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正确的一项是( ) 这是一片冲淘过的秋天,这是一条栉沐过的山谷,这是一处反璞归真的体闲去处。你要住在溪边,____________;你要住在崖下,____________;你要住在林间,____________;你要住在村头,____________……这就是休闲山庄了。 ①可听月下虫鸣夜鸟梦 ②可观石上生云 ③可看水中腾雾 ④田园牧歌就不再是画上的风景。 A: ②③④①B: ②③①④ C: ③②①④ D: ③①②① |
2、 | 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在学校想专心看书却总是走神,他和乔玩弄壁虱,为此两人打了起来,以至于没有注意到老师走过来。 B: 智取生辰纲的关键在于下蒙汗药的时间和方式,宋江、吴用、刘唐等好汉引诱对方上钩,全然不露痕迹,杨志虽极精细,仍然中了计。 C: “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看光复绍兴,我们同去。”这是范爱农在绍兴光复后的第二天上城时对鲁迅说的话,可见革命胜利后他内心的无比喜悦。 D: 罗刹捶着胸膛骂道:“那泼猴赚了我的宝贝,现出原身走了!气杀我也!”罗刹女生气的原因是孙悟空假扮了牛魔王,从她手上骗走了芭蕉扇。 |
3、 | 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每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后,总会招来许多质疑或嘲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沈从文。 ①以证明评委的有眼无珠 ②托尔斯泰、卡夫卡等无缘该奖的大师必然被再一次提起 ③在马悦然对中同作家有些吞吞吐吐的评说中 ④而这个时候,评委中的汉学家马悦然照例会通过中文媒体说说话 ⑤又总会牵出一个已故作家的名字来 ⑥以满足中中国人对诺贝尔奖爱恨交加的情结 A: ②①④③⑤⑥ B: ④③⑥②①⑤ C: ②①④⑥③⑤ D: ⑥①④③②⑤ |
4、 | 阅读《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虽然篇幅短小,但本文的寓意深刻。全文没有一处指责批判,却处处透露着辛辣的讽刺意味。B: 本文三类人具有典型代表意义。“奴才”是指长期接受封建思想而养成奴性思想的一类人,“聪明人”是指那些在民众中具有大智慧的一类人,“傻子”是指那些真正敢想敢干的一类人。 C: 本文通篇使用对话,人物语言富有个性,生动形象地体现了不同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思想。 D: 文中塑造了奴才,聪明人,傻子三种人物形象,鞭挞了奴才甘心为主子卖命的奴性思维,嘲讽聪明人的圆滑世故,赞扬傻子踏实肯干的品质。 |
5、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憧憬(chōng) 编撰(zhuàn) 甘霖(líng) 拈轻怕重(zhān) B: 巢穴(xué) 媲美(pì) 纤细(qiān) 间不容发(jiàn) C: 古刹(chà) 锵然(qiāng) 倔强(juè) 矫揉造作(jiāo) D: 游弋(yì) 攒聚(cuán) 眼眶(kuàng) 汗流浃背(jiā) |
6、 |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控制意义的不同能力和不同程度。 ②也表明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③人类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有意义的世界。 ④这不仅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 ⑤实际上却是由古往今来的每个人分别构成的。 ⑥而这个有意义的世界,表面上看是人类共有的。 A: ①②③⑥④⑤ B: ①③⑥④⑤② C: ③①④②⑤⑥ D: ③⑥⑤①④② |
7、 | 下列划线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国殇(shāng) 诡谲(jué) 商於(yú) 睥睨(pì nì) B: 伫立(zhù) 稽首(qǐ) 迸射(bèng) 镗鞳(tāng tà) C: 脚镣(liào) 罪孽(niè) 眩目(xuàn) 污秽(huì) D: 驰骋(chéng) 虐待(nüè) 鞭挞(tà) 都(yǐng)尹 |
