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新泰市实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所修改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
B: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C: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D: 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
2、

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

A: 轩榭 骇人听闻 饶恕 毛骨耸然
B: 招徕 沥尽心血 告磬 引颈受戮
C: 琐屑 相形见拙 苍茫 重峦叠嶂
D: 旁骛 一代天骄 丘壑 粗制滥造
3、下列各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人的心灵就像黝黑的泥土,播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比如,当你因忙碌而憔悴时,能静下来,品清茗的芬芳,听微风的轻吟,疲惫的心神就会有所慰藉,甚至收获绽放的心花;当你感到思想干瘪、言辞匮乏的时侯,能坐下来,读古人的智慧,阅今人的风流,深邃的思想胚芽就会在心中茁壮成长。


A: “憔悴”“品”“微风”分别是形容词、动词、名词。
B: “黝黑的泥土”“言辞匮乏”分别是偏正短语、主谓短语。
C: “深邃思想的胚芽就会在心中茁壮成长”一句中的谓语中心语是“成长”。
D: “播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后的“。”应改为“?”
4、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他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
B: 《社戏》作者鲁迅,选自小说集《呐喊》。《社戏》一文记叙了鲁迅和他儿时的伙伴阿发、双喜等一起钓虾、看戏、偷罗汉豆等有趣的故事。
C: 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也是一部通俗而有趣的哲学启蒙读物。
D: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专门写给中学生的。每封信一个话题,讨论的重点也不同,但都贯串着一个理念:希望中学生学会生活,既要发挥“人生来好动”的天性,去发展,去创造,又要心境空灵,于静中领略人生的趣味。
5、对划线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哉!(常规,永远不变)吾资之聪,人也。(超过)
B: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思念)当窗理云鬓(像云一样的鬓发)
C: 微颔之(但是) 步行太 , 可共递相担?(缓慢)
D: 客路青山外(旅途)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银河)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标致 樱花烂熳 成群结队 油光可签
B: 优待 烟尘斗乱 精通时事 美其名曰
C: 和蔼 几次三翻 好意难却 抑扬顿挫
D: 疑惑 沓无消息 正人君子 大而言之
7、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无论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是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文学的价值都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估。

①现在,人们更看重的是文学的消遣和娱乐作用

②以往,我们侧重强调的是文学的思想教育作用和宣传鼓动作用

③文学最内在、最深层的价值却被忽略了

④甚至它的市场轰动效应

A: ①③②④
B: ③①④②
C: ②①④③
D: ④②①③
8、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________。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①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

②这叫逆温层。

③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

④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

⑤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

⑥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A: ③⑥⑤④①②
B: ④①②③⑥⑤
C: ③④①②⑥⑤
D: ④③①②⑤⑥
9、

选出填在下列语段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创新是 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技术创新还是艺术创新,其背后都有创新者的好奇、洞见和决心在散发光芒,成功离不开机会,机会只为那些专一的创新者敞开大门。

A: 推动 无论 固然 但
B: 触动 只要 所以 因为
C: 推动 即使 只有 才
D: 触动 不管 虽然 但
10、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要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有效 投资过快的增长势头,保持经济平稳发展。
(2)城管部门要增强城市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切实 好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责。
(3)杭州作为旅游市,以其 的人文景观和绚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国内外游客。

A: 阻止 履行 丰厚
B: 遏制 奉行 丰富
C: 遏制 履行 丰富
D: 阻止 奉行 丰厚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观沧海》,完成下列小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1 )曹操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观沧海》算得上“慷慨悲壮”吗?若算不上,请你试作概括(也用四个字),并指出这首诗表现了曹操怎样的理想和抱负。
( 2 )下列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登临的地点和方向,“观沧海”为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
B: 诗句“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写出了小岛的景物生机勃勃的特点。
C: 诗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海面上的秋风和洪波,虚写大风大浪的景象,声势令人惊心动魄,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
D: 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意思是日月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入沧海。描绘大海吞吐日月的壮阔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管燕得罪齐王,谓其左右曰:“子孰而与我赴诸侯乎?”左右嘿然莫对。管燕连然流涕曰:“悲夫,士何其易得而难用也!”田需对曰:“士三食不得餍①,而君鹅鹜有余食;下宫糅罗纨②,曳绮縠,而士不得以为缘。且财者,君之所轻;死者,士之所重。君不肯以所轻与士,而责士以所重事君,非士易得而难用也!”
【注】①餍:同“饱”。②下宫:后宫。糅:混杂。纨:细娟。③绮縠(qǐ hú):绫绸绉纱之类。丝织品的总称。

(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①子而与我赴诸侯乎( ) ②连然流 ( )
绮縠( ) ④而士不得以为( )

