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江苏省泗阳实验初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艺术形象“祁家老太爷”出自哪部小说?( )
A: 《四世同堂》
B: 《骆驼祥子》
C: 《家》
D: 《月牙儿》
2、

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唾手可得的东西我们往往不知道珍惜,只有艰苦奋斗的劳动成果,我们才感到它的可贵。
B: 王大妈嫁女儿要亲家用轿子接,这真是思想顽固不化
C: 最后兄弟被逼远走高飞 , 到济南谋生。
D: 刚才吓唬她的那个大个子现在呆若木鸡
3、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衣(jué) 喧(xiāo) 震(sǒng) 脱(yíng)而出
B: 氤(yùn) (quán)曲 风(mǐ) 谆谆(zhǒng)教导
C: (bǔ)育 (yíng)绕 争(zhí) 茅(sè)顿开
D: 雕(1ù) 深(suì) 雄(jù) 玲珑(tì)透
4、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文字,恰当的一项是( )

红花草也叫紫云英,是一种绿肥,在当地随处可见,很不引人注意,小小的花,叶子匍匐在地面上____________。


A: 要插秧了,它就被翻到泥土下化成肥料,滋养着庄稼。
B: 要插秧了,泥土把它压在下面,化成肥料,滋养着庄稼。
C: 插秧了,它就被泥土压在下面,滋润着庄稼,化成了肥料。
D: 插秧了,泥土把它压在下面,滋润着庄稼。
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桃花源记》的“记”和《捕蛇者说》的“说”都是古代的文体。
B: 苏轼辛弃疾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 《白杨礼赞》是我国清代作家茅盾的散文。
D: 《孔乙己》中孔乙己想教鲁迅写“茴”字的四样写法。
6、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格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目前国内疫情有所好转,但远未到达高奏凯歌的时候。人类对病毒的认识仍在探索阶段,疫情在全世界范围内快速蔓延,特别是全国还存在一定数量的无症状感染者,他们

没有相关临床症状,存有病毒传播风险,且对与其密切接触的人的传染率很高,给防控带来新的困难。所以,疫情防控需要慎终如始,一定要保持高度警觉,再耐心一些、再谨慎一些,时刻绷紧防护之弦,切切不可麻痹大意!


A: 假如 但依然 必须
B: 假如 也可能 仍然
C: 虽然 但依然 仍然
D: 虽然 也可能 必须
7、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目前,我国自行生产的混合动力汽车已经面世。
B: 扶贫干部深入乡村调查研究,帮助农民解决脱贫致富。
C: 通过“不忘初心”教育,使市委领导班子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D: 这本书不仅是大致浏览一下,也要花不少时间。
8、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世说新语》二则) 翻译:朋友感到很惭愧,(于是)下了车子想拉他(元方)。元方头也不回的走进房门。
B: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诸葛亮《诫子书》) 翻译: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C: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翻译: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
D: 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蒲松龄《狼》) 翻译: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有一个狼洞在其中。
9、

选出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骸骨 妇儒皆知 花团锦簇
B: 烦躁 苍海桑田 温声细语
C: 测隐 穷愁潦倒 正襟危坐
D: 癫狂 张皇失措 因地制宜
10、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 奠基(diàn) 元勋(xūn) 澎湃(póng) 鲜为人知(xiǎn)
B: 秩序(zhì) 卓越(zhuó) 选聘(pìn) 至死不懈(xiè)
C: 疙瘩(gēda) 亘古(gèn) 镐头(gǎo) 九曲连环(qǔ)
D: 污秽(suì) 默契(qì) 祈祷(qǐ) 锲而不舍(qì)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1 )上阕运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________;下阕运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________。

( 2 )“风骚”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原指________。

( 3 )这首词上阕主要是描写________,寓情于________;下阕主要是________,寓情于________,全词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表达方式自然地结合起来。

( 4 )“只识弯弓射大雕”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王羲之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注释】①棐(fěi)几:用榧木做的几案。棐,通“榧”,木名。②真草:楷书、草书。③蕺(jí)山:山名,在今浙江绍兴。④老姥(mǔ):老年妇女。⑤王右军:指王羲之。⑥重:看重,推崇。

( 1 )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①王羲之诣门生家

尝:

________

②姥初有

愠:

________


( 2 )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

( 3 )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羲之的书法“为世所重”?请简要概括。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文本1)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太多被人为创造出来,用以吸引我们注意力的东西——偶像剧、商业大片、娱乐圈花边新闻、网络游戏、热点消息等。我们每天光是保持对自己改做的事情的专注,就已经很困难了。

拿网络游戏来说吧,背后可能是几百人的团队,用最前沿的科技、最详尽的数据,通过声、光,交互、反馈等全方位途径,在心理学、行为经济学、认知神经科学等理论指导下,精心打造而成的。目的是什么呢?创造一个虚拟空间,吸引你的注意力并消磨你的时间。

