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面加横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B: 欲:生,亦我所欲也/己所不欲 , 勿施于人 C: 于:于时冰皮始解/因使唐雎使于秦 D: 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高祖因之已成帝业 | ||||||||||
2、 |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余光中的“乡愁”和“乡愁四韵”,是海外游子深情而优美的恋歌! B: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C: 他是真的没有听到我的话呢?还是故意装作没听见? D: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从小事做起,力求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 ||||||||||
3、 | 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B: 选段将山雀们的歌声比喻成“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的,把人“全身淋透”的“音乐雨”,生动地写出了雨势大而急促的特点。 C: 选段中运用“它们……像……”的排比、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雀们轻捷、活跃、美好的生活情态。 D: 选段最后运用反问,加强语气,强调了山雀们因为生长在“这片深山广林”才能快乐自由地歌唱。 | ||||||||||
4、 |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为哪位诗人的作品?( ) A: 李白 B: 杜甫 C: 李商隐 D: 李清照 | ||||||||||
5、 | 将下列词语句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选项是( ) 那霏霏的春雨,像蚕丝儿那么柔和,① ,给人一种清新、神爽、舒适之感。烟雨迷蒙,使 所有的景色若隐若现,若幻若真,② ! B: ①凉沁沁的,飘在脸上 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C: ①软绵绵的,飘在脸上 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D: ①飘在脸上,软绵绵的 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 ||||||||||
6、 | 下面语段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冬天的北方寒风凛冽,大雪肆虐,一出门,我蓦地打了个寒颤,心想:“这时候,若能在温暖的屋子里,该是多么惬意啊!”只有红梅,不惧严寒,开放出殷红的花朵,在风雪中傲然挺立。 A: lì mò xià yānB: lì mù qiè yīn C: liè mò qiè yān D: liè mù xià yīn | ||||||||||
7、 | 读材料,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
[注]甲骨文 A: 现在使用的汉字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来的。 B: 甲骨文的“春”,写作 ![]() C: 汉字的构成方式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春”和“洋”两个字都是形声字。 D: 隶书确立了汉字以水平垂直线条为基本元素的方形结构。 | ||||||||||
8、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地区的高。 B: 节日期间,人们不仅可以欣赏鹏山旖旎的生态风光,还能欣赏到风情万种的原生态瑶族歌舞。 C: 依法打击网络暴力,为网民理性表达树立健康有序的规则体系。 D: 清明节小长假,南宁市高速路出口车流量持续高涨,有可能刷新春节车流量。 | ||||||||||
9、 | 下列诗句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B: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C: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D: 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 ||||||||||
10、 | 下列划线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然胡不已乎 惧其不已也 死而后已B: 大道之行也 策之不以其道 益慕圣贤之道 C: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天下独绝 湖中人鸟声俱绝 D: 兵革非不坚利也 父利其然也 利尽南海 |
阅读清末诗人谭嗣同的《潼关》一诗,完成后面小题 终古高云簇此城, 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 山入潼关不解平。 ( 1 )这首诗的前两句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写景,写出了潼关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2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三、四两句。 |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宪成后面题目。 与长子受之 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不待远离膝下①,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②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③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故旧耶? 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④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选自《朱子大全》) 【注释】①膝下:借指父母。②汩:搅乱,扰乱。③伎俩: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乡党:乡里、家乡的人。④无忝:不要辱没。 (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盖汝好学/盖大苏泛赤壁云 B: 在家足可读书作文/即书诗四句 C: 千里从师/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D: 归见父母亲戚乡党故旧耶/故虽有名马 ( 2 )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 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 ( 3 )用自己的话说说朱熹让自己儿子千里从师的原因?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从城里回来的第二天早晨,刚睁开眼睛,爹就对娘说:“小三子亲了俺。”
②娘狐疑地问:“你又梦见小三子啦?老头子,又说瞎话了吧?”