( 2 )下列各句与“君不肯以所轻与士”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塞忠谏之路也
B: 不物喜
C: 必分人
D: 皆美于徐公
( 3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而 君 鹅 鹜 有 余 食

( 4 )翻译下列句子。
①且财者,君之所轻;死者,士之所重。
②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 5 )阅读全文,用自己的话回答为什么管燕的左右没有人愿意与他“赴诸侯”?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一块有思想的石头

王伟锋

这是一块褐色的石头,外表看上去很普通,内里却蕴藏着美玉。它躺在山间的一条小溪边,寒来暑往,卧看花开花落,静观云卷云舒。

一年又一年,褐色石享受着阳光,闻着花香,听到淙淙的流水之声,真好啊,褐色石觉得,这就是幸福人生的至高境界了。

每天一觉醒来,褐色石就能感受到生活的诸般美好。游鱼在清澈的溪水里嬉戏,飞鸟倏忽间掠过水面,鱼儿们立刻抱头鼠窜;蛐蛐在草丛里专注地歌唱;梅花鹿蹦跳着跑来溪水找水喝;小松鼠调皮地在它身上蹭痒痒,蹭得它忍不住浑身也痒痒

一天,地理学教授跟随驴友团登山,在小溪旁歇脚的时候,他对一块带花纹的石头敲敲打打了许久,蓦地大叫起来——这里有一块璞玉!他庄重地把花纹石抱起来。由于石头太大,他把包里许多东西都丢弃了。

花纹石被带出了大山,这让褐色石很是替花纹石的命运担忧。一块石头,远离大山,远离阳光、花香和流水,是一件多么可怕而不幸的事情。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却让褐色石始料未及。地理学教授走后不久,漫山遍野突然来了黑压压许多人,疯狂地在山上找寻着,挖掘着……为了争抢一块石头不惜互相谩骂,甚至打得头破血流。

花纹石真的是一块璞玉啊,可以想象,它现在是多么风光!那么,自己也是一块美玉,怎么没有人发现自己的价值呢?褐色石为自己鸣不平,它大喊大叫起来,希望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没有人理会它,狂热的人们在它身上踩来踩去,就是没有人弯腰捡起它。也有人满怀希望地看它一眼,立刻飞起一脚把它踢开——什么破玩意儿!

褐色石成了出气筒,被人踢来踢去,伤痕累累。世间万物皆有尊严,何况一块蕴藏美玉的有思想的石头!褐色石简直气疯了——这些人真是有眼无珠!

不知过了多久,山里终于安静下来。人们散去了,有的满载而归,有的失魂落魄,还有人把性命丢在了山里,成了孤魂野鬼。

望着天上那轮残缺的月亮,褐色石抚摸着身上的伤痕,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像花纹石那样走出去,见识大世面,出人头地;谁要能把自己带出山去,一定好好报答人家!

难挨的等待中,机遇终于降临。一个瘦弱的小男孩上山来了,他把褐色石随意地捡了起来,连同其他几块石头一起带了下山。

小男孩想把石头卖给玉器厂,老板不屑一顾,要赶他走,但经不住小男孩的苦苦哀求,只好让工人打开。当褐色石的外皮打开时,人们瞬间惊呆了——居然是一块颜色纯正、精美绝伦的翡翠!

小男孩欢呼起来,他上高中考大学的费用没问题了。褐色石对小男孩充满了感激,它也打开心扉,实实在在地报答了人家。

就这样,褐色石——不,如今它已经是一块翡翠了,被玉雕大师精心雕琢,成了一件举世无双的艺术品,在五光十色的华丽灯光下接受络绎不绝的掌声与赞美。

但好景不长,它被一个富豪收藏家买下,安置在地下室,锁进了保险柜,还用厚厚的防弹钢板做成安全罩,严严实实地罩起来。收藏家每年只打开保险柜一次。褐色石头再也见不到阳光了。

它大喊大叫地抗议,但没有人理会它,四周只是一片深沉的黑暗。

它想不明白,自己应该感到幸运还是悲哀。它常常在梦中回到那个阳光灿烂、花香馥郁、流水淙淙的山中小溪。可是,那样自由自在的日子,一去不返,它永远也回不去了。

(摘自《2015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删改)

( 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作者通过叙述褐色石头的遭遇,揭示了命运的多边性,表达了对世人盲目逐利行为的批评。
B: “褐色石简直气疯了”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在山里疯狂地挖掘石头破坏了自己的生活。
C: 褐色石感激把自己带出大山的小男孩,实实在在地报答人家,这体现了它的知恩图报。
D: 小说采用拟人的手法,从褐色石的角度展开叙述,赋予褐色石“人”的情态,构思新颖。
( 2 )结合语境,品味下面语句,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游鱼在清澈的溪水里嬉戏,飞鸟倏忽间掠过水面,鱼儿们立刻抱头鼠窜;蛐蛐在草丛里专注地歌唱;梅花鹿蹦跳着跑来溪水找水喝;小松鼠调皮地在它身上蹭痒痒,蹭得它忍不住浑身也痒痒。

