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的作者老舍,是北京人,代表作品有《骆驼祥子》《茶馆》等。 B: 《观沧海》作者曹操,字梦得,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C: “他积极参加锻炼”一句中的“锻炼”是动词。 D: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一句中的“骄傲”是名词。 |
2、 | 下列划线字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田圃(pǔ) 诘难(jié) 恣睢(suì) 强括不舍 B: 灰烬(jìn) 狡黠(xié) 星宿(xiù) 铬尽职守 C: 阴晦(huì) 汲取(jí) 赔偿(sháng) 自知之明 D: 晌午(shǎng) 襁褓(qiǎng) 拮据(jié) 涕泗横流 |
3、 | 下列各项中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脸颊(jiá) 匿笑(nì) 徘徊(huái) 霎时(shà) B: 倔强(qiàng) 胆怯(qiè) 蜿蜒(wān) 论语(lún) C: 模样(mó) 弧形(hú 贪婪(lán) 截然不同(jié) D: 绽开(zhàn) 感慨(gǎi) 小心翼翼(yì) 花团锦簇(cù) |
4、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间或(jiàn) 真挚(zhì) 篾视(miè) 伤痕累累(sāng) B: 阑珊(shān) 饶恕(yáo) 趿拉(tā) 无精打彩(cāi) C: 蹙眉(cù) 偏枯(kū) 当日(dāng) 锱珠必较(zhū) D: 腌臜(za) 豁免(huò) 珍馐(xiū) 不知所措(cuò) |
5、 | 活动筹划准备过程中,学生和老师进行了商讨与互动。下列师生交流过程中语言得体的一项是( ) A: 熊老师说:“凡获得一等奖的同学,语文组将惠赠《世说新语》一册。” B: 张老师说:“同学们,有不懂的地方,欢迎垂询。” C: 小宁同学带来自己曾经出版的描写动物的习作,对老师说:“奉上拙作一本,请您不吝赐教。” D: 小薇同学邀请一位专家到校参观指导,专家说:“届时我有事走不开,改日我一定赏光拜访。” |
6、 | 下列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频繁pín 忧郁yù 赌注dǔ 衡量héng B: 搜寻sōu 凋零diāo 洒下 shǎ 稀疏shū C: 覆盖fù 试探tàn 州郡jùn 黑鹂lì D: 缄默xián “狩猎 [shòu liè]shǒu 蹼鹬pǔ 环颈雉zhì |
7、 |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 A: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加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B: 经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我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C: 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 D: 难道我们能否认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不是中国人的骄傲吗? |
8、 |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同时也是农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的最佳时节。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 B: 古代的称谓是很有讲究的。“尊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卿”是古代君主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晚生”是旧时后进的人在前辈面前对自己的谦称。 C: 小明对好朋友小王说:“明天我将登门拜访你,请在家恭候。” D: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小明陪家里的老人一起登高望远,赏菊吟诗,遍插茱萸。 |
