥快冬天了,弟弟还是那身装束。我曾对他说:“你得多买几件风衣了,总穿一件,观众们会有视觉疲劳!”他却说:“没多长时间了,冬天我就不去了,太冷,旁边的那些人冬天也很少出来!”呵呵,他居然跟那些乞丐对比上了。在我看来,他似乎忘了第一天他们联手揍他的事了。他还一本正经地说:“那些人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都是骗钱的!”

⑦天气逐渐冷起来了,从我们小区通往广场的柏油路被银杏树叶染成一片金黄。像我这种爬格子的人平时是很少出门的,这天却突发奇想,想去看看弟弟是怎样工作的。正是下班的时间,广场上人来人往,弟弟被那些下班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地包裹着,吉他声、歌声硬是从人群中传了出来。呵呵,这小子,一首看似普普通通的流行歌曲,倒是被他整出了“绕梁三日”的感觉。我好不容易挤了进去,看见弟弟面前的琴盒里已悠闲地躺着不少的零钱和整钞,这些钞票和它们新的主人一样,流露出一脸的得意。

⑧我从人群中退出来,躲在一边。望着落日那诱人的余晖,我点上了一支烟。渐渐地,围拢的人群散去了,弟弟艰难地站起来,把琴盒里的钱散发给周围的乞丐们。呵呵,原来整个秋天,他都是替那些曾经打过他的人讨过冬的钱啊!我想起弟弟在他的小说中说:“网上说今年冬天会更冷,这回你们冬天不用出来了!”

⑨为了不让弟弟看到我,我先跑回家,站在一楼的窗口,看着弟弟慢悠悠地走回来,凉凉的风吹动他长风衣的下摆,他脸上依然是满足的神情。一进门,他立刻换了一副神情,急急地甩了风衣,脱下裤子,把左腿的义肢摘下来,疼得龇牙咧嘴,腿根的断处,已经磨得不堪入目。我忙为他抹药,再把他抱回房间。

⑩那个夜里,我在弟弟更新的小说中,看到他借主人公的口说出的几句话:“现在才发现,最幸福的事其实是给别人以帮助。而且经历之后才知道,在那份帮助别人而得到的幸福面前,自己的痛苦微不足道。”弟弟在说着他自己的心声啊!

(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 2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⑦段中的画线句子。

我好不容易挤了进去,看见弟弟面前的琴盒里已悠闲地躺着不少的零钱和整钞,这些钞票和它们新的主人一样,流露出一脸的得意。

( 3 )设置悬念是本文在写法上的一大特色。请找出其中的一处,并分析其作用。
( 4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纵观全文,可以看出“弟弟”是一个善良大度、乐于助人、自立坚强、多才多艺的人。
B: 第④段中的“神采飞扬”一词,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弟弟”将挣到的钱散发给周围乞丐后的得意与兴奋。
C: “弟弟”的“长风衣”是贯串全文的一个线索,在文中多次出现,对推动情节、塑造人物、表现主题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D: 文章最后借“弟弟”所写小说中主人公的话,巧妙地点明文章中心,同时流露出“我”对“弟弟”的由衷赞赏之情。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家乡的年味

①这几年,每逢年底岁末,人们一见面就叹息,年味越来越淡了!年还有味吗?年真的有味!特别是略上了年纪的人,说起过去的年味来,常常是眉飞色舞,津津乐道,如数家珍。

②年味是什么?离家进城几十年了,但家乡那浓郁的年味还一直让我难以忘怀。每隔上三两年,我就会不辞辛苦,携家带口,回家乡过年,不为别的,就是想重温一下那久违的年味。

③年味之首,自然就是弥漫在空气中的硝烟味。在老家,一进腊月,就开始响起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左邻右舍的娃娃,手里拿着二踢脚、麻雷子、摔炮、拉炮,变着花样放,高一声,低一声,你张开鼻子,便能闻到淡淡的硝烟味。随着烟味越来越浓,年也就越来越近了,特别是除夕夜,那鞭炮几乎要响上一夜,鞭炮味一直要延续到正月十五后才慢慢散去。说也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没有鞭炮味,这还叫过年吗?

④过年不喝酒也不像个年,家里再穷,也得喝上二两,哪怕就是红薯干酿的“一毛醉”——因这种酒质量较差,容易上头,喝一毛钱的酒就会醉,所以得名。每年的腊月,闲了多半年的乡里小酒厂就会重新开张,村里的老烧锅也开始昼夜不停地加班,家家户户都打开了酒坛子、酒瓶子,闻着酒味就使人有几分醉意。爱串亲戚的人说,哪个村的酒味浓,哪个村的日子就最红火。

⑤过去农民穷,一年能吃上馒头的日子是有数的,现在脱贫了,蒸馒头不算稀罕事了。可是,每逢过年,各家各户都开始大量地蒸馒头时,几百家同时开火上锅,那新蒸馒头味也是相当有气势的。按旧俗“二十六,蒸馒头”,腊月二十六这一天,能干的主妇一大早就起来,一笼接一笼地把馒头、花卷、枣包、豆包蒸出来,然后装进篮子里,吊到梁上,一直要吃到正月十五,才开始再蒸新馒头。

⑥北方人说,舒服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尤其是过年,别的东西可以没有,饺子是一定要吃的,就连当年在外边逃债的杨白劳,也要和喜儿吃一顿饺子过年。这饺子味,一是肉馅的香味,已够肥的肉馅,还嫌不香,又倒上芝麻香油;二是葱、姜、蒜的辛辣味,再加上此起彼伏遥相呼应的剁馅的声音,真是有声有色有味。饺子一吃,年就算过踏实了,心里有底了。

⑦光顾得说吃了,还有一种少不了的年味,就是写春联的墨香味。现在城里的春联,多是印刷厂成批印出来的,贴在门上,虽也好看,却总觉得少了点年味,而且千篇一律,没有特点。在家乡,直到今天,还是要贴手写的春联,过年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人们三五成群,在各家门口转悠,品评春联的内容、书法,看谁家写得巧妙、别致、有趣。我在老家当学生时,就没少给乡亲们写对联,就是现在每次回去,老街坊们还夸我的字呢。

⑧其实,平心而论,城里也不是没有年味。那铺天盖地的年货广告,张灯结彩的高大建筑,精彩纷呈的春节晚会,收到的成堆贺卡,打爆的拜年电话,成千上万条的拜年短信,五花八门的电子邮件,酒店里丰盛的年夜饭,还有满大街的红男绿女,不都是年味吗?可是我魂萦梦绕,日思夜想的还是家乡的年味。

( 1 )文章依次写了哪几种年味?根据文章内容填写在下面的括号中。

( )→酒香味→( )→饺子味→( )

( 2 )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含义。

那新蒸馒头味也是相当有气势的。

( 3 )最后一段用城市的年味和家乡的年味进行对比有什么作用?
( 4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5 )什么是年味?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段话。(100字左右,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四、写作(分值:60分)
任一题作文。

(一)题目:__________,让我欢喜让我忧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二)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艾森豪威尔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和家人现纸牌游戏,连续几次他都抓了很坏的牌,于是就变得很不高兴,老是抱怨。他母亲正色道:“你要玩,就必须用好你手中的牌,不管那些牌怎样。“他一愣,听见母亲又说:“人生也是加此,无论命运给你发的是什么牌,你都必须拿着,你能做的就是尽你全力,去求得最理想的结果。”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陪回忆散步”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