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三水讲堂”增加了与会者发言环节,每位发言者发言时间最多不超过30分钟左右.B: 为降低交通噪音对环境的影响,我国科研人员制定了总平面防噪音方案. C: 随着电脑文字录入技术的应用,使人们逐渐不喜欢用笔写字了. D: 报刊、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不再发生. |
2、 | 下列语境中,语言表述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临近期中考试,小枫同学有些烦躁紧张,想在课余时间去打篮球放松一下。他把想法告诉了好友小川,小川担心他打篮球时意外受伤会影响期中考试,小川对小枫说: A: 你笨手笨脚的,就不要打篮球了,免得被别人笑话,不如去网吧打游戏,那还不会受伤。 B: 我才发现你这么蠢,这时候还打篮球,万一把腿摔折了,不能参加期中考试,这辈子就完了。 C: 现在到了冲刺阶段,你上课时间就不要去打篮球了,我们还是把精力都用到学习上吧。 D: 运动确实可以减压,不过万一受伤影响期中考试可就不值了,你这段时间就不要打篮球了。 |
3、 |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句是( ) A: 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hài人听闻了。 B: 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jǐn簇,美不胜收。 C: 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kuǎng。 D: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niān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
4、 | 下列句子语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雄伟壮丽”“敬畏生命”“保卫祖国”“包饺子” 都是动宾短语。B: 芦芽山的风光美如画。 句子主语是“芦芽山”。 C: 微微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 “在山腰上”是谓语。 D: 赵州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 主干是:设计合乎原理。 |
5、 | 下面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应该学会担责,你这样鸠占鹊巢 , 不是帮他,而是害他。 B: 医生劝小张戒烟,他却置之不理,结果得了很严重的肺病。 C: 刻苦训练是夺得奥运冠军的不二法门 , 任何偷奸耍滑都是徒劳。 D: 这幅文人画的山水图景与书法印章相得益彰 , 可谓美妙绝伦。 |
6、 | 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在学校想专心看书却总是走神,他和乔玩弄壁虱,为此两人打了起来,以至于没有注意到老师走过来。 B: 智取生辰纲的关键在于下蒙汗药的时间和方式,宋江、吴用、刘唐等好汉引诱对方上钩,全然不露痕迹,杨志虽极精细,仍然中了计。 C: “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看光复绍兴,我们同去。”这是范爱农在绍兴光复后的第二天上城时对鲁迅说的话,可见革命胜利后他内心的无比喜悦。 D: 罗刹捶着胸膛骂道:“那泼猴赚了我的宝贝,现出原身走了!气杀我也!”罗刹女生气的原因是孙悟空假扮了牛魔王,从她手上骗走了芭蕉扇。 |
7、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语文教学既承载着传道育人的文化使命,又担负着训练学生口语交际的重任,还支撑着莘莘学子中考成绩的半壁江山。所以,我们切不可以对语文教学掉以轻心。 B: 我们深信,养成读书的好习惯,爱读书,会读书,能使人受益终生。 C: 一般人常常忽略的生活小事,作者却能够慧眼独具,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D: 今年清明节期间,一些不自觉的游客,将用过的垃圾随手扔在蒙山景区,给美丽的风景抹上不和谐的色彩。 |
8、 | 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襄樊以它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投资者前来投资开发。 B: 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风雨无阻背残疾同学上学的女生张贺婷被评为“2008感动襄樊年度人物”。 C: 中华民族富有创新精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当之无愧地传承下去,不断发扬。 D: 大自然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骨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 |
9、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翘首(qiào) 悄然(qiǎo) 镌刻(juān) 锐不可当(dāng) B: 匿名(nì) 洨河(jiāo) 黝黑(yǒu) 巧妙绝伦(lún) C: 不逊(xùn) 屏息(píng) 遗嘱(zhǔ) 惟妙惟肖(xiào) D: 倔强(jué) 蹒跚(pán) 俯瞰(kàn) 恹恹欲睡(yān) |
10、 | 选出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 6月16日,美国疫情出现了反弹,而总统特朗普却漠不关心民众的生死,大面积启动经济复苏计划。 B: 2019年末,香港暴力事件升级,一些激进分子继续鼓动“三罢”,甚至攻击普通民众,其暴行骇人听闻。 C: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大家宅在家里,目不窥园 , 尤其是孩子,更不能随便到公园中撒欢玩耍。 D: 到了桂林,荡舟漓江,悠然自得,两岸秀美的峰峦络绎不绝 , 让人心旷神怡,仿佛进入了仙境。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 1 )从内容上看,上片用________来烘托“孤鸿”的孤独形象,下片用它________的行为来表现它的卓尔不群。( 2 )简要赏析“缥缈孤鸿影”的意境。 ( 3 )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放鹤亭记》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①大水,云龙山人张君②之草堂,水及其半扉③。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④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⑤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注释】①彭城:古地名,今徐州,时苏轼知徐州。②云龙山人张君:隐者张师厚隐居于徐州云龙山,自号云龙山人。③扉(fēi):门。④陂(bēi);水边。⑤傃(sù):向,沿着。 (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①或立于陂田 (________) ②甚驯而善飞 (________) ( 2 )用“/”给文中划线句断句。(限断两处)独 缺 其 西 一 面 而 山 人 之 亭 适 当 其 缺。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①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4 )两文都写了四季的景色,分析它们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马戏团
①当我还是个少年的时候,父亲曾带着我排队买票看马戏。排了老半天,终于在我们和售票口之间只隔着一个家庭,这个家庭让我印象深刻:他们有8个在12岁以下的小孩。他们穿着便宜的衣服,看来虽然没有什么钱,但全身干干净净的,举止很乖巧。排队时,他们两个两个成一排,手牵手跟在父母的身后。他们很兴奋地叽叽喳喳谈论看小丑、大象,今晚肯定是这些孩子们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刻了。
②他们的父亲神气地站在一排人的最前端。这个母亲挽着父亲的手,看着她的丈夫,好像在说:“你真像个佩着光荣勋章的骑士。”而沐浴在骄傲中的他也微笑着,凝视着他的妻子,好像在回答:“没错,我就是你说的那个样子。”
③卖票的女郎问这个父亲,他要多少张票?他神气地回答:“请给我8张小孩的两张大人的,我带全家看马戏。”
④售票员开出了价格。
⑤这人的妻子扭过头,把脸垂得低低的。这个父亲的嘴唇颤抖了,他倾身向前,问:“你刚刚说是多少钱?”