③小三子是爹娘最疼爱的小儿子。小时候,小三子经常钻到爹娘怀里,搂着爹娘的脖子,小鸡啄米似的在爹娘脸上啄。爹娘下田回来,被小三子啄几口,心里甜丝丝的,浑身的疲劳也就烟消云散了。小三子长大后,再也没有亲过爹娘,话也少了很多,和爹娘有了大大的隔阂。但是,爹娘都没有忘记小三子的小嘴啄在脸上那种麻酥酥的感觉。自从小三子离开家乡,娘总做小三子亲她的梦,到底做过多少次,她自己都记不清。爹梦见这样的场面比娘少得多,所以每梦见一次,都稀罕得不得了。有时候,娘都梦见小三子好几次了,爹还一次没梦见呢,爹就编瞎话给娘听。娘每一次听了都直撇嘴。
④可这一回的情形却与以往不同。爹没好气地说:“谁做梦了?谁说瞎话了?俺是说前天进城,小三子亲俺了!”
⑤娘惊异地瞪大了眼睛,嚷道:“真的?你昨天回来的时候,咋不早说?快,快给俺说说,小三子咋就亲了你?”
⑥爹看了娘一眼,“唉,俺们那小三子啊……”
⑦原来,小三子大学毕业以后,没能马上找到接收单位。直到秋风吹黄了黄泥湾所有的山头,都还没有小三子就业的消息。小三子的衣、食、住、行全都成了拧在爹娘心头的沉甸甸的疙瘩。爹卖了一千斤稻谷,背着包袱,揣着钱,进城去看小三子,陪小三子住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小三子送爹回去。临出门的时候,小三子突然抱住爹的脑袋,在爹的腮帮上亲了一口。爹愣了,小三子也愣了。小三子松开爹的脑袋,愣愣地看爹。看着看着,小三子的眼泪流出来了,越流越欢,像家乡门前潺潺的小溪。小三子流着泪,缓缓捧起爹的脸,在左脸上亲了亲,又在右脸上亲了亲。最后,小三子紧紧抱着爹,放声大哭起来。
⑧爹咂咂嘴,回味着:“小三子的泪滴进了俺嘴里,咸津津的。”
⑨娘的泪水像门前的小溪汛期来临,哗地流了出来。娘哽咽着,喃喃地念叨:“小三子,俺可怜的小三子。”
⑩不到半天时间,小三子亲他爹老脸的故事就传遍了整个村庄。人们说着说着,笑歪了嘴巴,笑痛了肚皮。自古以来,都是大人和不懂事的娃娃互相亲亲,何曾见过黄泥湾哪个人高马大的小伙子亲吻爹娘的?这个小三子,肯定是在城里呆久了,电影看多了,没羞没臊的。小三子的娘更好笑了,这事儿也值得她大喇叭似的到处宣扬吗?
⑪秋去冬来,小三子回家过年。时光飞逝,过完春节,小三子又要离家了。临走的时候,爹娘把他送到村口。乡亲们簇拥着他的爹娘,一起为他送行。人们都想瞧瞧小三子亲吻爹娘的西洋景儿。可是,小三子挥手再见了,放开脚步走了,也没有亲亲爹娘。突然,人群里响起一个银铃般的声音:“三子兄弟,不亲亲你爹你娘再走?”
⑫小三子停下了脚步,慢慢转过身来。
⑬爹郑重地说:“是呢,你娘等了这么多天呢。”
⑭小三子脸红了,笑了一下,扔掉行李,大步流星地向爹娘奔过来。他弯下魁梧的身躯,半跪着,紧紧抱住衰老伛偻的娘,在娘那被艰难岁月侵蚀得如树皮般粗糙的脸颊上叭地亲了一下。围观的乡亲原先预备开怀大笑,可此时却没有一个人笑得出来了。几位大婶还摸出皱巴巴的手帕,擦拭着眼角悄然涌出的泪花。
(选自 江 岸《亲吻爹娘》)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绿色的梦
陆文夫
①近些年来,梦特别多。没有美梦,没有恶梦,所有的梦几乎都既模糊,又清晰,大都十分遥远。生活好像一部漫长的记录片,白天在录制和放映后半部,晚上却在睡梦中从头放起。
②在那记录片的开头,天空是蓝色的,大地是绿色的,一片柔和的绿色使生命得以舒展。大地的油绿是青青的麦苗,是柳树的绿叶,是还青的春草,是抽芽的芦苇……那好像是梦,我曾经躺在那铺满春草的田岸上,看那油绿的麦苗在蓝天下闪光,在微风中起浪,听那云雀在云端里唧唧地歌唱。
③麦浪,在缭绕的魂梦中经常出现这种绿色的波浪,这种波浪的翻滚能使人感到平和、安静。麦浪不是海浪,没有拍岸的惊涛,没有隆隆的响声,没有海水的咸腥,只有一种细微的沙沙声,大概是麦叶和麦叶相互碰撞。有阵阵野花的香味,却看不见花在什么地方,听得见云雀的叫声,却看不见云雀的身影,她箭似的从麦垄间直插苍穹,飞鸣欢唱一阵之后,又箭似的射入麦浪之间。
④人平躺着,眼迷蒙着,和煦的阳光像一条温暖的、无形的被,躺在这绿色的巨床上,是醒着,是睡着,是梦境还是记忆?
