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书写有错别字的—项是( ) A: 海枯石烂 险象迭声 开膛破肚B: 夜色苍茫 水波粼粼 玲珑剔透 C: 诲人不倦 兴致勃勃 晴天霹雳 D: 踉踉跄跄 塞翁失马 爱慕虚荣 |
2、 | 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使我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删掉“经过”或“使”。 B: 各地中小学完善并建立了校园安全制度。将“建立”换成“制定”。 C: 进食量多少是造成肥胖的原因之一。删掉“少”。 D: 哈牡高铁线路的开通,充分发扬了高铁运输在现代交通中的重要作用。将“发扬”换成“发挥”。 |
3、 | 假如你正忙于做作业,同学来请教问题,下列哪种回答最恰当( ) A: 等我把这道题做完了再一起讨论,好吗?B: 对不起,我的学习成绩不好,你还是另请高明吧。 C: 等我做完了作业再来问不行吗? D: 你耐心地等我把自己的作业做完了再来教你。 |
4、 |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如果把4G比喻成一条普通的道路,5G就是立体的高速公路 ②5G在时延性和连接密度这两个关键指标上也都有“跨栏式”的突破 ③而其峰值速率可达20bps,是4G的20倍 ④5G,即5th- Generation,指的是第五代移动电话通讯标准,是现有4G通讯技术的延伸 ⑤5G的下载速率将达到10Gbps,相当于4G的10倍 ⑥相较于2G/3G/4G,5G的速度更快,信道带宽也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A: ④①⑥⑤③② B: ④⑥⑤③①② C: ①⑥⑤③②④ D: ①④②③⑤⑥ |
5、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 B: 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C: 我生平最爱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 D: “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任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 |
6、 | 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醉翁亭记》一文通过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宏伟抱负和高远志向。 C: 《画山绣水》是著名散文家杨朔写的一篇散文,课题采用了互文的手法,意思是画出来的和绣出来的山和水。 D: 《故乡》是一篇短篇小说,选自《呐喊》,是以作者回故乡迁居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描写了旧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 |
7、 |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打车软件在给乘客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提高了出租车的用车效率,但司机在开车时分心使用打车软件,成为出租车事故骤增的主要原因之一。B: 事实告诉我们,生态危机和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在生态环境问题上,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 C: 即使作者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如不能进行认真分析,寻求它们彼此间的内在联系,也是难写出好作品的。 D: 和传统书法艺术不同,现代书法艺术追求的是视觉艺术性,更注重以造型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和个性。 |
8、 |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溃退(kuì) 翘首(qiáo) 诘责(jié) 锐不可当(dǎng) B: 娴熟(xián) 悄然(qiāo) 畸形(jī) 深恶痛疾(wù) C: 绯红(fēi) 妯娌(zhóu li) 混合(hǔn hé) 正襟危坐(jīn) D: 禁锢(gù) 锃亮(zèng) 炽热(chì) 颔首低眉(hàn) |
9、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梦萦 敦厚 烙印 摇蓝 B: 狂澜 险峻 滋长 宛转 C: 浩荡 屏嶂 发源 连环 D: 体魄 挈机 爱抚 绽开 |
10、 | “谁是最可爱的人”一句中“谁”“是”“最”“可爱”“的”“人”词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副词 动词 形容词 形容词 助词 名词 B: 代词 副词 形容词 介词 副词 名词 C: 代词 动词 副词 形容词 助词 名词 D: 副词 副词 介词 介词 副词 名词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1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前四句紧扣“望洞庭湖”描写景物,后四句抒情,表明“赠张丞相”之意。 B: 首联点明时令,“平”“混”写出洞庭湖水岸齐平,与天空浑然一体的景象。 C: 颔联运用对偶、夸张手法写出了烟波浩渺的壮观景象和汹涌澎湃的雄伟气势。 D: 这首投赠诗借“临渊羡鱼”这一典故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张丞相的羡慕之情。 ( 2 )“欲济无舟楫”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诗人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凡造竹纸,事出南方,而闽省独专其盛。当笋生之后,看视山窝深浅,其竹以将生枝叶者为上料。节届芒种,则登山砍伐。截断五七尺长,就于本山开塘一口,注水其中漂浸。恐塘水有涸时,则用竹枧①通引,不断瀑流注入。浸至百日之外,加功槌洗,洗去粗壳与青皮(是名杀青)。其中竹穰形同苎麻样,用上好石灰化汁涂浆,入楻桶②下煮,火以八日八夜为率。 (注释)①竹枧:毛竹做的水管或水槽。②楻(huáng)桶:大木桶,但在这里指连同下面受火的铁锅在内的楻桶。 ( 1 )“恐塘水有涸时”中“涸”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2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竹以将生枝叶者为上料。 ( 3 )本文主要介绍了竹纸的制造过程,阅读选文,在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写相关内容。上山砍竹________用木棒敲打________放入楻桶里煮 |
全球“大流行”的新冠病毒:夏季会自行消失吗?
