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六一”节,年轻人许多因为已经长大,也玩起了滚铁环等传统游戏,以此怀念童年。B: 深深眷恋家乡福州的朱先生,在网上听到歌曲《我在福州等你》,留下了亲切美好的印象。 C: 端午节前夕,许多厂家推出了物美价廉的节日礼盒,来满足消费者馈赠亲友的需求。 D: 又到酷暑时节,学校再次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独自一人去游泳。 |
2、 |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真挚(zhì) 伫立(zhù) 如坐针毡(zhān) B: 契合(qiè) 隐匿(nì) 不屑置辩(xiè) C: 暂时(zhàn) 惆怅(chóu) 面面相觑(qù) D: 狡黠(xiá) 诘难(jié) 忍俊不禁(jìn) |
3、 | 下列词语的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默契 畸形 密匝匝 不折不绕 B: 洗涤 咆哮 文绉绉 丛容不迫 C: 边陲 愚钝 监控台 粗治滥造 D: 桅杆 凋谢 试验场 别具匠心 |
4、 |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训诫 寥阔 抖擞 禄禄终生B: 嶙询 梦寐 缀连 具体而微 C: 硕果 嘹亮 清冽 小心翼翼 D: 辍泣 朗润 发髻 可望不可即 |
5、 | 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 晚饭后,在湘鄂路上散步的人俯拾皆是。B: 王大妈嫁女儿要亲家用轿子接,这思想真是顽固不化。 C: 我们家由于姊妹多,加之我身体很差,所以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D: 刚才吓唬她的那个大个子现在呆若木鸡。 |
6、 | 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B: 褪尽(tuì) 凛冽(lǐn) 灼灼(zhuó) C: 朔方(shuò) 撒落(sǎn) 滋润(rùn) D: 旋转(xuán) 粘结(nián) 升腾(ténɡ) |
7、 | 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热忱(chén) 辐射(fú) 悄然(qiāo) 人声鼎沸 (dǐng) B: 一霎(chà) 和蔼(dí) 帷幕(wéi) 晦人不倦 (huì) C: 洋溢(yì) 诀别(jué) 澎湃(pài) 深恶痛绝(wù) D: 云霄(xiāo) 振撼(zhèn) 玄虚(xuán) 抽丝剥茧 (bō) |
8、 |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选取生活中的琐事,再现了一个真实的鲁迅,让读者知道他和普通人一样,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爱好,这样的鲁迅,更让人觉得可亲可敬。 B: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主要是劝勉人们要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 C: 《最后一课》是一篇短篇小说,作者以韩麦尔为主人公,表现了阿尔萨斯人民由衷的悲痛和对侵略者无声的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恋恋深情。 D: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经过。 |
9、 |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结合语境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 , /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浩浩荡荡:泛指广阔或壮大,这里指水势浩大。 C: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哺育:喂养,培养。 D: 浊流宛转 , /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宛转:声音圆润柔媚,悠扬动听。 |
