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这两篇名文的作者分别是范仲淹、欧阳修,他们都是宋代的文学家。 B: 在中国传统习俗中,正月初一称为“元日”,清明前一天称为“寒食”,九月初九称为“重阳”。 C: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要求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依次称为首联、颈联,颔联、尾联。 D: 雨果,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作家。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
2、 | 下列词语中的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 A: 虔诚(qín) 皱缬(xié) 霪雨(yín) 惺忪(xīng)B: 害臊(sào) 迥然(jiǒng) 憋闷(biē) 犀锐(xī) C: 阴晦(huì) 稠密(cóu) 懊丧(sàng) 挪步(nuó) D: 铿锵(qiāng)寥廓(kòu) 擅自(shàn) 跺脚(duò) |
3、 | 七年级(上)1——10课的课文篇篇经典,每一篇都能带给我们美的感受和深刻的启迪。请你从下列各项中选出对课文理解错误的一项( ) A: 《在山的那边》一诗中,山比喻理想,海比喻重重困难。这首诗启迪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B: 《紫藤萝瀑布》启示人们不要沉浸在以往的痛苦中,应该积极而乐观的面对未来。 C: 《童趣》是清代文学家沈复在《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的一段文字,记录了自己童年时代的美好记忆。 D: 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论语》就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论语》和《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
4、 | 下列关于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B: 《水浒传》中宋江因长得黑,有孝名,为人仗义疏财,被人称为“孝义黑三郎”。 C: 《名人传》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著《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的合称。 D: 英国思想家培根最重要的成就是他在思想和文学领域内的建树。他被马克思称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
5、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意既不可以完全达之以言,“和自然逼真”一个条件在文学上不是做不到吗? B: 一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且不必。 C: 这种相片和图画可以从两个观点去比较:第一,相片或图画,哪一个较“和自然逼真”? D: 譬如《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几句话。 |
6、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令堂、令兄、令郎,令爱。B: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藤野先生》均出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C: 《出师表》的“表”,《陋室铭》的“铭”,《捕蛇者说》的“说”,都是古代一种文体。 D: 《论语》是我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
7、 |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交流会上,李教授通过一系列贴切的比喻把深奥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 , 又耐人寻味。B: 他填报志愿时,想报北大,又想报复旦,真是见异思迁。 C: 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D: 那是一张两人合影,左边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师,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
8、 | 下列对本文表达的主题思想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表现了“我”莽撞急躁的性格特征。 B: 表现了弱者悲惨的生活和对自己命运的抗争。 C: 表达了希望社会都能保护、关爱小动物的美好愿望。 D: 表达了知识分子的自省意识和悲天悯人的宽厚情怀。 |
9、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这种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B: 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发达国家和最大发展国家,两国关系需要稳定。 C: 在“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使我市文化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 D: 面对改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业的勇气和创新的锐气。 |