9、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突兀(wù) 寒噤(jìn) 缅怀(miàn) 怒不可遏(è) B: 翌合(yì) 骈死(pián) 斡旋(wò) 拾级而上(shí) C: 好逑(qiú) 寤寐(mèi) 箬篷(ruò) 夹牙差乎(chāi) D: 俨然(yǎn) 腈纶(jīng) 蓦然(mò) 面面相觑(qù) |
10、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酷暑的炎热,在浓荫密布的树下乘凉,的确是一件乐事。B: 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迎新会。 C: 农民工返乡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广泛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D: 每一朵盛开的鲜花又像是一个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村 夜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吕蒙正荐才上①尝欲遣人使朔方②,谕中书③选才而可责以事者,蒙正退以名上④,上不许。他日,三问,三以其人对,上曰:“卿何执耶?”蒙正曰:“臣非执,盖陛下未谅⑤尔。”固称:“其人可使,余人不及。臣不欲用媚道妄随人主意,以害国事。”同列悚息不敢动,上退谓左右曰:“蒙正气量,我不如。”既而卒用蒙正所荐,果称职。 (注)①上:这里指宋太宗赵光义。②朔方:北方。③中书:官署名,中书省的简称,掌拟诏、出令之权,④退以名上:退朝后把姓名呈了上去。⑤谅:相信,信任。 (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上不许(________) 既而卒用蒙正所荐(________) ( 2 )下列对画线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这个人可以使用,其他人无法到达。 B: 这个人可以使用,其他人比不上他。 C: 这个人可以出使,其他人无法到达。 D: 这个人可以出使,其他人比不上他。 ( 3 )太宗说“卿何执耶”,其中“执”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面对太宗的质问,吕蒙正荐才的理由有两方面: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请用自己的话)。 ( 4 )结合全文,太宗称赞的“蒙正气量”可概括为:吕蒙正具有唯才是举、忠贞为国的气魄和________。 |
阅读《龙眼与伞》回答小题
龙眼与伞
迟子建
①大兴安岭的春雪,比冬天的雪要姿容灿烂。雪花仿佛沾染了春意,朵大,疏朗。它们洋洋洒洒地飞舞在天地间,犹如畅饮了琼浆,轻盈,娇媚。
②我是喜欢看春雪的,这种雪下得时间不会长,也就两三个小时。站在窗前,等于是看老天上演的一部宽银幕的黑白电影。山、树、房屋和行走的人,在雪花中闪闪烁烁,气象苍茫而温暖,令人回味。
③去年,我在故乡写作长篇《额尔古纳河右岸》。四月中旬的一个下午,正写得如醉如痴,电话响了。是妈妈打来的,她说,我就在你楼下,下雪了,我来给你送伞,今天早点回家吃饭吧。
④没有比写到亢奋处遭受打扰更让人不快的了。我懊恼地对妈妈说:“雪有什么可怕的,我用不着伞,你回去吧,我再写一会儿。”妈妈说:“我看雪中还夹着雨,怕把你淋湿,你就下来吧!”我终于忍耐不住了,冲妈妈无理地说:“你也是,来之前怎么不打个电话,问问我需不需要伞?我不要伞,你回去吧!”
⑤我挂断了电话。听筒里的声音消逝的一瞬,我马上意识到自己犯了最不可饶恕的错误!我跑到阳台,看见飞雪中的母亲撑着一把天蓝色的伞,微弓着背,缓缓地朝回走。她的腋下夹着一把绿伞,那是为我准备的啊。我想喊住她,但羞愧使我张不开口,只是默默地看着她渐行渐远。
⑥也许是太沉浸在小说中了,我竟然对春雪的降临毫无知觉。从地上的积雪看得出来,它来了有一两个小时了。确如妈妈所言,雪中夹杂着丝丝细雨,好像残冬流下的几行清泪。做母亲的,怕的就是这样的泪痕会淋湿她的女儿啊!而我却粗暴地践踏了这份慈爱!
⑦从阳台回到书房后,我将电脑关闭,站在南窗前。窗外是连绵的山峦,雪花使远山隐遁了踪迹,近处的山也都模模糊糊,如海市蜃楼。山下没有行人,更看不到鸟儿的踪影。这个现实的世界因为一场春雪的造访,而有了虚构的意味。看来老天也在挥洒笔墨,书写事态人情。我想它今天捕捉到的最辛酸的一笔,就是母亲夹着伞离去的情景。
⑧雪停了。黄昏了。我锁上门,下楼,回妈妈那里。做了错事的孩子最怕回家,我也一样。朝妈妈家走去的时候,我觉得心慌气短。妈妈分明哭过,她的眼睛红肿着。我向她道歉,说我错了,请她不要伤心了,她背过身去,又抹眼泪了。我知道自己深深伤害了她。我虽然四十多岁了,在她面前,却依然是个任性的孩子。
⑨母亲看我真的是一副悔过的表情,便在晚餐桌上,用一句数落原谅了我。她说:“以后你再写东西时,我可不去惹你!”
