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②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③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④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⑤好比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 A: ①②⑤④③B: ②⑤③④① C: ④①⑤③② D: ②⑤④③① |
2、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蕴藏 俯卧撑 好高骛远 循规蹈矩 B: 诙谐 霓红灯 溶会贯通 修葺一新 C: 箫索 电饼铛 既往不咎 分道扬镳 D: 蹊跷 干躁剂 出类拔萃 隐天蔽日 |
3、 | 下列选项中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经阶段性取得了成果。(把“阶段性”调到“取得了”之后) B: 为了提高市民的文明素养,韶关市教育局策划开展了“读传统经典,建文明城市”。(把“韶关市教育局”调整到“为了”之前) C: 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绝不能骄傲自满。(应把“即使”改为“虽然”,或把“但”改为“也”) D: 考试前是否充分备考,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在“取得”之前加上“能否”) |
4、 | 下列划线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典范(diǎn) 恪守(gè) 箴言(jiān) 自吹自擂(léi) B: 涵养(hán) 允诺(yǔn) 妨碍(ài) 矫揉造作(jiǎo) C: 愚蠢(chǔn) 遗憾(hàn) 尴尬(gān) 絮絮叨叨(dāo) D: 谦让(qiān) 积淀(diàn) 谚语(yàn) 大发雷霆(tíng) |
5、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锋芒毕露 妇儒皆知 大庭广众 晴天霹雳 B: 慷慨淋漓 马革裹尸 九屈连环 鞠躬尽瘁 C: 变幻多姿 铤而走险 杂乱无章 迥然不同 D: 深恶痛绝 不以为然 一拍既合 目不窥园 |
6、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开满野花的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沧海桑田 , 真是心旷神怡。 B: 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是每一位公民责无旁贷的责任。 C: 从风格上看,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歌沉郁顿挫,各有千秋。 D: 侦探小说中眼花缭乱的情节让我一头雾水,完全忘记了如何思考。 |
7、 | 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为了培养学生生活技能,学期末,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活技能大赛。B: 有人说,人只有到了中年之后,就能深切地体味到人生的意义、责任和问题。 C: 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优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不足。 D: 为了防止“中东呼吸综合征”不流入我国,海关严格排查入境人员。 |
8、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记述了作者早年生活的点点滴滴,抒发了其性格和志趣形成的经过。(将“抒发”改为“反映”) B: 近来,美国对非洲的石油进口量大幅度下降,美非贸易逆差缩小近10倍:(将“缩小近10倍”改为“缩小到原来的近十分之一”) C: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广开言路,深入调查,发挥好监管。(将“深入调查”与“广开言路”调换位置)格特点,意思对即可) D: 由于实行了新的个税方案,使人们对自己的工资收益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将“由于”或“使”删去) |
9、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孙悟空是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他一个跟斗可以翻十万八千里。 B: 面对即将到来的雨季,我们要杞人忧天 , 早早做好防洪抗洪准备。 C: 观看了舞蹈诗《侗》的观众纷纷赞叹,柳州的民族风情真是美不胜收。 D: 近日,埃及西奈半岛一处度假胜地发生了3起骇人听闻的连环爆炸事件。 |
10、 | 下列几组字词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纠葛jīu gé船楫jì呵欠hē qiàn屹立yì B: 踊跃yǒng yào皎洁jiǎo jéi撺掇cuān duo羯鼓jié C: 不惮dàn吁气xū周匝zā彼岸bǐ D: 蕴藻yùn zǎo家眷juàn模样mó絮叨xù dao |
阅读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一诗,完成小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注释】①杜十四:杜晃,排行十四。②荆吴:古代国名,在这里泛指江南。 B: 寓情于景 C: 动静结合 D: 直抒胸臆 ( 2 )结合诗句内容,谈谈你对第二句中“渺茫”一词的理解。( 3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永之氓①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②湘水。中济③,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日:“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日:“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日:“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注释】①氓:百姓。②绝:横渡。③济:过河,渡。④蔽:糊涂。 永之氓咸善游________ 吾腰千钱________ 是以后________ 汝愚之甚________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 3 )这则寓言讽刺了哪些人?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温暖的小刀
那年春末,我到一所中学去监考。
发卷的时候,我发现,靠近讲台的一个女生怪怪的,左手藏在袖口里,遮遮掩掩,不愿伸出来。和我一起监考的,是另一所学校的一位女老师。大约,她也注意到了这个细节。随后,我俩便开始留意这个女生。在我们想来,她袖口里的那只不愿示人的手,一定藏着什么秘密。
考场里静悄悄的,学生们都在全神贯注地答题。只有这个女生,一边答题,一边有意紧握着她的那只手,一边还不自觉地环顾着左右,神色紧张而怪异。这愈加坚定了我们的怀疑:她的手里一定攥着小纸条或者其他用来作弊的东西。
然而,我们错了。半小时后,也许女生做题做得太过专注,一不小心,露出了自己的左手——天哪,这个女生的左手居然没有手指头。
原来,她竟是一个有残疾的学生!
这多少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愧疚之余,不禁心生悲悯。那位女老师,更是一脸的痛楚,小声地嘟囔着:“怎么会是这样,多可怜的孩子啊,多可怜的孩子。”
考试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有一道地理题需要改动。办公室送来了一沓纸片,纸片上,印着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地形图。我们分发给了学生,然后让他们各自粘贴在试卷的答卷纸上。由于是临时赶印出来的,太过匆忙,这些纸片裁剪得很粗糙,考生们只有自己动手把四个毛边撕去,大小合适,才能贴在试卷上。
这下可难为了这个女生。大约,她还是不愿让别人看到她的那只手,就用左胳膊使劲压紧纸片,右手一点一点地撕。可是,那张小纸片仿佛不听话,只要她一用力,就从她的胳膊下跑出来,再压下去,再跑出来。她急得都有些冒汗了。
“这位女同学,我可以帮你吗?”女老师走过去,俯下身子,声音低低地征询女生的意见。女生抬起头,看了看,迟疑了一下,还是把纸片给了她。
女老师并没有立即动手,她把那张纸片放在讲台上后,便在满考场里寻找着什么。我有些纳闷,这不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嘛,她究竟想要干什么呢?
