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面语段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秋天,我们读着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在文学的殿堂里徜徉。翻开《千家诗》,“红紫芳菲”、“橙黄橘绿”、“白鹭上青天”,令人眼花缭乱,心旷神怡;聆听于漪老师的谆谆教导——要多读书,读好书,才能感受文学潜移默化的力量。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撷取最灿烂的珍珠,憧憬着自己的未来。秋天,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B: cháng dūn qián xié C: táng zhūn quán jié D: cháng zhūn qián jié |
2、 | 下列各句中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 其翼若/垂天之云 B: 故/外户/而不闭 C: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D: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3、 |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B: 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C: 最近,他的工作作风有了明显的提高。 D: 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
4、 |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他满怀激情地演讲着,那抑扬顿挫的声音紧紧抓住了听众的心。 B: 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直捣敌阵,令对岸的敌军惊恐不已,纷纷逃窜。 C: 王教授为了钻研这个课题,处心积虑 , 废寝忘食。 D: 不可否认,当今许多富翁都是从白手起家开始的,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奋斗,愿意坚持,终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
5、 | 下列各项中的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 ) A: 原句:农业局、卫生局、卫生部和国家药监局都有责任监管和查处瘦肉精。改句:农业局、卫生局、卫生部和国家药监局谁没有监管和查处瘦肉精的责任呢? B: 原句:日本福岛核电站已经好久没有给我们带来好消息了。改句:日本福岛核电站给我们带来的一直是坏消息。 C: 原句:在鹿特丹世乒赛上,中国健儿把五块金牌全部收入囊中。改句:在鹿特丹世乒赛上,五块金牌全部被中国健儿收入囊中。 D: 原句:一个人如果仅仅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人,常常会把人看错。改句:一个人常常会把人看错,是因为他仅仅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错。 |
6、 | “对于一切事物,不为因袭的成见所缚,都还他一个本来面目,如实观照领略,这才是真解脱、真享乐。”关于这段话,下列最能阐明其文意的一项是 ( ) A: 一沙一世界,剎那可成为永恒。B: 用最客观自在的心,来面对每天的人事物,体察玩味生活。 C: 老是吹号角的人,不是真正的猎人。 D: 生活中要广结人缘,任何时候都要让人起欢喜心。 |
7、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B: 推行检验标志电子化,将在车辆租赁、二手车交易、保险理赔等领域,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 C: 在开讲啦节目中,周杰伦承认:“要不是妈妈拿着藤条逼着我学琴,就不会有今天的自己。” D: 经省委、省政委同意,2020年全省中考时间安排在高考结束(7月9日)至中小学暑假放假(7月18日)之间。 |
8、 | 下面与原文完全一致的是( ) A: 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B: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C: 万钟则辨礼义却受之 D: 且欲于常马等不可得 |
9、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唐雎不辱使命》和《邹忌讽齐王纳谏》都选自西汉刘向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其中《邹忌讽齐王纳谏》告诉人们劝说君王纳谏,使之广开言路,要讲究策略。B: 《春望》《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杜甫诗作风格多变,沉郁顿挫,反映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被称为“诗史”。 C: 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和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都蕴含着浓郁民间文化气息,抒发了作者内心深处对民间文化的由衷赞叹。 D: 斯科特、克拉丽丝、奥楚蔑洛夫这三个人物别出自奥地利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英国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俄国契诃夫的《变色龙》。 |
10、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春》的行文思路是盼春——绘春——赞春。 B: 《济南的冬天》表达了老舍对济南山山水水的一往情深。 C: 《雨的四季》表达了作者对雨的爱恋和对生活的失望。 D: 《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秋郊夕照图。 |
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问题。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 1 )本首曲中“昏鸦”的意思是________。( 2 )“小桥流水人家”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说说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 3 )诗歌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 4 )下列对这首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 “枯藤老树昏鸦”一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 “断肠人”一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D: 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
阅读《小石潭记》,完成下面题目。 B: 以其境过清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C: 闻水声 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D: 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三峡》) ( 2 )下面句中划线词语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是哪一项? 例:斗折蛇行 A: 猛浪若奔(《与朱元恩书》) B: 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C: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 D: 神弗福也(《曹刿论战》) ( 3 )文章第二段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写出了小石潭水什么样的特点?( 4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是在写景呢,还是在写情呢?如果是写景,请说出写的是什么景;如果是写情,也请说出渗透了什么情? |
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夜听九寨
沉石大多数人都曾是白天看九寨沟的,步入其境,会欣赏到那嵌入山水之间的多彩美景,尤其是那五彩石、孔雀蓝、魔幻般的池畔,还有那春分和仲秋时节被风浸染的山林,叶片的色彩宛如画笔,为那里的山水涂上大自然生命的色彩并赋予九寨沟神奇天堂之美名……
初秋早晨,当我步入九寨,把阳光与色彩收进眼帘过后,忽然产生另一种好奇的想象,决定要夜走九寨,扑向山水深处用心去聆听九寨的灵魂之声。
九寨的夜很纯净,虽说只有半弦清月挂在山尖,但夜的浓度仿佛过滤了似的,黑静中带着丝丝透明的蓝梦,在寨与寨之间、山与山丛中、湖与湖的彼岸飘浮着一种夜色情绪。此时,泉击石盘的声音愈来愈响,当你贴近礁盘,俯身侧耳时,一种神奇的声响穿过石盘发出的声音,然后由喷发的水珠同时打在翠竹林里,像散落的珍珠声,形成了主声音与次声音合奏的共鸣,传递给夜空的是山的神圣,水的经典。“这是一出泉水,带动的是多音的组合!”我闭着眼睛在感悟,“水是有生命的!”