⑤那不是梦,那是半个世纪前的景象。家乡的田野上几乎看不见村庄,远眺村庄都是些黑压压的林带,十分整齐地排列在绿色的田野上。农民虽然不知道什么叫生态平衡,却知道林木是财富,是财富的象征。如果一个村庄上没有树,没有参天的树,而使低矮的房屋裸露在外面,行路的人就会说:“那是一个穷地方。”连叫花子都不会进那个村庄。
⑥小时候,祖母老是跟我讲一个故事,说我家屋后那棵两个孩子都抱不过来的大叶杨,当年只有孩子的手臂那么粗。那年闹春荒,缺草也缺粮,她拿着斧头去砍那棵小树,砍了两下没有舍得,情愿饿着肚子到芦苇滩里去划草叶。那棵大杨树是我们家的骄傲,是我玩乐的天梯,那树上有无数的知了,有十多个鸟窝,可以捉知了,可以掏鸟窝……
⑦我们的村庄家家都有很多树,大多种在门前小河两岸,有些柳树和桃树长大以后就斜盖在河面上,两岸的树像一条绿色的天篷,沿着村庄逶迤而上,这天篷下的小河就成了儿童的乐园。农村里没有幼儿园,都是大孩子带着小孩子,天天在这种绿色的乐园转悠,摸虾、捉鱼、采果实、掏鸟窝、放野火,说是烧过的野草明年会长得更好、更绿。
⑧每逢暮色苍茫,村庄上时不时传来尖锐、悠长、焦急、慈祥的声音,那是母亲在呼唤孩子,那拖得很长的呼唤声,能把一里路之内的孩子从绿色的天地里召回来,洗脸、吃饭,然后便进入梦乡。那梦当然也是绿色的,能使人没齿难忘。
⑨村庄除了树还有竹。我家没有竹园,这是祖父的一大憾事,可我就读的私塾却在大片竹园的旁边,那个村庄家家户户有竹园,一家一家连成片,绵延二三里。读私塾是很寂寞的,整天坐在长板凳上摇头晃脑,念书、写字,动弹不得。八九岁的顽童难以做到这一点,便找各种借口,跑到竹园里去,每次去两三个人,大家轮流,不被老师发现。其实老师也知道,只是睁只眼闭只眼罢了。
⑩竹园是小小蒙童的迪斯尼乐园。迪斯尼乐园是大人们造好了给孩子们看,给孩子们玩的。竹园却是大自然给孩子们的恩赐,让孩子们自己动手,自己去寻找游乐的天地。最有趣的是夏天,教室里闷热,老师也热得受不了,同意学生们把课桌搬到竹园里去学习。十几个蒙童散坐在幽篁里,有的玩耍,有的和老师一起打瞌睡,有的用野藤做吊床。躺在那种悠悠荡荡的吊床上,很快便能熟睡,直到大风吹动竹叶,发出松涛、海涛似的响声,才能把你惊醒,暴风雨来了!
⑪绿色的梦又悄悄地来到枕边,带来了叶的响声,带来野花的香气,似乎还有竹涛的沙沙,还有云雀的唧唧……突然间一阵轰鸣,好像天崩地裂!一辆装着钢筋的大卡车急驰而过,把好梦惊醒,那摹仿虫叫的电子钟正报早晨六点。
⑫这也是一种天地,是城市的天地,在这个天地里长大的孩子,他们将来的梦可能是灰色的,白色的,五颜六色的,不是绿色的。可在所有的颜色之中,绿色最具有生命力。
在美好的青春岁月里,我们常被身边的点点滴滴所触动。一个善意的动作或眼神,一句温馨的鼓励或劝告,一次意外的相遇或碰撞,都能拨动我们年轻而敏感的心,给予我们奇妙的感觉,温暖的情怀,美好的想象,深刻的启示……
请以“于细微处见真情”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