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大埔县家炳第八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B: 晴天之下,旋风忽来,那雪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
C: .它是结构谨严、没有闲笔的短篇小说,但同时它又富于抒情诗的风味。
D: 改了国藉 , 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周洪宇教授曾发表报告指出,造成我国就业困难的原因是由于就业“三撞车”导致的。(删去“由于”)
B: 随着二维码与公示系统无缝链接的实现,为企业自律、部门监管和社会共治奠定坚实的基础。(删去“随着”)
C: 人类工业的发展是否超过临界点,是近现代以来对湖泊生态维护的最大因素。(将“维护”改为“影响”)
D: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提出要按不低于采购金额的30%左右提前预付给医疗机构。(删去“左右”)
3、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俊俏,美丽又挺拔)
B: 无意争春,一任群芳妒。(痛苦)
C: 大河上下,失滔滔。(顿时,立刻)
D: 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待,等到)
4、下列对名著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江姐是《红岩》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对党忠诚,对敌斗争顽强不屈,在危急关头从容镇定,对革命同志血肉情深。
B: 《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是鲁迅写的一篇回忆性小说,文中回忆了他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
C: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他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战,在革命的熔炉中,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
D: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著名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长篇巨著,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
5、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落(zháo) 池(qí) 镜(líng) 分(qí)
B: 临(lì) 一(chà) 笑(nì) 徘(huí)
C: 桑(shèn) 赏(jiàn) 芽(nèn) 清(chéng)
D: 蝉(duì) 开(zhàn) 仿(mú) 浴(mù)
6、下面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 低氧条件下的健身与一般自然状态下的健身相比,有增加红细胞数量,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强化脑组织和肌肉对氧的利用等好处。
B: 前苏联医学专家还曾发明过“缺氧疗法”:让患者反复吸入只有10%氧含量的低氧空气,以启动人体缺氧自卫系统的潜能,从而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目的。
C: “缺氧疗法”不仅对治疗心血管、呼吸及神经系统疾病均有明显疗效,同时还有缓解疼痛、消除疲劳等作用。
D: 在美国,低氧健身已成为一种最受欢迎的健身运动,曾经喜欢滑冰、爬山和乐于冒险的人,通常也到低氧健身房进行锻炼。
7、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讲究押韵,全诗要求通押一个韵,限平声韵。
B: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是一篇新闻消息。
C: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北宋文学家,他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D: 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后两部分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8、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一带一路”抓住互联互通这个关键,聚焦经济合作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 沿线国家和本地区发展的共同需要,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创造崭新的机遇。

②教育部等九部门颁发文件强调,要将思想、道德、心理教育和依法惩戒威慑相结合,切实做好 中小学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方面的工作。

③微信等新媒体能够满足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 无法代替诵读经典所带给我们的心灵上的收获。

A: 适合 防治 因而
B: 适合 防止 却
C: 契合 防止 因而
D: 契合 防治 却
9、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南阳宋定伯年少时,夜行鬼。(逢:动词,遇见,碰上)
B: 定伯之言:“我亦鬼。”(诳:动词,欺骗)
C: 有卖油翁担而立。(释:动词,挑着)
D: 吾欲南海。(之:动词,到,往)
10、下列句子与例句中使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


A: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王观《卜算子》)
B: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C: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D: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1 )诗歌首联“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有何作用?
( 2 )诗歌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已经成为流传千古的佳句,你认为原因有哪些?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出师表》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节选自《隆中对》
【注】每:常常。 信然:确实这样。 先主:刘备。 就见:到那里拜访。 屈致:委屈(他)召(他上门)来。致,招致,引来。 枉(wǎng):委屈。  驾:车马,借车马指刘备。   由是:因此。凡:总共。

( 1 )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 )