10、 |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学校操场上人声鼎沸 , 热闹非凡。一场庆元旦趣味体育联欢活动正热火朝天地进行。 B: 撒贝宁主持的《开讲啦》节目鲜为人知 , 其青春活泼的主持风格深受广大青少年朋友青睐。 C: 精彩的演奏戛然而止 , 一直鸦雀无声的大厅里,随即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D: 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一泻千里 , 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 |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下列各题 诉衷情 (宋)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 1 )诗中“当年万里觅封侯”用了________(人名)投笔从戎,立功异域的典故。( 2 )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当年”两句再现了词人早年满怀豪情壮志慷慨从戎的情景。B: “关河”两句述说理想破灭只有在梦中才能重返前线的遗憾。 C: “胡未灭”三句写尽了词人内心壮志难酬的悲愤、痛苦与不甘。 D: “此生”三句表明词人决意淡出政治,隐居沧州终老此生。 |
阅读课外文言,回答问题。 勤 学 王守仁 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①谦抑为上。 诸生试观侪辈②之中,苟有虚而为盈,无而为有,讳已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彼固将以欺人,人果遂为所欺?有弗窃笑之者乎?苟有谦默自持,无能自处③,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 明己之短,忠信乐易④,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彼固以无能自处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为无能?有弗敬尚之者乎? 诸生观此,亦可以知所从事于学矣。 (选自《王文成公全书》) 【注释】①确:确实,踏实。②侪(chái)辈:同辈。③无能白处:以没有能力的态度自处。④乐易:乐观和蔼,平易近人。 ( 1 )下列句中划线实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有弗鄙贱之者乎 先帝不以臣卑鄙 B: 彼固将以欺人 汝心之固 C: 苟有矗而为盈 彼竭我盈 D: 有弗窃笑之者乎 必为有窃疾矣 ( 2 )下列句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B: 而以勤确谦抑为上 不以物喜 C: 凡学之不勤 水陆草木之花 D: 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 3 )下列表述与选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作者把聪慧敏捷、勤奋踏实、谦虚低调作为自己选择学生的首要条件。 B: 选文主要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表明了作者对求学的态度。 C: 反问句的多次使用,加强了语气,增强了本文的说理气势。 D: 本文与《送东阳马生序》一样,都寄予了长辈对晚辈的殷切期望。 ( 4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②人果遂以彼为无能? |
人人皆可为国王
①说到权力和享受,国王可算是一国之最。因此王位就成了很多人追求的目标,但我们也大可不必妄自菲薄,我们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国王。
②虽然大有大的好处,但它却不能占据全部的风光。比如,同是长度单位,以“里”去量路程可以,去量房屋之大小则不成;以“尺”去量房屋大小可以,去量一本书甚至一张纸的厚薄则难为它了。同是观察工具,望远镜可以观数里、数十里之外,看微生物则不行,能挥洒自如的是显微镜。以人而论,权大位显,如王如皇亦有他的局限。比如他就不能享受村夫之乐、平民之趣。《红楼梦》里凤姐说得好,“大有大的难处”。据说现在的荷兰女王也很为继承人发愁,因为她的三个子女因担心失去生活之趣对王位都不感兴趣。
③在现代社会里,每一个成功者都可以在自己的王国里成为国王,享受高呼万岁的崇敬,享受鲜花和红地毯。你看歌星、球星是追星族的国王;作家、画家是欣赏者的国王;学者、教授是他学术领域的国王;幼儿园的阿姨、小学校的教师整天享受着孩子们的拥戴,也俨然如王——孩子王。就是牧羊人,在蓝天白云下长鞭一甩,引吭高歌,也有天地间唯我独尊的国王感。
④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时,他仍然可以为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北宋时的柳永,宋仁宗不喜欢他,几次考试不第连个做臣子的资格也拿不到,他只好去当“民”。“凡有井水处都有柳词”。因而他在词坛成为了自己的国王——词王。林则徐被清政府贬到新疆伊犁,沿途官民却争相拜迎,泪洒长亭,赠衣赠食争睹尊容。到住地后人们又去慰问,去求字。以至于待写的宣纸堆积如山。在人格王国里林则徐被推举为王。
⑤在日常生活中更是人人可以为王。我看过一场演唱会,那歌手也没有什么名,但当时着实有王者风范,台下的女孩子毫不羞涩地高喊“我爱你”,演唱结束,要跟他拥抱。
⑥国王的精神享受有三:一是有成就感;二是有自由度;三是有追随者。只要做到这三点,不管你是白金汉宫里的英国女王,还是拉着小提琴的街头艺术家,在精神上都能得到同样的满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诚实、勤奋就行——因为你虽没有王业之成,大小总有事业之成;虽没有权的自由,但有身心的自由;虽没有臣民追随,但一定有朋友、有人缘,也可能还有崇拜者。所以人人皆可为国王,谁也不用自卑,谁也不要骄傲。
( 1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a“我买几个橘子。你就在次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买东西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 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b“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c“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作文:
以“请原谅我一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③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