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住西湖
B: 余强饮三大而别
C: 非丝非
D: 一童子烧炉正沸
2、下列句中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清荣峻茂,多趣味。良:甚,很。(《三峡》郦道元)
B: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霸上。军:驻军。(《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
C: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但是。(《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D: 疏条交映 , 有时见日。交映:互相掩映。(《与朱元思书》吴均)
3、

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不久发生在湄公河上的中国船员被害事件,给许多滞泰中国船员带来了不可名状的恐惧。
B: 随着近年来微博的异军突起,权威人士对这项新事物的美妙与危险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C: 面对故弄玄虚的国内外形势,我们要努力推动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D: 法网女单冠军李娜目前状态低迷,面对记者的采访,她终于不能自已 , 流下了泪水。
4、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文后问题。

不知故乡

①我不知道我的故乡该在哪里。

②襁褓中,故乡可能就是慈爱的目光,远离了母亲我想我肯定会哇哇大哭,不然,做母亲的有事离开何以要偷偷地走?有了记忆,故乡是________的家,高高的门槛把世界分作故乡与异地,好不容易跨了大门还要回首望一望家是否依旧。稍大故乡变作熟悉的村子,十里外的小镇是不敢去的,害怕忘了回家的路。

③我从来都不去想大西北的________,事实上却让我身临其境。于是,让我舍得为故乡流泪,让我舍得为故乡贴金。每每回家一趟,总会花些辰光走走旧地。

④而今,回来了,离家五百里,都在江南,给人感觉似乎就在村口。故乡不再是少时的内涵,它是爷爷山间的息地与父母的花发和病躯。

⑤故乡是酒,时久而味弥醇。

⑥我不知我的故乡该有谁。

⑦我知道乡下那时的干部很多,书记、会计、大队长、小队长……记得马成曾是大队长,脖子上挂只哨子,整天命令大伙今天这么这么,明天如何如何。现在他已没这份权力了,不过养了三四百只鸭子,照旧吆喝鸭子们从东到西,由南去北,每天拿百来斤谷子骗它们下蛋,据说收成也蛮好。

⑧二龙一家是村里的象征。他办一家建材厂和一家印刷包装厂,效益一直冒尖,镇子上好多人都想进他的厂。董事长、总经理是他的头衔,西装革履,戴副变色眼镜,手握大哥大,挺像回事的。这回叫我在城里帮他找辆车子,说“桑塔纳”差了些。要进口的,钱不在乎,要的是气派。

⑨故乡是春,朝气袭人。

⑩我找不着我故乡和我故乡的人,不管时空。

⑪ 我的故乡是低矮的民房与________的村路,穿着补丁衣裳的________的村姑村夫和到处瞎奔随地拉屎的猪羊。自来水与煤气灶,皮夹克和表弟胯下的“马”,大婶指问的“星”,不是我记忆中的故乡。

