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韶关市第十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的。
B: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作者张中行的籍贯是河北香河河北屯(今属天津)人。
C: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记叙的是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小事。
D: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家、编辑家、教育家。
2、下列词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塌(tān) 怒(chēng) 刀(pō) 强不舍(guō)
B: 慰(jiè) 憔(cuì) 首(jī) 忧心忡(zhōng)
C: 生(luán) 寒(jìn) 罗布(bó) 即物起(xìng)
D: (bèng)溅 蹒跚(pán shān) 微(xī) 面面相(qù)
3、

选出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B: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唐代诗人
C: 《观沧海》作者曹操,字子瞻,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D: 《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
4、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B: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C: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D: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5、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A: (tuì)变 (diàn)污 (zǔ)咒 (jué)强
B: (duò)落 贪(lán) (bǐng)告 (shē)侈
C: 应(hè) 水(zhǎo) 澹(dàn) (qī)息
D: 枯(hé) (bèng)溅 酝(niàng) 梦(meì)
6、下面划线词没有结合语境解释的一项是( )
A: 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指写文章的功夫)
B: 壮一壮胆,把方才这些小心收起,将平日的凶恶样子拿出来。(谨慎的想法)
C: 你而今相与了这个张老爷,何愁没有银子用?(结交)
D: 明年在我们行事里替你寻一个 , 每年寻几两银子,养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你老婆是正经!(教书的地方)
7、下列各项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辟(xié)鸡枞(cóng)饱(zhǎng)牛肝(jūn)
B: 鲜(yú)红(zhì)屋(yán)黄鸡(mèn)
C: 八(guà)绿(yòu)唤(yāo)密匝(zā)
D: 巴(lí)桂(miǎn)年(mò)花朵(gū)
8、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等。
B: 郭沫若,现、当代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等。
C: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为战国末期秦国宰相吕不韦所著。
D: 令尊、令堂、令郎、令爱都属于敬辞,家父、家严、家君、家母、家慈都属于谦辞。
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狂风席来,电线杆子立马被拦腰截断,乌云卷来,大雨像瀑布一样淅淅沥沥下起来了。
B: 临近春节的时候,我们县里的麻将馆、赌博厅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大街小巷。
C: 此刻,他咄咄逼人的话语气得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D: 大火刚着起来,敌人就锐不可当的从面八方的围起了这间小破屋,有人推倒了老人,有人把小孩子举过头顶就要扔到崖下。
10、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及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zhōng)伤 (chéng)澈 掺(he) 绵(yán)
B: (piāo)缈 (bì)下 显耀(yào) 蠢(yú)
C: 忙(lǜ) (zhuì)行 充(pèi) (shū)理
D: 放(sì) (kē)刻 (tū)起 笨(zhuò)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清)林则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注)此诗作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诗人因抗英禁烟被贬,远戍伊犁,临行前作诗留别家人。

( 1 )下列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自谦体力衰弱、才智平庸,平淡的话语中,带着一丝苦涩、一些无奈。
B: 颔联含意很丰富。一是指目前贬戍伊犁事;二是表明自己过去所作所为都是从“利国家”“不避祸福”这一宗旨出发的;三是对未来,自己也将一如既往,不改爱国初衷。
C: 颈联感谢君王,认为贬谪是君王对自己的宽厚处分,其目的是起到宽慰家人的作用。
D: 尾联以略带自嘲的口吻,表明这次出戍断送老头皮也无所谓,因为自己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 2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诗人有着怎样的品质和胸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 1 )解释文中加横线的字。

①有仙则

②惟吾德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3 )文中谈到“诸葛庐”“子云亭”其目的是什么?

( 4 )请找出文中你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的理由。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指运用各种方法延长可移动文化遗产寿命的专业性活动。保护技术推进的核心是找到与遗产变化状况相适应的保护方法,以便及时对藏品进行预警、干预,使藏品保持健康的状态。在此过程中,预防、治理、修复三个方面的技术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预防是所有的减缓文化遗产恶化和损缓的行为的总称,它涉及光照度、环境条件、安全、防火和突发事件的准备等方面。治理是通过外界的干预直接作用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为,是为了消除正在损毁遗产的外界因素,从而使遗产恢复到健康的状态。根据可移动文化遗产遭受“病痛”情形的差异,治理技术可以分为杀虫、去酸、脱水和清洁等类型。修复是对已经发生变形或变性的遗产进行处理,使之恢复到原有的形态或性质。修复的内容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清除文物和标本上的一切附着物;二是修补文物和标本的残缺部分。

(摘编自周耀林《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材料二:以温度25℃、相对湿度50%为标准寿命(设其指数为1.00)、计算在温度15℃、35℃和湿度10%、30%、70%条件下,纸张的寿命和标准寿命的倍数关系,结果见下表:


(摘编自李景仁等《图书档案保护技术手册》)

