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长泰一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寒(jìn) 推(sǎng) 雾(ǎi) 涡(xuán)
B: 角(léng) 纶(qīng) 流(tǎng) 口(zhá)
C: 落(diē) 打(gé) 峻(chán) 妩(méi)
D: 级(shè) 俯(kàn) 水(zhàn) 日(lì)
2、

下列加横线的文言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日扳仲永环于邑人(拜访) 宾客大宴(正赶上)菊之爱,陶后有闻(新鲜)
B: 盖桃核修狭者为之(挑选) 沿阻绝(顺流而下)闻之,欣然往(计划)
C: 小大之 , 虽不能察(案件) 即诗四句(写)寒暑节(交换)
D: 此天所以资将军也(有害) 傅说于版筑之间(选拔)渔人甚之(对……感到惊异
3、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白杨礼赞》作者是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作家、社会活动家。
B: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多年的历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 “唐宋八大家”指柳宗元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D: 古代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比如“愚”是谦称自己,“子”是尊称对方,“尊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
4、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从而使“痛苦指数”下降,“幸福指数”上升

②这种条理性和有序性正是内心满足感的主要来源

③守时让一切都变得有条理起来,使生活有序起来

④而守时可以减缓甚至消除因时间不确定带来的焦虑

⑤现代人普遍患有“时间焦虑症”

A: ②③⑤④①
B: ③②⑤④①
C: ③②①⑤④
D: ③⑤②④①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消息一般有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以及何故、如何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
B: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一文以极其简练的语言报道了我军顺利渡江的事件,赞扬了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也从侧面反映了国民党军队的军心涣散、毫无斗志。
C: 《“飞天”凌空》是一篇通讯,描写了中国跳水姑娘吕伟一连串精彩的跳水动作,表现了中国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国增光的精神。
D: 《一着惊海天》一文全面生动地报道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全过程。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们双方的意见存在很大分歧 , 从而导致谈判一度被迫中止。
B: 这的确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能够让你从此安下心来专心学习。
C: 晚餐后,一家人就各忙各的了:爸爸打开了电脑,妈妈在追剧,我则埋头写作业,我们各得其所 , 互不干扰。
D: 学习如长途跋涉,不怕慢就怕站 , 只要你能坚持不懈,终有一天你会实现自己的目标。
7、

福州乌山的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一弹流水一弹月”,下面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 )

A: 半入江风半入云
B: 一味清凉上月时
C: 二分明月万梅花
D: 三月细雨春妩媚
8、

下列注音、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 )

A: 晕眩(xuàn) 呆滞(zhì) 喃喃(nán) 座锅(zuò)
B: 沉浸(jìn) 鼓囊(nānɡ) 吮吸(yǔn) 涮净(shuàn)
C: 情不自禁(jīn) 大襟(jīn) 愠色(wēn) 皱巴巴(zhòu)
D: 踉跄(liànɡ qiànɡ) 蓦地(mò) 气势汹汹(xiōnɡ) 宛如(wǎn)
9、十三经是历史上十三部儒家经典的总称,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粱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十三经由汉代的五经逐渐发展而来,最终形成于什么时期?( )
A: 唐朝
B: 五代
C: 南宋
D: 明朝
10、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总领全文,揭示了文章的写作意图,让大家用艺术的眼光去鉴赏苏州园林,并突出苏州园林在中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
B: 作者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了数量众多、各具匠心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进而从多方面进行说明。
C: 文中“大多”“几乎”等词语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D: 本文主要按空间顺序说明了苏州园林的特征,表现了作者对苏州园林的喜爱和眷恋之情。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杜甫的《岁暮》,完成小题。

岁暮①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洲(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做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 1 )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岁暮”的含义。
( 2 )下面关于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边隅还用兵”,“还”字有又、复之意,诗人想到能在战乱中一展宏图,不由心生激荡。
B: 颈联中的“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难。
C: 诗中多处运用对比。如朝廷之臣无人请缨与江湖之士的杜甫“敢爱死”对比,“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自己言行反差的对比,诗歌开头“远为客”与结尾“寂寞壮心惊”思想感情对比。
D: 全诗前四句主要陈事时,后四句主要抒情怀,层次清楚,结构井然,语无虚设。
( 3 )谈谈颈联“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甲、乙两个选段,回答问题。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齐桓公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诗》云:‘人而无良,相怨一方。’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选自刘向《说苑》)

(注释)①齐桓公:春秋诸侯,五霸之一。②管仲:齐桓公的贤相,辅佐桓公成霸业。③贵:以……为贵。④君人者:指国君或皇上。⑤与:亲附,拥护。⑥非:非难,责怪。⑦遂:终于,最终。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非不深也(________)

委而之(________)

亲戚之 (________)

多助之(________)

(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3 )语段甲表达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语段乙中的“________”与之观点相似。
( 4 )孟子与管仲在治国思想上有相似之处,请结合甲乙选段内容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耐寒植物如何过冬

