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 B: 他十分懒惰,要是追溯他的未来,肯定是一事无成。 C: 自然科学领域存在着许多不可思议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科学家们去破解。 D: 《红楼梦》是曹雪芹沥尽心血创作的文学巨著,其艺术魅力扬名海内外。 |
2、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5月24日,2017年全国“最美家庭”评选结果在京揭晓,我市两个家庭入选。 B: 《做一个虔诚的教育者》一文出自《洪宗礼母语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C: 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埋下了隐患? D: “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
3、 | 选出下列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 A: 在美国,电视和报纸过多地放映报道抢劫及其他犯罪活动,对其描述是如此具体入微。B: 新安装在北辰大道的路灯鳞次栉比地排列着,显得十分壮观。 C: 林小青和同事们的关系左右逢源 , 大家都很喜欢她。 D: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四月下旬访日期间一会儿宣布钓鱼岛适用《美日安保条约》,一会儿又说对钓鱼岛主权不持主场,而实际上是居心叵测 , 妄图坐收渔利。 |
4、 | 选出下列各句中使用比喻的一项是( ) A: 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 B: 那笑声里,仿佛带着一点“非日本”的什么东西。 C: 我的鼻子陡然一酸,像要哭出来。 D: 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
5、 |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皑皑(ái) 襁褓(qiǎng) 羁绊(pàn) 挑拨离间(jiān) B: 缄默(jiān) 旷野(kuànɡ) 棱角(líng) 戛然而止(gá) C: 雾霭(ǎi) 蛮横(hènɡ) 寒噤(jìn) 辗转反侧(zhǎn) D: 驰骋(chěn) 凋零(diāo) 隧道(suì) 风雪载途(zǎi) |
6、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酝酿(niàng) 猝然(cù) 狭窄(zǎi) 发髻(jì)B: 匍匐(fú) 着落(zháo) 小憩(qì) 主宰(zǎi) C: 积蓄(chù) 迸发(bèng) 肥硕(shuò) 栖息(qī) D: 枯涸(hé) 贮满(zhù) 蹂躏(lìn) 黄晕(yùn) |
7、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妻子”指的是( ) A: 男子的配偶 B: 妻子儿女 C: 妻子和儿子 D: 妻子的儿子 |
8、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娉婷(pīng) 旁骛 强聒不舍(guō) 眼花瞭乱 B: 冠冕(miǎn) 踌躇 间不容发(jiān) 大声喧晔 C: 解剖(pō) 提携 自惭形秽(huì) 岸芷汀兰 D: 骈进(pián) 娇揉 觥筹交错(gōng) 李代桃僵 |
9、 | 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在这个喧闹浮躁的世界上,芸芸众生都在为生活忙碌奔波,很少有人能停下脚步来等等自己的灵魂。B: 他是一个技术成熟、经验丰富的选手,这次在奥运会上夺冠,应该十拿九稳。 C: 环卫工人的劳动也许是具体而微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美容师”,他们应受到尊重。 D: 真实的月球与传说中的美丽月亮大相径庭 , 它其实是块冰冷的“大石头”。 |
10、 | 对下列语句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阡陌交通 交通:交错相通B: 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 延:邀请 C: 不足 . 为外人道也 足:值得 D: 处处志之 志:标记 |
