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指考试不及格)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指卑劣、不道德的意思) B: 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蛮横残暴) C: 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指品德高尚的正直之士) D: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自以为了不起) |
2、 | 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是( ) A: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解说: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B: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解说:“远近横着荒村”是这个句子的主干。 C: 巍峨黄山 群峰挺拔 小桥流水 红得耀眼 蓦然回首 解说:这几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D: 诗句“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说明了物候和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解说:这一句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
3、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议论文是分析事理,阐明作者观点、主张的文章。 B: 一篇议论文一般都有一个中心论点和几个分论点。 C: 《纪念白求恩》这个题目即论点。 D: 中心论点有的是直接提出的,一般都在文章的开头。 |
4、 |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迫不及待 流言蜚语 芸芸众生 仗义直言 B: 幅员辽阔 一泄千里 明察秋毫 应接不暇 C: 集思广益 真知灼见 不省人事 闲情逸致 D: 融会贯通 金榜提名 以逸待劳 山清水秀 |
5、 | 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月亮缓缓爬了出来。平日里粗糙的山峦似乎被月亮擦拭着,呈现出白玉般的优雅。那山峰的积雪流淌的亮光,像水银,又像岩浆,①________________,越来越大,仿佛有一片无限大的白色丝绸,要把高原之夜全部遮盖。高原的夜之灯啊,②________________。 A: ①慢慢向下涌动 ②不是积雪而是月亮 B: ①迅速漫延开来 ②不是月亮而是积雪 C: ①慢慢向下涌动 ②不是月亮而是积雪 D: ①迅速漫延开来 ②不是积霉而是月亮 |
6、 |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因为柠檬的酸性比葡萄更明显,所以网友们现在选择了“吃柠檬”来表示妒忌。 ②但是在网络时代,“柠檬”代替了“葡萄”成为“酸”的代名词。 ③“吃柠檬”的人就成了“柠檬人”,形容那些躲在键盘后表达很多酸言酸语的人。 ④原来有一句熟语“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用来形容妒忌的心态。 ⑤我们希望大家做一个理智而文明的“柠檬人”,因为小酸怡情,大酸伤身。 A: ①③⑤④②B: ③①⑤④② C: ④②③①⑤ D: ④②①③⑤ |
7、 | 关于宋镰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宋镰是元末明初人,被称为明初三大文臣之首。 B: 宋镰官至翰林学士,曾主编《元史》。 C: 宋镰善识时务,在朱元璋大清洗之前就告老还乡,但终因胡惟庸案遭贬,病死流放途中。 D: 宋镰同刘基、高启都是明初大文学家。《王冕传》《郁离子》《卖柑者言》都是宋镰的作品。 |
8、 |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 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 B: 旅行总是耗时而且昂贵的,而阅读便是最廉价最方便的旅行方式,是异质世界最有效的召唤魔术,是最快速把世界转变成家乡的方法。 C: 无须背诵数以百计的格言信条,只须记住一条: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如果你懂得了这一点,再加上几分随机应变的智慧,那么风度就会自动来到你的身边。 D: 阅读不是“看到”,而是思索、启示和理解,他不决定于我们眼睛的速度,而是我们心智的速度、深度和延伸的广度。 |
9、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古代有许多特定年龄的别称,如“弱冠”是指男子20岁时束发加冠,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年;“耄耋”指八九十岁。 B: “晋太元中”中的“太元”、“元丰六年”中的“元丰”、“庆历四年春”中的“庆历”以及“崇祯五年十二月”中的“崇祯”都是帝王的年号。 C: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莫泊桑,是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与俄国的屠格涅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D: 铭,古人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就是用韵的。 |
10、 | 下列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娉婷(pīng) 佝偻(lóu) 悄然无声(qiāo) B: 宽宥(yòu) 惊骇(hài) 矫揉造作(jiǎo) C: 轻觑(qù) 折本(zhé) 不省人事(xǐng) D: 褴褛(lǚ) 豢养(juàn) 前仆后继(pū)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1 )《雁门太守行》和《使至塞上》内容上都与边塞战争生活相关,前者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突出战争的惨烈,并借用典故表现士兵________的精神;而后者则侧重记述出使边关途中所见所感,借________和归雁自比,表达出自己的飘零之感。( 2 )西方油画擅用丰富厚重的色彩描绘画面,中国写意画则用简练的笔法表现意境,有人认为《雁门太守行》更像是西方的油画,而《使至塞上》则是中国的写意画,任选其中一首结合具体诗句做简要分析。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不亦说乎 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③是知也 ④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2 )下列句子中的“而”表示转折用法的一项是( ) A: 学而时习之 B: 温故而知新 C: 择其善者而从之 D: 人不知而不愠 (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4 )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 |