10、 |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 绵阳是西南地区一座迷人的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领先的现代科技,既各显其美,又相得益彰。 B: 在观众震耳欲聋的助威声中,苏炳添首当其冲 , 率先跑过终点,夺得2017年国际田联百米大战冠军。 C: 面对朝鲜不断升级的核挑衅,美国国会有人公开表示,通过战争解决朝鲜核问题才是一劳永逸的办法。 D: 在机场附近操控遥控飞行器,不仅影响飞机的正常起降,甚至可能导致机毁人亡,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
阅读下列古诗,完成填空。 (甲)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乙)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小语:这两首诗都是写儿童的,我很喜欢。 小文:两首诗歌都通过一个“急”字,让儿童有趣的形象跃然纸上,让我们感受到儿童的天真、活泼,但两者又有所不同。(甲)诗中的“急”字,读出了一位______的儿童:(乙)诗中的“急”字,刻画了______的儿童形象。(请在横线中填入恰当的词语。) 小语:《溪居即事》这首诗歌虽是写儿童,但是透过笔触我们隐约可见诗人的形象。小文,你可以结合一、二两句,帮我们分析一下诗人形象吗? 小文:好的。______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轸去楚之秦。张仪谓秦王曰陈轸为王臣常以国情输楚仪不能与从事愿王逐之即复之楚愿王杀之。王曰:“轸安敢之楚也?” 王召陈轸告之曰:“吾能听子言,子欲何之?请为子约车。” 对曰:“臣愿之楚。”王曰:“仪以子为之楚,吾又自知子之楚。子非楚,且安之也?”轸曰:“臣出,必故之楚,以顺王与仪之策,而明臣之楚与不也。楚人有两妻者,人誂①其长者,长者詈之;誂其少者,少者许之。居无几何,有两妻者死。客谓誂者曰:‘汝取长者乎?少者乎?’曰‘取长者。’客曰:‘长者詈汝,少者和汝,汝何为取长者?’曰:‘居彼人之所,则欲其许我也;今为我妻,则欲其为我詈人也。’今楚王明主也,而昭阳②贤相也。轸为人臣,而常以国输楚王,王必不留臣,昭阳将不与臣从事矣。以此明臣之楚与不。” 轸出,张仪入,问王曰:“陈轸果安之?”王曰:“夫轸天下之辩士也,孰视寡人曰:‘轸必之楚。’寡人遂无奈何也。寡人因问曰:‘子必之楚也,则仪之言果信矣。’轸曰:‘非独仪之言也,行道之人皆知之。昔者,子胥忠其君,天下皆欲以为臣;孝己③爱其亲,天下皆欲以为子。故卖仆妾不出里巷而取者,良仆妾也;出妇嫁于乡里者,善妇也。臣不忠于王,楚何以轸为臣乎?忠尚见弃,轸不之楚,而何之乎?’”王以为然,遂善待之。 (选自《战国策》) 【注】①誂:逗引,诱惑。②昭阳:人名,楚怀王时相国。③孝己:商朝高京武丁之子。 (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陈轸去楚之秦 去:离开 B: 请为子约车 约:大约 C: 则欲其为我詈人也 詈:骂 D: 孰视寡人曰 孰:仔细地 ( 2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仪谓秦王曰/陈轸为王臣/常以国情输楚/仪不能与从事/愿王逐之/即复之楚/愿王杀之。 B: 张仪谓秦王/曰陈轸为王/臣常以国情输楚/仪不能与从事/愿王逐之/即复之楚/愿王杀之。 C: 张仪谓秦王/曰陈轸为王/臣常以国情输/楚仪不能与从事/愿王逐之/即复之楚/愿王杀之。 D: 张仪谓秦王/曰陈轸为王/臣常以国情输/楚仪不能与从事愿/王逐之/即复之/楚愿王杀之。 ( 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居无几何,有两妻者死。 ②轸为人臣,而常以国输楚王,王必不留臣,昭阳将不与臣从事矣。 ③臣不忠于王,楚何以轸为臣乎?忠尚见弃,轸不之楚,而何之乎?’ |
鸽白鸽红
①这段时间,娟好的鸽子都要扑啦啦飞到对面阁楼上,那里有豆或饭粒供它们享用。一个年轻人嘬着嘴呼唤鸽子,有时还抚着最小最白的那只交谈几句。警报凄厉的年头,谁会有这般闲情?她悄无声息地观察着,发现那人对小鸽子动人地一笑,腮边便露出两个深深的酒窝。许是第六感应吧,他突然抬起脸来朝这边望望,一闪身不见了。他也爱鸽子?娟好开始心神不定起来。飞回来的小白鸽乖巧地停在主人手掌上,亮亮的眼睛像在说话,她不由地低低问一句,他告诉你什么了?鸽子咕咕的倾诉叫人生出满腹惆怅。