阅读李白的《送友人》一诗,完成小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好雨随风 乔忠延 ①家说,春雨是春天的颜色 ②人说,春雨是春天的歌声。 ③小时候我则认为,春雨是春天的奶水。春雨比奶水更甜美,更养人。它飘落到哪儿,哪儿就滋润了,鲜嫩了,翠生了,就活活泛泛显出了生机。 ④春节过后,人们就眼巴巴地盼望春雨,春雨却总是不来。天不再像年前那样灰蒙蒙的,变得蓝蓝的,空空的,那么高,那么远,不见一线云丝丝。看看风,还是西北风,虽然稀少了,劲小了,却仍然硬硬的,干干的。 ⑤太阳暖暖地照着,照得地上也暖了。冬日僵硬的地皮早软了,踩上去面团似的,河边、泉边更是软得淌水,水渍渍的,走过去会粘住鞋子。 ⑥没几日,地皮不再软了,像往常一样瓷实,不粘鞋子,不陷车子了。风依然吹着,太阳依然晒着。暖和多了。又过了几日,路上裂开些小缝缝,人来车往,表面上的那层土就离了地皮,土越积越厚,越碾越细,踩上去和冒烟的一样,裤腿上溅得花花点点的,都是尘土。 ⑦田里的麦苗早渴了,泛黄了,没有了先前的精神头。浇地的人多了,水流进田里,“滋——滋——”地响,还咕咕咚咚地冒泡。(A)看着溪里的水不少,淙淙地流着,进了田却慢慢地爬,比日头爬得还要慢。田浇过了,人们仍然盼着落雨。说是浇过的地,土会变硬,下些雨土才会酥些,麦苗长得才起劲。 ⑧雨来了,突然间就下起来了。是夜里来的。待人们知道下雨的时候,雨早淅淅沥沥的了,唱小曲似的。有人从被窝里撑起身子,趴在窗台上,掀起窗帘的一角,朝外瞅瞅,院里的地上白白地泛亮。于是,忽然想起昨天后晌太阳落在了云里,风也是东南风,还潮潮的。接着又倒头睡下,梦里也就多了几分甜蜜,不睡到吃早饭不会起来。 ⑨雨来得快,天晴得也快。一大早,天上还满是乌黑的云团。端上碗吃早饭,云变得丝丝蔓蔓的,天有些亮了。吃完饭擦嘴时,云就散了,太阳露了脸,鲜亮鲜亮的。(B)天空如刚擦过的镜子没有一点尘色;地上如刚落笔的图画,到处洇①着水色。人们的心里也像刚冲洗过的一样清爽,脸上笑成了花。 ⑩田里泥了,无法干活,仍有人踩着泥到田头去,看看嫩嫩的禾苗,心更喜了,喜滋滋地唱出声来。 (选自《中国散文选》,有删改) 【注释】①洇(yīn):向四处散开或渗透。 ( 1 )作者写“雨来了”之前,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笔墨写人们“眼巴巴地”盼望春雨?( 2 )作者笔下的春雨有什么特点? ( 3 )请从文中画线的A,B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写出它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 ( 4 )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好雨随风》一文简要阐述:三位作家在描写春雨时,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①(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朱自清《春》) ②有如天降甘露。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本来有点黄萎的,现在变青了。本来是青的,现在更青了。宇宙间凭空添了一片温馨,一片祥和。(季羡林《听雨》) |
阅读《蓝蓝的威尼斯》一文的节选内容,完成习题。
①威尼斯是一个奇特的城市,这里不是“开门见山”,而是“开门见水”。听说,原先这里像太湖水乡,也有说类乎苏州城,其实,威尼斯是威尼斯,她有独特的瑰丽的形象。这里没有汽车,大小船挤在大运河里,穿梭般的来往不绝。我们登上汽船(等于城市公共汽车),观赏两岸风光,十四五世纪的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时代的宫殿和贵族院落,鳞次栉比。泛舟在大运河上,就像在参观欧洲建筑艺术博览会。汽船穿过一座座桥梁,其中有一座全由大理石建成的“李亚度桥”,特别引人注目,这是1592年建成的独孔拱桥,雕刻精细,造型优美,桥上两侧开设商店,别具一格。汽船向前驶去,河道逐渐开阔,现代化的摩托艇、汽艇和古老的“公朵拉”并行。“公朵拉”是一种小游船,翘着头尾,由船夫摇橹,供游客饱览两岸风光。据说历史上盛时有一万多艘,现在只保留四百艘了。
②圣马可广场和圣马可教堂是威尼斯最著名的名胜古迹,拿破仑把圣马可广场称之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广场。广场两侧是旧宫殿,底层是各色店铺、餐厅和咖啡馆,出售各色食品和威尼斯名产玻璃器皿、花皮革制品等。深秋的威尼斯,绚丽多姿,游客如云,广场上千百只灰鸽争相啄食,供人拍照、逗乐;穿梭般来往的船艇,迎着飞翔的海鸥,构成一幅美丽、和谐、幸福的画卷。在广场的一侧,有一座“叹息桥”。据说,这是被判处死刑的囚犯从监狱走向刑场的“必经之路”,犯人每过这里看到圣马可广场的一角美景,无不感叹不已,所以叫“叹息桥”。