⑫ 可是,我有故乡。我曾经在那里生养,浓浓的乡音是不灭的印记,不然,有聊无聊时,怎会有意无意地念着它,护着它。

⑬ 故乡,一篇上乘的散文,形散神宛然。

( 1 )在文中空白处依次填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和睦 荒芜 曲折 舒适
B: 温馨 荒凉 泥泞 闲适
C: 和睦 凄凉 崎岖 闲适
D: 温馨 凄清 坎坷 舒适
( 2 )对“让我舍得为故乡贴金”一句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极力粉饰自己的故乡
B: 舍得资助自己的故乡
C: 舍得花钱回故乡
D: 极力赞美自己的故乡
( 3 )对文章标题“不知故乡”的深刻含义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乡发生了大的变化,“我”找不到故乡了。
B: “我”从小离开了故乡,对故乡已经没有什么印象,所以“不知故乡”。
C: 故乡发生了深刻变化,作者对故乡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既清晰又朦胧的情怀,所以说“不知故乡”。
D: 作者在很多地方生活过,故乡的内涵难以确定,所以说“不知故乡”。
( 4 )对本文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烘托
B: 象征
C: 对比
D: 联想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发垂髫”和“伛偻提携”都是代指老人和小孩,分别出自两篇描写见闻的“记”。
B: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中的“加冠”指男子二十岁举行的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
C: “崩殂”指帝王之死,“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守”指因罪贬谪流放,出任外官。
D: 诗人陆游和文天祥虽处于不同时代,但其作品都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6、下列语句中标点无误的一项是( )
A: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境,这次旅游我算是领略到了。
B: 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
C: 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D: 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7、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届/聘 流/锋芒毕不齐/强人意
B: 烟/取 染/如坐针 孜孜不/胜在握
C: 车/湖 罚/心积虑 相形见/咄逼人
D: 好/开/一丘之 不应求/商国是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诗人汪国真已经离世,但他的声音容颜却时常浮现在我们脑海里。
B: 性格情弱的李娟的母亲,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表现出了异常的坚韧。
C: 屠呦呦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研究,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为医学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D: 是否实行不动产统一登记,能更好地保护不动产权利人的合法财产权,保障不动产交易安全,维护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
9、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 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却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是物质生活过于丰富让我们无法选择,还是我们的味觉麻木了呢?
B: 置身二一九公园,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一切都是那么美不胜收。
C: 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老百姓的消费欲望,原来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D: 妈妈在抽屉翻来覆去好几遍,可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身份证。
10、下列划线字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 心乐 乃记而去
B: 岸势犬牙差互 以境过清
C: 乃记之去 隶从者
D: 潭中鱼百许头 不久居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
偶 题

朱 熹
青山门外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注释】①幅巾;古代文人用绢一幅束发,称为幅巾,为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②崔嵬(wéi):山高大不平。这里指山。③底处:何处。

( 1 )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首句“堆”得精妙。请说说“堆”字为何用得精妙。

( 2 )选出下列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 “幅巾”是古代文人一种儒雅的装束,诗中借此交代诗人的身份与闲适、高雅的生活情趣。
B: “终日”一词,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厌倦读书生活,希望早日得到朝廷重用的急迫心理。
C: 第三、四句诗是说常人只见到云腾致雨的现象,却不知云从何处来,因而悟出凡事都要追根溯源的道理。
D: 这首诗抒写诗人生活中的偶然所见,虽然着笔不多,却耐人寻味,能够引导人们积极思考。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②赞日: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 1 )下面句子中划线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B: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D: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 2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3 )文章叙述了五柳先生有两个主要的爱好:一是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的程度;二是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的程度。
( 4 )陶渊明通过写五柳先生的“醉”,反映了他自己怎样的内心世界?
( 5 )有人说:“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与时代格格不入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相关问题。
这个惊人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弄得大街小巷家喻户晓,不到五分钟的工夫,大钟疯了似地噹噹直响,全镇的人都行动起来。卡第夫山事件随即显得没有多大意义,盗贼的事也摆到了一边去。大家套上马鞍,给小船配好划手,叫渡船出发,不到半个时辰,全镇就有二百多个人潮水般顺着公路和河流向山洞涌去。
那天下午,林子里好像什么也没有,一片沉寂。许多妇女去看波莉姨妈和撒切尔夫人,想安慰她俩,结果大家一齐骂个不停,这要比安慰人的话更顶用。这一夜全镇显得十分沉闷,大家都在等消息;但当黎明最后来临时,所有的消息都是一句话:“再送些蜡烛去——送些吃的。”
撒切尔夫人几乎神经失常,还有波莉姨妈也是。撒切尔法官从洞中派人传来令人鼓舞的好消息,可这一点也不能引起大家的兴致。天快亮时老威尔斯曼回了家,他浑身滴满蜡烛油,蹭满泥土,差点累得精疲力竭。他看见哈克仍睡在那张床上,烧得昏过去。医生们都去了山洞,因此道格拉斯寡妇来负责照看他。她说她对他一定会尽全力,哈克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或者不好不坏,那是另一回事,但他属于上帝,上帝的任何东西都应该受到重视。威尔斯曼说哈克有优点,寡妇说:“的确如此,那就是上帝给他留下的记号,上帝从没有放弃给人留下良好的记号,凡经他手的人,都有良好记号。”

( 1 )本文段出自《 》,作者是

( 2 )在选文中众人在寻找困于洞中的汤姆时,汤姆此时经历了哪些困境?在困境面前汤姆表现了哪些可贵的品质?