②尽管他没露过几次面,那对酒窝却深深地印在娟好的脑海里,睡神都赶不走。经过几夜的辗转反侧,她鼓足勇气写下一张纸条:我替鸽子谢谢你。躲在阳光的阴影中她忐忑不安地看着小白鸽飞往阁楼,很快便瞠目结舌——鸽腿上的纸条使他神情突变,嘭地关掉了小木窗。娟好委屈得眼圈发红,再没勇气去侍弄那些生灵,直至第三天,哑巴女佣咿咿呀呀从楼上冲下来。鸽子怎么啦?娟好腾地站起身,似乎是等候已久!原来小白鸽受伤了,正在阁楼下的瓦梁间挣扎呢。娟好针扎似的心疼,情急之中找来根竹竿探身去搭救,差一点儿就摔出窗外!这时阁楼的窗帘刷地拉开,他向她使劲摇头摆手,然后慢慢地将大半个身子伸出去,一点点接近那只鸽子……娟好便从空气里嗅出一股诱人的气息来,抬起头,1932年的大上海,依然天蓝云白。
③哑巴女佣抱回鸽子时,它已经得到了专业水准的包扎。残存在屋里的酒精味儿令娟好神思悠悠,也叫踏进门来的一个人顿生狐疑:好,家里发生了什么?她闻声耷拉了眼皮,爸爸,你讲过半个月以后才回家的。自打父亲成为复兴社一员起,她横竖看他都不顺眼。在上海滩舞刀弄枪的父亲比在老家开诊所时阴沉多了,他俯身托起小白鸽,仔仔细细察看它的伤口。清创、上药、规范包扎,我女儿肯定没这么能干,附近又没有诊所……他突然间压低了嗓门,谁这么大方,还给鸽子用全上海严加控制的消炎药?这话使娟好倒退了好几步。你一定得说,马上就说!他上前摇着她的肩膀急吼吼地喊叫,女儿却把头转开了——在好多人眼中,父亲他们这种人是四处狂吠的犬呢,她可不想让阁楼里的年轻人受到伤害。困兽似的转几圈,他忽地和颜悦色起来,好,你倒是不知道,附近的几条街都被封锁了,要抓一个来上海买药的共产党呢。十七岁女儿脸上掠过的惊诧和慌乱,足以使父亲热血沸腾:这个弄堂里说不定真有一条大鱼!想了想他丢下一句话,听着,从现在起,你不准出门一步。父亲急匆匆地离去了,娟好忽然打个冷噤,拔腿就往楼上跑。
④鸽子们已开始在阁楼附近咕咕啄食,年轻人抬起头来时恰与窗边的娟好四目相对,少顷他笑了笑,这恐怕是最舒心的笑了——一刻钟后他将跟人一起护送药品到苏区,那里有全中国最清新的空气。纸醉金迷的大上海,让人留念的只有这几只鸽子,它们往阁楼边一站就能给战友报平安呢。对面的女孩扬起手臂想跟自己说什么?他再次回她一个笑,便关上了阁楼窗。他真是那个身陷重围的共产党?娟好突然着急万分,捡起块石头刚要投向阁楼,有双强有力的手钳住了她,一团毛巾随即塞进她嘴里……抓住共产党就意味着赏金和升迁,父亲太明白不过,他来不及报告和搬兵,只得铤而走险了!
⑤娟好的父亲把年轻人和他的同伴堵在了弄堂口,他背上的女儿满脸是血(那其实是鸽血)。先生,救救我的孩子,搭你们的车送她上医院吧。亲手击昏女儿的父亲,其声音居然充满悲情。看清伤者是鸽子的主人后,年轻人犹豫着拉开车的后门……
⑥第二天,《申报》头版有条重磅新闻:昨日午后,一辆别克轿车冲入黄浦江,车上三男一女无一幸存。有迹象显示,这是一起走私违禁药品的重案……该记者全然不知车里曾有过一场惨烈搏斗,更不晓身负重伤的年轻人最后驾车跃进江水时,眼里满是些飞去来兮的鸽子。
( 1 )阁楼上的年轻人也喜欢鸽子,具体表现在:①________;②年轻人嘬着嘴呼唤鸽子;③________;④救助受伤的鸽子,并为它包扎;⑤________;⑥牺牲前,眼里满是鸽子。
( 2 )对第②段年轻人出手搭救受伤的小白鸽这一情节,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我认为“年轻人”是英雄,而且是一个既善良又勇敢的真正的英雄。
课外文学作品阅读。
钟点工的三千元晚宴 雪小禅
①那天,她被邀请去吃饭。
②是她的主人邀请她去吃饭,她听儿子说,那里的饺子特别好吃,当然,儿子也没有吃过,是班里的同学说的。
③她一直很自卑,不善言辞。给儿子去开家长会时,总是一言不发的那个。儿子鼓励她说,妈,你应该笑啊,你笑时多好看啊。
④儿子虽然出身寒微,可是一直很努力。她也总包饺子给儿子吃,但儿子说,他的同学们说了,那里的饺子好吃极了。说这话的同学,家里的父母不是有钱人就是当官的,只有儿子,是没有机会去那样的饭店的。
⑤因为,她只是一个清洁工,有时间的时候,给有钱人家做钟点工。她的儿子和这家女主人的儿子居然在同一所学校就读。
⑥女主人开着本田车,和她一样的年龄,可穿的衣服十分昂贵,哪一件都要几千块。有一次她给女主人洗衣服,一不小心把真丝的衣服烫坏了,女主人发了很大的火,她想辞职,可女主人说:“你老实,还勤快,别辞职了,算我不对。”
⑦她没有想到女主人会请她吃饭。
⑧正是母亲节。女主人说,“你打车到丽晶饭店207等我,我一会儿就到。”她哪里舍得打车,还是坐了公共汽车,然后又倒了一次车,下车后又步行了一里多地。丽晶饭店在这个城市的边上,豪华而充满了浪漫气息,里面种满了高大的热带植物,她进去就蒙了。服务生把她引到207,她进去,看到一屋子女人,华衣丽影,只有她,寒酸地站在那里。
⑨有人说:“你是谁呀?走错门了吧,是不是打扫房间卫生的?”
