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宁波市镇海区龙赛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谈读书》的作者培根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作家,“知识就是力量”就是他的名言,其随笔致力于探讨并树立新的信念、规范和道德。
B: 《海燕》是一首散文诗,具有散文和诗的特点,全文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把海燕放在暴风雨“来临之前”——“逼近之时”——“即将来临”三个场面中进行刻画。
C: 《过零丁洋》的颈联运用“惶恐滩”“零丁洋”两个典故,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诗人对前途的忧虑。
D: 《曹刿论战》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作,全文紧扣“论战”中心,全面记叙了长勺之战,生动刻画了曹刿的形象,充分表现了《左传》善于剪裁、言简意赅的特点。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遗憾 腻烦 恪尽职守 穷愁潦倒
B: 滑稽 挑畔 瞑思遐想 盛气凌人
C: 烦燥 蓬蒿 广袤无垠 相得益章
D: 睿智 嘻闹 迥乎不同 鸦鹊无声
3、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个建筑工地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错落有致 , 被责令限期整改。
B: 从普通焊工成为我国高铁焊接专家的李万君是名副其实的“大国工匠”。
C: 语文老师给我们讲了革命先烈鲜为人知的故事。
D: 李铭是个小棋述,连走路、吃饭、睡觉都在琢磨棋谱,真是乐此不疲
4、

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 在戏剧演出的综合性整体中,剧本虽然是基础,但居于中心地位的却是演员的表演。
B: 四大吝啬鬼分别是法国莫里哀笔下的阿巴贡,俄国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法国果戈里笔下的泼留希金和英国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
C: 《左传》旧传为春秋时期孔丘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D: “每天夜晚,他都来到林中草地,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这句话属于并列复句。
5、下列加下划线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皆以美徐公 所欲有甚生者
B: 因为号焉 不物喜,不以己悲
C: 年九十 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D: 不知有汉 悟前狼假寐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艾青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艾青诗选》共收录了他98首诗,分为30年代和40年代两部分。
B: 《傅雷家书》中傅雷先生以自己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修养进行悉心指导,让我们感受到那份动人的舔犊之情。
C: 《西游记》里的菩提祖师住在灵山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是传授美猴王武艺的师傅,对三教九流、长生之术、七十二变、腾云驾雾等样样精通。
D: 《水浒传》中宋江原是一刀笔小吏,怒杀阎婆惜后被逼上梁山。人称“孝义黑三郎”的他,在回沂州接老父时,曾杀了四只吃掉老父的老虎。
7、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索(lè) 面(jiá) 挑拨离(jiàn) 扣人心(xuán)
B: 裂(jūn) 悍(biāo) 含情脉(mò) 一而散(hònɡ)
C: 怨(mán) 野(ɡuǎnɡ) 素平生(mèi) 屡见不(xiān)
D: 体(xuè) 灯(zhǎn) 前后继(pū) 不应求(ɡōnɡ)
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qiáo) 妄自菲(bó) 荒 鞠躬尽
B: 拮(jū) 屡见不(xiān) 懈 相辅相
C: 怪(chēn) 引高歌(kàng) 赠 正襟
D: 强(juè) 相形见(chù) 幕 引喻失
9、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枢纽 荧光屏 心无旁鹜 豁然贯通
B: 决窍 狙击手 一筹莫展 袖手旁观
C: 懈怠 流水账 断章取意 孜孜不倦
D: 庇护 挖墙脚 唯唯连声 吹毛求疵
10、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有人把小道消息传得惟妙惟肖 , 简直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B: 文章写到这个份上,遣词造句都不重要了,一切妙手偶得 , 无处不妥贴、无处不耐人寻味,读者会陪你哭陪你笑。
C: 《阿Q正传》对国民性弱点的揭示,至今仍然振聋发聩
D: 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同学中鹤立鸡群 , 是校草的热门人选。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下面小题。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注释】①丘二十二员外:名丹,苏州人,曾拜尚书郎,后隐居平山上。一作“邱二十二员外”。②属:正值,适逢,恰好。③幽人:幽居隐逸的人,悠闲的人,此处指丘员外。