可以说,一切娱乐产品背后的庞大团队,考虑的更多的是用多种手段来减小你触及它们时的心理阻力,诱导你一次次去点击,耗费你的精力,让你忘记自己该做什么,让你很难保持专注,更不用说深度思考了。

(文本2)

这个时代,我们似乎很难投入地、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情。我们的大脑已经习惯了轻而易举获得大量愉悦感,久而久之,当这种强度的愉悦感已经满足不了你时,你需要更高强度、更持续、更深入的刺激。相对而言,付出更多、貌似愉悦感更少的事情——比如学习、阅读、深度思考——自然也就没有人愿意去做。

(文本3)

当我能够在画画中其乐陶陶时,我的生活变得令人着迷。我惊讶地发现在自然景色中还有许多以前从未注意到的东西。每当走路坐车时,附加了一个新目的,那可真是新鲜有趣之极:山丘的侧面有那么丰富的色彩,在阴暗处和阳光下不相同;水塘里闪烁着如此耀眼夺目的反光,光波在一层一层地淡下去,表面和边缘那种镀金镶银般的光亮真是美不胜收。在每一个平凡的景色中都能享有一种额外的兴味。

在美术馆,我会用一种剖析的理解的眼光来欣赏一幅幅艺术杰作,我常常看见阻碍过我的难点,被一个个绘画大师如何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真不知道还有什么在不精疲力竭消耗体力的情况下,比绘画更使人全神贯注了。我的日子因专注于这一目标而使每一个空闲都很充实。我感到心满意足。这就是思考带给我的福利。

(节选自英国政治家丘吉尔的《我与绘画的缘分》)

( 1 )这组文本的主要目的,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阐述大众的深度思考能力是如何被毁掉的。
B: 呼吁大众不要让自己成为愉悦感的奴隶。
C: 呼吁大众在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上磨砺专注力和深度思考能力。
D: 表现丘吉尔良好的艺术修养,以及对自然、艺术、生活的热爱。
( 2 )根据文本信息,比较“生活中大多数人的愉悦感”和“丘吉尔的愉悦感”有什么不同?
( 3 )根据(文本1)(文本2),预测一下,大众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失去什么能力?
( 4 )军军想将上面三则文本作为素材,写一篇议论性文章,请帮他补充完成下列写作提纲。

摆出难以保持专注和不愿深度思考的现象→分析难以保持专注和不愿深度思考的原因及影响→________

( 5 )这组文本引起了你哪些思考,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钓者

①“文化大革命”中,那一个黄昏里,河边的芦苇全白絮了,我放牧回来,仄在牛背上,悠悠地吹那笛儿。蓦然,就瞧见那弯弯的柳树根上,坐着一个人钓鱼,草帽把脸全遮住了,一只蜻蜓停在那帽沿上。我感到新奇,从牛背上溜下来,悄悄走近去,他没有动,钓竿横在那里,已有几条小鱼在啜那钩上的小蚯蚓了,那浮子就微微地激动,像落下的一朵芦絮,又像冒上来的一个水泡儿。那人还是不动。我却急了:“钓,快钓!”

②他仍一动不动地坐他的地,那钓竿依然没有拉,浮子静了一下后,又微微地激动了。

③但我终是看清他的脸了,很黄,满下巴的毛也黄,连两手的食指和中指都是黄得发焦。我立即掉头逃走了: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怪人,一个外乡来的怪人了。

④第二天,第三天……几乎是每一个黄昏,我放牧回来,总要好奇地往那芦苇深处的柳树下看看。他总是那么坐着,像一尊石头。但终未见他钓上一条半尾鱼来。

⑤一天,一头牛病了,半下午我就赶牛回队牛圈,在那我竟看见这位钓者了。他双脚踩在牛粪里,用锨往外铲那粪块,粪是泥草沤的,铲不动,手就伸下去了,那焦黄的食指和中指,一抠,抠起一大块来。……抠完粪了,又去担干土垫,扁担在肩上跳,他前后顾着,用两手抓住捺,摇摇摆摆走,已经看见我在笑看他了,并不一言一笑,我想:他原来扁担都不会担,自然是不会钓鱼了。然而,粪出完又垫好了,他却抱了那鱼竿,又踽踽地向河边走去。

⑥我随着他,看他在那里坐定,垂下钓竿去,立即又一动不动了。月亮升上来,静静地照在水上,芦苇上,他只是坐着,不拉钓竿,甚至连拉上来看也不看一眼。我走过去,说:“你是要钓水里的月亮吗?”

⑦“钓鱼。”他说。

⑧“鱼已上钩了,为什么不钓呢?”

⑨“鱼可怜见的。”

⑩“那你在水里钓什么呢?”

⑪“钓愁!”

