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滨州市北镇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净沙·秋思》作者是元朝的马致远。作者勾勒了一幅深秋晚景图,真切表达了漂泊天涯的游子的孤寂愁思。其中“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
B: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又被誉为“诗仙”。
C: 《春》一文的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感情。
D: 《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

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xuān)腾 (zhān)污 黄(yùn) 然长逝(zú)
B: (línɡ)仃 (duò)落 报(chóu) 瘦骨嶙(xún)
C: (zhù)立 (xī)息 抖(shǒu) 春(huá)秋实
D: (yū)回 (zhuì)连 应(hè) 心(guǎnɡ)神怡
3、

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 燥热 染渍 幼稚 筋疲力尽
B: 荧光 含蓄 深邃 凌乱不堪
C: 喧嚣 踌躇 妥善 含辛茹苦
D: 感慨 报怨 稚拙 有条不紊
4、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项是( )
A: 《西游记》一书以丰富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人在取经途中历经磨难的过程,歌颂了取经人百折不挠的精神。取经成功,观音菩萨授唐僧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为“斗战胜佛”,猪八戒为“天蓬元帅”,沙僧为“金身罗汉”。
B: 《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当上了船长,出外航海。他的手下图谋不轨,关押他并弃他在一块不知名的陆地上,这块陆地就是他后来游历的慧骃国。格列佛为利立浦特王国立下了大功,但后来得罪了皇帝,皇帝坚持要将他砍头,还对他用可耻手段扑灭寝宫大火的事怀恨在心。
C: 《水浒传》最伟大的贡献是塑造了大批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如足智多谋的吴用,他为晁盖献计,智取了生辰纲,他还用双掌连环计攻克了祝家庄;激发林冲火并王伦,确立了晁盖的地位。宋江死后不久,他缢死于宋江墓前。
D: 贝多芬面对的是怀着敌意的城市维也纳,他的音乐受到欢呼,他的困难却几乎无人问津.“用痛苦换取欢乐”这句话是对贝多芬一生的归纳。世界不曾给予贝多芬欢乐,但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纠正 迁徒 赌注 目空一切
B: 撤回 瞄准 守猎 一声不响
C: 黎明 喧嚷 邀请 偷偷摸摸
D: 滑翔 凋零 濒繁 有益无损
6、

根据文段内容,选择短语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润滑剂, ;宽容是一种镇定剂, ;宽容是一束阳光 ;宽容是一座桥梁,

①可以消融彼此间的猜疑积雪

②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

③可以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

④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

A: ②①④③
B: ④①③②
C: ②④①③
D: ②①③④
7、

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嚅(niè) 条(xiāo) 楚(qī)
B: 周(jì) 慌(zhāo) 笑(nínɡ)
C: 发(bào) 半(xiǎnɡ) 存(xù)
D: 怕(jù) 愤(kǎi) 动(zhān)
8、学校将进行七年级课外名著阅读活动,下列是同学们读过《创业史》《红岩》之后撰写的阅读心得,其中没有出现知识性错误的组合是( )

①双枪老太婆乔装打扮率领游击队在公路上劫持军车,但这次营救行动失败了

②重庆解放前夕,江姐在集中营组织和领导越狱斗争,为了不暴露越狱计划,江姐把生 的希望留给同志们,自己毅然走向刑场

③梁三是作者精心塑造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形象,积极主动地担负起带领庄稼人走互助合 作道路的重担

④郭振山是小说中的富农,蛤蟆滩“三大能人”之一,他唆使二流子白占魁跟互助组捣 乱,利用贫雇农中的个别软骨头去打击互助组骨干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9、阅读课文《出师表》,下面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
B: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宫廷中的人和相府中的人,都是一个国家中的官员,提升、惩罚、表扬、批评,不应有所不同。
C: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接受(先帝的)任命以来,(我)白天黑夜忧愁叹息。
D: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
10、下面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每到秋天,到香山观赏红叶的人络绎不绝
B: 他往刷子上喷上清洁剂,然后嘴里哼着《洗刷刷》,开始一丝不苟地工作起来。
C: 黄山奇松,七十二峰,处处都有青松点染,棵棵都长得惟妙惟肖
D: 来到圆明园遗址,看到昔日规模宏伟的皇家园林变成了一片废墟,让人触目伤怀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贾岛的《题兴化寺园亭》一诗,完成下 题。

