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阳西县方正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册所学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他的《呐喊》。
B: 冰心,现代作家,有诗集《繁星》、《春水》等。本册学了她的《观舞记》。
C: 李大钊,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在《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中,预见了中华民族正逢新的转机,号召国民去开创历史新纪元。
D: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这是学者、诗人、民主战士闻一多的人生信条。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与其让遗憾点缀生活,不如在遗憾中寻找生命的脉膊和亮点。
B: 总有一天,你所憎厌和报怨的日子,都会成为你年老时无限怀恋的记忆。
C: 我时常把一片泛带绿意的叶子,或轻如羽纱的花瓣夹进日记本,让纸页间泻满大自然的芳香,让真实而篷勃的气息在字里行间流动。
D: 成长就像森林,每个人都会迷失或疑惑,而如果能够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觉,我们就会找到更好的道路,更好的方式。
3、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望(shē)  晕(xuàn)   守(zhé)   抽(yē)
B: 形(qiǎn)   渎(xiè)   妖 (qiàn)   谦(xùn)
C: 鹿(zhài)  积忿(fèn)  口(qì)  约(qì)
D: 西(fǎng) 鸟(xiāo)   笨(zhuō)  木(nè)
4、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校长要给他颁发奖状和荣誉证书,他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缓缓地走上了领奖台。
B: 入侵者受到重创,狼狈溃退
C: 国产手机企业都会选择与电商联合,苏宁已经入股努比亚,阿里巴巴抓住了魅族,腾讯和百度也不会袖手旁观的。
D: 这么好的天气区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面对即将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积极申请加入?还是断然拒绝加入?或者只是站在一边远远观望?需要许多国家做出理性的选择。
B: 李克强总理曾说过“有权不可任性”这句话,这体现了总理对各级政府的谆谆告诫,至简,至真,至诚,至善。
C: 卢沟桥亦作“芦沟桥”。在北京市丰台区,跨永定河上(旧时称卢沟河,亦作芦沟河)。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
D: “你的意志将决定你的命运”,他说,“我把我的手、我的心和我的一切财产的分享权都奉献给你。
6、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在我国古代,往往把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称为“居士”,后来,一些文人雅士也自称“居士”。比较有名的,如李白自称“青莲居士”,白居易号称“香山居士”,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
B: 我国古代常用皇帝的年号来纪年,如“庆历四年春”“崇祯五年”;也有干支来纪年,如“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C: “觥筹交错”“强饮三大白”“金樽清酒斗十千”中“觥”“白”“樽”都有“酒杯”的意思。
D: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此外还有号与谥号等用以称呼,若范仲淹与滕子京同游岳阳楼,其间互称“子京”“文正”更显亲近。
7、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张老师和刘老师的儿子也参加了这次“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宣传活动。
B: 一家研究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以上的人有“手机依赖症”,总期待自己收到最新的信息。
C: 高速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D: 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开始采取相应的措施,并认识到这问题的严重性。
8、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 )

A: 一想到考试有可能不及格,他便如芒刺在背 , 坐立不安。
B: 他得了重病,在弥留之际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秘密。
C: 《怒吼吧黄河》一曲一泻千里 , 如中国人民因五千年的苦难而发出的一声怒吼。
D: 他总是避开我的视线,言行相顾 , 时而看看天,时而瞥一眼被打碎的花瓶。
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广(mào) 字(tiē) 恣(suī)
B: 褛(lán) 养(huàn) 荣(yīnɡ)
C: 旋(wò) 护(bì) 章(xún)
D: 烟(cuī) 黑(yǒu) 宽(yòu)
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迎接“世界读书日”,长沙市在浏城桥的新华书店启动了2017年全民阅读活动,旨在倡导和推动全民阅读为目的,引导全社会多读书。
B: 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获奖得者吴文俊年轻时致力于拓扑学研究,有新的发现,年老时开创了全新的数学机械化水平,推动力科学发展。
C: 习主席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化高峰论坛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提出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发展理念。
D: 5月5日,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按照首款最新国际适航研制的干线民用飞机C919首飞成功,实现了中国航空工业的重大历史突破。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相关问题。

