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重庆市忠县拔山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没有错别字的是( )
A: 形式 虚叫 借助 巨星陨落
B: 宽容 呐喊 永恒 凄惨优郁
C: 凌驾 驳斥 俯伏 媚上欺下
D: 仁慈 温柔 蕴函 肃然起敬
2、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A: 而两狼并驱如故。
B: 久 , 目似瞑,意暇甚。
C: 禽兽变诈几何哉?
D: 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
3、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整治交通违法行为是没有时间界线的,必须持之以恒、一抓到底,直到交通秩序发生根本性好转。
B: 这首新创作的歌曲不仅惊叹于青藏高原雄奇壮美的景色,也包涵着对青藏铁路建设者深情的赞美。
C: 志愿者们顶着高温,齐心协力清理杂草垃圾和废旧物品,即使是蛛丝马迹也不放过,将整个庭院打扫得焕然一新。
D: 民间组织和政府部门在对待野生动物应该以保护为目的,还是开发、利用、保护三者兼而有之这一问题上分歧很大。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故乡》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塑造了闰土、杨二嫂两个典型形象。
B: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他被称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
C: 用典一是事典,二是语典。《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到乡翻似烂柯人”属于事典。
D: 《岳阳楼记》、《马说》中的“记”“说”都是古代的文体。
5、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迎春花不与万芳争艳,在春寒料峭时,早早迎来春意,为万花试探时令的脉搏。
B: 市场上,忙着选购年货的人们,摩肩接踵 , 犹如一幅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
C: 每逢节假日,购物中心的路口便车水马龙 , 需要许多交警维持交通。
D: 元旦假日期间,市民广场上的音乐喷泉日夜喷涌,络绎不绝
6、《水浒传》中大闹飞云浦的人是( )。
A: 李逵
B: 武松
C: 鲁智深
D: 林冲
7、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们学过的《三峡》《与朱元思书》,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B: 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
C: 通过对海上日出这一奇观进行绘声绘色的描写,作者表现出了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D: 有时说话就应照直说,别拐弯抹角的。
8、将下面句子重新排序,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给予,是最大的回报。

②这样你才不会成为一个吝啬而贫穷的人。

③你所能给予别人的越多,你生命中所拥有的也就越多。

④要使生命越来越丰富,就要懂得给予。

⑤事实上,当你懂得分享时,你付出越多,得到的回报越多。

A: ④⑤①③②
B: ①④⑤②③
C: ④①③②⑤
D: ①⑤③②④
9、《诗经》中的诗歌,共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属于民间歌谣的是( )
A: 大雅
B: 国风
C: 小雅
D: 颂
10、

下列关于课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故乡》是一篇短篇小说,作者通过二十年前后故乡的变化,揭示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进一步破产的社会现实。
B: 《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通过对主人公于勒的遭遇的描绘,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C: 小说《心声》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借一堂语文课上的小故事,提出了当前教育中存在的某种严重的问题。
D: 《孤独之旅》借一个小学生的生活经历,展示了人生旅途上的一个普遍规律:磨炼使人不断走向成熟。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鹧鸪天

[南宋]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①。平岗细草呜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②。

【注释】①些:语气词,无实义。②荠(jì)菜:一种野菜,生于田边、村舍附近或路旁。

( 1 )这首词描写的内容是_________。
( 2 )词的上片在描写春天的景象里,有哪几个词用得非常传神?
( 3 )“春在溪头荠菜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不食嗟来之食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

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曾子闻之,日:“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注】①黔敖:人名。②袂:袖子。③屦(jù):麻鞋。

( 1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①以待饿者而之________

②从而焉________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黔敖左奉食,右执饮。

②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 3 )请你结合孟子的《鱼我所欲也》,简述这个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 4 )从“施与者”的角度谈谈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后院里的秘密

熊荟蓉

①那年我才十来岁,有幸目睹了攒村路的一桩大事。

②我们房头的玉柱大伯要回来了,玉柱大伯是咱刘家湾走出去的大官。这次回来,一是要查处贪占公粮税费的村书记刘金斗、二呢、是要为刘家湾选拔一个新书记。都说朝里无人不做官,玉柱大伯就是朝里的钦差大臣。这要是被他看上了,先当村书记,再进乡政府,以后的官运,怕是门板都挡不住。