A: 此臣所以报先帝忠陛下之职分也 智术浅短
B: 先帝不臣卑鄙 咨臣当世之事
C: 受任于败军际 先主器
D: 奉命危难之间 欲信大义天下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 3 )针对甲文中画线句有人提出了这样的看法:诸葛亮写《出师表》时刘备已经去世,那么,即使出师未果,也不会对“先帝之明”造成影响,所以诸葛亮的担心是多余的。对此,你有怎样的见解?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泰山魂》,完成下面小题。

泰山魂

李复威


①我相册里珍藏着一张已经发黄的照片。那是四位中年农民,他们肩扛着用床板临时搭就的担架,裸露的上半身发着黝黑的光,微微驼弯的背上淌着条条汗水……每当我翻看这张照片,都会感觉心被什么东西蜇了一下。那是我经受的一次灵魂的洗礼。


②那一天,我和系里老师们赴泰山旅游。我们背着大包小袋兴致勃勃地开始登山。我仗着年轻力强一路小跑往山上冲去,把同事们远远地甩在后面。没几个回合,就蹲在路边上气不接下气地喘起来。我一回头,发现后面上来一队挑着担子的农民。他们赤裸着上身,脊背驼弯,他们挑的是各种各样的砖瓦石料,每登一级,都会发出闷闷的“嗨哟”声。正值酷暑,不一会儿,擦汗的毛巾就能大把大把地拧出水来,滴在石阶上,瞬间又被蒸发掉。


③刚到中天门,我的胸膛闷涨得仿佛要爆炸一般,双腿像灌了铅,一步也挪不动了。后面的挑夫们都不紧不慢地赶了上来。走在最头里的一位50岁左右的中年汉子,也歇下脚,他身板结实,目光有神,脸上是凸凹的皱纹。不多久,又赶上来一位小伙子,他十分轻声地喊了老汉一声爹。


④老汉对我说:“小伙儿,不能像你这样爬山。”“要沉下心来,一步一步,步步有根。”


⑤几句攀谈,我了解到他们是附近的农户。因山上要扩建宾馆,他们就集体出来打工。


⑥我好奇:“一天能挣多少钱?”他告诉我,不按天,论斤称。“那一斤给多少?”


⑦过了半天,他才支支吾吾跟我耳语,就几分钱。我差一点吼出声来,这么重的活,这么一点报酬,你们也干?

⑧“养家糊口呗。”停了一会儿,他又补充一句,“这也是为国家做贡献。”


⑨我无语了……


⑩以蜗牛速度爬山的我,感觉自己背包成了累赘。老汉示意我把背包放到他的担子上。


⑪“那我付钱,行不?”他不说话,狠狠地瞪了我一眼。他儿子“抢”了我的行李,附带还问我一句,有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我太累了,半推半就地把行李交给他们。我跟在他们后面艰难地爬登着。心里犯着嘀咕,听说泰山上做小买卖的,心可黑了,漫天要价。我真怕人家狮子大开口。


⑫好容易捱到了山顶上,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儿子气喘吁吁跑过来,把背包水壶交给我。我还没来得及说声“谢谢”,就不见了人影。


⑬大家刚刚安顿下来,突然,同行的一位老师突发急病,老师们急匆匆请来山顶宾馆医务室的大夫。他观察了好一会儿,告诉我们山上的医疗条件极为有限,还是赶快送往山下的医院稳妥。一听说要下山,大家全傻了。刚艰难地爬上山如何下山?搀?抬?抱?扛?


⑭我灵机一动,三步并两步奔出,很快就在啃着大饼的民工中找到老汉,刚把紧急的情况向他说明,他噌地站了起来,“带路,救人要紧!”并约了三个同伴,借来—个床板和一床被子,准备出发。


⑮四个民工出力,这工钱肯定不会少要。我拿出一小叠钞票,“大叔,这一趟要多少工钱?”老汉紧蹦着脸:救人要紧!


