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划线文言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 以此自矜:自夸 B: 愿驰千里足:赶马快跑 见往事:了解 C: 以我酌油知之:用 释担:放下 D: 辞以军中多务: 双兔傍地走:跑 |
2、 | 提出“词别是一家”的作家是( ) A: 周邦彦 B: 辛弃疾 C: 李清照 D: 姜夔 |
3、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污涩 倾刻 拈轻怕重 B: 蹒跚 狡滑 沉默寡言 C: 厌卷 感慨 骇人听闻 D: 畏惧 悔恨 参差不齐 |
4、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舞台上的表演精彩纷呈,我绕有兴趣地袖手旁观着。 B: 微山县举行征文大赛有超过500名左右的中学生参加。 C: 我们欣赏古代诗词,应该全面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坏境。 D: 央视“诗词大会”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 |
5、 | 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种无病呻吟的作品,如何能打动读者的心呢? B: 百色市利用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大力发展芒果种植,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之路。 C: 中华民族,淡定有勇,心无旁骛 , 只专注于复兴,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中,勇于创业,共同富裕,实现中国梦。 D: 经过两年的锻炼,他已变成一个身体强健,形销骨立的阳光大男孩。 |
6、 | 对下列古诗词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B: “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来”。 C: 这首词既表达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 D: 这首词的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
7、 | 下列关于《格列佛游记》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格列佛游记》讲述了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分别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以及马(慧驷)国等地的经历。B: 《格列佛游记》中“语言的妙用”的情节,作者以平和的心情谈到妇女怎样和俗人、文盲联合起来反对取消日常的语言,巧妙运用了反语讽刺。 C: 小说以辛辣的讽刺与幽默,离奇的想象与夸张,意在揭露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 D: 主人公格列佛是一个具有质疑精神,酷爱真理,有忍耐力的游者形象。他和鲁滨逊一样,是一个天生喜欢冒险的人。 |
8、 | 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宰相/长相 今朝/朝气蓬勃 前仆后继/风尘仆仆 B: 诓骗/眼眶 渺茫/虚无缥缈 言简意赅/骇人听闻 C: 相公/相互 弄堂/弄巧成拙 分外妖娆/分道扬镳 D: 开创/创伤 虚妄/奸佞之徒 眼花缭乱/穷困潦倒 |
9、 |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喑哑(yīn) 亵渎 ( xièdú) 骈进(pián) 强聒不舍(guō)B: 陨落(yùn) 忐忑(tǎntè) 谀词(yú) 成吉思汗(hàn) C: 抽噎 (yī) 拮据 (jiéjù) 汲取 (xī) 五行缺土(háng) D: 狡黠 (jié) 佯装(yáng) 嗔怒 (chēn) 一抔黄土 (péng) |
10、 | 下列对句子主干的提取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段时间,扬州人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扬州城庆。——目光投向城庆B: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东奔西走地忙碌。——父亲忙碌 C: 每年的区运动会上,都有全区各所学校学生的广播体操表演。——广播体操表演 D: 凌晨,红军主力部队在机枪掩护下渡过了黄河。——红军渡过了黄河 |
古诗词赏析。 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 1 )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斗”运用的修辞方法,并简析其妙处。( 2 )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晋平公①问于师旷②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③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④乎?”平公曰:“善哉!” (选自《说苑》) 【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②师旷:晋国乐师,目盲。③炳烛:点燃灯烛。④昧:昏暗,黑暗。 ( 1 )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划线词。①见往事耳________ ②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 ③恐已暮矣________ ④盲臣安敢戏君乎________ ( 2 )选择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A: 卿/今当涂掌事 B: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 非/复吴下阿蒙 D: 盲臣/安敢/戏君乎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③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 4 )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_;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 5 )同是“劝学”,比较一下孙权和师旷劝说方式有何异同? |
课外阅读
河水和大堤
刘 征
河水在两条蜿蜒的大堤之间流着,像一条银鳞闪闪的大蟒。
“好啊,河水!“河上各式各样的船只大声地唱着。它们有的_____ ,像__________ ;有的摇橹,像蜈蚣伸开长腿;有的吐出白烟,像蛟龙喷着云雾,凭着水力轻捷地航行着。
“好啊,河水!”水中的鱼虾、龟鳖、萍藻、菱芡,还有无数浮游生物,齐声唱着。它们或俯或 ___ ,或沉或___,顺应着和谐的水流,自在地生活着。
“河水啊,你就是生命之源,你就是自由之母!”白鸥踏着浪花的旋律,向河水高唱赞歌。
可是,河水并不这么想,它满怀愠怒,瞪着两条大堤,心想:“自由之母?笑话!我给这两条大堤紧紧地夹着,只能在狭窄的河槽里沿着指定的方向流动。这大堤,像两条锁链捆住我的手脚,我的生活跟囚徒差不多,还谈得到什么自由?要自由,就得砸碎这大堤!”
