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嘉善县大云镇中心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书法 ,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书法以美的点画、字形和章法传达了书写者的艺术修养、性格气质和精神境界。研习、欣赏书法作品, 可以增加书写的美感, 能增进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从而培养 的审美情趣。

A: 独具匠心 虽然 但 精致
B: 博大精深 不管 也 优美
C: 博学多识 既然 就 典雅
D: 源远流长 不仅 还 高雅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牙牙学语 百折不回 水落石出 波涛起伏 可见一班 思潮起伏
B: 寝不安席 惹人讥笑 狂风怒号 悬崖峭壁 兴高彩烈 战歌飞旋
C: 蜜罐温床 千灾百难 炎黄子孙 立地顶天 蹒跚学步 萦绕耳畔
3、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今年三月份,中央巡视组入驻中央各部委,开展更大规模的“治腐”工作。
B: “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其建设遵循的是共商、共享、共建原则。
C: “老人摔倒,该就该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争议,少数学生对此却不以为然
D: 全市中小学生诵读东坡诗文,讲传东坡故事,乐此不疲 , 让东坡精神撒遍眉州大地。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 。此外,绳结还被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

②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

③“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④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制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⑤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很神圣

A: ③②④⑤①
B: ③①②⑤④
C: ④①③②⑤
D: ④③②⑤①
5、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蜂拥 隐患 人情世故 声嘶力竭
B: 诱惑 鄂然 无动于衷 晶莹璀璨
C: 烙印 沉淀 怨天由人 穷愁潦倒
D: 汲取 窥探 含辛茹苦 中流底柱
6、

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笼罩 锐不可挡 撕哑 格尽职守
B: 剽悍 妇孺皆知 测隐 廓然无累
C: 震竦 消声匿迹 辍泣 粗制烂造
D: 濒临 强括不舍 迸溅 暗然失色
7、选出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 )
A: 《与朱元思书》——《艺文类聚》——吴均——南朝宋
B: 《水调歌头》——《东坡乐府笺》——苏轼——北宋
C: 《小石潭记》——《柳河东集》——柳宗元——唐
D: 《醉翁亭记》——《欧阳修散文选集》——欧阳修——北宋
8、

下列句子变换后意思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 原句: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改句:只要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就会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
B: 原句: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改句: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白色梨花开满枝头!
C: 原句: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改句:鲁迅先生对写信写得太草率的青年人是深恶痛绝之的。
D: 原句: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改句: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昂首挺胸,长须飘飘地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今年世界卫生大会决定不将涉台提案列入大会补充议程,充分体现了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不容任何挑战。
B: 当前海湾地区的紧张局势,对全球不论是政治安全,还是对世界经济形势都可能产生不利的影响,中方对此当然表示关切。
C: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
D: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中国丰富的数据、众多的需求和美国更先进的算法和硬件结合起来,但谁又能否认不可以创造出更大的蛋糕,给人类带来更大的福祉呢?
10、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汉十高铁”经过安陆府河国家湿地公园、古隆中国家风景名胜区、丹江口水库水源准保护区、武当山国家风景名胜区、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古建筑群)等10处重点 区域,对水土 和污染防治提出了很高要求,绿色环保施工尤为重要。“汉十高铁”的建设者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注重工程质量, 注重环境生态保护,打造出了一条绿色生态高铁线。


A: 护理 保护 不单 还
B: 保养 保持 不只 更
C: 保护 保持 不仅 而且
D: 保护 保养 不仅 而且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十七日观潮

[宋]陈师道

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

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注释】①瑶台:传说中指天上神仙居住的地方。

( 1 )三、四句诗以________、________陪衬江潮,突出了潮水的浩淼和盛大。
( 2 )“瑶台失手玉杯空”一句想象雄奇,请加以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甲)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日;“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选自《吕氏春秋》)

(乙)

楚人有担山鸡者,路人问曰:“何鸟也?”担者欺之曰:“凤凰也。”路人曰:“我闻有凤凰久矣今真见之汝卖之乎?”日:“然。”乃酬千金,弗与。请加倍,乃与之。方将欲献楚王,经宿而鸟死。路人不遑惜其金,唯怅不得以献楚王。国人传之,咸以为真风而贵,遂闻于楚王。王感其欲献己也,召而厚赐之,过于买凤之金直十倍。

(注释)①酬:付出。②宿:一夜。③遑:忧虑。④帐:遗鴨。⑤直:同“值”,价格。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含义。

人道之 ________

②得一人之使 ________

以为真凤而贵 ________

④遂于楚王 ________

( 2 )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线划开(限断2处)。

我 闻 有 风 凰 久 矣 今 真 见 之 汝 卖 之 乎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②方将欲献楚王,经宿而鸟死。