听蜀僧浚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绿绮:琴名,晋傅玄《琴赋序》:“司马相如有绿绮。”相如是蜀人,弹者是蜀僧,故以绿绮切之。

( 1 )以下哪种情感没有在诗作中体现出来( )

A: 作者对琴音的喜爱之情。
B: 作者得见故人的亲切之情。
C: 作者对蜀僧的钦佩之情。
D: 作者听琴时的感动、陶醉之情。
( 2 )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借名琴“绿绮”和名山“峨嵋”写出蜀僧来历非凡,暗示其技艺超群。
B: 诗歌借“流水”、“余响”和“霜钟”三个典故,巧妙地将听琴的感受展现在读者 面前。
C: “客心洗流水”是说客人的心像被流水洗过一般,正面突出了琴音的美妙无比。
D: “霜钟”与后文的“秋云”相应成趣,既点明时令是秋天,又暗示时 间已悄悄流逝。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 1 )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①非宁静无以远________

②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_

③年与时________

④遂成枯落________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②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 3 )下面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 “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 4 )用课文原句填空。

①《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

②《诫子书》中能表现“躁”的危害的句子是:________。

( 5 )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秦腔吼起来
张格娟
在秦水岭村,方圆几百个村落,没有人不认识秦天奇的。
秦天奇,说白了也就是一个民间的戏子,一个走乡串户演皮影戏,吼秦腔的艺人。
说着说着,秦天奇也老了,还是先说秦天奇的女儿香伶吧。
那个严寒的冬天,天刚麻麻亮,十六岁的香伶就开始偷偷在院子中练功了。练到火侯时,西屋里传来了老爹急促的咳嗽声,她翻身起步,急步跑向父亲炕头前。她不想让父亲知道自己在偷偷地学唱秦腔戏。
秦天奇看到女儿绯红的小脸,喘着粗气问道:“香伶啊,你……你这么早在院子中踢踢踏踏做什么呢?”
香伶躲闪着父亲的目光说:“爹,我在侍弄花草呢。”老爹爱怜地拉过香伶的手说:“闺女啊,怨老爹没本事,当了一辈子秦腔人,演了一辈子戏,到头来仍然是一个高级叫花子,去学一门手艺,千万别学你爹去演戏啊!”香伶流着眼泪没有言语。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爹演了一辈子秦腔皮影,日子却过得相当牺惶。直落到如今病入膏肓了,也没钱医治。当年,爹的皮影自乐班,吼着秦腔辗转南北,曾经名躁一时,威震八方啊。
可是,香伶两岁时,娘受不了日子的清苦,扔下香伶和吼秦腔的爹,跟一个南方养蜂人走了。自从娘走后,慢慢长大了的香伶,几次三番的让爹教自己唱戏时,爹都不肯。爹说了,闺女,爹吼秦腔已经走火入魔了,不能再让你受这份罪了,干点别的吧。
香伶没有听爹的话,爹在演戏时,香伶就趴在后台看,她好像从小有演戏的天分和灵气。一样的台词,刚学戏的演员都要十遍八遍的,可香伶却能脱口而出。她总是趁爹不注意时学习,一招一式,蛮有大将风味。
爹临走前,眼睛仍然盯着炕头的两只大箱子,那里面是爹一生的全部家当——皮影人。爹说了,将它捐赠给县文化馆吧。爹一辈子都生活在民间,捐了,爹也心安了。
爹走后,香伶赶着驴,将两只大箱子送到县文化馆。文化馆的老师怜惜地说:“闺女,秦老前辈是我们秦腔艺术界的一朵奇葩,他临走时,还有什么要求吗?有什么要求,你尽管提,我们一定满足你。”
香伶说:“我只有一个愿望,我想进县剧团吼秦腔。”
老师面露难色地说:“闺女,秦腔艺人的路艰辛啊。”
香伶斩钉截铁地回答:“再难我也要走,我爹走了一辈子,我也要继续走下去,我忘不了爹临走前望着戏箱子不忍的眼神。”
老师说:“那明天来团里考核吧。”
考核中,在场的秦腔界老艺术家们都以为,这个小巧玲珑的姑娘,那准是“闺阁旦“的好角儿。谁知,灵秀的香伶一声大吼:“王朝马汉喊一声,包相爷手下不留情……”高亢激越的唱腔,吼得地动山摇。激扬的旋律在台上响起时,台下的评委们个个惊呆了,大家都拍手叫绝。这样,香伶的吼秦腔生涯便拉开了序幕。
生活中的香伶,总是生活在戏中,有时候她自己也搞不明白,是自己在台上演绎生活呢,还是生活中她在将戏剧演绎呢?
女儿刚生下来第三天,本来正是静养的时侯,香伶却开始在家中吼秦腔了,一天不吼,她喉咙发痒。
孩子刚满月,香伶不顾老公的劝阻,毅然走上了秦腔舞台。穿起了黑蟒袍,戴起了长须,将一个黑脸包公演绎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在台上激情洋溢的香伶,做梦也没有想到,回到家时,老公却和人在家谈一场交易。
香伶发怒了,几次三番劝老公,那种钱不能拿的,可老公非但没有听他的,还痛骂她穷戏子。香伶没有言语,她清楚,生活中的她只有走进戏里,才能忘却诸多不快乐。
如今,这种不快乐已经像毒蛇一样吞噬着她的心。她不能容忍,剧里剧外自己两重性格,她在犹豫矛盾中徘徊着。
一向将包公演得活灵活现的她,突然间却像一把断了线的二胡,发出了呜呜的声音。一上台,香伶脑海里总是出现老公将那笔希望工程款装进自己口袋中那狰狞的面孔。她演砸了,台下一片喝倒彩的声音。从此,香伶拒绝饰演包公,她觉得自己不配。
香伶做了生活中的包拯。她一纸诉状,将老公送入了监狱。香伶又何尝不知道,将老公送进监狱,意味着她和女儿要受苦的。可她不能这样做,她要让戏中的她和戏外的她融为一体。她无悔自己的选择。
重新上台后的香伶,奇迹般的又开始演包公了,而且比以前演得更形象生动。
夜深人静时,香伶望着灯光下酣睡的女儿,她轻轻地说,女儿啊,长大了当一个好妻子吧,别再像娘一样吼秦腔了,娘已经离不开秦腔了。
可她又怎么能知道,女儿会不会又是另外一个自己啊?
(选文有删改)

