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是( )。 A: 武松 B: 史进 C: 李逵 D: 鲁智深 |
2、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入夜,亮化扩建后的人民路华灯齐放,流光溢彩。 B: 《镜花缘》以其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引人入胜。 C: 在繁华的商业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流济济一堂 , 笑容满面。 D: 我们对别人的成功经验固然需要学习,但不可生搬硬套。 |
3、 | 对下面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遗冯唐?会抗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A: 这是一首豪放词,“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题目。 B: 在上片,作者实际上已经绘制成他的“太守出猎图”。起句陡兀,用“狂”字笼罩全篇,抒写胸中雄健豪放之气。 C: 这首词下片借历史典故委婉地表达了希望像冯唐一样得到朝廷重用,希望皇帝能早日委派自己为国杀敌。 D: 词中运用“发、牵、擎、卷、射、挽、望”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生动形象,姿态横生,气势恢宏。 |
4、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朱元思书》的“书”和《捕蛇者说》的“说”都是古代的文体。 B: 律诗有四联,依次是首联、颈联、颔联、尾联。 C: 范进参加的“乡试”是我国古代一种以选拔官吏为目的科举考试。 D: 英国作家雨果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悲惨世界》与《战争与和平》。 |
5、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我们学过他的短篇小说《社戏》《故乡》以及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B: 《鼎湖山听泉》《画山绣水》《飞红滴翠记黄山》都是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悟到人生哲理的散文。 C: 《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的作者分别是范仲淹、陶渊明和欧阳修。 D: 中国是诗的国度,有唐诗宋词元曲的说法。郭沫若的散文诗《白鹭》、臧克家的《有的人》,鲁藜的《一个深夜的记忆》都是新诗的杰出的代表。 |
6、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枯躁 漩涡 销声匿迹 振耳欲聋 B: 雾霭 晦暗 目眩神迷 名副其实 C: 曈仁 震憾 接踵而至 纷至沓来 D: 擦拭 演译 安营扎寨 人情世故 |
7、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2016年湘江马拉松赛在市体育中心举行,约2000余名选手冒雨参赛。 B: 杨绛创作的《我们仨》,以真挚的情感和优美隽永的文字深深打动了读者。 C: “孝”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之魂,“孝”不仅要表现在物质生活上,而是要表现在精神生活上。 D: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将诗词文化带到人们生活中,有利于更多人走进、研究、了解古诗词。 |
8、 |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屏息敛声 白手起家 窒息 潇洒 B: 眼花瞭乱 一丝不苟 浩瀚 咆哮 C: 油光可签 藏污纳垢 凄然 教诲 D: 微不足道 惮精竭虑 宛如 轻盈 |
9、 |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描述毛泽东等共产党人的言谈举止,追溯他们的家庭环境和青少年时代,试图从其出身和成长经历中,找寻他们称为共产党人的原因。 B: 法布尔的《昆虫记》 除真实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C: 新闻的特点是内容真实,迅速及时,语言简明,可以有一定的艺术加工。 D: 《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的作者分别是陶弘景、吴均,两人都生活在南北朝时期,两文都是写给朋友的书信,都是描写山水的佳作。 |
10、 | 在下面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一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______;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______;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______;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______。 ①把寂寞留给自己 ②把芬芳奉献给他人 ③以苦心孕育未来 ④以宽阔拥抱生活 A: ②①④③B: ④②③① C: ③②④① D: ①④③② |