( 4 )下面是两位同学关于甲、乙两段文字的讨论。请你根据上下文,在横线上将对话补充完整。

小文:(甲)文丁氏如果把“吾穿井得一人”中的“得”字改为“________”,传闻者也不会搞出笑话了。

小涵:(乙)文中挑着山鸡的人如果不欺负过路人孤陋寡闻,过路人也不会错把山鸡当成凤凰买,闹出了笑话。

小文:两篇笑话都写到国君。我觉得(甲)文中宋君对于谣言是将信将疑,表现在他“________”(直接引用原文语句),而楚王则是________(不引用原文语句,用自己的话概括),所以留下了千古笑柄。

小涵:是的,宋君和楚王对待传言的态度是不一样的,这也警示我们做任何事情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②“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③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 1 )请梳理选文的内容。

多彩的春花——________——________

( 2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中的“闹”字换成“叫”字好不好?为什么?
( 3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三个句子之间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 4 )选文第②段在描写春风图时调动了哪几种感官?写出了春风和春天的什么特点?
( 5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②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北京的雨燕去了哪儿

①“这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一直飞,飞累了就睡在风里,这种鸟一辈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死亡的时候。”《阿飞正传》中的这句台词哀戚动人,令人难忘。

②雨燕就是现实生活中最接近“无脚鸟”的一种。雨燕属的学名apus就来自希腊语的apous,意为“无脚的”。其实,它当然有脚,但四趾向前的特殊生理构造使其无法抓握,因此除了筑巢、生产、育雏以外,它的一生几乎都处在飞翔中。或许正是这种一生展翅不落地的特质,让它被如此命名。

③不同于“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家燕,雨燕体形更大,羽毛呈黑褐色,胸腹部有白色细纵纹。它翅膀狭长,单翼的长度几乎相当于体长的两倍,飞在天上就像挂了两把镰刀。相比于飞行时尾巴总是剪刀状张着的家燕,雨燕的尾巴在飞行时总是收成一束,只有在需要调整方向时才打开。因此它飞得高,飞得远,速度还极快,每小时可达110公里,是鸟类中不折不扣的“飞行家”。

④隶属于雨燕目雨燕科的北京雨燕又有着更加特别的光环——它在北京首次被发现,由此得名。1870年,英国博物学家罗伯特·斯温侯在北京采集到第一只雨燕标本,将其命名为Apus apus pekinensis,即普通雨燕北京亚种。就像名字一样,北京雨燕生活在这座古老的城市,俯瞰着历史的沧桑变迁。

⑤为什么会是北京?这和这座城市的历史分不开。作为历朝历代的古老都城,北京有着其他小城市没有的高大建筑群,它们是最适宜雨燕筑巢的地方。每年3月底,雨燕飞抵这里,繁殖、育雏,再于当年8月初离开,前往南方过冬。在颐和园、雍和宫、天坛、前门等地的高大古建筑物上,它们筑巢繁衍。清晨日暮时分,大片雨燕倾巢而出,与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相映成趣,成为古老北京的标志景观。

⑥但近些年,北京雨燕仅剩几千只的新闻不时现诸报端。这种和北京城相伴相生的物种、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妮妮”的原型越来越不常见了。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负责人介绍,北京雨燕的数量一直没有确定的说法,一方面,之前并没有进行过北京雨燕的整体数量调查;另一方面,调查手段、技术手段、时间段和观测地点的选择都会影响调查的结果,采取不同方式调查出的数据差异很大。

⑦比较常见的说法是随着北京城市化脚步的加快,很多古老建筑消失不见,北京雨燕找不到适宜的落脚地,因而数量越来越少。但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调查发现,北京雨燕在现代建筑中的分布也很多,只要楼体够高、有屋檐结构,雨燕就可以筑巢,它们正在适应城市的变迁。城市化的脚步不可逆,但改善影响雨燕生活环境的人为因素,比如人工绿化、悬挂巢穴、提供食物等,有助于其种群数量的增加。

⑧很多野生动物属于环境指示物种,比如青蛙的数量可以反映水体健康状况,雨燕也是如此。它以昆虫为主要食物,雨燕多说明昆虫多,昆虫多说明基础生物量多,物种多样性好。

⑨北京有四百八十种左右的鸟类,数量之多在全世界的首都中屈指可数。飞翔的生灵们是这座城市的重要成员,需要用心守护。2015年,中国观鸟会调查过,佩戴他们定位仪的13只北京雨燕一路飞到了南非越冬,又在次年三月循相似路线返回北京颐和园繁殖。迁徙路线单程距离约1.6万公里,全年迁徙距离约为3.8万公里,不愧“飞行家”名号。北京雨燕年年往返,不曾失约于古老都城的春天。

( 1 )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 2 )第③段介绍了雨燕哪两个方面的特点?请简要概括。
( 3 )第④段中划线的“由此得名”的“此”具体指代什么?
( 4 )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5 )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文章标题“北京的雨燕去了哪儿”有哪些含义。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我思考我独立

要求:①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②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③不得抄袭;不得使用试卷中出现的材料。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维持现状”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