舒跃龙
(全球“大流行”病毒)
北京时间3月12日,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为大流行。流行病学有几个常用名词:一是暴发疫情(outbreak),暴发疫情通常是指疫情在某个地方突然增加超出预期,或者在以前从未发现过的地方被发现,暴发疫情往往仅限于相对较小的地区。例如,2010年海地地震后的霍乱疫情等;二是流行性疾病(epidemic),通常是指暴发疫情分布在更大的地理区域。例如,2014年Zika病毒在巴西开始流行,后扩散到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的大部分地区;2014-2016年埃博拉疫情在西非爆发,疫情规模大,被认为是流行性疾病;三是大流行(Pandemic),全球流行的流行性疾病就是大流行。例如,1918年西班牙流感,它感染了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导致五千万人死亡。后来又发生几次流感大流行,包括1957年的H2N2、1968年的H3N2,以及2009年的H1N1。
( )
病毒突变是其自然特性,尤其是RNA病毒,由于其复制过程没有校正机制,突变更是常见的事情,冠状病毒作为一种RNA病毒也不会例外。新型冠状病毒从被发现至今,在国际基因序列共享数据平台GISAID上共有30个国家的113个单位共享了345株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多个研究团队对病毒变异情况进行了分析,表明在约30000个碱基的病毒基因组中,目前整体突变程度较低,未发生重组现象。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陆剑课题组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崔杰课题组合作根据新冠病毒基因组8782位的T-C突变(同义突变)和28144位的C-T(非同义突变)的两个突变位点高度连锁,将病毒分为L和S两个类型,并且认为S型与蝙蝠冠状病毒在进化树上更接近,可能为祖先类型,L型则可能由S型演化而来,这仅仅是基于目前的病毒基因组序列,在当前病毒溯源不是十分清楚的情况下还难以下结论。另外在早期的传播过程中,S型几乎完全被L型取代,但随着时间推移,S型又逐渐上升,研究人员推测L型可能传播能力更强,复制速度更快,潜伏期更短,因而早期会在人群中快速扩张。但随着医疗和隔离措施的加强,L型的负选择压力变大,所以S型频率逐渐上升,但这种推测需要更多的动物实验结果和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支持。
耶鲁大学流行病学专家Nathan D. Grubaugh指出病毒突变符合正常流行病学规律,不应该引起恐慌。不同研究团队根据对共享的病毒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我们对于病毒的了解,也为疫情防控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新冠病毒夏季会自行消失吗?)
提出病毒会在夏天消失的主要理由是基于对2003年SARS疫情表面现象的理解,因为2003年SARS就是当年7月份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疫情结束,SARS病毒也没有再出现。
气温的上升可能会对病毒在自然条件下的存活有一定影响,比如每年的夏季在温带地区,流感活动很低就是证明。因此推测夏天气温上升可能会降低疫情的流行强度,但是不太可能自然消失。导致此次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同SARS病毒都属于同一类病毒,有一些相似点,基因同源性在80%左右。但是两者之间也存在很多不同的地方,比如新型冠状病毒在临床表现上与SARS病毒不同,SARS病人主要表现为重症,因此我们很容易发现SARS病人;但是新冠病人从无症状感染者、轻症无肺炎、肺炎到重症肺炎,危重病人也表现为全身多器官损伤等多种临床表现,而且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这增加了我们发现传染源的难度。
病毒的命运有几种可能:一是病毒只在人群中流行,但是毒力减弱,只引起人群普通感冒症状。二是今年冬天卷土重来,致病力和传播力没有明显改变,但随着人群群体免疫水平的升高,疫情逐步减弱,对人的健康威胁越来越小,更期待今年冬天来临之前疫苗能够研发成功,通过接种疫苗降低疾病负担,甚至控制其流行。还有一种命运就是病毒不仅在人群中流行,而且可以跨种传播到其它动物,因为从物种ACE2受体分布情况看,多种动物都可以表达ACE2受体,包括非人灵长类动物、雪貂、猪和猫等,不排除病毒传播到其它动物,从而演化成一种新的人畜共患病长期存在自然界中的可能,应加强对动物中新冠病毒的监测。
