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00人之一。 B: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撰有《水经注》。《水经注》是一部记录全国水道简要提纲的地理书。 C: 陶弘景,自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思想家,著有《陶隐居集》。 D: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南宋著名的的文学家。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成“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
2、 |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 慷慨淋漓 马革裹尸 戛然而止 鞠躬尽瘁 B: 锋芒毕露 妇儒皆知 一拍既合 人迹罕至 C: 变幻多姿 铤而走险 杂乱无章 迥然不同 D: 悲欢离合 叱咤风云 鲜为人知 目不窥园 |
3、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得当的一项是( ) A: 经过小明同学的谆谆教导 , 我终于解出了这道题。 B: 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身临其境地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自己。 C: 奥运会的游泳比赛真是精彩纷呈,津津有味。 D: 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不是危言耸听。 |
4、 | 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智取生辰纲》选自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的长篇小说《水浒传》,全书前半部分写“官逼民反”,后半部分写宋江等人被招安,最后以悲剧结局。 B: 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包括《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春天的旋律》等。 C: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仁政”“王道”“民贵君轻”等。 D: 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选自他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揭示了人们“嫌贫爱富”的变态心理。 |
5、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迪士尼3D动画片《寻梦环游记》,凭借扎实的制作和动人的故事,给众人送来了一碗来自“亡灵世界”的心灵鸡汤,观后使人深感开卷有益。 B: 这里展出的书法作品,大多勾联着一段历史记忆。尽管只是寻章摘句式的作品片断,但也渗透着书写者对文学的认知和理解,体现着个人文学史的立场。 C: 随着CBA比赛的进程,队员们的身体对抗甚至犯规都不可避免。运动员和教练员要将更多精力放在比赛本身,切勿因为自己的不冷静而因小失大。 D: 十九大报告对推进新时代对台工作做了深入阐述,“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也是破解当前两岸政治关系僵局的不二法门。 |
6、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伊朗外长表示,伊朗不但要和法国谈核燃料合作,还要与中国就此进行磋商。B: 为了降低各种噪音对射击场馆的影响,我国科研人员制定了总平面防噪音方案。 C: 说起饺子,中国人都不感到陌生,中国的饺子对外国人也充满了难以抗拒的诱惑。 D: 为了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舒适的候车环境、和谐的人性化服务。 |
7、 | 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元阳的哈尼梯田依山顺势,层层叠叠,连绵向上,直通云海。无论登上哪座山顶,绕着山路转一圈,每个角度都能见到不一样的梯田。______________春季,微风过处,梯田波光粼粼,像极了木刻年画;夏季,禾苗生长,梯田青翠欲滴,自是清新水彩画…… A: 然而,哈尼梯田的模样,却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B: 不过,哈尼梯田是什么样子,更取决于你在什么季节看到它。 C: 是啊,“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D: 这样,无论什么季节看哈尼梯田,它都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
8、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塞下曲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①。 【注释】①楼兰:汉代西域国名,此指楼兰国王。据《汉书·傅介子传》记载,西汉昭帝时,楼兰国王屡次截杀通西域的汉使,大将军霍光派平乐监傅介子前往楼兰,用计刺杀了楼兰国王。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雁门太守行》中“角声满天秋色里”从听觉角度表现战争的规模,“塞上燕脂凝夜紫”从视觉角度表现战争的惨烈。 B: 《塞下曲)首联写五月的天山有“雪”无“花”,寒气逼人,极力渲染边塞的严寒景象,突出环境的艰苦。 C: 两首诗均用字考究,《雁门太守行》中“卷”字写出乘夜奔袭之状;《塞下曲》中“抱”字描绘将士们夜间休息时悠闲之态。 D: 两首诗都运用典故,《雁门太守行》表达了守城将士们誓死报效君王的决心;《塞下曲》表现了将士们甘愿身赴疆场、为国立功的慷慨豪情。 |