( 1 )小说题目“秦腔吼起来”中的“吼”有什么深刻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 2 )香伶爹去世前,眼睛仍盯着炕头的两只大箱子。这个细节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 3 )仔细阅读小说的结尾,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另外一个自己”是什么样的?请简要概括。
②你认为香伶的女儿会不会成为“另外一个自己”?请结合小说内容,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 4 )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参加剧团考核时,香伶“一声大吼”使评委惊呆了,是因为一个小姑娘却扮演了包公的角色,也因为小姑娘的唱腔高亢激越,非同寻常。
B: 香伶想进县剧团吼秦腔,只是为了继承爹的衣钵,完成爹生前的夙愿。
C: “生活中的香伶,总是生活在戏中”,可见香伶不仅是在用心演戏,更用包公这个形象的内涵要求生活中的自己。
D: “闺女,秦腔艺人的路艰辛啊。”这句话既是对香伶爹一生艰辛的总结,又为下文写香伶因秦腔忍受身心的煎熬埋下伏笔,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阅读课外选交,回答后面的问题。

钓 虾

鲁彦①

每年一到夏天,河水渐渐浅了,清了,从岸上可以透彻地看到近处的河底。早晨的太阳从东边射过来,石洞口的虾便开始活泼地爬行。伏在岸上往下望,连一根一根的虾须也清晰地看得见。