破却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种蔷薇。

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亭君自知。

【注释】:兴化寺亭园是文宗时裴度进位中书令时大肆建造的。蔷薇:指园林花木。

( 1 )同是借花抒情,下列诗句与本诗抒发情感基调相同的一项是( )

A: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B: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C: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D: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2 )赏析“破却千家作一池”中“破”字的精妙。

( 3 )根据诗中景物特点,分析诗中蕴含的作者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①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②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③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④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注释:①耄(mào)老:年老。八九十岁的人称耄。宋濂此时已六十九岁。②幸预:有幸参与。君子指有道德学问的读书人。③缀:这里意为“跟随”。④谬称:不恰当地赞许。这是作者的谦词。⑤县官:这里指朝廷。⑥廪(lǐn)稍:当时政府免费供给的俸粮称“廪”或“稍”。 ⑦朝:旧时臣下朝见君主。宋濂写此文时,正值他从家乡到京城应天(南京)见朱元璋。⑧贽(zhì):古时初次拜见时所赠的礼物。⑨诋:毁谤。⑩际遇之盛:遭遇的得意,指得到皇帝的赏识重用。⑪骄乡人:对同乡骄傲。

(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

①同舍生皆绮绣 ________

白玉之环 ________

③生以乡人子余 ________

④撰长以为贽 ________

(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②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 3 )这是一篇写给马生的“序”,作者却从详细叙述自己的求学历程开始,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选自《散文网》
①人在世上,难免都会遇到困难。此时,如果你向身处困境中的人伸出友爱之手,给他善意的帮助,他不但会乐意接受,而且会心存感激。当然,要帮助他人,你就要付出一些劳动,或是受到一些损失。但从长远利益来看,这点付出和牺牲是完全值得的。
②中国有句俗话:“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很多年以前,有两个穷小伙子在斯坦福大学半工半读,非常困难。这时候,大钢琴家伊格纳西〃帕德鲁斯基请他们帮忙举办了一场独奏音乐会,并将音乐会所得的1600美元全部作为酬金给了他们。一战结束后,帕德鲁斯基担任了波兰总理。当他为成千上万的饥民四处奔波时,只有一个人,即美国食品与救济署的署长郝伯特〃胡佛在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一吨吨食品运到了波兰救了饥民。后来,帕德鲁斯基总理在巴黎见到了胡佛,向他表示感谢。胡佛回答说:“不用谢,完全不用。帕德鲁斯基先生,有件事你可能忘了:早先有两个穷大学生很困难,但您帮助了他们。其中一个,就是我。”这真是“善因出善果”啊!
③退一步来说,你帮助了别人,即使他不报答你,也决不会做于你不利的事情,而这又何尝不是对你的一种帮助呢?哈默在成为美国石油大王之前,曾一度是个不幸的逃难者。有一年冬天,他随同伴流亡到一个名叫沃尔逊的小镇,并认识了善良的镇长杰克逊。一天,冬雨霏霏,镇长门前花圃旁的小路成了一片泥淖。于是行人就从花圃里穿过,弄得花圃一片狼藉。哈默替镇长痛惜,便不顾寒雨淋身,一个人站在雨中看护花圃。这时,出去半天的镇长笑盈盈地挑着一担炉渣回来了,在一头雾水的哈默面前从容地把炉渣铺在泥淖里。结果,再没有人从花圃里穿行了。镇长意味深长地对哈默说:“你看,关照别人就是关照自己。有什么不好?”从镇长的话中,哈默领悟到:每个人的心都是一个花圃,每个人的人生之旅就如同花
圃前面的小路。生活的天空不仅仅是风和日丽,也有风霜雪雨。那些在雨路中前行的人们如果能有一条可以通过的路,谁还愿意去践踏美丽的花圃呢?
④“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待你,这是人际交往中的一条基本规律。从这一意义上说,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⑤同学们,让我们每个人都保持一颗同情心吧!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就毫不犹豫地伸出友爱之手,尽力帮人一把。请相信,只要大家都这样做了,我们所处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选文有改动)

( 1 )找出选文的中心论点。

( 2 )选文主要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3 )第②段中画线句有什么作用?

