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乐安二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面各题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礼物 批评 勇敢 乐观 沉湎 感情色彩完全相同 。
B: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是个转折关系的单句。
C: 陨落 消失 愿意 勾当都是动词。
D: 报刊书籍(并列短语 ) 爱国情怀(偏正短语)团结同学(动宾短语)写得清楚(后补短语)
2、下列各项,哪一项不是词牌?( )
A: 水调歌头
B: 满江红
C: 蝶恋花
D: 丽人行
3、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dàng)案 (jǐ)梁 (qū)斑 一(hōng)而散
B: (yǒu)黑 (fěi)闻 遒(jìng) (jiǎo)揉造作
C: (chì)热 (bīn)临 (yīn)庇 玲珑(tī)透
D: (zhēn)言 (piāo)窃 拘(ní) 信手(niān)来
4、下列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他对人十分亲切、和蔼,可真称得上是一个虚怀若谷的人。
B: 我听得出他的言外之意 , 他是抱怨我没有事先通知他。
C: 他做事非常认真,总是精益求精
D: 为了搞科研,他废寝忘食、夜以继日。
5、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句交代的内容是( )

A: 地理位置
B: 地理环境
C: 小山的特点
6、下列各组中划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灭(jiān) 退(kuì) 要(sài) 刻(juān)
B: 黑(yōu) 杆(wéi) 息(bǐng) 发(bān)
C: 然(qiāo) 默(qì) 澎(bài) 不(zhuì)
D: 空(lín) 首(qiáo) 渡(hénɡ) 似(kù)
7、

下面语句,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们对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的事迹生动感人,广为流传;②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过许多杰出人物;③学习他们的精神,有利于我们的成长;④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

A: ④③①②
B: ②④①③
C: ①②④③
D: ②①③④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元旦晚会将至,目前最重要的当务之急就是尽快选出更优秀的节目来认真排练。
B: 各级各类学校正在深入开展“自主管理、自觉养成、自我成长”的主题活动。
C: 随着自动清洁车进校园,对于校园的清洁阿姨来说,无疑是一件“抢饭碗”的事。
D: 腾讯公司已再次明确表示,微信业务提现手续费暂不调整,否认微信调费流言纯属谣传。
9、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序,是一种文体,分书序和赠序两种,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属于赠序。
B: 鲁迅,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小说《故乡》选自《彷徨》。
C: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10、

选出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cuī)璨 不(xùn) 宽(shù) 禁(gù)
B: (mì)食 (jī)形 (xuān)昂 (xī)利
C: 迁(xǐ) (wǎn)蜒 (gān)尬 (nüè)待
D: 繁(yǎn) (jié)责 镶(qiàn) 睥(ní)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1 )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___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了景物________的特点。

( 2 )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文言文阅读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披甲,锐兵刃,彀弓驽,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驰驱。”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节选自《周亚夫军细柳》)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节选自《陈涉世家》)

【注释】(下)攻下,攻克。(徇)攻占(土地)。指率军巡行,使人降服。 (谯门)城门洞。 (三老)封建社会里掌管教化的乡官。(豪杰)这里指当地有声望的人。 (社稷(jì))国家。社,土地神。稷,谷神。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来就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 1 )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派遣)
B: 将军(规定)
C: 将军身坚执锐(通“披”穿着)
D: 功为王(便宜)
( 2 )下面朗读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 至霸上/及棘门军
B: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C: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D: 杀之/以应陈涉
(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文帝到霸上、棘门军营时畅通无阻,而在细柳营却两次不得入,这突出了细柳军军纪严明。文帝在前两个军营“直驰入”,而在细柳营却“不得驱驰”,只能“按辔徐行”这表现了周亚夫治军有方,令行禁止。
B: 陈胜被拥立为王是因为他勇敢,反对秦国的暴政。
C: 文帝到前两处军营时,“将以下骑送迎”,而周亚夫却“介胄之士不拜”“以军礼见”,这表现出周亚夫的傲慢无礼。
D: “群臣皆惊”,他们是为周亚夫治军之严而惊,为周亚夫怠慢皇帝有损天子之威而惊,为文帝的深明大义、礼仪周至而惊,为周亚夫过分拘泥于军纪而惊。
(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②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壶口瀑布(节选)

①第二次看黄河,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②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③看罢水,我再细观察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漩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徐霞客游记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寸寸地剁去。