③我爹说,可惜你太小,爹又没文化,天上的馅饼就算没长眼睛,也砸不到咱家头上。最有希望的,应该是你有才叔,还有大福伯。有才叔是村小学毕业班的语文老师,能说会写,眉毛眼睛都是活的。大福伯德舅兄在乡里管城建,他这几年做包工头,赚了不少钱。

那是个初夏的清晨,一抹朝霞早早地站在东边的山头上。与烟树深处的白墙红瓦遥相呼应。我们小组的男人女人们都穿戴整齐,洒扫庭院,眉眼里藏着喜色。

⑤玉柱伯的车停在自家老屋的禾场上。这里本来杂草丛生,但现在被大福伯铺上了水泥。看得出,玉柱伯对大福伯很是感激。尤其是当他看到修缮一新的神龛上被擦得锃亮的爹娘的遗像时。他握着大福伯的手,眼里闪动着泪花。每家每户都用贵宾班的礼节迎接他。堂屋的八仙桌上都摆放着瓜果茶点。厨房里飘出的都是。土罐煨鸡的浓香。

⑥玉柱伯却既不在堂屋里落座。又不在厨房里闲聊,他喜欢到每家的后院里站一站。后院里有啥呀?不过是千篇一律的几棵柳树,一个柴草堆。再就是臭烘烘的茅室了,有的人家堂屋里擦的放光,后院里láng jí 一片。搁脚的地方都没有。

⑦我跟着玉柱伯挨家挨户走。奇怪的是这后院是一家比一家干净、整洁,有才叔家的后院,竟然摆了两套课桌椅,上面放了一本《论语》,一本《孟子》。不过,玉伯叔没在椅子上坐,也没翻书。

⑧最后进的是三根叔的很不起眼的平房屋。三根叔的后院,是稀稀拉拉几棵李子树和橘子树,对玉柱伯的到来,三根叔只是礼貌地叫了一声,然后继续仰着头给他的果树剪枝。

⑨都说三根叔有点愣,读完高中没考上大学,却把眼孔读高了,不爱搭理人。不过,我平时最喜欢去他家,尤其是夏天。除了他家书柜里有我喜欢的文学书外,还因为,他家有个全村最干净的茅室,三哥叔的茅室是男女分开的,比卧室都干净。他是用砖砌砌的,水泥抹的,窖池被墙搁在外面,蹲位旁边有水龙头,蹲位前的墙壁缕空处,还放着一卷卫生纸。

⑩在我们刘家湾,家家的茅室都是男女不分的。就是用竹条和树枝编扎的一圈篱笆,门口挂一块旧抹布片,里面是一口大陶缸。上面放两块木板。蹲在里面,一听到脚步声就要大声,就要大声咳嗽。每到夏天。蚊子嘤嘤嗡嗡的。得不停的挥动芭蕉扇。

⑪玉柱伯这天在三根叔的后院里只站了一小会儿,上了一趟茅室,然后走了。

⑫不久在公布的新书记的名单上,村民意外发现了三根叔的名字,有的说是三根叔的文化高,有的说是三根叔懂果树栽培技术,我一直都觉得,是三根叔的茅室修的好。

(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láng jí

________


( 2 )根据文章内容划分段落并概括段意。

①第一部分:第①段到第________段,________。

②第二部分:第________段到第⑪段,________。

③第三部分:第⑫段,玉柱伯选中三根叔担任刘家湾新书记。

( 3 )赏析文中第④段画线句的语言。
( 4 )简析⑨、⑩两段在文中的作用。
( 5 )下列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玉柱伯没有选有才叔是因为他做事形式大于内容。
B: 三根叔当选完全是因为他家的茅室修得比别人好。
C: 玉柱伯关注每家后院是因为那里藏着人们的秘密。
D: 人们用贵宾般的礼仪迎接玉柱伯是因为都爱戴他。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五月槐花香

①母亲打来电话,告诉我故乡的槐花又开了。放下电话,轻轻推开窗户,一股晚风夹杂着城市特有的气味扑面而来。望着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我突然感觉心里空荡荡的。

②好不容易捱到天亮,随便装点了行囊,我便踏上了回乡的路途。

③刚走到村口,远远的我便看到了坐在门前老槐树下的母亲。

④“妈——”