这时和其他的孩子一样,我也开始忙碌了。从柴堆里选了一根最直的小竹竿,砍去了旁枝和丫杈,在煤油灯上把弯曲的竹节炙直了,拴上一截线。从屋角里找出鸡毛来,扯去了管旁的细毛,把鸡毛管剪成几分长的五截,穿在线上,加上小小的锡块,用铜丝捻成小钩,钓竿就成功了。然后在水缸旁阴湿的泥地,掘出许多黑色的小蚯蚓,用竹管或破碗装了,拿着一只小水桶,就到墙外的河岸上去。

“又要忙啦!钓来了给谁吃呀?”母亲每次总是这样地说。

但我早已笑嘻嘻地跑出了大门。

把钩子沉在岸边的水里,让虾儿们自己来上钩,是很慢的,我不爱这样。我爱伏在岸上,把钓竿放下,不看浮子,单提着线,对着一个一个的石洞口,上下左右地牵动那串着蚯蚓的钩子。这样,洞内洞外的虾儿立刻就被引来了。它颇聪明,并不立刻就把串着蚯蚓的钩子往嘴里送,它只是先用大钳拨动着,做一次试验。倘若这时浮子在水面,就现出微

微的抖动,把线提起来,它便立刻放松了。但我只把线微微地牵动,引起它舍不得的欲望,它反用大钳钩紧了,扯到嘴边去。但这时它也还并不往嘴里送,似在做第二次试验,把钩子一推一拉地动着。我便把线搓动着,一紧一松地牵扯,使钧尖正对着它的嘴巴。看见它仿佛吞进去了,但也还不能立刻提起线来,有时还须把线轻轻地牵到它的反面,让钩子扎住它的嘴角,然后用力一提,它才嘶嘶嘶地弹着水,到了岸上。

把钩子从虾嘴里拿出来,把虾儿养在小水桶里,取了一条新鲜的小蚯蚓,放在左手心上,轻轻地用右手拍了两下,拍死了,便把旧的去掉,换上新的,放下水里,第二只虾子又很快地上钩了……

“你这孩子真会钓,这许多!”大人们望了一望我的小水桶,都这样称赞说。

到了中午.我的小水桶里已经装满了。

“看你怎样吃得了!……”母亲又欢喜又埋怨地说。

她给我在饭锅里蒸了五六只,但我照例地只勉强吃了一半,有时甚至咬了半只就停筷了。

到了第二天早晨,水桶里的虾儿呆的呆了,白的白了,很少能够养得活。母亲只好把它们煮熟了,送给隔壁的人家吃。

“你只是给人家钓,还要我赔柴赔盐赔油葱!”她老是这样地埋怨我。“算了吧,大热天,坐在房子里不好吗?你看你面孔,你头颈,全晒黑啦!”

但我又早巳拿着钓竿、蚯蚓,提着小水桶,悄悄地走到河边去了。

夏天一到,没有什么比这更快乐,空水桶出去,满水桶回来。

直至秋天来到,天气转凉了,河水大了,虾儿们躲进石洞里,不大出来,我也就把钓竿藏了起来。但这时母亲却恶狠狠地把我的钓竿折成 I了两三段,当柴烧了。

“还留到明年吗?一年比一年大啦,明年还要钓虾吗?明年再钓虾不给你读书啦,把你送给渔翁,一生捕鱼过活!……”

待下一年的夏天到时,我的新钓竿又做成了:比上年的长,比上年的直,比上年的美丽,钓来的虾也比上年的多。母亲老是说着照样的话,老是把虾儿煮熟了送给人家吃。

(选自散文《钓鱼》,题目有改动,文章有删改)

【注释】①鲁彦(1901—1944),浙江镇海人。著名乡土小说家、翻译家。

( 1 )读完全文,请你简要写出“我”一到夏天就去河边钓虾的原因有哪些。

( 2 )文章第二段中连续使用了一系列动词,请你说说这些动词有什么作用。

( 3 )下列四篇课文的语言特色与《钓虾》最接近的是( )。

A: 《安塞腰鼓》(刘成章)
B: 《端午的鸭蛋》(汪曾祺)
C: 《海燕》(高尔基)
D: 《那树》(王鼎钧)
( 4 )你喜欢文中的母亲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顿悟

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脆弱的玫瑰”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