( 3 )小说叙写花纹石被带出大山的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 4 )小说结尾写到褐色石想不明白“自己应该感到幸运还是悲哀”,你认为它是幸运还是悲哀?请结合文本,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生命的约定
晌午,安娜坐在医院外面的草坪上晒着太阳,虽然身旁有着一簇一簇鲜艳的小花,但她的脸上却始终是一副忧郁的表情,因为她被诊断患着绝症,而且时日不多了。母亲总是含着眼泪站在她身旁,为她梳着头发,头发一天天变少了,像秋风中摇曳的枯草。
在回病房的路上,一个男孩走了过来,在他们四目接触的一刹那,一种特有的神采闪在安娜的眼前。男孩拿起手中的风筝塞到安娜手里说:“你瞧,这是一只小鹰,它是我的朋友,它很勇敢!我叫约克,现在把它送给你,希望你能快乐!”就这样他们聊了起来,原来约克也患有绝症,每天他在医院的草坪上经过时都会看见安娜在静静地发呆,脸上写满忧伤,约克觉得这么美丽的女孩应该有最灿烂的笑容,但是他什么也做不了,因为他的日子也不多了。今天,他看见安娜坐在草坪的花丛里,觉得应该让她像艳丽的花朵般笑起来,于是他鼓足了勇气和安娜讲话!这天傍晚,他俩已成了仿佛相识多年的老朋友。两颗已经濒临绝望的心相撞了,闪出了希望的火花。他俩在一起聊天,一起放风筝,这对少年仿佛拥有了整个天空。
终于有一天,他们都知病情到了无法医治的地步,他们相拥而泣,但还是互相鼓励着,他们约定:好好地过完每一天,为对方祝福,永不言弃!他们一直都会通信给彼此鼓励。
一晃两个月过去了,一个下午,安娜手中握着约克的来信,抱着那只小鹰风筝,合上了眼睛,嘴角边带着一抹淡淡的微笑。母亲流着泪默默地拿过约克的信,一行行有力的字跃入眼帘:“……当命运捉弄你的时候,不要彷徨,不要害怕。因为还有我,还有很多爱你的人在你身边,你绝不孤单。”母亲拿信的手颤抖了,泪水一点点润湿了它。
母亲在安娜的抽屉中发现了一沓写好但尚未寄出的信,最上面一封写的是“妈妈收”。母亲疑惑地拆开了信,是女儿的字迹,上面写道:“妈妈,当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也许我已经离开您了,但我还有一个心愿没有完成。我知道也许我无法履行我的诺言了,所以,在我走了之后,请您替我将这些信能多给他一些活下去的信心……女儿。” 望着女儿这最后的遗言,母亲突然感到一种豪情在涌动,她觉得有责任去见见这个男孩,要他好好活下去。
安娜的母亲拿着女儿的信,按信封上的地址找到了约克的家。她看到桌子正中镶嵌在黑色镜框中的照片是一个很阳光的男孩。她怔住了,当她转眼向那位开门的妇人望去时,那位母亲早已泪流满面。她缓缓地拿起桌上一沓信,哽咽地说:“这是我儿子留下的,他一个月前就已经走了,但他说,还有一个与他相同命运的女孩在等着他的信,等着他的鼓舞,所以,这一个月来,是我代他发出那些信……”说到这儿,两位母亲已泣不成声。她们感到:这个美丽的约定,这一对少年的共同心愿就像一团火一样,将永远点亮着她们的生活!

( 1 )题目是“生命的约定”,这是一个怎样的“约定”?

( 2 )开头写安娜的“忧郁”和母亲的含泪有什么作用?

( 3 )划线的“一种特有的神采闪在安娜的眼前”中的“特有的神采”指的是什么?

( 4 )两少年在作了一个“美丽的约定”后,他们有着怎样的共同心愿和做法?

( 5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时文,请说说本文最让你感动的地方在哪里?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一只小小鸟,想要飞却怎么也飞不高,我飞上了青天才发现自己从此无依无靠……”这是《我是一只小小鸟》的几句歌词,飞翔的小鸟无依无靠,孤独无助。我们也是一只飞翔的小鸟,父母、老师、同学……都是我们的依靠,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能够自由的高飞。
请以“你是我飞翔的依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贴近生活,关注内心,言之有物。④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⑤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遗失的温暖”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