材料三:毛里求斯是非洲一个岛国,位于赤道南部的西印度洋上,气候湿热多雨。毛里求斯拟修复的档案文件形成于18世纪,文件纸张为破布浆机制纸,字迹材料为酸性烟黑墨水,双面手写。以手感鉴别,柔韧性极差,几乎一触即碎。通过测试数据可知,文件纸张严重酸化。应毛里求斯大使馆的要求和委托,国家图书馆图书保护组和图书修整组的技术人员,对部分档文件进行了实验性去酸和修复,方案如下:

⑴去酸方案

酸是纸张纤维发生化学降解的催化剂,能加快纸张纤维的水解反应,使纸张脆化变黄、机械强度下降,直至脆裂粉碎,不能使用。为避免酸性对文献纸张的损害,人们研究了各种去除纸张酸性的方法。根据毛里求斯案文件的损坏程度和特点,技术人员认为采用氢氧化钙溶液去酸法比较好,以氢氧化钙溶液去酸,可根据纸张酸化的程度调节去酸溶液的浓度和去酸时间,去酸彻底,可操作性强,在操作处理过程中也不会使文件出现新的损坏。

⑵修复方案

纸浆补书机与边缘、局部裱相结合的修复法。用纸浆补书机修补书页,既不遮挡字迹又能增强纸张强度。但纸浆补书机也有其不足,如对书页的边缘残缺处和书口的断裂处补后的强度不够,主要原因是书口的断裂处及书页上的裂口缝隙过小,使得纸浆难以通过,边缘残缺处的纸浆与书页的连接方式属单侧直线连接,不够牢固。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纸浆补书机与边缘、局部裱相结合显然是必要的。

档案文件修复后,纸张的强度和柔初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原来一即碎的文件纸张,现在不但可以正常翻阅,甚至可以拿起抖动。对于文件修复前后的变化,毛里求斯大使馆人员表示惊讶,称之为“魔术般的变化”。

(摘编自周祟润等《关于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去酸与修复》)

( 1 )下列不属于可移动文化遗产“修复”工作的项是( )
A: 使用盐酸、硝酸等化学试剂给青铜器除绣。
B: 使用真空干燥法对受潮的古代文献进行处理。
C: 使用纸浆补书机对破损的古籍进行修补。
D: 使用树脂黏合剂粘接破碎的古代瓷器。。
(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避免酸性对文献纸张的损害,人们研究了各种去除纸张酸性的方法。”这一句的主干是“人们研究方法”。
B: 如果将温度25℃、相对湿度50%以下纸张的寿命定为标准寿命,当湿度不变、温度降低10℃时,纸张的寿命倍数就会达到5.81。
C: 纸浆补书机修补对于修复纸张的酸性特别理想,这种方法既可以增强纸张的强度,又不会影响字迹的清晰度。
D: 国家图书馆的技术人员对毛里求斯形成于18世纪的档案文件的修复工作是可移动遗产保护的成功案例。
( 3 )结合材料三的内容,请分析毛里求斯想要修复的档案文件的受损原因。
阅读《传统读书教育是成功的》一文,完成后面题目。

传统读书教育是成功的

①传统读书教育是成功的。童年之时饱学于身者,数不胜数。从近代之交的学者身上,还能看到这一点。

②陈寅恪先生,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童年饱学者。陈家重视对子孙的教育,不但开设家塾,而且还办学堂。倡导新文化运动的鲁迅,亦受惠于传统的读书教育,孩童之年在学识上也已有了很好的积累。鲁迅七岁入私塾读书,《百家姓》《神童诗》等书即此时期读的。

③一个人读书怎么样,关键在读书习惯、读书能力和读书情趣的培养。孩童时期是一个人开发心智、引导情趣、培养习惯和技能的最佳年龄段,若能在这一年龄阶段培养出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嗜好,锻炼出一定的读书技能,这将会影响其终生。传统读书教育的成功,就在于此。

④古代读书,重记诵。孩童时期读书,以记诵为主,待成人后,读书也特别强调记诵。只有记诵精熟,才能融会贯通。

⑤古代读书,还重朗读。朱光潜先生曾说,朗读“是学文言文的长久传统,过去是行之有效的”。

⑥记诵、朗读毕竟是手段,古代读书,更重获得学养。诵诗读书以广学问增修养,为古代读书人之共识。朱光潜先生继承了古代读书精神,陈寅恪先生也曾言:“学德不如人,此实吾之大耻。”

⑦传统读书教育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取传统阅读之长,我们的读书会有更大的进步。

(选文有改动)

( 1 )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 2 )第⑤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3 )第⑥段能否删去,请简述理由。
( 4 )古人读书重记诵、朗读,作为现代中学生,你有哪些好的读书习惯或读书方法,请联系实际分享给大家。
四、写作(分值:60分)

伫立窗前,眺望窗外。窗外有些什么?是阳光从树的缝隙中射下来的点点淅沥的阳光?是风和雨的歌舞剧?是左邻右舍互助互乐温馨点点的画面?还是一个个行色匆匆的陌生人的故事…… 以“窗外_________”为题,补全标题后,写一篇作文,要有真情实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650字;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③不能用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④不能抄袭他人作文;⑤书写工整规范,卷面3分。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不再奢求╭”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