⑥售票员又报一次价格。
⑦这人的钱显然不够。
⑧但他怎能转身告诉那8个兴致勃勃的小孩,他没有足够的钱带他们看马戏?
⑨我的父亲目睹了一切。他悄悄地把手伸进口袋,把一张20元的钞票拉出来,让它掉在地上(事实上,我们一点儿也不富有!),他又蹲下来,捡起钞票,拍拍那人的肩膀,说:“对不起,先生,这是你口袋里掉出来的!”
⑩这人当然知道原因。他并没有乞求任何人伸出援手,但深深地感激有人在他绝望、心碎、困窘的时刻帮了忙。他看着我父亲的眼睛,用双手握住父亲的手,把那张20元的钞票紧紧压在中间,他的嘴唇发抖,泪水忽然滑落他的脸颊,答道:“谢谢,谢谢您,先生。这对我和我的家庭意义重大。”
⑪父亲和我回头跳上我们的车回家,那晚我并没有进去看马戏,但我们也没有徒劳而返。
请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从香菱学诗谈起
①《红楼梦》里有一段香菱学诗的故事,细读起来,颇受教益。
②香菱本来不懂诗,她随薛宝钗住进大观园后,见贾宝玉与众姐妹结社咏诗,才“苦志学诗”,她“天一亮就忙忙碌碌梳了头,去找黛玉改诗”。学习有了一点心得,就立即谈出来,向别人求教,听取指点帮助。众姐妹称她为“诗魔”,拿她取笑,她行之若素。经多次请教,几易其稿,“精血诚聚”,终于写成了一首“新巧而又有意趣”的吟月好诗。
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虚心好学。
④
⑤要不耻不知。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的《资本论》的写作,正是从对政治经济学的“不知”开始的。1842年至1843年间,马克思和他的论敌发生了关于经济问题的论战。因为马克思当时还没有对经济进行深刻的研究,曾一度使他“陷入困难的境地”。他下决心研究它,终于战胜了论敌,并积累了大量材料,写成了《资本论》。马克思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⑥要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载,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要不耻于向地位或学问比自己差的入学习。这就是成语典故“不耻下问”的由来。自古以来,有成就的读书人讲起经验,受过挫折的人谈到教训,往往会谈到“不耻下问”。我国南北朝杰出的农业学家贾思勰,一生孜孜不倦,刻苦攻读,知识渊博,他的《齐民要术》闻名于世。但是,这样一位有学识的科学家,还向当时被一些人认为最低贱的农夫请教。一些人知道了这件事,就冷嘲热讽地说:“赫赫有名的贾思勰,怎么还向羊倌求教,岂不太失体面了吗?”但贾思勰毫不在意,坚持像小学生那样,拜能者为师。
⑦要不耻相师。古人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意思是说,[甲]老师并不一定样样都比弟子高明,弟子也不一定不如老师。[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认为只有样样胜过自己的人才可以拜他为师,是大可不必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一个人要想真有长进,并有所深造,不仅需要梅“逊雪三分白”的 ,而且还要有雪“输梅一段香”的 ,放下架子,不耻相师。我国清代的张濯,因仅有战功而不大识字,在朝上受了些气。他的妻子是个读书人,他决心跟妻子学字。一天他穿了朝服,三拜九叩,拜妻子为师。从此他老老实实、恭恭敬敬地向妻子求教,知识一天天丰富起来,到他任巡抚的时候,有人说他“目不识丁”,他便上奏皇上面试,结果使一些抱有成见的人瞠目结舌,个个叹服。
⑧以上谈到的虚心好学的三个方面,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从“不耻”开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一些知识,学到一些本领。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其主要论证方法是________。( 2 )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论证了这一中心论点?( 3 )根据你的理解,在第④段横线处写一句话,使文章结构完整。( 4 )在第⑦段两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5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它应在文中甲、乙哪一处?为什么?( 6 )文中列举了许多名人的事例,如果把第⑤段和第⑥段的例子交换一下,可不可以?为什么?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人们一直在追问,在寻找。其实,幸福原来就是父母给你的一杯清茶,老师给你的赞许的眼光;幸福就是你给别人的一声喝彩,你对别人的一次宽容;幸福原来就是亲近自然得经历,战胜自我的心路…… 请以“幸福是 ”为题作文。
要求:(1)请将文题补充完整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