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济宁市曲阜一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水(fú) 愧(zà) 中流柱(dǐ) 怏不乐(yāng)
B: 意(qiè) 歌(lí) 形见绌(xiāng) 梦以求(mèi)
C: 追(sù) 踌(zhù) 萤映雪(ráng) 参不齐(cī)
D: 璀(càn) 亵(dú) 咬文字(jué) 气冲牛(dòu)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仪征这个小城虽然不够繁华、热闹,但是环境优美,民风淳朴。
B: 国学大师刘师培在学术上十分重视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C: 丽江古城景区被严重警告的原因是游客投诉率长期居高不下造成的。
D: 志愿者走进社区开展“打击假冒伪劣与电信诈骗”,提高居民维权意识。
3、

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是( )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该集中共收录其十二篇作品,完整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
B: 《孙权劝学》、《伤仲永》、《木兰诗》的作者分别是司马光、王安石和郭茂倩。
C: 安徒生、普希金、都德、莫泊桑分别是丹麦童话家、俄国诗人、德国作家、法国作家。
D: 《土地的誓言》创作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期,作者为端木蕻良。
4、

下列句子排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②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③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

④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⑥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⑦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A: ③⑥⑦④⑤①②
B: ⑦⑥⑤④③②①
C: ⑤④③⑥②①⑦
D: ⑦⑥⑤①②③④
5、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宽(shù) 丫(chā) 慷大方(kǎi) 怏不乐(yàng)
B: 然(cù) 酝(niàng) 然自得(yí) 尔远逝(chù)
C: 隐(huì) 贪(lán) 人听闻(hè) 浑浑噩(è)
D: 睢(zì) 辩(chěn) 为人知(xiǎn) 万恶不(shè)
6、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帮助小林提高成绩,老师想尽办法,真是处心积虑啊。
B: G20杭州峰会落下帷幕,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G20峰会文艺晚会。
C: 这次知识竞赛,试卷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 , 深感自己文化知识储备不足。
D: 初三了,别的同学都在抓紧时间汲取知识,他却苦心孤诣地沉迷游戏,父母为此心急如焚。
7、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昆虫记》中,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
B: 法布尔的《昆虫记》曾获得诺贝尔奖。
C: 法布尔称赞黄蜂的建筑才能,认为在这一点上它远胜于卢浮宫的建筑艺术智慧。
D: 从生到死,萤火虫都是发着亮光的,甚至连它的卵也是发光的,但雌萤的光带在交尾期如果受到强烈的惊吓,发光会受到影响。
8、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也是出自这部散文集。
B: 《台阶》的作者是李森祥,文中反映了农民艰难的生存状况和他们改变现状的不懈努力精神。
C: 《老王》的作者是当代女作家杨绛,她的丈夫钱钟书,是小说《围城》的作者。
D: 《卖油翁》作者是王安石,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9、朗读下列语句停顿恰当的一项是( )
A: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B: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C: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D: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10、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沈从文,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代表作有小说《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等,《云南的歌会》选自《沈从文散文选》。
B: 刘鹗,笔名洪都百炼生,著有《老残游记》,该书写了一个江湖艺人老残在各地的见闻和活动。
C: 酬赠诗,是诗人赠送酬答之作,是古代文人用来交往应酬的诗歌或者赠送给亲友等的作品,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
D: 柳宗元,世称柳河东,又称柳柳州,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其山水游记散文以《永州八记》为代表,著有《柳河东集》。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秋词(其一)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使引诗情到碧霄。

( 1 )一、二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运用什么手法表现的?
( 2 )秋天可写的景物有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 。”《为政》(上文默写题)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人不知而不________

②温而知新________

④博学而志________

(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在汉语。

①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②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前一句是讲为人态度,后一句是讲学习的乐趣。
B: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
C: 第⑥章反复赞叹“贤哉,回也!”,高度赞扬了颜回安贫乐道的高贵品质。
D: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对时光流逝的慨叹,有劝人珍惜时光的意思。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 1 )总体把握全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在空白处填写一个词语)

________春——________春—— ________ 春

( 2 )仿照例句,说说下边划线的词好在哪里。(A、B两句任选一句)

[例]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抚摸”这个词,从触觉的角度写出了春风温柔的特征,很有感情。)

A.……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B.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 3 )第五段文字从感觉方面把春风描写得有声有色,有形有味,极其生动,按下面要求,从文中摘抄相应的词语填在横线处(每空至少写两个词语)。

