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 ) ①建设书香型校园,就是要鼓励学生们读经典的书。 ②一所学校可能简陋贫乏,但只要有能为我们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 ③真正的教育一定是有利于启迪学生智慧的教育,阅读则可以启迪智慧。 ④这不仅可以使他们获得知识、扩展视野,更能让他们的心灵得到启迪。 ⑤读到好书,就如同和名师交谈,与伟人对话,可以让我们汲取智慧,受益终身。 A: ①②⑤④③B: ③⑤④①② C: ①⑤④③② D: ③①④②⑤ |
2、 |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 的人,一个 的人,一个 的人,一个 的人,一个 的人。 ①有道德 ②脱离了低级趣味 ③高尚 ④有益于人民 ⑤纯粹 A: ①②③④⑤B: ③⑤①②④ C: ①②⑤③④ D: ①⑤②④③ |
3、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贺敬之创作的诗歌《回延安),全诗采用了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两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 B: 《小石潭记》,是唐代柳宗元被贬谪到湖南永州时所作,“永州八记”中的一个名篇。柳宗元探访山川河流,流连于自然胜境,以此来排解心中郁积的苦闷。 C: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主要表现手法有赋、比、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一句,用的就是“比”的手法。 D: 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时间顺序多用于介绍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制作工序等:空间顺序常用于介绍建筑物或物品;而逻辑顺序则常用于介绍事理。 |
4、 |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那花朵里面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呢?我凑上去,想摘一朵。B: 这是一个佳景荟萃、浩瀚无垠的峡谷世界!这是一个自然纯净、不染世尘的原始画廊! C: 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我们想起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 D: 波音定制款私人飞机,让特朗普一亿美元的座驾也相形见绌。 |
5、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尴尬(gà) 襁褓(qiǎng) 隐秘 张皇失措B: 招徕(lái) 颓唐(túi) 广袤 惟妙惟肖 C: 禁锢(gù) 嗤笑(chǐ) 酝酿 销声匿迹 D: 拮据(jù) 扶掖(yè) 纠纷 莫衷一是 |
6、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个剧种的汇报演出,我曾看过,但浮光掠影 , 印象不深。 B: 只有拥有了广博的阅历、丰富的语汇,我们写作时才能一气呵成。 C: 对那些这些至理名言,易先生在讲授中往往能信手拈来 , 加以巧妙运用,这都不足为奇。 D: 李师傅在博物馆当警务员20年,勤勤恳恳,日理万机 , 积劳成疾仍坚持工作。 |
7、 | 下列对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解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 B: 作者之所以要写小时候脱险的故事,是因为这件事蕴含了一个生活哲理。 C: 父亲看到孩子在悬崖石架上下不来,很担心却没有办法,由此可见父亲进退两难的处境。 D: “我”之所以去爬悬崖,一是因为怕小伙伴们嘲笑“我”是“胆小鬼”,二是“我”也确实想尝试一下。 |
8、 | 请选出下面各项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A: 畸形(jī) 溃退(kuì) 嶙峋(lÍn) 锐不可当(dāng) B: 匿名(nì) 不辍(chuò) 藻荇(xìng) 屏息敛声(bǐng) C: 诘责(jié) 督战(dōu) 叠嶂(zhàng) 鸢飞戾天(nì) D: 遒劲(qiú) 凌空(lÍng) 轩邈(xuān) 惟妙惟肖(xiào) |
9、 | 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故事 新冠疫情 乘风破浪 “云”课堂 解说:这四个短语都是偏正结构。 B: “更多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世界,是它浩大而琐碎的表象。” 解说:这个句子的主语是“我们”。 C: 演讲类型虽多,但都要有鲜明的观点、明确的态度、清晰的思路、充实的内容。 解说:此说法是正确的。 D: 体育课上,小张受伤了,同学们把他送到了医务室,他说道:“尽管你们尽了绵薄之力,却让我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非常感谢!” 解说:小张的语言很得体。 |
10、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B: 季节的体验一定给你留下了许多挥之不去的记忆。 C: 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发展个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都有一定的作用。 D: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台湾、福建等地的渔民一直登岛从事捕鱼、采药。