阅读下面的歌词,回答问题。 在希望的田野上 陈晓光 我们的家乡 在希望的田野上, 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 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 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 哎嘿哟嗬呀儿伊儿哟 嘿,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生活, 为她富裕,为她兴旺。 我们的理想 在希望的田野上, 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稳, 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 西村纺花那个东港撒网, 北疆哟播种南国打场。 哎嘿哟嗬呀儿伊儿哟 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劳动, 为她打扮,为她梳妆。 我们的未来 在希望的田野上, 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 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 老人们举杯那个孩子们欢笑, 小伙儿哟弹琴姑娘歌唱。 哎嘿哟嗬呀儿伊儿哟 嘿,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奋斗, 为她幸福,为她增光! ( 1 )试着说一说你对歌词中“希望的田野”的理解。( 2 )这首歌词由三段组成,每一段的字句基本相同,只对应地变换了少数字词、句子,这种反复咏唱的复沓形式,有什么表达效果? ( 3 )押韵是这首歌词的特点,你能指出这三段歌词的韵脚吗? ( 4 )这首歌词在写作上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举例说明。 ( 5 )下列对歌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写的是农民的富足,农村的希望。 B: “我们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意思是我们在这田野上播种理想,播种希望。 C: “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极为形象地描写出农民为“理想”辛勤耕耘,充满诗意地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带来了大地的丰收。 D: “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这两句歌词描写了人们生活在美好的时代中。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 1 )下列对划线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鸢飞戾天者(叫) 窥谷忘反(返回) B: 互相轩邈(比长远) 任意东西(向东或向西) C: 负势竞上(向上伸展) 横柯上蔽(在上面) D: 猿则百叫无绝(绝妙) 蝉则千转不穷(穷尽)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3 )下列对本文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 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信中生动描绘了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情绪。 B: 本文用骈文写成,文字千锤百炼,生动晓畅,句式整齐而有变化,读来很有韵味。 C: 本文构思精巧,开头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对富春江风光进行高度的概括和赞叹,作为“文眼”统照全篇。 D: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写的是作者的所见所感,从而烘托了山水景物的魅力。 ( 4 )本文在描绘景色时,手法多样。请你任选一种手法,结合选文具体内容或用自己的话做简要分析。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家乡的竹林
阎受鹏
①故乡的竹子是一个庞大的家族,约有七八十中,毛竹是竹类里的老大哥。春天,毛竹最早献给人们味感极美的毛笋,冬日,朔风凛然,草木枯槁,山野萧索,而青枝翠叶的毛竹却在皑皑的白雪覆盖下的泥土里,悄悄地孕育着羊角大小的笋芽,这便是誉满江南的冬笋。
②采掘冬笋,要丰富的经验,要讲究技术,冬笋深深地躲在泥底,要找到它很不容易。记得小时候,一辈子伺候竹山的父亲去掏竹笋时常会带我上竹山,他选择笋芽早发的朝南向阳的暖坡去找。两眼就像扫雷的仪器,仔细地搜索着地面,他顺着略微胖起、周围有几条丝带状裂纹的泥土﹣﹣故乡竹民叫“爆”,小心翼翼地用锄头刨,一层层挖下去,便引来我的一阵惊呼:“哇,笋!笋!”只见嫩黄的冬笋像娃娃似地睡在泥土里呢!带到笋全裸,父亲便从背后的小竹筐里摸出钢凿子,按在笋芽根部,用锄背轻轻敲几下,一枝黄黄的光滑的可爱的笋芽儿就毫发无损地掏出来了。 父亲说:“冬笋嫩,如果刨土时不小心,锄头碰到了会皮破肉绽的,这样一棵好端端的嫩笋就弄坏了。”父亲找冬笋还有望竹觅笋的能耐。一次,他带我走进竹山,瞧瞧一棵竹子的皮色,再瞅瞅竹枝,竹叶长势,笑指前方一片土说,那里有笋了,他估摸着找去,果真见到“爆”,挖到了笋。
③冬笋过后是春笋,童年时,那一夜春雷骤响后,清晨在竹山里见到的轰轰烈烈的景象令人终生难忘。那块巨石从坎上掉下来,一棵硕大的春笋,尖上扬着一簇金色的流苏(山民叫它苏头),意气奋发地顶翻了它,那片被柴荆之根盘结硬得像锄头也难扎进去的泥土,也冒出了几颗新笋,新翻的竹山沃土里,一颗颗春笋犹如一座座宝塔,生机勃勃地矗立在地面上,还有数不清的刚露“爆”的春笋,有的黄苏在春风里初展,有的角尖含着晶莹的露珠,有的昂首沐浴暖暖的阳光……
④近些年,故乡培育了一种新的竹子﹣﹣雷竹,雷竹的优点在于竹农精心培育后,农历十月便可长出与冬笋媲美的雷笋。
⑤雷笋上市的价格比猪肉贵得多哩!