( 4 )请你为选文补充一个事实论据,写在下面(字数40字以内)。

( 5 )读完选文后,你有什么启示?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楠木

楠木是中国特有的珍贵木材,早在唐宋时期就是人们喜爱的树木。到了明清,楠木成了皇家专用木材,皇家有专门置办楠木的部门,当时各地官员将进贡楠木当成头等大事,进贡楠木可作为官员业绩考核和晋升的标准。明清两代均严格禁止除皇家以外的建筑使用楠木,民间如有人擅自使用,会因逾越礼制而获罪。清嘉庆帝杀和珅的20条罪状中就有一条是和珅用楠木建盖了房屋,为奢侈逾制。

自古以来,我国所称的楠木是泛指樟科楠属树种,全球约有该属植物90种,中国约有34种。在拉丁学名中,其属名Phoebe来源于希腊神话中月亮女神之名,也有一种说法是来源于一种北美洲鹟鸟的鸣叫声。

楠属植物多为常绿高大乔木,叶互生,羽状脉;花两性,聚伞状圆锥花序;浆果卵形、椭圆形或球形,花被裂片宿存,包被果实基部,革质或木质。

楠属植物主要分布于亚洲、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主要产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尤以西南、华南为多。此外,在一些名山古刹中,也作为风景树栽培。

楠属植物树干通直,生长较快,木材坚实,结构细致,有香味,不易变形和开裂,易加工,为建筑、家具、船板等优良用材。这是因为楠木有着较好的特性。

一是耐腐性极强。晚明谢在杭的《五杂俎》提到:“楠木生楚蜀者,深山穷谷不知年岁,百丈之干,半埋沙土,故截以为棺,谓之沙板。佳板解之中有纹理,坚如铁石。试之者,以署月做盒,盛生肉经数宿启之,色不变也。”据说,楠木埋在地里可千年不腐,是棺椁的首选用材,也有“寿木之王”的美誉,故价值极高。《红楼梦》中秦可卿的楠木棺材有“一千两银子只怕无处买”的记述。

二是防虫。楠木和樟科的其他植物一样,香气特别,古书记载,其百虫不侵。用楠木制作的箱柜存放衣物、书籍、字画,可以避虫。所以,皇家书箱、书柜必定用楠木。现代那些极为贵重的书籍和纪念品,也多用楠木做盒。

三是不易变型,很少翘裂。由于楠木纹理顺,胀缩性小,不易变形且硬度适中,木材花纹细密瑰丽,特别适于雕刻。北京雍和宫中的楠木佛龛是该寺三宝之一;无锡的宗教博物馆中,那几十米长楠木雕刻的五百罗汉堪称一绝。

明朝末期,楠木就已经濒临灭绝。清康熙初年,也曾派官员往南方诸省采办过楠木,由于耗资过多,康熙深感此举太奢,劳民伤财,无裨国事,遂改用满州黄松,很多大殿的木柱以外包楠木拼接而成。目前,我国的楠木资源极为稀少,高大粗壮的楠木多分布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中。

在我国的34种楠属植物中,有很多珍贵的楠木,例如桢楠、闽楠、滇楠、浙江楠。它们均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并且有濒于灭绝的危险。1984年,当时的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发布的《中国植物红皮书》中将这4种楠木列为稀有濒危植物。

( 1 )下列对选文说明顺序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逻辑顺序
B: 时间顺序
C: 空间顺序
D: 总分顺序
( 2 )下列对本文第⑩段运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下定义 举例子
B: 下定义 列数字
C: 分类别 作比较
D: 列数字 举例子
( 3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最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一项是( )
A: 楠木是中国特有的珍贵木材,早在唐宋时期就是人们喜爱的树木。
B: 楠属植物多为常绿高大乔木,叶互生,羽状脉。
C: 楠木和樟科的其他植物一样,香气特别,古书记载 , 其百虫不侵。
D: 在我国的34种楠属植物中,有很多珍贵的楠木,例如桢楠、闽楠、滇楠、浙江楠。
( 4 )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因为楠木十分珍贵,因此唐宋时期民间不能擅自用楠木,否则就是逾越礼制。
B: 亚洲、美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是楠木的主要分布地,我国多分布在华南、西南地区。
C: 楠木特别适于雕刻,是因为其纹理顺,胀缩性小,不易变形且硬度适中。
D: 我国的部分楠木已成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并且有濒于灭绝的危险。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放下,是一种选择;放下,是一种智慧;放下,是一种境界。不放下,是一种坚守;不放下,是一份信念;不放下,是一种精神。

要求:①请以“放下”或“不放下”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套写、抄袭(包括本卷中的材料);④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他不爱我。”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