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1 )作者在这首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至少答出四种)( 2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文言文阅读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1 )选出下列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困于心 皆以美于徐公 B: 苦其心志 帝感其诚 C: 衡于虑,而后作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D: 舜发于畎亩之中 何陋之有 ( 2 )下列句子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舜发于畎亩之中 野芳发而幽香 B: 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 C: 人恒过 , 然后能改 以其境过清 D: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余虽愚 ( 3 )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列举古代圣贤起于微贱的事例,概括得出“受大任者,都要经历磨难,从而锻炼意志,增加才干”的观点。 B: 文章第②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益处,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句式灵活,语言犀利,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C: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几句话以本国的历史事实为论据,阐释安逸享乐以使国家灭亡的道理。 D: 本文写人着眼于“生于忧患”,论国着眼于“死于安乐”,最后自然地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4 )把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 1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句中的“无常”是什么意思?从文章中找出最能表现“我”“无常”的两个词语。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 3 )辨析下列语境中“好好儿活”的含义。①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 好好儿活……”
②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 4 )文中有几处插叙的内容,请找出一处,用横线在文中标出来,并说说它在文中的具体作用。材料一
北京老城,即市区二环路以内(含护城河及其遗址)区域,属于“首都功能核心区”的主体部分。历经元明清三朝规划、建设和完善的北京老城建筑群,堪称古代都城建设史上的经典之作。其中最核心的是“1+4”的城市格局,正如图1所示:一条中轴线居中, ① 、 ② 、 ③ 、 ④ 四重城廓层层拱卫并延展开去。
有古建筑研究专家高度评价北京老城的格局,认为北京城“所特具的优点主要就在它那具有计划性的城市的整体”。因此,近年来首都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始终把加强老城格局整体保护作为重要任务,即将两轴(中轴线和长安街)、四重城廓、棋盘路网、历史水系等作为整体进行保护。
材料二
位于南锣鼓巷地区的雨儿胡同是颇受游人喜爱的休闲去处。几年以前,这里和老城大多数胡同一样,私搭乱建普遍,历史风貌破坏严重。经过整治提升,雨儿胡同拆除违建,修缮加固老屋,绿化美化院落,逐步恢复了老北京胡同的风貌,这条背街小巷由此成为“北京最美街巷”。
如果说。大街是城市的“面子”,那么背街小巷就是“里子”。北京市前些年更多的是在治理“面子”,近年来则将“里子”也纳入了重点治理范围,并制定了《首都核心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三年(2017-2019年)行动方案》,雨儿胡同的变化就是这一方案的实施成果之一。三年来,首都功能核心区已完成1674条“毛细血管”的改造,让背街小巷也旧貌换新颜。未来三年,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工作还将在全市范围内持续推进。计划完成3261条达标类、精治类背街小巷的精细化整治提升。
材料三
近几年,老城保护思路有了新发展,提出了可持续保护的理念。这一理念不提倡将老城变成博物馆供人参观,而强调在不破坏历史风貌的前提下改善街区人居环境,让居民们更好地生活在老城中,使老城在浓郁的生活气息中得到可持续保护。
可持续保护的要点之一,是在保护街区风貌的同时重视改善公共服务设施的功能,满足居民的需要。如前门地区近年来集中解决了街区内影响历史风貌的问题,改造地下管线,建设口袋公园,营造出“老胡同”里的“新生活”。可持续保护的要点之二,是同步改善与街区空间相辅相成的文化环境,让胡同中的老北京味道更浓。如东四地区举办的“报春”活动和“奔跑中寻找东四胡同记忆”的迷你马拉松活动,吸引居民广泛参与,让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入现代生活。
如今生活在胡同里的居民,用得上暖气、空调、网络,看得见青砖、灰瓦、绿槐。这些变化说明,保护老城的观念发生了转变,从简单的“为保护而保护”转向了综合协调的可持续保护。
( 1 )根据图1中的信息,结合上下文,在材料一的横线处应填入的名称依次为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甲】将老城变成博物馆供人参观,发挥其教育功能。
【乙】在不破坏历史风貌的前提下改善街区人居环境。
【丙】改善公共服务设施的功能,满足居民生活需要。
( 3 )从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北京老城保护的原则有: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每空限10个字以内)出发是一声铿锵的号令,出发也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出发要有方向,有了方向才不会盲动,有了方向才会有前进的动力,在前行中领略人生的风景。
请以“向 出发”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④字数不少于5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否则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