李耕拓

①植物生长活动的最低温度通常是0℃。秋天之后,有些植物特别是很多一年生草本植物纷纷枯萎。到了更为寒冷的冬季,冰封的大地上几乎看不到红花绿叶,但也有些“英雄好汉”是不怕严寒的。

②通常而言,即便是同一种植物,冬季和夏季的抗冻能力也不一样在夏季活动期多不耐寒,在冬季休眠期则更为耐寒。这是因为春夏季节,植物生长旺盛,养分消耗多于积累,因而其抗冻能力较弱。如北方的梨树,在-30~-2℃低温下能平安越冬,在春天却抵挡不住微寒的袭击;松树的针叶,冬天能耐30℃的严寒,夏天如果人为地降温到一8℃就会冻死,就是这个道理。

③到了秋天,情形就变了,秋季白昼温度高日照强,叶子的光合作用旺盛;而夜间气温低,树木生长缓慢,养分消耗少,积累多,于是树木越长越“胖”,变粗壮并木质化,树叶里合成了更多的脱落酸(休眠素),这种植物激素被输送到植物枝梢的尖端和侧芽后,这些部位的新陈代谢会受到抑制,从而进入休眠状态,不再萌芽生长,植物体也停止生长。这意味着植物的物质和能量消耗大大减少,养分因此被积蓄起来,树木逐渐有了抵御寒冷的能力,即使叶子在冬天被冻掉,小枝依旧完好无损。

④耐冻植物都有休眠的特点,它们常使用“沉睡”的妙法来对付冬寒。一般而言,处于休眠状态的植株抗寒力强,并且植株休眠越深,抗寒能力越强事实上,多年生植物的季节性休眠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植物应对不利环境的一大绝招。

⑤此外,每一棵树木都有一副“甲胄”,保护它们娇嫩的组织不受寒气侵袭。这副“甲胄”就是木栓层。每年夏天,树木都在树干和树枝的皮下储存木栓组织——死的间层。木栓既不透水,也不透气。停滞在其气孔中的空气能够阻挡树木的热量向外散发。树木年龄越大,木栓层越厚。因此,老树、粗树的抗寒能力比枝嫩干细的小树强。

⑥另外,植物还常常会通过细胞膜脱水或合成液态抗冻有机物来增强细胞的抗冻性。有的植物会通过降低自身含水量以适应低温环境,安全过冬。具体来说,就是将水从细胞内排到细胞外,防止细胞内的水结冰。

⑦植物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是因为其体内既有自由水,也有结合水,二者的“脾气”大相径庭:自由水在100℃沸腾,0℃时结冰;结合水要高于100℃才沸腾,在比0℃低得多的温度下才会结冰。冬天,植物体内的自由水减少后结合水所占比例则相对增加,使细胞液浓度增高,不易结冰,植物因此可以忍受更低的温度。

⑧当然,如果以上方法还不足以抵抗严寒,一些植物还会通过增加糖或蛋白质、脂肪的含量,或者增强生物膜系统结构的稳定性来练就更高更强的御寒本领。

(有删改)

( 1 )本文主要介绍了耐寒植物过冬的哪些方法?
( 2 )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3 )第⑦段中加点的“这样”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 4 )下面有关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加点词“几乎”表示对程度的界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B: 第③段加点的“越长越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木积累养分越来越多的样子。
C: 第⑤段中加点的“甲胄”,是指树木在树干和树枝的皮下储存的木栓组织——木栓层。
D: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一些植物耐寒抗冻的方法。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 1 )给这段话写一个标题。
( 2 )本段写雪景又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请找出标志方位的词语。
( 3 )对画线句子的含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描写黄白相间的山坡,春风化雪,不久人们就会见到山坡原有的颜色。
B: 表现济南冬天的温和,雪化了,有水在山坡流动;“山的肌肤”指山坡的草地。
C: 描写济南冬天的温和,有水蒸气蒸发升腾的美景,不久雪就会全化了,山坡上有的颜色比雪色更美。
D: 描绘了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像穿着好看的衣服;“山的肌肤”可以想象成春天来临后满山花草覆盖的景象,即便是雪后也只是越发显出济南冬日的温和。
( 4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两句话。

①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②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 5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一句中“秀气”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心理学家做过一次实验:将一只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水族箱的两端,中间用透明的玻璃隔开。刚开始,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动进攻,它失败了,但毫不气馁;接着,它又向小鱼发动了第二次更猛烈的进攻;它又失败了,并且受了重伤;它还要攻击,第三次,第四次 多次攻击无望后,它不再进攻。这时候,心理学家将挡板拿开,鳄鱼仍然一动不动,它只是无望地看着那些小鱼在它的眼皮底下悠闲地游来游去,放弃了继续的努力,最后活活饿死。
要求:①请以“再做一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叙述经历,可以抒发情怀,可以发表议论。②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④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做迩的天”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