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湖北省沙市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乡愁》《故乡》《春》《威尼斯商人》四篇课文,从文学体裁上来分类,依次属于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B: 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写作的《名人传》,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充满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C: 我国戏曲剧中人物由生、旦、净、丑等不同行当来充任.我国古代的年龄也有特定的称谓:总角和垂髫代指童年,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弱冠指男子二十岁。
D: 吴敬梓笔下的范进、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作为读书人,虽然他们最终的命运不同,但这两个人物形象都能反映出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2、

下面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bǔ)育 (zào)动 (juàn)永 脍(zhì)人口
B: 妥(tiě) (yīn)红 (yí)误 (chí)名中外
C: (xuàn)丽 (diāo)零 (mán)怨 咬文(jiáo)字
D: (chǔ)藏 恐(hè) (chènɡ)职 浮想联(piān)
3、选出下列对划线处的语言表达分析错误的一项:( )
A: 我们还没进校门,张校长就向我们把学校的办学情况作了详细介绍。(语序不当)
B: 未来还有许多事要做,譬如说,怎样为全体成员创造一个公平竞争。(成分残缺)
C: 我们这一路人马沿着陡峭的山路走 , 再有一个小时就可到达山顶了。(成分残缺)
D: 郊外的这些蔬菜长得这么好,完全是由于志愿者们精心管理的结果。(句式杂糅)
4、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污( zhān ) 穆( mù ) (fǔ)育 巧妙绝(1ún )
B: 无( yín ) 形( qí ) (chuò)泣 相形见( chù )
C: (xián)默 (bèng)发 苗(pǔ) 津(jīng)有味
D: 零( diāo ) 酝( niàng ) ( kuì )退 差不齐( cēn )
5、

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北方,此时冰河才刚开裂,鱼儿已经感知到暖意,争相挤到了冰面之下,群集而负冰,冰下就摇曳出万鳞缤纷。在南方,河水也还饱含着灰白的寒意,_____________。此时,春水还瘦,白鸥还未来,蒲影尚深,但水边篱落忽横枝,_____________,竹径枯叶间漏出的笋尖唤起濛濛雨丝,便雨风缥缈迷烟村了。一旦立春,飞雪已像轻盈的梦蝶,开始传递还乡的暖意。_____________,又款款旋融进被细纹染绿的池心里。

①但那浅青已经潜隐进细纹横吹之中

②竹风里忽然就渗入了清新

③它们翩翩追逐在被雨风洗净的屋瓦上

A: ②①③
B: ①③②
C: ①②③
D: ②③①
6、年年九月末十月初,中秋国庆总是接踵而至,中秋这个传统节日为国庆平添一份喜气。下面四句诗中,哪一句是吟咏中秋节的呢?( )
A: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B: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C: 叶落疏同秋正半,花开丛桂月常圆。
D: 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
7、

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是( )

A: 《陈涉世家》、《曹刿论战》、《唐雎不辱使命》分别出自《史记》、《左传》、《战国策》。
B: 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阳,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做阴。
C: 鲁迅的作品《故乡》《社戏》和《孔乙己》均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D: 原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奥楚蔑洛夫。
8、

下列语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深秋的雪峰山,是人们欣赏雪峰红叶、登高远眺的好时候。
B: 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引导学生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C: 透过这些文化景点,人们可以品味出赤壁城不同寻常的风韵 。
D: 由浙江卫视推出的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奔跑吧兄弟》,除了在轻松幽默的游戏中让观众感受愉悦和兴奋之外,还传递出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习惯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B: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意大利文学家埃德加·斯诺。
C: 《昆虫记》的作者是俄罗斯作家法布尔。
D: 《野望》的作者是唐朝诗人王安石
10、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yín)带 (chì)序 (bǔ)育 (xiān)为人知
B: 咳(sóu) 机(zhú) 粗(zhuǒ) 大(tīng)广众
C: 咀(jué) 震(sǒng) (xiǎng)午 警报(dí)起
D: (jiào)补 疙(da) 门(kǎn) 气冲(dǒu)牛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古诗词阅读。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 1 )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自己早就对洞庭湖充满向往,为下文蓄势。
B: 颔联用比喻写洞庭湖的阔大,意境宏丽。
C: 颈联是诗歌意旨所在,写自己的身世,表现自己的处境凄凉落寞。
D: 尾联笔锋一转,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 2 )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

( 3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中“坼”和“浮”有何妙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文言文阅读,回答1-4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

(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①。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②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③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④。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⑤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⑥可也。”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注释:①宋公:宋襄公。泓:泓水。②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此指子鱼。 ③陈:同“阵”,此处意为摆好阵势。④禽:通“擒”。二毛:头发斑白的人。⑤勍(qíng):强而有力。⑥儳(chán):杂乱不整齐,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

(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一作气,再而衰,三而竭。________ ②公伤股,门官焉。________

③君子不伤,不禽二毛。 ________ ④古之为军也,不阻隘也。________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 3 )从军事指挥的角度来看,造成两场战争不同结局的具体原因分别是什么?