④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所看见。

( 1 )第②段甲、乙、丙三处正确的词语填写顺序应是( )
A: 突然 轰然 顿然
B: 顿然 轰然 突然
C: 轰然 顿然 突然
D: 顿然 突然 轰然
( 2 )仔细阅读①②段,“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在文中“宽”具体指的是________,“窄”具体指的是________。(请摘选原文词句回答)
( 3 )第①段划曲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作用是________。
( 4 )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壶口瀑布》是一篇描写生动、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
B: 文章写了作者二到壶口,于枯水季观瀑,通过秋日的冷清、寂寥,反衬壶口瀑布波澜壮阔的气势。
C: 全文形象可感,借助了多种修辞手法,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及伟力,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使人震撼。
D: 文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由壶口瀑布透视黄河博大宽厚的雄壮之美,再联想到人历经艰难、宁压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
( 5 )请写出一句描写黄河的诗句。
歪儿
冯骥才
①那个暑假,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因为我又听到歪儿那尖细的召唤声:“来玩踢罐电报呀——”
②“踢罐电报”是那时男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它不单需要快速、机敏,还带着挺刺激的冒险滋味。它的玩法又简单易学,谁都可以参加。先是在街中央用白粉粗粗画一个圈儿,将一个空洋铁罐儿摆在圈里,然后大家聚拢一起“手心手背”分批淘汰,最后剩下一个人坐庄。坐庄可不易,他必须极快地把伙伴们踢得远远的罐儿拾回来,放到原处,再去捉住一个乘机躲藏的孩子顶替他,才能下庄;可是就在他四处去捉住那些藏身的孩子时,冷不防从什么地方会蹿出一人,“啪”地将罐儿叮里当啷踢得老远,倒霉,又得重新开始……一边要捉人,一边还得防备罐儿再次被踢跑,这真是个苦差事,然而最苦的还要算是歪儿!
③歪儿站在街中央,寻着空铁罐左盼右盼,活像一个蒸熟了的小红薯。他细小,软绵绵,歪歪扭扭;眼睛总像睁不开,薄薄的嘴唇有点斜,更奇怪的是他的耳朵,明显的一大一小,像是父子俩。他母亲是苏州人,四十岁才生下这个有点畸形的儿子,取名叫“弯儿”。我们天天都能听到她用苏州腔呼唤儿子的声音,却把“弯儿“错听成“歪儿”。也许这“歪儿”更像他的模样。由于他身子歪,跑起来就打斜,玩踢罐电报便十分吃亏。可是他太热爱这种游戏了,他宁愿坐庄,宁愿徒自奔跑,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大家玩的罐儿还是他家的呢!只有他家才有这装芦笋的长长的铁罐,立在地上很得踢,如果要没有这宝贝罐儿,说不定大家嫌他累赘,不带他玩了呢!
④刚搬到这条街上来,我就加入了踢罐电报的行列,很快成了佼佼者。这游戏简直是就为我发明的﹣﹣我的个子比同龄的孩子高一头,腿也几乎长一截,跑起来真像骑摩托送电报的邮差那样风驰电掣,谁也甭想逃脱我的追逐。尤其我踢罐儿那一脚,啪的一声过后,只能在远处蒙蒙的暮色里去听它叮里当啷的声音了,要找到它可费点劲呢!这时,最让大家兴奋的是瞅着歪儿去追罐儿那样子,他一忽儿斜向左,一忽儿斜向右,像个脱了轨而瞎撞的破车,逗得大家捂着肚子笑。当歪儿正要发现一个藏身的孩子时,我又会闪电般冒出来,一脚把罐儿踢到视线之外,可笑的场面便再次出现……就这样,我成了当然的英雄,得意非凡;歪儿怕我,见到我总是一脸懊丧。天天黄昏,这条小街上充满着我的迅猛威风和歪儿的疲于奔命。终于有一天,歪儿一屁股坐在白粉圈里,怏怏无奈地痛哭不止……他妈妈跑出来,操着纯粹的苏州腔朝他叫着骂着,扯他胳膊回家。这愤怒的声音里似乎含着对我们的谴责。(甲)我们都感觉自己做了什么不好的事,默默站了一会儿才散。
⑤歪儿不来玩踢罐电报了,(乙)他不来,罐儿自然也变了,我从家里拿来一种装草莓酱的小铁罐,短粗,又轻,不但踢不远,有时还踢不上,游戏的快乐便减色许多。那么失去快乐的歪儿呢?我望着他家二楼那扇黑黑的玻璃窗,心想他正在窗后边眼巴巴瞧着我们玩吧!(丙)这时忽见窗子一点点开启,跟着一个东西扔下来。这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那么熟悉、那么悦耳、那么刺激,原来正是歪儿那长长的罐儿。(丁)我迫不及待地朝他招手,叫他来玩。
⑥歪儿回到了我们中间。
⑦一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大家并没有商定什么,却不约而同、齐心合力地等待着这位小伙伴了。大家尽力不叫他坐庄;有时他“手心手背”输了,也很快有人情愿被他捉住,好顶替他。大家相互配合,心领神会,做假成真。一次,我看见歪儿躲在一棵大槐树后边正要被发现,便飞身上去,一脚把罐儿踢得好远好远,解救了歪儿,又过去拉着他,急忙藏进一家院内的杂物堆里。我俩蜷缩在一张破桌案下边,紧紧挤在一起,屏住呼吸,却互相能感到对方的胸脯急促起伏,这紧张充满异常的快乐啊!我忽然见他那双眯缝的小眼睛竟然睁得很大,目光兴奋、亲热、满足,并像晨星一样光亮!原来他有这样一双又美又动人的眼睛。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双眼睛,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点亮。
(选自《冯骥才散文精选》,有改动)

( 1 )将下面这句话放至原文处,其位置序号应该是( )

我的心头第一次感到被一种内疚深深地刺痛了。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 2 )第④段用大量笔墨描写“我”踢罐电报时的表现,有何作用?
( 3 )阅读第⑤段画线句“这时忽见窗子一点点开启,跟着一个东西扔下来”,揣摩歪儿此刻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写出来。
( 4 )文章结尾说“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双眼睛,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点亮”,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歪儿的眼睛是如何被“点亮”的。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一个难忘的眼神

要求: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②要写真实的内容,抒发真情实感。③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几经几世几多人-”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