总之,全球应该团结起来,通过围堵和缓疫的各种防控措施,拖延病毒流行,降低流行高峰,从而减少对医疗系统的冲击,为疫苗药物的研发争取时间。同时重要的是要通过国际技术合作,加快疫苗和药物研发,从而为疫情防控提供更多的技术手段。
(选自2020年3月19日的新浪科技《科学大家》,有删改)
( 1 )给第二部分拟一个小标题,不得超过10个字。返校复学之后,初三(1)班开展“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主题班会。在会上,小文同学认为病毒怕高温,到了夏天自然会消失。你认同他的说法吗?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围拢在父母身边的日子
老愚
坐在乱七八糟的都市里,我时常会想起关中平原的家。
在我生长的年代,家是父母用尽全力从土里拱出来的栖身之所。土墙瓦房,砖头和木头是叫人稀罕的玩意儿,甚至连牙膏皮包装纸都让人眼前一亮。在这样一个用黏黄土版筑起来的院子里,有土炕和土锅灶,日子便能过下去了。与土的间隔仅仅在炕上,用枕席把身体与将泥土抹平的炕面隔开,若能就着煤油灯读一本没皮的小说,我就很有幸福感了。
全家人最珍视的宝贝是粮食,在上房顶楼上做成粮仓,四周用席子包起来,沿根脚撒上老鼠药。夏秋两季,把队里分下来的麦子、玉米一麻袋一麻袋吊到上头,吃粮时,再一斗一斗提下来。院子里打了地窖,存放红薯和白萝卜,歉收年月,连玉米芯、红薯秧子都要储存起来。大地是丰饶的,满地的收获却被国家一车车拉走,支援我们一辈子也见不着的“同志加兄弟”。
父亲在院子四角各种了一株泡桐,我负责每天浇水。
猪是最舒服的,每天在圈里哼哼着要吃的。偷偷饲养的几只母鸡,“咯咯咯咯”叫唤,带着下完蛋的骄傲,向主人邀功:再给一把米吃,明天还能为你下一枚更大的蛋。
老鼠夜里出来,它们躲在厨房案板下,有的钻进风箱里,弄出“窸窸窣窣”的声响,我一跺脚,它们便安静了。
梧桐枝丫伸开,便有鸟驻足,不时掉下气味熏人的排泄物来。据说,屎掉到谁头上,谁就会有霉运,弄得谁也不敢往树荫里去。等鸟儿们的屎铺了一层,父亲才让我去把它们铲干净,倒到圈里,在树下重铺上一层新土。
有一年,来了一对喜鹊,它们来回打量了上房屋檐几圈,决定筑巢安居。一家人面带喜色,好像要添新人一般,走路说话压低嗓门,生怕惊动了贵人。喜鹊夫妻叽叽喳喳,嘴里衔着从地里拣来的细枝,进进出出,仿佛一对心里盛满喜悦的可人儿。
家里也有神灵。母亲在上房东屋供奉了神仙,香火长年不断。木刻的神灵,白天只是一堆杂乱的线条,到夜里便让我害怕。好多次,感觉他们有了生气,睁开眼,从墙上走出来,蹑手蹑脚朝我扑过来,甚至把手放到我脖子上。
最欣喜的是薄暮时分。一家人坐在院子中央的石桌前,中间位置往往摆放一碟凉菜——凉拌胡萝卜或白萝卜丝,无非是浇一勺醋,放半勺辣椒。父亲坐北朝南之尊位,旁边会给母亲留出位置,我和弟弟妹妹们围坐其余三边。母亲把稀饭和馍挨个分发到大家手里,等父亲夹起一筷头菜后,我们才敢伸出筷子。很快,就响起“吸溜吸溜”的吞咽声,因为食物单调,吞咽声也像民乐一般简单。粥稀馍碎,牙齿使不上劲,有时不免咬到舌头。
那时候无人说话,大家专注于品尝,生怕一张嘴,好味道就溜走了。因饥饿而来的幸福感,就在这无声的响动里。碗被舔得干干净净,如果谁有未吃饱的表示,母亲就从自己碗里倒一些,或者把手里的馍掰一块递过去。她总是最后一个吃,吃得很慢,现在想来,应该就是在等孩子们的呼唤。
饭后喂猪,我和大弟弟将猪食抬到猪圈里,还未倒进食槽,猪们就呼呼扑过来。中午放学回家,我会习惯性地把手伸进鸡窝,一般会摸到一枚蛋,运气好时会有两三枚。鸡蛋在手里热乎乎的,让我感到母鸡的辛劳。这些鸡蛋大都卖给了城里人,母亲只把那些品相欠佳的留下来,在谁过生日时煮熟卧到碗底。
夜里,村子安静了。劳累一天的人和牲口都疲乏了。我们几个就着煤油灯,读读课文、写写作业,就熄灯睡了。父母在上房里说些闲话,我们也听不出那些暗语似的句子,我们只管读书,一切都有他们安排。
胡思乱想着,迷迷糊糊沉入梦乡。起夜时,月色正好,父母的呼噜声有节奏地呼应着,好像眉户小戏里的男女对唱,让人踏实。
远处,从陇海线那边传来火车轮子与钢轨的摩擦声,“哐当哐当——哐当哐当”,那是天籁般的声音。长大了,我就被它带到远方,开始自己的生活。我们就像蒲公英的种子,期待被风吹走,寻找属于自己的道路。
高一那年的中秋节,看着圆润的月亮,我突然想家了。独自溜出绛帐高中的校门,沿高干渠往东疾走。河水激越,发出“咕咚咕咚”的欢叫声,我心里盛满了思念,一口气爬上了双庙坡。
月色里的村子,非常安详。家人在做什么?
