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不正确一项是( ) A: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的心灵……(“漫湿”指心灵得到理想的滋润,不再干枯。)B: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 应付一切。(“前途茫茫”指前面的道路上景色不好,一片昏暗。) C: 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端,也不见其终极。(“辉煌”指盛开的紫藤萝花气势非凡,一片灿烂。) D: 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呢?(“一丝不苟”的意思是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
2、 | 下面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是作者为答谢白居易而作的。B: “二十三年弃置身"写出了作者遭贬谪时间之长。 C: 诗的颔联用二则典故写出了人事的变迁。 D: 诗的颈联作者以“沉舟"和“病树”自比,以“千帆”和“万木”比喻白居易。 |
3、 | 运用排比和短语结构的知说,选择恰当的选项 雕刻家的意思,随随便便雕一个石像不如不雕,要雕就得把这位英雄活活地雕出来,让看见石像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而_____________。 A: 认识这位英雄 特别明白英雄 经常崇拜英雄 B: 明白这位英雄 崇拜这位英雄 认识这位英康 C: 认识这位英雄 明白这位英雄 崇拜这位英雄 D: 特别明白英雄 认识这位英雄 经常崇拜英雄 |
4、 | 下列与课文有关内容的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司马光﹣﹣《孙权劝学》B: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C: “豆腐西施”﹣﹣鲁迅﹣﹣《风筝》 D: 胡屠户﹣﹣吴敬梓﹣﹣《范进中举》 |
5、 |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和煦的阳光奋力透过稠密的树叶洒落下来,在地上形成了点点金色的光斑。 B: 青年时有梦想,老年时才有回忆;青年时避免鲁莽,老年时才能减少悔恨。 C: 祖母说,她从二十岁开始就待在这座小城,已经五十年了,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D: 演讲和写作文一样,要有主题,有层次,有头尾,不可语无伦次。 |
6、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我校师生认真讨论和聆听了校长激动人心的学业考试动员报告。 B: 由于该县深居内陆,使它的经济发展水平位于全省倒数第二名。 C: 辩论是一种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经常用到的口语交际方式。 D: 大会期间,全国各地报纸、电视、网络、媒体等都参与了报道。 |
7、 | 朗读下面句子,句中语意停顿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B: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C: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8、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论语(lún) 不亦说乎(yuè) 不愠(yùn) 逝者(shì) B: 罔(wáng) 笃志(dŭ) 殆(dài) 焉(yān) C: 箪(dān) 好之者(hǎo) 曲肱(gōng) 惑(huò) D: 三省(xĭng) 传不习乎(zhuàn) 逾(yú) 矩(jŭ) |
9、 |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朋友送你到车站,你说:“留步吧,聚散总有时,我们下次再见。” B: 小武刚打扫完教室就发现小明往地上丢了一张纸,小武说:“马上把纸捡起来!” C: 某超市清仓甩卖,促销员喊道:“跳楼大甩卖,血本无归了!快来抢了!” D: 朋友请你吃了一顿饭,你感叹道:“你真有钱,真大方。” |
10、 |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浩瀚 遗嘱 吞食 白手起家 B: 监视 操纵 桅杆 振耳欲聋 C: 馈退 坠毁 紧绷 惮精皆虑 D: 潇洒 凌空 凛冽 眼花潦乱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山雨 翁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 1 )本诗描绘了哪两幅画面?请结合诗歌内容概括作答。( 2 )同样表现雨的猛烈,本诗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写法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顾况戏白居易 ①以歌诗投顾况( ) ②况戏之( ) ③有句如此( ) ④居亦何难( )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长安物贵,居大不易。( 3 )读了此文,你有怎样的感受? |
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族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 1 )品读选文,概括中国石拱桥的主要特点。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桔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道写作,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如果必须要写人名,就用“小红”“小刚”来替代。
题一:请以“渴望回到童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题二:一个汉字,一段记忆。人们都喜欢用一个汉字来形容曾经的感动、悲哀、幸福。在初三生活即将结束的时候,你将用哪一个汉字来表达自己一学年来的体验和感受呢?
请以“ ,我的年度汉字”为题,写一篇文章。(横线上可填“搏”“变”“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