①触觉方面:________。

②嗅觉方面:________。

③听觉方面:________。

④视觉方面:________。

( 4 )文章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特征,回忆你读过的古诗,写出连续的两句能表现这种特征的诗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窗外有只啄木鸟

邓迎雪

①失明后,他的记忆反倒越来越清晰鲜明。

②他常想起生病前的那个春天,他正坐在桌前看书,忽然窗前飞来一只灰褐色的小鸟,站在窗台上,机敏地四处张望,它的嘴巴又尖又长,像一支坚硬的铁构,翅膀和尾巴上的羽毛是黑白相间的条状花纹,非常漂亮。

③好可爱的鸟,他赞叹不已,眼睛一眨不眨,完全被吸引住了,直到鸟儿飞到不远处的果园里。母亲笑说:“啄木鸟来咱家果园当医生呢,看来今年要大丰收啊。”

④如今,往事还历历在心,现实却早已物是人非。他的世界坍塌了,他喜爱的啄木鸟也不知飞向了哪里?

想到这里,他又悄悄落泪。母亲在他身边坐下,也不说话,只是帮他擦去泪水,用粗糙的手温柔地捋顺他的头发。

⑥一天,他正躺在床上发呆,母亲忽然喜滋滋地告诉他:“啄木鸟飞来了,正在咱家的窗台上。”他“腾”地一下坐起来,这真是一个意外惊喜,好像是故友重逢。他悄悄地问母亲:“和从前的那只一样吗?”母亲压低声音说:“一样,说不定就是以前的那只。”

⑦他脸扭向窗子,努力地倾听,可什么声音也没有。母亲解释:“今天它心情不好,不想唱歌呢。”

⑧自从他生病,母亲变得越来越坚强、幽默,他被母亲的话逗乐了。

⑨第二天,他果真听到了啄木鸟的叫声。那清脆的叫声,在他耳边萦绕。其实,啄木鸟的叫声一点也不悦耳,但在他听来宛若天籁。

⑩啄木鸟好像知道他的心事,隔三岔五就停落在他窗前唱歌,好像是和他进行着简短的对话。每次鸟儿来,他的内心都充满了喜悦。他想象着鸟儿站在窗前四处张望的模样;阳光洒在它身上,给它披上一件金色的纱衣,它犀利的嘴巴随着它的小脑袋,来回变动着方向,像是随时准备出诊的医生……想到这里,他的脸上露出轻轻的微笑。

⑪母亲也喜欢这只啄木鸟。每次小鸟飞来,母亲就静静地坐在他的对面,一句话也不说,他想,母亲肯定是看呆了。

⑫当人生天地变得越来越狭小的时候,陪伴在他身边的除了亲情,还有一只像老朋友一样的啄木鸟,这让他非常欣慰。

⑬后来,母亲又带着他四处求医,他终于复明了!

眼前的母亲苍老了许多,秋风吹来,一缕白发飘在她瘦削的脸上,似乎想掩住她饱含热泪的眼睛。但那眼泪最终没有藏住,顺着她溢满幸福的脸颊滑落下来。

⑮他牵起母亲枯瘦的手,哽咽难言。

⑯回到家,他走到窗前,想看看窗外有没有那只啄木鸟。

⑰然而,外面的一切让他目瞪口呆,以前那一片郁郁葱葱的果园,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简易的铁板房。

⑱“你生病那年我就把果园卖了。”母亲充满歉意地说。

⑲那一定是给他看病用了,母亲一直对他说,看病都是家里以前攒的钱,原来是瞒着他。想到这里,他又纳闷,啄木鸟又是从哪来的?

⑳母亲笑:“没有啄木鸟……那是为让你开心,俺自个搞的发明,放的录音哩。”

他的眼泪缓缓地流了下来,母亲已经60多岁,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没有多少文化,“放录音”也许是她这辈子最厉害的发明吧。

㉒他没有再见过那只啄木鸟,但他心里一直有只美丽的小鸟——只用母爱绘成的鸟儿,永远飞翔在他的生命里。

(选自《当代青年》有改动)

( 1 )本文以“________”为线索展开叙事。
( 2 )他失明后,感觉整个世界坍塌了,母亲做了哪些事情安抚他?
( 3 )文章第⑤㉑段画线句都写到了他流泪,请简析他流泪的原因。
( 4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⑭段画线的句子。
( 5 )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星星羡慕太阳的耀眼,太阳欣赏星星的柔和。是的,星光和阳光都能引动诗情。对此,你有何经历、见闻,或有何看法、感悟,请自拟标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夜里,你在想着谁”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