⑤我的喉咙里涩涩的,A.母亲抬起头,摘下眼镜,眼睛里满是惊喜,随即放下手中的活,像个孩子似的拉着我的手问长问短。我觉得母亲好像又苍老了许多。我鼻子一酸,泪水差点流了出来。母亲好像觉察到了什么,便岔开话题:“云儿,快歇着去,妈去给你打水,洗把脸再说。”母亲顺手拿起毛巾和脸盆。我分明看到:母亲在转身的那一瞬间,迅速地拭去了腮边两行浊泪……

⑥捧起冰凉的井水洗完脸后,顿觉轻松了许多。摆脱了平日里繁多的应酬,此时只想美美地睡上一觉,就势躺在大沙发上,竟酣然入睡了。

⑦一觉醒来,母亲不知干什么去了,我信步走出了卧室。B.屋外,一树树槐花开得正艳,满树的花瓣如串串剔透的水晶,鹅黄的花蕊不时散发着醉人的清香。

⑧母亲颤巍巍地站在凳子上,踮着双脚,举着一根长长的竹竿,吃力地从树枝上打下串串的槐花。如血的残阳,母亲的身影显得格外瘦弱。不觉中淡淡的花香将我眼睛浸得湿润……

⑨晚上,母亲在闷热的厨房里,又是和面,又是洗槐花。忙活了大半天,才兴冲冲地端给我一碗馋人的槐花饭。我接过这似有千钧的“佳肴”,狼吞虎咽地吃个精光。母亲静静地坐在我的对面,满脸都是灿烂的笑容。

⑩临睡前,母亲从衣柜里拿出崭新的床单、被褥,铺好床后,再三嘱咐我盖好被子,乡下夜里寒气重。那晚,母亲将我的脚丫紧紧的接在地温暖的怀抱。温馨的梦里,我拉着母亲的手,在开满槐花的山坡,听她讲《王子与母亲》的故事……

⑪第二天,母亲起得很早,走了四五里山路从镇上买来一瓶槐花蜜,硬是塞进了早已被她塞得满满的行囊。接着便又张罗着为我做早点。望着母亲忙碌的身影,刹那间我竟觉得自己就是故事中那位残忍的王子。

⑫临走时,母亲拖着疲惫的身子,将我送到村口,又是一番千叮咛,万嘱咐。

⑬坐在返城的客车上,窗外,一树树冰清玉洁的槐花一闪而过,我蓦然觉得,母亲的爱诚如这朴实而又圣洁的槐花,虽然平凡却又凝重而深沉,足以让我一辈子去细细品味。五月的风拂过脸庞,一缕醉人的幽香潜入心底,淡淡的花香中,我已泪流满面……

( 1 )文章以“五月的槐花”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 2 )第①段结尾“望着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我突然感觉心里空荡荡的”,请联系上下文,说说“我”为什么“心里空荡荡的”?
( 3 )⑧—⑫段通过具体描述表现母亲对“我”的爱,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⑧—⑫段的内容。(每点不超过10个字)

第⑧段:________

第⑨段:________

第⑩段:________

第⑪段:________

第⑫段:送别时,母亲叮嘱“我”

( 4 )文章第⑧段“不觉中淡淡的花香将我眼睛浸得湿润……”,请简析“我眼睛湿润”的原因。
( 5 )请从文中划线的A,B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作简要赏析。

A.母亲抬起头,摘下眼镜,眼睛里满是惊喜,随即放下手中的活,像个孩子似的拉着我的手问长问短。

B.屋外,一树树槐花开得正艳,满树晶莹的花瓣如串串剔透的水晶,鹅黄的花蕊不时散发着醉人的清香。

( 6 )故乡的槐花散发着醉人的幽香,故乡的槐花充溢着浓浓的爱意。读完这篇文章,你一定对故乡、对母亲深有感触。请把你的感触表达出来,字数100字左右。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很多看似很平常的生活情景,我们在拥有时总会忽略或视而不见,或者认为理所当然,而一旦成为往事,或失去,就会觉得格外清晰、分外美好而加倍珍惜!

请以《当时只道是寻常》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说真话,叙真事,抒真情;②文中不要出现与自己身份相关的真实姓名、校名、人名;③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〆带刺的玫瑰”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