( 3 )结合全文,你对汤姆的历险如何看待?联系现实谈。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不落别处

①在盛夏的信义路上,常常会看到一位流浪的老人。他土头土脸,相貌丑陋,怪怪地穿一件很厚的褪了色的中山装,中山装里还有一件破旧的毛衣。平常他就蹲坐在街角,歪着脖子,看来往的行人,也不说话,只是轻轻地摇动手里的奖券。

②他很少会站起来走动。当他站起,我才发现他的椅子绑在皮带上,走的时候,椅子摇过来,又摇过去。他穿着一双老式的大皮鞋,摇摇晃晃像陆上的河马。

③如果是中午,他就走到卖自助餐摊子的前面,想买一些东西来吃,摊贩看到他,通常会盛一盒便当送给他。他就把吊在臀部的椅子对准臀部,然后坐下去。吃完饭,他就地睡午觉,仍是歪着脖子,嘴巴微张。

④夜晚,他会找一块干净挡风的走廊睡觉,把椅子解下来当枕头,和衣而睡。

⑤我观察流浪汉很久了,他全部的家当都带在身上,几乎终日不说一句话,可能他整年都不洗澡的。从他的相貌看来,应该是北方人,流落到这南方的街头,连最炽热的夏天都穿着家乡的厚衣。

⑥对于街头的这位老人,大部分人都会投以厌恶与疑惑的眼光,小部分人则投以同情。

⑦我每次经过那里,总会向老人买两张奖券,虽然我知道即使每天买两张奖券,对他也不能有什么帮助,但买奖券使我感到心安【A】。

⑧记得第一次向他买奖券那一幕,他的手、他的奖券和他的衣服同样的油腻污秽,他缓缓地把奖券撕下,然后在衣袋中摸索着,摸索半天掏出一个小小的红色塑胶套。这套子竟是崭新的,和他并不相配。

⑨老人小心地把奖券装进红色塑胶套,由于手的笨拙,做这个简单的动作也十分艰难。

⑩“不用装套子了。”我说。

⑪“不行的,讨个喜气,祝你中奖!”老人终于笑了,露出有空缺的几颗牙,说出充满乡音的话。他终于装好了,慎重地把红套子交给我,红套子上写着八个字“一券在手,希望无穷”。

⑫后来我才知道,不管是谁买奖券,他总会努力地把奖券装进红套子里。慢慢我理解了,小红套原来是老人对买他奖券的人一种感激的表达。每次,我总是沉默着耐心【B】等待,看他把心情装进红封套,温暖四处流动着。

⑬和老人逐渐认识后,有一年冬天黄昏,我向他买奖券,他还没有拿奖券给我,先看见我穿了单衣,最上面的两个扣子没有扣。老人说:“你这样会冷吧!”然后,他把奖券夹在腋下,伸出那双油污的手,要来帮我扣扣子,我迟疑了一下,但没有退避。

⑭老人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我的扣子扣好,那时我真正感觉到人纯净的善意,在老人为我扣扣子的那一刻,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鼻子因而发酸。

⑮老人依然是街头的流浪汉,我依然是我,向他买着无关紧要的奖券。但在我们之间,有一些友谊,装在小红套,装在眼睛里,装在不可触摸的心之角落。

⑯我向老人买过很多很多奖券,从未中过奖,但每次接过小红套时,我觉得那一刻已经中奖了,真的是“一券在手,希望无穷”,我的希望不是奖券,而是人的好品质,它不会被任何境况所淹没。

⑰“好雪片片,不落别处!”它美丽地落下不见了,但灌溉了我们的心田。

( 1 )第①段中描写老人外貌的句子,对刻画老人形象起什么作用?

( 2 )本文语言意蕴丰富,让人回味无穷。请结合语境,任选文中【A】或【B】处加以品析。

( 3 )文中两次出现“一券在手,希望无穷”,分别说说它们不同的含义。

( 4 )文章题目“不落别处”改为“卖奖券的老人”好不好?请简述理由。

四、写作(分值:60分)
大自然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以色彩斑斓的美景点燃我们的眼睛,灿烂我们的心情,丰富我们的感受……许多同学都曾结交过不少自然界的“朋友”,并同它们展开过心灵的对话。请你以“感受自然”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默落丶此釹孓”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