⑫这句话,一直到几年后,我才明白了是什么意思,但那时,只觉得可笑,越发证实他是一个怪人。

⑬后来,我就慢慢了解清楚这个怪人了。他是一位作家,据说写过好多好多的书,但他是“黑帮”,遣到山里来改造。

⑭我们慢慢地熟了,虽然他不和我多说话,我也只会陪着他空钓鱼,但我们毕竟是成了朋友。两年后,他却走了。母亲说,他已经被调走了,那杆钓竿是送我作纪念留下了。

⑮从此,我再没有见到这位钓者了。

⑯但我终于又在河边的芦苇深处碰上他了哩。

⑰今年春天,我依旧放牛回来,正是芦苇从水里长出来,在向着天空窜出一丈来高了,我骑着牛,弄着我那笛儿,悠悠地吹,任着牛儿在芦苇丛的曲径里走。蓦地,我看见一个人,在那柳树根上,横一杆钓竿,一动不动地坐着。啊,是他吗?但我又多么害怕是他呀!他在这里钓了几年的愁,他已愁得可怜了,他不能再在这儿钓愁了啊!

⑱我走近去,是他!人已经很老了,但脸却显白,满下巴的毛也白了。我默默地坐下来,陪着他,他始终没有发觉,那么横着鱼竿,那浮子又开始在微微地激动了,激动着……。我毕竟长大了,不忍心看着他那痴呆的样子,站起身悄悄走了。

⑲回到家,听母亲说了,他果真是又到我们村来的,就在东巷口王贵家的一间空房里住着。夜里,我说什么也该去看看我的这位朋友了。一进门,他正坐在灯下的桌边,面前是厚厚的一摞书,一摞纸,他头就埋在那高高的两摞中间写什么,一只手,那焦黄的食指和中指间,正夹着烟,烟从额角升上来,钻进头发里,那满头便着火一般的。我不觉心头一紧:他一定又在写什么检查哩,记得以前有一回,他写检查的时候,正碰着我去找他,他赶忙用手将纸捂了,很羞愧地给我笑,笑得我不自在了几天……。我收了脚步,又回家去了。

⑳此后,每天黄昏,我总瞧见他坐在河边芦苇深处钓鱼了。

㉑我终于走近他去,大声地问他,他发觉我了,立即就站起来,把我抱住了。我很吃惊,不知道他这是怎么啦,心想愁极了的人会这么发疯的,就眼泪哗哗地淌下来,但他就替我擦了,而且嗬嗬嗬地大笑起来,他原来也有笑声啊,竟笑得这么美!

㉒月亮又上来了,月就在水里,看得见那小鱼在星群中游动。他却不再下钓了,问我这几年的日子可滋润,问我可有一个漂亮的姑娘在爱着,问我现在成了大牛倌放多少牛……我没有回答,只催他钓鱼。

㉓“你钓吧。”

㉔“我钓够了。”

㉕我看看身边,并没有什么银鱼儿闪动,问:“还是愁吗?”

㉖“不,是文章。”

㉗“文章?”

㉘“我现在又有笔了,要来写书,白天劳作,晚上写作,黄昏里出来构思,就又要靠鱼竿了。”

㉙哦,我现在才明白了,原来这浅浅的河里,不光是有鱼,不光是有愁啊!

㉚从此,黄昏里,我的朋友总在小河边芦苇深处垂钓了,那水静静的,星月就在水里,鱼儿就在天上,他坐在这天上地下,盯着那浮子,浮子不动,人也不动,思想已经沉在水里了,那文章呢,满河里流着哩。

(选自《贾平凹中短篇小说自选集》有删改)

(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写法,写的是一位在动乱岁月被下放到小山村的作家人生变迁的故事。
B: 文章多次描写月亮照在水中,静静的,营造了诗一般的意境,都烘托了作家的孤独悲伤。
C: 文中用一系列动词详细描写了作家铲牛粪,写出他处境艰难,暗含对他不幸的同情。
D: 文中“我”,一个放牛娃,用他的善良和真诚打动了受到不公对待的作家,作家离开时下了钓竿表示感激与怀念。
( 2 )作家在小河边从以前“钓愁”到后来“钓文章”,其间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简要分析。
( 3 )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他却抱了那鱼竿,又踽踽地向河边走去。”品析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与作用。

②“一只手,那焦黄的食指和中指间,正夹着烟,烟从额角升上来,钻进头发里,那满头便着火一般的。”请从描写方法角度品析句子。

( 4 )本文叙事采用了插叙的方法,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说说插叙的作用。
( 5 )文章结尾颇有诗意,请结合文章分析“思想已经沉在水里了,那文章呢,满河里流着哩。”这句话的含义。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完成作文

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时,有人及时给出了解答,这是一种幸福;面对成长中的困惑,有人及时指明了方向,这是一种幸福;历经磨难,最终实现了梦想,这也是一种幸福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它时时刻刻陪伴着我们。

请以《幸福就在身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如此不堪”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