8、 |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靠什么决定?有人认为,血缘很重要,精神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更重要。 B: 经过30多年的实验研究,华科教授罗俊的团队测出了目前全球最精确的万有引力常数G值。 C: 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丰富多彩的视听艺术的同时,也悄然提升着人们的审美趣味和欣赏习惯。 D: 新版的灯光秀动画以“楚天光彩辉煌江城”为主题,呈现气壮山河、万象更新的华彩画卷。 |
9、 | 请选找出下列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 ) A: 《三国演义》中蜀国的军师诸葛亮是位家喻户晓的人物。 B: 这篇小小说文字精辟,言简意赅,读来琅琅上口。 C: 电视播放某酒店广告词:中秋佳节在即,这里是亲朋好友聚会的最佳选择,届时天上明月朗照,地下灯火阑珊 , 伴您进入梦幻般的神奇世界。 D: 步入叙利亚大马士革的集市,犹如进入了错综复杂的迷宫。 |
10、 |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 《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余秋雨B: 《独坐敬亭山》——李白——唐代 C: 《滁州西涧》——刘长卿——唐代 D: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贾岛——唐代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过雪山草地 雪皑皑, 雪山低头迎远客, 野茫茫, 草毯泥毡扎营盘。 高原寒, 风雨侵衣骨更硬, 炊断粮。 菜充饥志越坚。 红军都是钢铁汉, 官兵一致同甘苦, 千锤百炼不怕难。 革命理想高于天。 ( 1 )诗中表现红军过雪山草地的艰苦生活的句子有哪些?这些句子主要是从哪些方面写的?( 2 )成语“千锤百炼”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说红军战士“都是钢铁汉”?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 1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①滕子京谪守巴陵郡(________) ②前人之述备矣(________) ③微斯人,吾谁与归(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①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 选文景物一暗一明,触发了“迁客骚人”一悲一喜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情。 B: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 C: 选文写景状物词句整齐,辞采华美,音韵和谐。 D: 选文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乐以忘忧的思想感情。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向最讨厌的人学习
胡赳赳
①强大者必有“讨厌”之处。反过来说,令人讨厌之人必有其别人所不具备的优势。
②人的身上有两条虫:一条是可怜虫,一条是讨厌虫。可怜虫发作的时候,必会对他人产生怜悯和同情,讨厌虫发作的时候,必会对人、对事产生反感和不喜欢。人们对外界事物的普遍应激反应是同情弱者、讨厌强者。心理学家说:“当我们讨厌某人时,往往因为对方身上拥有和我们相同的缺点。”当对方将我们的缺点暴露出来,我们就会将讨厌他的情绪表露出来。另外,强大者往往因强大而“获罪”,正如美国哲人爱默生说:“所有的英雄最后都令人讨厌。”当最讨厌的对象能胜任的工作让我们难以企及时,我们也会将讨厌他的情绪表露出来。这就是产生讨厌情绪的秘密。
③讨厌是一种感性的说法,如果我们理性地看待,就会发现,几乎最讨厌的人身上,都有值得学习之处。
④如果我们将社会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最讨厌的人在其中只占少数。他们的存在能够让我们看清楚自己的不足,让我们从讨厌模式切换到学习模式。这是处人待事最好的方法。
⑤在异己和类己之间,异己容易成为最令自己讨厌的人。无论国家、城市还是个人,观念的不同很容易造成分歧、谩骂与讨厌。如何对待异己,是宽容、借鉴、欣赏、接纳,还是怀有偏见?这绝不是成功学的选择,而是一种心智成熟的表现。前者容易让人成为虚心好学、睿智开朗的成功者,而后者则容易让人成为目光短浅、心胸狭窄的失败者。
⑥怎样向最讨厌的人学习呢?