( 1 )下列词语都能准确表现季节特征的一项是( )
A: 秋夜 散步 未眠
B: 秋夜 凉天 松子落
C: 凉天 空山 幽人
D: 秋夜 松子落 未眠
( 2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怀人诗,前两句写作者自己,后两句写所怀之人。
B: 前两句是写实,写出了作者因怀人而在凉秋之夜徘徊沉吟的情景。
C: “空”“落”两字是对邱丹隐居之处临平山的静态描写,描绘出山的幽静。
D: “幽人应未眠”是诗人的想象,诗人由自己因怀人而徘徊不寐,推想对方应该也未眠。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日:“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俄而雪骤________

②寒雪日内集________

③俄而雪________

④与儿女讲论文义________

⑤撒盐空中差可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未若柳絮因风起。

②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 3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括了谢太傅一家咏雪的背景,精练地交代了时间“寒雪日”、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事件“________”等因素。
( 4 )兄妹两人一个把雪比作盐,另一个把雪比作柳絮,哪一个更好呢?说说你的理由。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条清澈的小河,一条______在岸边的渡船。

我立在船头,一身蓝色的衣服倒映在水里。船身开始晃动,船老大扛着一根竹篙上来了。一个背着书包的圆脸少年站在河埂上朝老人大声问:“老爹,没钱能上船吗?”

老人正在弯腰解着缆绳,头也不抬:“没钱坐什么船,笑话!”竹篙一______,小船离岸而去。

孩子像当头挨了一棒,孤零零地立在岸上。离得老远,我看见孩子两眼睁得溜圆,牙帮骨在不停地挫动,两道小刷子似的眉毛紧紧地蹙在一起。忽然,他把衣裳一脱,连同书包______在手中,“哧溜”一下滑进了河里。

秋风秋水,他受得了吗?一股同情的潮水从我心上______过,想喊,没喊出声。孩子举着衣服、书包,踩着水,一摇一摇地向河当中游去,黝黑的脸蛋冻得乌青。撑船的老汉愣愣地望着,忽然大叫:“孩子,上船,快上船!”孩子好像没听见。

船撑到孩子跟前,孩子使劲把头别过去。

“上船吧——别冻坏了。”老人似乎在哀求,“钱一分也不要。”

孩子不理他,依然向前划。落满彩霞的河水被孩子的臂膀切割成一块块五彩的锦缎,那手中的花格子衬衣就像五彩的花瓣,黄黄的书包真像花瓣中的花蕊。

好一朵开在浪花丛中的奇葩!好一个倔强的少年!

孩子终于到了对岸,泥鳅一般窜上了堤埂。阳光在他的脊背上滚动,像一条条刚出网的银鱼在蹦跳。他把衣裳一套,捡起书包,飞也似地跑了。河边的沙滩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像一条无限延长的省略号。

后来,我打听到,那孩子考取了对岸的中学,那天是开学的头一天。

有趣的是,以后我每次过河,只要赶上学生上学放学,总会看到那个圆脸少年在河里游来游去。数年后,少年居然从这条小河游进了大海,成了一名游泳健将。他给撑船老人来过一封信,称他是他的启蒙教练,要感谢他。

可惜老人已长眠在河边的沙丘里,没看到这封信。

( 1 )在原文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最恰当的一组动词是( )
A: 停 摆 提 冲
B: 漂 撑 拿 浸
C: 泊 点 擎 漫
D: 拴 指 放 流
( 2 )文章第一自然段有何作用?
( 3 )本文刻画的主人公是________。
( 4 )本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
( 5 )本文对人物的刻画主要采用了描写的方式,请根据要求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神态描写,如________。

动作描写,如________。

语言描写,如________。

( 6 )你喜欢圆脸少年吗?为什么?

阅读梁启超的《最苦与最乐》中的几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纵然不见他的面,睡梦里都像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定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重了。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得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用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的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三岁小孩子,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选自《饮冰室全集》

( 1 )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 2 )这篇文章主要运用哪些论证方法?

( 3 )你认为,文章最后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何不同?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任务。

(1)这里也有乐趣

(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课堂上,老师问:“为什么人在冰面上行走,容易摔倒呢?”一生说:“因为冰面太光滑,鞋面与冰面的摩擦力太小。”另一生说:“因为冰面太平坦,脚一打滑,便没有什么不平的东西阻止脚滑下去。”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道:“所以,人在冰面上行走容易摔倒,一是因为冰面光滑,缺少阻力;二是因为冰面平坦,缺少坎坷。阻力和坎坷,这些看似有碍于我们前进的东西,却反过来成就了我们。”

要求:(1)立意自定,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文章。(2)文章要有真情实感,主题要正确鲜明。(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为自已撑出一片天丶”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