推开虚掩的大门,窝里的鸡扑腾一声便又安静了。一家人的身影映在窗棂纸上。
母亲说:“有人进来了?”
父亲说:“你听错了吧?这会儿有谁呢?”
“我回来了,妈!”
妹妹和大弟弟出来迎我。
掀开帘子,土炕中央的大红被子上,放了果盘,里面盛了瓜子、花生和苹果。父亲让我上炕,削了一个最大的苹果递给我。然后才是弟弟妹妹们,最后一个苹果,父亲削好后从中间切开,将半只递给母亲。
我留恋这温馨的气氛,但隐约感到,自己就像长成了翅膀的大雁,很快就得飞走了。心里有沉重的感伤:学校里每个人只是学习机器,既无深厚的友谊,也乏异性抚慰,我们的心灵非常干涸。集中营式的求学生涯,几乎令人发疯,内心早就渴望逃出这囚笼般的生活。生活注定在远方,能飞多远,就看你的造化了。
回家,只是为了获得一丝慰藉,重回父母遮掩的屋檐下,体会被呵护的感觉。
飞翔的那一刻越来越近了。
三十多年前飞走,我尽管可以一次次回家,但在梦里才能回到那个贫瘠温暖的院子。
我多想待在父母的屋檐下,他们不老不病,我们也不长大,就那样一直生活下去。
老屋如今被一条路踩碎了,三层楼的新屋阔大气派,却颇显萧索。妹妹和大弟小弟相继离开,在他乡成家。二弟在西安做工,大侄子在杨陵高中校外租房,全力准备高考。家里剩下二弟媳妇和读初三的小侄子。母亲病了,陪床的父亲只好睡在医院里。
到晚上,父亲手植的三棵杏树和柿子树发出时而和悦时而惊悚的声响。院外属于生产队的老白杨树,每年都会把它那永远也散不尽的白絮落到院子里,胆大的会透过塑料窗帘钻进父母的屋子。陪伴两位老人的,除了《新闻联播》,还有秦腔折子戏和赵忠祥解说的《动物世界》。
近几年,想家了便回去,以为会找到幼时围拢在父母身边的感觉,可当与父母睡在一个屋子里时,浮上心头的却是难言的滋味:日子老了,父母终将离我们而去,一次次见面不过是人世的告别罢了。前半生在期盼好日子,当有条件“好”的时候,“分别”却不知不觉站在我们之间。
( 1 )文中三次写到“我”围拢在父母身边的事。请找出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生活、学习、文化等均有界线。在道义面前,孟子跨越了生死的界线;在辩论赛中,辩论双方跨越了认知的界线;在《山水画的意境》的阅读中,我们跨越了诗画的界线……跨越界线,可以丰富人生的体验,领会深刻的道理,欣赏别样的风景……
但有些界线不可跨越。跨过不该跨越的界线,真爱变溺爱,执著变固执,洒脱变赖皮……
以上材料给你带来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界线”为话题,自拟标题,自选角度作文。
【写作要求】
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②不得套写、抄袭本卷中内容,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写作建议】
关于“界线”,你可以就自己的理解,提炼观点,结合生活或阅读的积累展开论述;也可以叙述身边的故事;还可以进行文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