于是,河水举起高山一般的大浪向着大堤砸去。
轰!大堤颤动了一下。
“别胡闹,否则你会毁灭!”大堤喊着。
“谁怕你的威胁!”河水轻蔑地吹着口哨。
于是,河水又一次举起大浪,用尽全力向着大堤砸去。
轰!大堤崩裂了。
河水哈哈大笑,它狂热地冲出河床,漫过大堤,向着四面八方流去。
霎时间,一场水灾发生了。
河水像千万头横冲直闯的野兽,吞食了村舍,吞食了田野,吞食了家禽,吞食了一切山林草树。船只折帆断桨,有的搁浅,有的沉没。各种水族冲得晕头转向,有的在洼里喘气,有的在山崖上碰死。
一切幸存者都在咒骂河水。河水哪里去了?它变成漫山遍野的浑浊的泥浆,漂浮着各种尸体和杂物,发散着令人恶心的臭气。河床早已干涸,裂出横七竖八的大缝子,像在一块破布上画着无数歪歪斜斜的大问号,在问:自由在哪里?
自由_在两条大堤之间。
( 1 )仿照文章第②段加横线的句式,再写一个与船的特点有关的句子。它们有的________ ,像________ ;有的摇橹,像蜈蚣伸开长腿;有的吐出白烟,像蛟龙喷着云雾,凭着水力轻捷地航行着。
剪不断的脐带
王晓辉
①外公曾是一位饱受私塾洗礼的“封建儒士”,记得在我混沌尚幼之年,他就开始灌输什么——人之初生,不食则死;人之幼稚,不学则愚。他借古人说法,把人一生的阅读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并比喻三种状态: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嬉月。
②那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宣扬儒家思想的《三字经》,被列为反面教材。须习其词、伐其义。这倒让我咀嚼到了这块老字号的臭豆腐。此物闻虽臭,可食则香。尤其“融四岁,能让梨”,令我备感兴奋,从而动辄便要高声诵我的弟弟们。
③外公是位腹笥充盈、颇有见地的耄耋老人。在他那里,我不但初识了《千字文》《增广贤文》《幼学琼林》等旧时的启蒙课本,而且聆听他对松间明月、大漠孤烟、野渡横舟、小桥流水这些被尘封着的传统文化进行拆解点评。他还时常将唐宋古文八大家的名篇佳作反刍于舌端,
哺乳少年黄喙的我,极尽“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读罢这些屡遭浩劫而永不褪色的千古文化,心如春水溢塘,口留余香。含英咀华,化育天地。抑或从“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始,我的精神便皈依了家园,心灵有了栖所。
④读书之所以让人心旌激荡,使人热泪盈眶,令人痛快酣畅,因为它开启了桎梏你的名缰利锁,使你在脱离物欲的大气层之后,仰视到了广袤的宇宙———那无边的宁静和万古之源的奥秘,是一种排除了一己之私,与天地万物契合之后所产生的共鸣之情。
⑤光阴荏苒,岁月使我成熟了许多。而外公却已经老了,老到拥衾卧榻。但他依旧是青灯黄卷,皓首穷经。依然神游八极,思接千里,真乃活脱脱的一位嬉月顽童。两年后,外公无疾而终。他的谢世一下子使我成为了被剪断脐带的襁褓弃婴。但这并未减弱我对读书的痴情,在饥饿的嚎泣中继续寻找着奶水。就是这种不死的精神,支撑着我在文化匮乏的年代艰难地学以为耕。
⑥每每陷入利与义、宠与辱的困惑和迷茫,我总会油然地从卷帙浩繁的书海中打捞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温不增华,寒不更叶”等类似的这些传统的文化碎片。它既是自我修复、织补人格的针线包,又像是古老的路标,忠实地导引着我的人生之路。
⑦现如今,书,我也读过一些,人年逾不惑。虽无名无位,却活得有品有尊。一册在握,俨然邀良师益友莅临庐下,烹茗把盏,衔古含今,生理上的脐带在瓜熟蒂落的那一刻便被无情地剪断了,然而,心灵上的脐带却要在后天的“头悬梁、锥刺股”的凤凰涅中羽化新生。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依赖于他的阅读历程;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境界,取决于全民族的文化水平。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金钱愈发彰显其尊贵的光环;不错,钱能润屋,可书才能养人。越时空,打破地域,虔诚地聆听古贤近哲们的高言谠论,在字里行间寻找优秀思想和先进文化的对接点,从中嗅出灵气,唤出对迷惘的豁然。当疑惑瞬间冰释、消融掉了的时候,你便会从中获得一种久逢甘霖的幸福感。
⑧读书,俨如一根剪不断的、滋养着我心灵的脐带。
(选自《散文》,有删改)
( 1 )如何理解“少年读书,如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月”这话的含义?作文。
也许,你在家里,父亲一个欣赏的眼神,母亲一声关切的叮咛,慈爱的阳光就会充满你的心房;也许,你在老师的办公室里,满怀困惑,倾听着老师的谆谆教诲,关爱的阳光就会驱散你心灵的迷茫;也许,你倚在教室窗旁,捧着书本,读着名著,吟诵唐诗宋词,文学的阳光就会照亮你成长的方向;也许……
请以“我心中的那一道阳光”为题,写一篇不要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 字,不出现(或暗示)真实校名、人名;③书写工整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