( 4 )概括说明两文在写作目的或写法上的相同之处。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早起

罗瑞花

①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每天黎明即起,借着从窗户透进来的微微光亮,拿木梳梳理好短发,用发夹夹好,精神利落开始一天的忙碌。

②在勤劳的农家是没有一个闲人的,只要不生病就不会停下手中的活。八十多岁的桂鑫爷爷大清早就在庭院里编竹筛竹箩、扎竹扫把、削竹筷子,他能把一根竹子变出许多物件:快九十岁的白秀奶奶天一亮就坐在门在干瘦的腿上搓麻绳;在天刚破晓的寒气里,男人扛锄赶牛往田野走去,女人穿梭于厨房、菜园,小孩子帮着打扫庭院、生火煮饭、看管弟妹、喂养鸡鴨……

③爹是一个没有土地情结的农民,在村里做木工、碾米、发电,后来又开代销店做生意。爹脑子活络,不断改善着家里的经济状况,但田里、土里、家务活全落在娘身上。娘对待农事一丝不苟,按照时令精耕细作,一锄土都不放过。在摘茶插红薯的季节,娘几乎是四点钟起床,提着马灯来到地里,就着朦胧月光或晨曦挖土、摘茶,天是在一锄一锄的土块、一片一片的茶叶里亮起来的。

④我儿时最初的早工是放鹅。天地间弥漫着润润的泥土气息,毛茸茸的小鹅吃着沾满露水的青草,当太阳兴高采烈地跳出云层,小鹅细细长长的脖子饱胀成了拔河那样的粗麻绳,我就可以赶着它们回家了。

⑤到七八岁时开始跟着姐姐去茶山摘茶叶。我们背着箩筐,揉着惺忪的睡眼,为着小贩挑担上漂亮发夹或书店玻璃柜中的连环画,在白雾茫茫中向茶山走去。早饭时娘过秤,秤杆下给钱,摸着那一个个硬币真是最惬意的事。最辛苦的是轮到家里为队里的牛割草。我一直不知道牛的舌子是怎么长的,竟然最爱吃两边有锯齿的苇草,割的时候手指要握紧苇草,稍松一下苇叶的锯齿就会让手鲜血淋漓。

⑥有趣的还是清早去捡菌子。雨后的早晨格外清爽,微风一吹,去了瞌睡来了精神。松树林子里,各种菌子比雨后春笋更肆意生长,它们是一窝一窝的,藏得紧,不轻易示人,寻找它们仿佛像寻找一一个躲猫猫的伙伴。但不管它们怎么躲也躲不过我们这些山里孩子贼亮贼亮的眼睛。黄黄的枞树菌、雪白的竹叶菌、红红的米浆菌,都是稀松平常的菌子,随见随捡而已,倒是那一抹淡绿的青头菌很是惹人喜爱,如果能遇上修长白暂还穿着荷叶裙的鸡腿菌那是值得尖叫的。我们一背篓一背篓地从山上背回菌子,在厢房木地板上堆成小山。娘把吃不了的菌子择净晒干,到春节时炒腊肉,把鸡腿菌磨成粉调菜,比味精还鮮。

⑦在娘的熏陶下,我成了一只早起的鸟儿。当别人还沉在昨天的烦闷里梦呓,或者醒在温暖的被窝里犹豫,我已经在晨曦中,在微风里,动起来了,从身体到思想。面对冉冉升起的太阳,我只想满腔热情地投入生活,想跑步想打球想跳舞想大声地朗读,想告诉世界,我醒了。

⑧梭罗说,黎明是大自然对人类最宝贵的恩赐。我喜欢看天一点点亮起来,如一个睡醒的孩子欣欣然睁开眼。我看到环卫工人清扫完最后一片落叶坐下来点燃了一支香烟:看到小贩支起他们的摊位开始热气腾腾地买卖;看到菜农挑着滿筐的嫩绿从不同的小巷汇集到街子:看到学生打开课本,用世界上最美的姿态,最美的声音,迎来早晨第一缕阳光。

⑨早晨起来,我看到每一个生命都蓬勃饱满,如一树一树的花开。

( 1 )本文重点写我在娘的熏陶下早起的往事,请选用原文词语填空。

放鹅——________——割牛草——________

( 2 )请结合语境品味第⑥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的表现力。

黄黄的枞树菌、雪白的竹叶菌、红红的米浆菌,都是稀松平常的菌子,随见随捡而已,倒是那一抹淡绿的青头菌很是惹人喜爱,如果能遇上修长白暂还穿着荷叶裙的鸡腿菌那是值得尖叫的。

( 3 )试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⑨段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 4 )第②段和第⑧段都写了其他人的早起,有什么作用?
( 5 )本文为什么以“早起”作为题目,请简要说明。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 1 )文中韩麦尔先生为什么“哽住了”?

( 2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钟声响了意味着什么?“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号声暗示了什么?

( 3 )文中对韩麦尔的刻画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这些描写人物的方法,集中体现了韩麦尔先生______ __的思想感情。文中最能表达韩麦尔先生心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写完之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话也不说”。怎样理解韩麦尔先生的举止和表情?

( 5 )“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是因为什么?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两题任选一题)

(一)半命题作文

初中即将毕业,你将开始一种新的生活。渐渐长大的你,心灵深处一定会萌发出许许多多的“渴望”,如渴望得到一条漂亮的裙子、一本心爱的画册……渴望得到父母、师长的理解,渴望有位知心的好友,渴望学业获得成功等等。

请以《我渴望 》为题,写一篇作文。

(二)话题作文

妈妈的早餐,爸爸的叮咛,同学的微笑,老师的眼神,成功时的祝贺,失误时的劝勉……生活中许许多多这样的事,都蕴含着他人的关爱。这关爱如鲜花、如雨露,平平静静地定格在我们的生活中,定格在我们的记忆里。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感悟,就能发现其中特别的含义。

请以“关爱”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若选(一),请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不限文体。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ヽ放荡的青春”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