( 1 )“其实,威尼斯是威尼斯,她有独特的瑰丽的形象”,那么,威尼斯有哪些“独特的瑰丽的形象”呢?请从第①段中加以提炼。( 2 )请赏析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3 )第②段文字的中心句是哪一句?炊烟是乡村的水墨画
刘世河
①描写故乡的文章,出镜率最高的莫过于“魂牵梦绕”这四个字了,而能体现出这四个字的景象,非家乡的炊烟莫属。
②“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身居都市已久,我曾一度对陶渊明笔下的“归园田居”十分向往,如今人到中年才如梦初醒,其实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就是在这样如诗如画的地方度过的。
③我的老家在鲁北平原,村东一条小河蜿蜒而过。过河不远便是一个高高隆起的沙土岗子,岗子上的白杨树枝繁叶茂——夏天绿树浓荫,成了我们这帮孩子玩耍的天堂。有时候玩累了,我就坐在岗顶上静静地望着小村,努力在那些模样都差不多的院落中寻找自己的家。
④起初总是眼花缭乱,后来望着望着就有了经验:看炊烟。父亲患有胃病,医生叮嘱要三分治七分养,吃饭须有规律,还得是热乎饭,不管多忙,一日三餐母亲都会准时生火做饭,所以村里升起的第一缕炊烟多半就是我们家的。
⑤母亲常说:“这炊烟就是咱庄户人家灶台上开出的花,花一开就有饭香,日日有饭香就是好日子。”彼时年幼,对母亲的话一知半解,在意的只是制造炊烟的灶台上母亲又做了什么好吃的饭。正所谓“饥望炊烟眼欲芽,一心只想肚儿圆”。
⑥炊烟还是小村的晨钟暮鼓,每天都传递着村人们晨起晚息的信息。
⑦早晨的炊烟风轻云淡,就像天边薄薄的晨曦,清灵疏朗,昭示着庄稼人早饭的简单,熬一锅小米粥或玉米糊糊,几个馒头就着一碟小咸菜就齐活了。吃罢早饭,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下田的下田,农家新一天的生活便拉开了序幕。
⑧午间的炊烟是庄稼人匆忙的步履。不同于早饭的是,午饭虽然简单,但一定要吃得硬实扛饿,因此,午间的炊烟往往急速升起,瞬息消逝,一如庄稼人忙秋忙夏时脚不沾地的身影。
⑨傍晚的炊烟是最美的,也最能体现农家生活的细致与温馨,晚饭是全家人的聚餐,也是庄稼人一天当中最悠闲的时候。庄稼人有个小习惯,就是越闲越吃,所以晚饭自然丰盛些。如若恰巧那天家里有喜事,更会杀鸡烧肉以示庆贺。乡下人干活是急性子,但吃饭蛮讲究,尤其懂得“想要肉更香,工夫必须长”的道理,小火慢炖,肉烂汤浓。因此,傍晚的炊烟是细水长流,从黄昏一直摇曳到夜幕降临。
⑩炊烟如此缭绕生动,古诗词中自然少不了它的倩影。“乱云剩带炊烟去,野水闲将白影来”是辛弃疾笔下的炊烟;“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则出自柳永笔端。
⑪写炊烟最多的当属陆游。“岭谷高低明野火,村墟远近起炊烟”和“遥望炊烟疑可愁,试从行路问村名”都是他的。可见放翁对田园袅袅飘逸的炊烟有多喜爱。后来又读到陆游“雾敛芦村落照红,雨余渔舍炊烟湿”的句子,禁不住疑惑,炊烟怎么会是湿的呢?
⑫直到离家多年后,有一回在梦里又见故乡炊烟,醒来后却一枕清泪,才终于有悟。原来炊烟是和思念缠绕在一起的,泪眼看炊烟,又怎么会不是湿的呢!又想起母亲当年对炊烟的比喻,突然觉得母亲就是一个十足的诗人。而在我的眼里,炊烟不但是庄稼人灶台上开出的花,它自由舒展,浓淡随意,更像是一幅黑白交织的水墨画,画在乡村的上空,画中的奇妙意境只有看懂它的人才能体会得到。
⑬而且这幅画的色调永远都是暖的,因为它的作者是母亲。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8第3期,有删改)
( 1 )根据文章内容补充下表。
不同时段的炊烟 |
炊烟呈现的特点 |
炊烟传递的农家信息 |
早晨的炊烟 |
轻淡 |
庄稼人早饭简单,日出而作 |
午间的炊烟 |
①________ |
②________ |
傍晚的炊烟 |
悠长 |
③________ |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个片段出自我们熟悉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请你针对这段文字写一篇读后感。
要求:①立意自定,标题自拟;②不少于600字;③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