⑥故乡人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竹子,大到豆棚瓜架,小至扫帚,光棍扁担,哪一样不是竹做的?一日三餐更是与竹子相连,量玉米的“升子”,淘米的淘箩,盛饭的筲箕,擦盘刷锅的洗帚,扒饭夹菜的筷子,乃至灶膛里熊熊的竹根、竹枝等燃料,件件样样都有着竹子呢!因此故乡的人,即使再穷也要苦心经营一片小小的竹林,自春至秋翻土除草,施肥浇水,营养竹子,冬日又盖糠铺草,细心地位竹子保暖,终年辛勤劳作,把自己命运与竹子连在一起。
⑦一点也不夸张,故乡每一个人,从出生那天起就与竹子打成了一个解不开的情结。小毛头时“箩窠”﹣﹣竹箩里塞满稻草铺成的睡窝是竹做的,大到周岁“坐车”﹣﹣方形的椅子,中间铺一坐板,仿佛古代的战车,坐进去前后都有横的竹棒护住身子,万无一失,不用说,它又是竹制成的。
⑧当长到会奔跑了,就用竹子做竹蜻蜓,搓着它满晒场飞翔,斩一节比笔杆管稍粗一点的碧绿的箭竹,做成“水枪”,水枪往溪水里吸满水猛一推活塞,水柱子直蹿三四丈外;做一支“机关枪”,摇来嘎嘎响,还有打苍蝇的拍子,粘知了的网兜,春天放的纸鹤和元宵提的小灯笼。再大一点编鱼笼、鳝笼、扎竹梢丝诱捕虾獒……
⑨长大成人了,更是竹不离肩释手,一年到头与扁担、垛柱、箩筐、土箕、锄柄朝夕相伴。
⑩故乡人就这般与竹子相连,直到心脏停止跳动……
(选自2013年3月《散文选刊》有删改)
( 1 )文章第⑥段说“故乡人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竹子”,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一刻也离不开”表现在哪些方面。( 2 )认真阅读第②段,回答问题①文段中“冬笋深深地躲在泥底,要找到它很不容易。”一句话,找出下文与“找到它很不容易”相照应的语句。
②从画线句中找出几个运用准确的动词,结合语境进行赏析。
( 3 )简要概括第③段中“轰轰烈烈的景象”是什么,并说一说这种“轰轰烈烈的景象”为什么令作者“终生难忘”。( 4 )全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我的信念
[法]玛丽·居里
生活对于任何一个男女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扪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有一年的春天,我因病被迫在家里休息数周。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蚕正在结茧,这使我感兴趣。望着这些蚕执着地、勤奋地工作,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把自己的努力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茧一般。
近五十年来,我致力于科学研究,而研究,就是对真理的探讨。我有许多美好快乐的记忆。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在后来献身科学的整个时期,我丈夫和我专心致志,像在梦幻中一般,坐在简陋的书房里艰辛地研究,后来我们就在那里发现了镭。
我永远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干扰和盛名的拖累。
我深信,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当比埃尔·居里和我考虑要不要在我们的发现上取得经济利益时,我们都认为不能违背我们纯粹研究的观念。因而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就抛弃了一笔财富。我坚信我们是对的。诚然,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多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他们受事业的强烈的吸引,既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我的唯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从没有把这种权益视为理所当然,因为在二十四岁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和被蹂躏的波兰。我估量过在法国得到自由的代价。
我并非生来就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我很早就知道,许多敏感的人,即使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也会过分懊恼,因而我尽量克制自己的敏感。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当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我年纪渐老,我更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如栽花、植树、建筑,对朗诵诗歌和仰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
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迷醉于大自然的景色。这种科学的魅力,就是使我能够终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原因。
( 1 )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我的唯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以诚待人,人人敬;以诚办事,事事成。
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
播种诚信,你收获的就不仅仅是朋友的信任,还有可以信任的朋友。诚信是传统美德,诚信是文明标志,诚信是文明为人处世的根本。
请以“守护诚信”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①联系生活实际,抒发真情实感。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600字左右。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