不一会儿,女老师从一个学生那里找到了一把小刀。然后,她坐在讲台前,一点一点小心翼翼地裁着那张纸片,“哧——哧——”,小刀割裂纸片的声音很好听。我和女生看着她做这一切。她专注的神情,仿佛是在完成一件精致的手工艺品。
随后,她微笑着把这张小纸片轻轻地放在女生的桌子上。女生欠了欠身子,低低地说了声谢谢。她拍了拍女生的肩膀,说:“赶紧答题吧”,便走开了。
然而,我还在纳闷着。一张小纸片,用手也完全可以撕得很整齐,为什么一定要找把小刀来呢?
考试结束后,我道出了心中的不解。那位女老师笑了,说:“这个女生所残缺的,是一只手。我不想在她面前,用自己灵巧的手指头去撕那张纸片,那样的话,会撕碎这个女孩的心。我满考场去寻找一把小刀,就是想借助小刀,避开对她的这种伤害。”
一直以来,小刀在我心中不过是一片冰冷的铁片而已。而那年春天我懂得了,原来即便是锋利而冰冷的一片小刀,也会折射出人性的光辉。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桑葚熟了
①多年前,朋友赠了我一瓶自酿的美酒,醇香扑鼻,饮后唇齿留香,回味无穷,经请教后方知是由桑葚酿造而成。
②于是,每到桑葚成熟的季节,偶见街中有叫卖桑葚的村姑,便会买一小盆尝尝鲜,重圆一回儿时的梦。心底下总想着有一天能加入到采摘桑葚的队伍中去。
③今年五月外出开会,回来时在朋友的指引下,特意到农家乐山庄停留,在这个处处飘散着桑葚味道的庄园,我终于圆了我的采桑梦。
④跨过一条小溪,进入到一片原生态的桑林后,我一时惊呆了,只见翠绿的桑叶层层叠叠,衬着紫红的桑葚,迎风摇曳。熟透了的桑葚,紫紫的丰满着挂满了枝条,如玛瑙,晶莹剔透,非常诱人。大家一齐兴奋地扎入桑林,一边采摘,一边品尝,专挑那个大、肉厚、色紫的下手,来个先尝为快。熟透的桑葚浑身透着光亮,充满水分,稍不小心就会把它捏破,挤出紫汁来。我轻轻地摘下一颗放入嘴里嚼去,果汁四溢,顿觉满口生香,通过味蕾透出一种桑科特有的清甜,丝丝滋润到心田。就这样,我们一边尽情地采摘,一边忘情地海吃,那是一种绝美的享受。
⑤桑林中鸟雀成群,叽叽喳喳,它们也在分享着这难得的美味,受惊吓飞离时,弹起树枝,那熟透的桑葚如同一阵紫雨,纷纷坠落,砸到人身上,落入泥土中,立刻留下一个个紫黑的印记,大家只能叹惜一回,继续有说有笑,挑肥拣瘦,边摘边往前走,不一会儿竹篮中已平添了许多桑果。
⑥看着这微微颤动的桑葚,听着那啾啾鸟鸣,我仿佛又回到了那悄然远逝却忆之犹甜的童年时光。那时物资匮乏、零食奇缺,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最盼望的就是老桑树结满了紫红的桑葚,给我们带来了解馋的机会。放学后,大家迫不及待地扔下书包,三五成群地来到了村边桑田,个个身手敏捷,猴子似的爬上桑树,低矮枝头的桑葚早已寥寥无几,高枝处的桑葚往往可望而不可即,于是找根竹竿去敲打,桑葚娇嫩,落地即惨不忍睹,但大家都不管那血肉模糊的样子,也不管其是否沾上了泥土,一时间大家满地找葚,经过一顿猛吃后,每个人的手上、嘴上和衣服上无一例外地都沾满了紫黑的桑汁,有的更成了大花脸了,伙伴们你看我、我看你,相互对笑。自己吃够了以后,有时也不忘给父母兜带一些回去,虽然没能做到古人那样的“拾葚供亲”——“以异器盛之,黑者奉母,赤者自食”,但母亲也每每被我的孝心所感动,那满身的脏相自然也就逃过一劫,不再追究了……
⑦一晃数十年过去了,今天的小孩都已过着衣食无虑的生活,没有了我们儿时的那副馋样,恐怕也已很少见到桑葚了,都市里没有桑树,也没有人养蚕,更不会有采摘桑葚的乐趣了。
⑧面对这成片的桑林,我一时思绪万千,在食品安全问题屡屡曝光的今日,桑葚能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当年的那分清纯,那份天然,实属不易。
①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④段划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熟透了的桑葚,紫紫的丰满着挂满了枝条,如玛瑙,晶莹剔透,非常诱人。
②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第⑥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一时间大家满地找葚,经过一顿猛吃后,每个人的手上、嘴上和衣服上无一例外地都沾满了紫黑的桑汁,有的更成了大花脸了,伙伴们你看我、我看你,相互对笑。
( 4 )作者在第⑦段中写到“更不会有采摘桑葚的乐趣了”,《社戏》的结尾也写到“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他们怀念的仅仅是桑葚或罗汉豆吗?说说你的看法。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诗歌除外,文体不限;(3)书写规范,不得抄袭;(4)真实的校名人名等请用字母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