⑩“这是207吗?”她问。“是呀,你找谁?”她正茫然拘束间,女主人到了,她拉着她的手说:“这是我的朋友,今天母亲节,和我们一起过个节。”
⑪很显然,她不是这类人,她们都有车有很体面的工作,或者老公是这个局那个局的局长。她没有老公,老公前年出车祸死了,她只是一个人,带着一个12岁的孩子。
⑫“来,坐,”女主人拉着她的手说:“来,你点菜。”她有些发傻,因为她从来不会点菜。她也去过饭店,带着儿子,一张嘴就是鱼香肉丝,八块钱,一大盘子,儿子馋了的时候,她就带着他去吃。
⑬现在,面对眼花缭乱的菜谱,她摆着手说:“不会,我不会点。”她是真的不会点。女主人熟练地点着菜,那些菜名她听也没听过,那些客人们还在悄悄地观察她,议论她。菜上来之后,她看到一盘粉丝一样的东西,她说:“这粉丝味道好。”所有人都笑了,她也跟着笑。女主人说:“那是鱼翅呀。”她的脸红了,她们相互敬着酒是洋酒,她也喝了一点儿,一下就呛了,洋酒怎么会这个味道?还这么贵?她实在是想不清楚。
⑭主食上的是饺子,各种各样的饺子,的确是好吃,她吃得很多,最后都吃撑了。到现在,她仍然不明白女主人为什么请她,为什么让她和这些有钱的女人们在一起?
⑮散了的时候女主人让她把饺子和剩菜打了包,开车送她回家。她小心翼翼地问:“这一桌子菜多少钱啊?”女主人说:“没多少,三千多。”她出了一身冷汗,三千多,那得包多少饺子吃啊?
⑯她婉转地问女主人为什么请她,女主人说:“没事,今天母亲节,也是你的节日,就是在一起吃个饭。”
⑰回到家,饺子还热着,她叫儿子:“快来吃,丽晶的饺子,你最想吃的!”儿子说,是不是谁带你去的,她说:“是呀,你怎么知道?”儿子说:“有一次我去她家里找你,你不在,我遇到她。她问我,母亲节快到了,你想送给你妈妈什么礼物?我想了想,我也没钱呀,我就和她说,如果有钱,我就请你去丽晶饭店吃饭。”儿子还说,当时女主人摸了一下他的头,然后说:“你的愿望会实现的。”她知道女主人为什么请她吃饭了,因为,她满足了一颗少年的心;她要向人们证明:天下所有的母亲都是平等的,无论贫贱富贵。
⑱就是从那天起,她不再自卑。扫大街怎么了?没有老公怎么了?她是一个母亲,和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她有爱,有自尊,有听话好学的儿子,还有一个理解她的女主人。她应该做一个自信的母亲,好好地生活,为了儿子,为了自己,为了女主人的那片苦心。
(选自2016年第7期《微型小说选刊》 有删改)
( 1 )小说中女主人为什么要请钟点工赴豪华晚宴?( 2 )根据小说情节,说说女主人是怎样一个人,她最宝贵的品质是什么?( 3 )小说第三段为何要写到钟点工的自卑?( 4 )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请说明理由。( 5 )小说的标题好不好?为什么?要求:①叙事完整,感情真挚;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姓名及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