⑩《额尔古纳河右岸》初稿完成后,我来到了青岛,做长篇的修改。那正是春光融融的五月天。有一天午后,青岛海洋大学文学院的刘世文老师来看我,我们坐在一起聊天。她对我说,她这一生,最大的伤痛就是儿子的离世。刘老师的爱人从事科考工作,常年在南极,而刘老师工作在青岛。他们工作忙,所以孩子自幼就跟着爷爷奶奶,在沈阳生活。十几年前,她的孩子从沈阳的一个游乐园的高空意外坠下身亡。事故发生后,沈阳的亲属给刘老师打电话,说她的孩子生病了,想妈妈,让她回去一趟。刘老师说,她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觉得儿子可能已经不在了,否则,家人不会这么急着让她回去。刘老师说她坐上开往沈阳的火车后,脑子里全都是儿子的影子,他的笑脸,他说话的声音,他喊“妈妈”时的样子。她黯然神伤的样子引起了别人的同情,有个南方籍旅客抓了几颗龙眼给她。刘老师说,那个年代,龙眼在北方是稀罕的水果,她没吃过,她想儿子一定也没吃过。她没舍得吃一颗龙眼,而是一路把它们攥在掌心,想着带给儿子……那个时刻,我的眼前蓦然闪现出春雪中妈妈为我送伞的情景。母爱就像伞,把阴晦留给自己,而把晴朗留给儿女。母爱也像那一颗颗龙眼,不管表皮多么干涩,内里总是深藏着甘甜的汁液。
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单位的院子里种了不少花,有玉兰、海棠、碧桃、榆叶梅……每当春天到来,花开之时,树下、花边总少不了赏花者。人们常说,最美人间四月天。想来,春天里那些盛大的花事,无疑是最美的四月天里最绚丽的一道风景。
不过,于我而言,眼前的此般花景再美,却不及记忆里的“那一朵”亲切。因为,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说起来,这种花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它们广泛地种植于祖国大地上,每到春天,花开之处,仿佛一片金黄色的海洋。那满世界的金黄,浓得化不开的金黄,让人震撼,难以忘记。天南海北的人们,不远千里赶赴一处处花海,只为陶醉于那一望无际的灿烂的金黄。这种花,就是油菜花。
一直以来,我总认为油菜花是一种很特别的花。因为在我心中,没有一种花比油菜花更具有故乡的意味了。这不仅是因为我出生并成长的地方盛产油菜花,它承载着我对于家乡和童年的美好记忆,更是因为油菜花朴实平凡的气质,与“故乡”这个字眼最为贴切,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故乡景,故乡事,乃至故乡人。
即便你从未亲眼见过生命力旺盛的油菜花,从未置身过油菜花海中,光从那些图片里,你也可以发现,油菜花的遍野之处,从来不是一方阳台、一处庭院、一所公园,而是连绵起伏的大山脚下,阡陌交错的田埂之上,河网密布的水乡岸边,白墙黛瓦的房前屋后……漫山遍野盛开的油菜花,这不正是我们最常见的家园的模样,不正是最典型的乡土中国的图景吗?
如果说有些花天生只可欣赏的话,那么油菜花则天生就是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它沾满了生活的烟火气。当有些花正在得到人们的精心栽培、呵护之时,与油菜花的命运相关的,却永远是田间地头的播种、收获,是水乡垛田间的摇橹穿梭,是房上屋顶的缕缕炊烟,是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是故乡的生产与生活,农事与家事。
而油菜花又像极了故乡的那些人。普通、平凡、质朴,但明亮、健康、泼辣、热烈,长成了一片明媚与灿烂。故乡的那片油菜花,总会让我想到,从这里走出的著名作家汪曾祺的小说《受戒》里那个活泼直率的小英子,还有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柳堡的故事”里那淳朴可爱的二妹子。这些故乡的他(她)们身上,有着原生态的美,自然的美,乡土中国的美。可惜的是,当我们身处其中的时候,常常会因为太熟悉、太常见,以至于熟视无睹,往往只有在身处异乡之后,再回望他(她)们时,才会越发感觉到这种美好。
如果每一种花都有“花语”,我想,油菜花的花语就是——故乡。
(作者:舒翼 本文有改动)
( 1 )本文的题目很具艺术性,请作简要分析。海德格尔说:“人应当诗意地栖居,”柏拉图说:“如果你有两块面包,你当用其中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高晓松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让心灵翱翔于诗意的天空,陶渊明在“晨兴理荒秽”时,发现了“带月荷锄归”的诗意;王维“行到水穷处”时,发现了“坐看云起时”的诗意;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发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诗意;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时,发现了“应是红肥绿瘦”的诗意……生活乏味时,需要诗意来调剂色彩;低落迷茫时,需要诗意来唤醒激情;躁动不安时,需要诗意来抚慰心灵。我们的生活需要诗意来润色,有诗意的人生才会绽放迷人的光彩。
请你以《生活需要诗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叙述真实经历,可以虚构故事,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要求:
①内容自选,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可套作,不得抄袭。
②从上面列举的人物或语句中至少选择两个合理使用在文章中。
③文中不得使用生活中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