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给下边句子中划线的词选择恰当的一项。 B: 相信而服务 C: 相信而听从 D: 相信并服帖 ( 2 )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 )A: 挺立 B: 勉强支撑 C: 挺拔 D: 很,非常 |
2、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许多名人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与失败不是上天赋予的,而是个人努力的结果。 B: 如果全民都沉浸在书籍的海洋中,整个民族的性格就会得到润物无声。 C: 随着我市截污排污工程的顺利开展,让工程所到之处的居民深切感受到工程建设带来的实惠。 D: 家长为自己孩子购置的多功能电话手表,是一种可以双向通话,能准确定位,并具有防水功能的电子设备。 |
3、 | 下面句中没有通假字的的一项是( ) A: 不亦说乎B: 尊君在不 C: 学而不思则罔 D: 宁可以急相弃邪 |
4、 | 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濂的求学经历,说明是否学业有成,关键在于自己勤奋努力的学习。删去“是否”。B: 斑马线上之所以交通事故频发的原因,是由于驾驶员和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不强造成的。删去“造成的”。 C: 校长经常指导我们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在“科学的学习方法”前加“运用”。 D: 从这本书里,使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英语阅读理解的技巧。删去“从……里”。 |
5、 | 下列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 蹒跚(pán) 愧怍(zuò ) 吊唁(yàn) 罄竹难书(qìnɡ)B: 嶙峋(xún) 两栖(xī) 老妪(yú ) 风雪载途(zài) C: 荒谬(miù) 仄歪(zè) 阻遏(yè) 毛骨悚然(sǒnɡ) D: 尴尬(ɡān) 潮汐(xī) 伧俗(chānɡ) 在劫难逃(jié) |
6、 |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边塞/塞责 应和/随声附和 自吹自擂/擂鼓助威B: 嫉妒/疾病 高亢/引吭高歌 持之以恒/恃强凌弱 C: 果脯/胸脯 提防/提心吊胆 方兴未艾/自怨自艾 D: 沧桑/悲怆 榜样/依山傍水 贻笑大方/心旷神怡 |
7、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论语》的作者是孔子,字仲尼。他是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称为“大成至圣先师”。 C: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老舍的语言俗白精致,雅俗共赏,被称为“语言大师”,同时他也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D: 在中国古代诗歌意象中,“柳”往往象征着惜别、留恋,“松柏”往往象征着顽强、高洁,“子规”往往象征着悲苦、凄凉、哀怨,“鸿雁”往往象征着思乡怀亲、书信,“乌鸦”往往代表着衰败、荒凉。 |
8、 | 金庸小说《天龙八部》的书名有什么含义( ) A: 武术招式 B: 佛教名词 C: 宗教派别 D: 人物绰号 |
9、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B: 孕育 细腻 收藏 C: 孕育 细致 搜索 D: 培育 细腻 搜索 |
10、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美国小说《地下铁路》的主人公黑奴科拉,在逃离南方的一路上,不但展现了不凡的智慧和勇气,而且遭遇各种艰难险阻。 B: 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和成败,事关亿万百姓福祉。 C: 近日,华商报“怕弄脏地面农民工脱鞋跪地取款”一文见报后,这名脱鞋跪地操作的农民工赢得了大家的同情和尊重。 D: 空军试飞员将驾歼-20飞机在第11届中国航展上进行飞行展示,这是中国首次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公开亮相。 |
阅读下面的诗歌后,完成下列小题。 【甲】春别曲 (唐)张籍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江头橘树君自种,那不长系木兰船。 【乙】闽中秋思 (唐)杜荀鹤①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注】①杜荀鹤;唐代诗人。字意之,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 ( 1 )这两首诗的一二两句描写景物时都注重“着色”,请从“染”和“匀”两个字中任选一个,结合诗句赏析妙处。( 2 )两首诗均含蓄地借物抒情,但表达的情感不同,请分别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 |