⑯我紧追上,把一沓钱塞在他手中。他瞪了我一眼,快速地抽出几张,余下的一股脑儿塞给我。“俺们留下一顿大饼钱,够了。”


⑰迎着扑面的热浪,四位民工每人把住一个角扛在肩上,急匆匆出发了。骄阳下,他们裸露的微驼的背上的汗水,像黑夜里的光,晃得我心神微动。咔嚓!我快速摁下相机的快门,记录下这珍贵的瞬间。


⑱我仰天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只见蔚蓝的天际,已经透出一抹殷红的夕霞……

(选自2020年01月10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

(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写“我”翻看照片心都会被“蜇”一下,说明往事给我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
B: 文章写“我”登山时先用力过猛后气力全无蹲在路边,自然地引出这群挑山工。
C: 第⑬段结尾五个问号,表达了刚登上山又要下山的为难以及如何送同事下山的无措。
D: 全文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记叙“我”泰山旅游的经历,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 2 )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①他地站了起来,“带路,救人要紧!” (赏析加点词语)

②骄阳下,他们裸露的微驼的背上的汗水,像黑夜里的光,晃得我心神微动。(赏析句子)

( 3 )文中的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写出两点即可)
( 4 )文中老汉的儿子似乎可有可无,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一人物?请简要分析。
( 5 )文章以“泰山魂”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一组文章,完成相关练习。
(一)长征路是什么路?严格说是没有路。在沟壑纵横、激流咆哮的漫漫征途中,是红军用双脚踩出了一条路、用枪炮打出了一条路、用鲜血和身躯铺出了一条路。
在这条路上,作为一名军人,要挑战生理极限、心理极限,要忍受饥饿和伤病的折磨,要经受风霜雪雨和枪林弹雨。即使高级将领,也要随时准备牺牲。
在这条路上,作为一支军队,时刻面临着战斗考验,大仗、小仗、险仗、恶仗、遭遇战、伏击战……仗仗打得惨烈,战战生死攸关。
在这条路上,作为一个政党,要战胜教条主义桎梏,要经受党内路线斗争的考验,要领导中国革命走出危机,要为抗日救亡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寻找出路。
二万五千里长征,只有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毛泽东豪迈地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有过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
长征路,是一座激励后人的镜子,是一面昭示后人的丰碑。


(二)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三) 十送红军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 七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五斗江
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 江上(里格)船儿(介支个)穿梭忙
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 千军万马(介支个)江畔站
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光 十万百姓泪汪汪
问一声亲人红军啊 恩情似海不能忘红军啊
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 革命成功(介支个)早回乡
九送红军上大道 十送(里格)红军(介支个)望月亭
锣儿无声鼓不敲,鼓不敲, 望月(里格)亭上(介支个)搭高台
双双(里格)拉着长茧的手 台高(里格)十丈白玉柱
心像(里格)黄连脸在笑 雕龙(里格)画凤放呀放光彩
血肉之情怎能忘红军啊 朝也盼来晚也想红军啊
盼望(里格)早日(介支个)传捷报 这台(里格)名叫(介支个)望红台

( 1 ) 第一则材料中有两个词颠倒了位置,请把这两个词找出来。

( 2 )长征诗中主要抒发了红军战士的何种情怀?为了突出这种情怀,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3 ) 十送红军中军民之间的深情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请你简单分析一下。

( 4 )仿照第一则材料写句子。
学习路是什么路?

( 5 )这三则材料都是针对一个主题——长征而创作的,你认为这三则材料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请说说你的看法。

四、写作(分值:60分)
有人曾这样总结现代人不健康的工作方式:把思考交给了电脑,把联系交给了手机,把行走交给了汽车,把健康交给了药丸……诚然,人们在过分追求便捷、享受便利时,无形中丢失了原来应该拥有甚至必须终生坚守的东西。作为中学生,也应该很好地自我反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是否曾丢失过什么?例如生活中的爱心、孝心、同情心、责任心,再如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等。

请以“不该丢失的……………….”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可以叙写个人经历,也可以就此发表你的看法、感情等。

提示与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优雅的魅惑”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