“听说,金海湖是海拔最高的山脉之湖,山与水有洞洞相连的秘密?”我指着海拔3300多米的山峰,问旅游局的老朋友甘巴。
“那里是最原始的山洞,当年林场的工人曾进去过,谁也没有走到头。”甘巴担心地说,“光靠我这手电筒是无法走进山洞的。”
我笑了,带着一丝无所畏惧的神色:“山洞里只要有泉,单凭声音就会找到洞与洞之间的路。”
“你真的要进洞?”甘巴急了,“就是白天进去都很困难。”
“没有探险,哪来的收获!”我说,“要想写出真正的九寨神奇,一定要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走进山洞里探幽,寻找的是泉的源头之母。夜里的山洞格外单纯,泉的声音在洞间回旋着,既清脆又响亮,宛如在悬崖礁盘上滴下翡翠,颗颗沁人耳畔。我屏住呼吸,透过洞内水珠闪烁的点点星光,聆听着来自泉水发出的响声,用心在寻觅着那最天然的泉之声。洞内的山盘与礁砂形成了九寨独特的地貌,泉涌出石间,并融入沙棘沉淀之后,形成了地质的钙化,水与水流出的是一种绿色的诗意。
蓦然,在我的头顶传来一阵轰鸣的水流声,像是一泻千里的瀑布巨响震耳欲聋,我惊讶地仰头望着,黑压压一片,什么也看不见。“这水声来自于海拔之巅,据说远古的人发现这个洞后就没出来。”甘巴说得很认真。
我凭着水声的方向,钻着一个个洞口,翻越着一个个起伏的山脉狭路,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脚是在沿着水系攀登,在洞的某一个磐凹处,总会有泛着泉眼的水流,静谧之中能听到泉的吟唱。“你听,在这里唱歌,有一种神奇的回声,并且传得非常远。”甘巴说着,情不自禁地唱起了《神奇的九寨》。他唱的每一个音符都穿透了泉水与山石,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硕大无比的音箱里,真实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奇妙的魅力。一曲过后,我在洞的夹层中寻觅到了真正的水源头。“快来看,我的左侧是一道水线!”我大声嚷道。
水线在夜色中闪现着一道道别致的亮丽,而且能辉映着整个山洞,是从高原飞流直下的瀑布,唱着歌从远古走来,声音是如此的原始和年轻。
“这是洞中的小瀑布,真正的大瀑布还在高原深处。”甘巴说这话时,我已经明白了九寨水源的含义。我无需再去寻觅,已经用心触摸到了水的神经,泉的甘甜。
当我走出九寨山洞时,站在一处最原始的崖石边眺望,眼前的九寨已经沉浸在一片茫茫的夜雾之中,东方的晨曦仿佛穿透雾纱,射出了绚丽斑斓的霞光。此时,我被迎面飘舞的晨雾缭绕,在夜与晨的交织中,再一次听到了那散发着馨香的泉水声……
( 1 )在“决定要夜走九寨,扑向山水深处用心去聆听九寨的灵魂之声”一句中,作者为什么要用“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 )作者浓墨重彩,详写夜探九寨山洞,其用意是什么?
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②“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③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多彩的春花——________——________
( 2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中的“闹”字换成“叫”字好不好?为什么?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②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行走在这个绚丽多彩的世界,我们的脚步是那样的匆匆,以至于忽略了身边许多美好的东西:美好的春天、温暖的亲情、纯真的友谊……
请以“其实,你一直在我身边”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