⑦苏东坡曾问佛印禅师:“你看你像谁?”佛印说:“像佛。”苏东坡讥笑:“我看你像一堆牛粪。”佛印不语。苏东坡回家说给苏小妹听,苏小妹说:“哥哥,你输了,你看别人是什么,你自己就是什么,你的看法是内心的投射。”苏东坡非常惭愧,他收起狂傲之心,变得虚心、宽容,接纳他人,最终不仅与佛印引为知己,还成为宋代最豪迈旷达的诗人。
⑧麦客卢汉坦承,他曾受到讨厌情绪的困扰:“有许多年,我对一切新环境都抱着极端的道德判断的态度。我讨厌机器,厌恶城市,把工业革命与原罪画上等号,把大众传媒与堕落画上等号。简言之,我几乎拒斥现代生活的一切。”后来,他将这种负面情绪转化为学术研究的动力,开始研究20世纪杰出的艺术家,发现艺术创作是普通经验的回放﹣﹣从垃圾到宝贝的过程,最终成为传播学巨擘。
⑨尼采这样说:“如果我们不能胜任善,善就令我们讨厌。”同样,如果我们不能胜任学习,学习也会令我们讨厌。最讨厌的人能胜任的恰恰是我们所不能胜任的,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去学习他。因此可以这样说:“当你变成你所讨厌的人时,你就成功了。”
⑩没有人可以取悦所有的人,最讨厌的人也是相对的概念。记住一句有用的话:“请你最讨厌的人一起吃饭,而不是请你最喜欢的人。”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有改动)
( 1 )请指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 )仔细阅读第④、⑤段,分点概括向“最讨厌的人学习”的理由。( 3 )⑦、⑧两段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4 )第②段“这就是产生讨厌情绪的秘密”一句中,“这”指的是什么?( 5 )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谈谈这篇短文给你的启示(2~3点)。《毽子里的铜钱》
①每回闻到巷子里飘来烤山薯的香味,我就会想起几十年前家乡那位卖烤山薯的老人;想起他一双黑漆漆的手,和手心里两枚亮晶晶的铜钱。
②那时,我大约十岁左右吧。有一天,在院子里踢毽子,卖烤山薯的来了。闻到那股子香喷喷的味道,好想吃啊!身边没有钱,却伸着肚子问:“老伯伯,几个铜板一个?”老人一声不响,却笑呵呵地伸手在烘缸里取出一个小小的烤山薯,往我手里一放说:“给你吃。”我十分感激,就慢慢地剥开了皮,万分珍惜地吃起来。
③隔壁的二婶走过来了,她挑了几个大的烤山薯,称一称正好要十个铜板。二婶说:“算九个铜板吧,我手里只有九个。”老人说:“不行啊,我要亏本啦。”二婶说:“下回补你就是了。”她就捧着山薯就进家里了。
④老人愣愣地望着她家那扇门;我呢,愣愣地望着老人。他满脸的皱纹很深很深,很不快乐的样子,我心里说不出的难过,只想代二婶给他一个铜板,但是身边真的没有钱。看看手里吃了一半的烤山薯,结结巴巴地说:“老伯伯,我也没给钱呢。”
⑤老人笑了,他说:“小孩子嘛,送给你吃的。”
⑥我越发觉得心里不安,忽然想起毽子里面有两个铜钱。只是两个铜钱呀,怎么抵得过一个铜板呢?但我还是急急忙忙撕开毽子的包布,挖出两枚亮晶晶、崭新的铜钱,递到老人手里说:“老伯伯,给您。”
⑦他好半天才明白我的意思,马上把铜钱放回我的口袋里,摸摸我的头说:“小姑娘,我怎么会拿你的钱呢?不过你的好心肠,我永远不会忘记的。”他又在烘缸里取出一个小山薯递给我说:“再给你一个。”
⑧我摇摇头不肯接。他却把烤山薯塞进了我的口袋里,向我笑着摆摆手,提着烘缸走了。望着他微微驼着的背脊,我心里空落落的,好像丢失了什么东西。
⑨铜钱在口袋里丁丁当当地响着,伸手一摸,它们在烤山薯旁边,也热烘烘的。我捏着撕破的毽子,回到书房里,把刚才的事告诉了老师。老师仔细地听着,面露微笑。
⑩我问老师:“二婶是不是应当把欠老伯伯的一枚铜板再补给他呢?”
⑪老师想了想说:“我想她会补给他的。小君,我倒是很高兴你舍得把毽子里的两枚铜钱剥出来给他。”
⑫我说:“我那时心里很难过,觉得自己欠了他很多似的。”
⑬老师说:“不要难过,你有这份心就好了。做小贩的,是非常辛苦的。你长大以后,要格外懂得体谅他们。”
⑭老师慈和的声音,几十年来,时常响在我耳边。卖烤山薯老人满脸的风霜、慈祥的笑容和佝偻的背影,也时常浮现在我眼前。他没有接受我的铜钱,却接纳了我的心意。他给我白吃了两个热烘烘的烤山薯,使我永远感到温暖在心中。
( 1 )通读会文,梳理情节,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老人送“我”小山薯—①________——②________——老人再送“我”小山薯—③________
( 2 )请简要分析下面两处划线词“愣愣地”的不同含义,及体现的人物心理。老人愣愣地望着她家那扇门;我呢,愣愣地望着老人。
( 3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卖烤山薯老人的人物形象。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