9、 |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暑假期间,琴台音乐厅将推出多场精彩纷呈的演出。B: 举世瞩目的“人机大战”,最终以阿尔法围棋4:1击败拥有14个世界冠军头衔的韩国天王李世石告终。 C: 荣获“年度慈善人物”称号的,既有濮存昕、曹德旺、姚明这些家喻户晓的人物,也有邓迎香这样的普通劳动者。 D: 作家曹文轩获得“安徒生文学奖”,这是中国作家首次获此殊荣。人们对此评头论足 , 大加赞赏。 |
10、 | 下列词语的书写没有错别字有一组( ) A: 齐师败绩一鼓作气望其旗糜 B: 辍耕垄上戍渔阳度已失期 C: 七略四库时蒙券轴汗牛塞屋 D: 耕者忘其梨,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小题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 1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向被词评家赞赏,请简要赏析。 |
阅读《隆中对》节选,完成小题。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不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 1 )选出对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 由是先主遂诣亮(拜访) B: 遂用猖獗(凶猛而放肆) C: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一天天) D: 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 ( 2 )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凡三往,乃见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B: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C: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章》) D: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E: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隆中对”中的“对”即对策,指古代臣子回答君主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 B: 选文详略分明,如刘备三顾茅庐,仅用“凡三往,乃见”一句带过;诸葛亮论对策则详写,着力从正面现诸葛亮的谋略。 C: 选文的语言“言简而意丰,文省而深刻,如结尾一个”善“字,就把刘备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准确地表达了出来。 D: 谈到建立“霸业“根基,诸葛亮先集中论述了占据荆州、益州的可能性,再紧承论述占据两州的必要性,条分缕析,论证严密。 ( 4 )把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将军宜枉驾顾之。 ②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阿长与《山海经》
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日出
刘白羽
但是,我却看到了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不过,那既不是在高山之巅,也不是在大海之滨,而是从国外向祖国飞航的飞机飞临的万仞高空上。现在想起,我还不能不为那奇幻的景色而惊异。是在我没有一点准备、一丝预料的时刻,宇宙便把它那无与伦比的光华、丰采,全部展现在我的眼前了。当飞机起飞时,下面还是黑沉沉的浓夜,上空却已游动着一线微明,它如同一条狭窄的暗红色长带,带子的上面露出一片清冷的淡蓝色晨曦,晨曦上面高悬着一颗明亮的启明星。飞机不断向上飞翔,愈升愈高,也不知穿过多少云层,远远抛开那黑沉沉的地面。飞机好像惟恐惊醒人们的安眠,马达声特别轻柔,两翼非常平稳。这时间,那条红带却慢慢在扩大,像一片红云了,像一片红海了。暗红色的光发亮了,它向天穹上展开,把夜空愈抬愈远,而且把它们映红了。下面呢?却还像苍莽的大陆一样,黑色无边。这是晨光与黑夜交替的时刻,这是即将过去的世界与即将到来的世界交替的时刻。你乍看上去,黑夜还似乎强大无边,可是一转眼,清冷的晨曦变为磁蓝色的光芒。原来的红海上簇拥出一堆堆墨蓝色云霞。一个奇迹就在这时诞生了。突然间从墨蓝色云霞里矗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冲,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光明的白昼由夜空中进射出来的一刹那。然后在几条墨蓝色云霞的隙缝里闪出几个更红更亮的小片。开始我很惊奇,不知这是什么?再一看几个小片冲破云霞,密接起来,融合起来,飞跃而出,原来是太阳出来了。它晶光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不知不觉,所有暗影立刻都被它照明了。一眨眼工夫,我看见飞机的翅膀红了,窗玻璃红了,机舱座里每一个酣睡者的面孔红了。这时一切一切都宁静极了,宁静极了。整个宇宙就像刚生过婴儿的母亲一样温柔、安静,充满清新、幸福之感。再向下看,云层像灰色急流,在滚滚流开,好让光线投到大地上去,使整个世界大放光明。我靠在软椅上睡熟了。醒来时我们的飞机正平平稳稳,自由自在,向我的亲爱的祖国、向太阳升起的地方航行。黎明时刻的种种红色、灰色、黛色、蓝色,都不见了,只有上下天空,一碧万顷,空中的一些云朵,闪着银光,像小孩子的笑脸。
( 1 )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有位名人说过这么一句话:“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到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了人,就有了生命……”遇见某个人,也许就是一次情感的慰藉;遇见某本书,也许就是一次心智的陶冶;遇见某个美景,也许就是一次灵魂的洗礼……总有一次遇见,会触动我们的心灵,温暖我们的人生。
请以“遇见你,真好”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不抄袭,不套作,书写工整。②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