两角钱
肖复兴
有时只是举手之劳,就能帮助别人,但我们对好多举手之劳的事情却熟视无睹,而不愿意伸出手来。
那天下午,我去邮局寄信,人很多,大多是在附近工地干活的民工,才想到是他们发工资的日子,在往远在千里之外的家里寄钱。
我寄了一摞子信件,最后算邮费,掏光了衣袋里所有的零钱,还差两角钱。我只好掏出一张一百元的票子,请柜台里的女服务员找。她没有伸手接,望了望我,面色不大好看。为了两角钱要找一百元的零头,这确实够麻烦的,难怪她不大乐意。
我下意识弯腰又翻裤兜的时候,和一个男孩子的目光相撞。他穿着一身尘土仆仆的工装,就站在我旁边的柜台的角上,个头才到我的肩膀,瘦小得像个豆芽莱。我发现他的眼光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抿着嘴,冲我似笑未笑的样子,有些怪怪的。而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似掏未掏的样子,好像那里藏着刺猬一样什么扎手的东西。这更让我感到奇怪。
没有,裤袋也翻遍了,确实找不出两角钱。我只好把那张一百元的票子又递了上去,服务员还是没有接,说了句:你再找找,就才两角钱还没有呀。可我确实没有啊,我有些气,和她差点没吵起来。
这时候,我的衣角被轻轻地拉了一下,回头一看,是那个男孩子。我看见他的手从裤袋里掏了出来,手心里攥着两角钱:“我这里有两角钱。”说完这句外乡口音很重的话,他羞涩地脸红了。原来刚才他一直是在想帮助我,只是有些犹豫,是怕我拒绝,还是怕两角钱有些太不值得?我接过钱,有些皱巴巴的,还带有他手心的温热。虽然只有两角钱,我还是谢了他。他微微地一笑,只是脸更有些发红了,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
寄完信,我去附近的超市买东西,破开了那一百元的票子,有了足够的零钱。我又回到邮局里,不过,那时已是落日的黄昏,不知那个孩子还在不在?我想如果那个孩子还在,应该把钱还给他。
他还真的在那里,还站在柜台的角上,那些民工还没有汇完钱,他是在等着大人们一起回去。我向他走了过去,他看见了我,冲我笑了笑,因为有了那两角钱,我们成了熟人,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
走到他的身边,我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看到他那样的笑,总觉得他是在为自己做了一件帮助人的好事,才会这样的开心。能够帮助人,而且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尤其是帮助了一个看起来比自己大许多的大人,心里总会产生一种美好的感觉吧。我当时就这样想,干吗要打破孩子这样美好的感觉呢?一句谢谢,比归还两角钱,也许,更重要吧?我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头,问了问:“还没走呀?”然后,我再次郑重地向他说了声:“谢谢你啊!”他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
以后,我多次去过那家邮局,再也没有见到那个孩子,但我怎么也忘不了他。他让我时时提醒自己,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能够伸出手来去帮助他人,一定要伸出手来。
(选自《北京晚报》,有删改)
( 1 )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邱君光明,既无宏愿,亦无功勋,然恣意率性,在江湖中尽显侠义,于人生里全是有趣。不因世事而乱心,不因平凡雨平庸。祈愿邱君,不仅光明自己,亦能烛照你我。 |
活得有趣
◆沙叶新
①话说川沙城南有位凡人、趣人。此人姓邱,名光明,今年六十有六。发花白,背微曲,身材偏矮,精神矍铄。性耿直,有江湖侠义之风。
⑦邱光明曾在饭店学徒。某次有干部来店检查卫生,因与经理熟稔,便盛赞饭店卫生能评第一。邱光明戆头戆脑,实事求是,说:“还有不少死角无空打扫,不能评为第一。”还领着干部看了这些卫生死角,气得经理勃然色变。
③邱光明极有悟性,任何事一学即会,一会便精。譬如杀鸡,虽是小技,但谁也不及他的手艺高强。某年,饮食业举行杀鸡比赛。哨笛一响,其他选手都迫不及待地操刀杀鸡,而他故意按兵不动,他说这就如同下象棋一样,叫“让先”。等别的选手已提着鸡颈放血时,他才飞速地举刀杀鸡,然后放血、烫鸡、煺毛、开膛、清理杂碎,动作纯熟,干净利落,以2分15秒的最快速度完成全部工序。此时,他见别的选手还在手忙脚乱地紧追慢赶,就 A ,神气活现,骄傲地点起一根烟,还得意地将菜刀高高抛起再接住。他万万没想到他的忘乎所以违反了比賽规则,最终屈居第二。
④邱光明善于杀鸡,也精于烹饪,在饭店二十余年,看也看会了各种菜肴的烧法。回得家来,便如法炮制,烧得一手好菜。某次他到浦西一家饭店,叫了一盘炒三丝。当菜端上后,他将经理请来,问道:“炒三丝吃什么?”经理说:“吃的是肉丝、火腿丝、冬笋丝。”他说:“不对!炒三丝吃的是刀工!三种丝要三种不同切法。”于是他详细示范了三种切法以及其他菜的种种切法,经理佩服得五体投地,以为他定是锦江名厨。
⑤他虽在饭店二十多年,仍是一名杂务工。他想不通,闹情绪,离开饭店,回家种草养花,还当上了县花卉盆景协会副主席,在县里破天荒地举办过花卉盆景展,轰动一时。
⑥但邱副主席仍想当名真正的厨师。说干就干,他召集以前的老同事,终于在家门前开了一家桃园饭店。开张那天,他亲自撰写对联:“有米三升开饭店,无花一朵号桃园。”对仗工整,平仄合律,语虽平淡,但 B 。
⑦饭店开张后,食客盈门,生意兴隆。他烧的菜不但色香味俱佳,而且讲究艺术造型。他用马兰头、豆腐干丝、土豆、核桃肉为原料垒成的假山盆景(冷盆菜),,可以乱真,使人不忍下箸。他每天最爱做的一件事是翻看顾客意见薄,看到高兴处,或加上评语:“诚如先生所说,敝人的桂鱼烧得确实堪称一绝,欢迎下次再来品尝,可八折优待。”或发表感慨:“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厨师得千万知味亦足矣!”
⑧善作剧楼主人曰:邱先生者,普通百姓也。既无宏愿,也无功勋,一生孜孜以求者,不过是想当一名自认为不错的厨师而已。但郎先生却活得有那么一点与众不同,活得有那么一点独特个性,因而就活出了情趣,活出了味道,活得 C ,活得潇洒脱俗。在芸芸众生之中,有如此活法者,不多矣!
( 1 )请将下列四字词语依次还原到文中ABC处。风流自赏 雄心自见 顾盼自雄
( 2 )请赏析第⑧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注:因命题需要,本试卷所选文段均有删改,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