阅读下要文言短文,回答问题。 ①至明使去________ ②延名儒以掖之________ ( 2 )于令仪“长厚不忤物”,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3 )于令仪用自己的言行教诲了周围的人,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
北京的春天
①北京的春天很美,但却很短。
②我的等待穿越了漫长寒冷的冬季,直至春天的到来。
③北京的春天似乎来得有些唐突,昨日还硬朗的风,今天就轻柔了许多。托起草儿的脸,轻轻触摸,放开手就是一片绿茵。昨天还是星星点点,今天就已花满枝头,春天的脚步就是这么任性。再看路边地上的土,松软起来,周围的树木花草在春风中摇曳着,仿佛洋溢着鲜活充盈的气息。北京的春天来了,于是赶紧融入其中,追随春风一同跳起欢快的舞蹈。
④我喜欢用 来寻找春天。在北京,当春天来到的时候,会有一种特别的气息,我一直未寻找到合适的词来描述,只好借用朱自清先生的话,叫做“新翻的泥土气息”。
⑤我喜欢用 来体会春天。我只觉得在北京,春天里的晨钟暮鼓,风动鸟鸣,都会给人带来欢快和愉悦。
⑥我喜欢用 来领略春天。有一首歌这样唱:“春风吻上我的脸,告诉我现在是春天。”吻中包含着的柔、轻、软、暖等正面的感觉,都能在春天里找到。在北京,春天会让人的所有细胞都活跃起来,敏锐、多情、活泼、欢愉。
⑦我喜欢用 来感受春天。北京城里道路两侧会在你不经意中冒出点点红、白、黄、绿,多情的柳树静悄悄地吐出嫩芽,仿佛一根根浅绿色的丝带,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这一切无不让人强烈地感受到浓郁的春天气息。
⑧北京的春天生机勃勃,柔和的春风拂着细细的柳丝,远近的桃花开了,粉粉的、一片片、一簇簇。长安街红墙边的白玉兰吐露着春天的气息,无声绽放。昨天才发现刚刚冒出花骨朵儿,今天再见,就如玉如璞,露出湿润洁白,仿佛青春期的少女,几日不见,就丰润饱满,变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⑨儿时曾经居住过春城昆明,反而难得体会到春天的珍贵,因为春城四季如春,生活在春城的人们无时无刻不沉浸在春天般的温暖和喜悦之中……而在北京却大有不同。整整一个冬天积聚的苍凉与寒冷,在短暂的瞬间挥然而去,天高、云淡,鸟儿如心灵放飞一般展翅在空中游弋,看绿色风景,闻沁脾芬芳,这是多少人心中的夙愿。
⑩春天似乎也格外善解人意。每当她来到北京城总是显得十分慷慨,把明媚的春光尽情洒满大地,把盎然的春意展现得淋漓尽致。但北京的春天格外匆忙,当人们还来不及细细品味,仔细领略美丽的春色时,就只见花落点点,漫天飞扬,春光悄悄离去,盛夏就高调地为京城带来浓绿。
北京的春天很短,但是很美。
(本文有删改)
( 1 )文章第④到第⑦段,作者分别从哪些感官角度来描写北京的春天的?请结合相应段落的内容,将④到⑦段首句中的空格补充完整。④我喜欢用________来寻找春天。
⑤我喜欢用________来体会春天。
⑥我喜欢用________来领略春天。
⑦我喜欢用________来感受春天。
( 2 )结合语境,根据括号中的提示,赏析下列句子。①北京的春天似乎来得有些唐突,昨日还硬朗的风,今天就轻柔了许多。(谈谈你对“唐突”的理解)
②昨天才发现刚刚冒出花骨朵儿,今天再见,就如玉如璞,露出湿润洁白,仿佛青春期的少女,几日不见,就丰润饱满,变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从修辞角度体会句子的妙处。)
( 3 )第⑨段将________和北京进行对比,目的是为了突出________。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每当看到现在孩子背着那印满各式各样卡通画的精致书包上学时,我就会想起属于我的第一个书包。
那是个花格子书包,妈妈做的。
7岁那年,我终于拥有了上学的资格。可是我没有书包。
那时,我们乡下孩子最常背的就是用花布拼成的花格子书包。每当同学们谈论谁的书包哪块花布多么多么好看时,我都会躲得远远的。心里却一遍遍地喊着:我也要有一个花格子书包!
我终于向母亲开了口。
"家里没有碎花布。"妈妈平静地说。
"我要!"我固执地坚持着,却不敢看妈妈的脸。家里的窘境我是知道的。
面对我的倔强,妈妈没有再说话。
从那以后,我发现从来不喜欢串门的妈妈开始串门了。对于寡言少语的她来说,和人谈天说地是多么吃力的事情!有好几次,在一边玩耍的我发现妈妈的脸被别人的话锋逼得通红通红。不知串了多少家的门,不知有多少艰难的开口,妈妈终于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
开学的前夜,妈妈把书包做好了。美丽的图案,细密的针脚——这真是一只可爱的书包!我还惊喜的发现,书包里面居然还有一个夹层。这可是我们村独一无二的新设计啊!
我兴奋地把书包看了又看。然后抬头看看妈妈的脸,她的眼神十分安适。
"好好学习。"她依然平静地说。
躺在床上,我的泪水忍不住淌了一脸。愧疚和不安开始一点一点地吞咽我的喜悦和满足。我知道这书包意味着什么:这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这道道匀净的线路是她那颗绵延万里却从不言爱的心啊!
第二天上学时,我郑重地背上了这只书包。书包里装的东西很少,我却觉得它沉甸甸的。后来,它一直陪伴我读完了小学和中学,直到它不能再用,我也依然保存着它。因为我知道:这只书包必定是世界上最珍贵最美的书包。
因为有一位好妈妈,我们的日子甜如蜜糖;因为有一位好老师,我们的未来充满希望;因为有一位好伙伴,我们的生活幸福荡漾。
请以《因为有你》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突出人物的特点,抓住典型的事来写;②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④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