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仁寿华达高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游记,状写名山大川,惊湍飞瀑,晴湖雪巘,乃至亭台池榭,美不胜收。

②因此,游记小品,是最具个人风采的美文。

③游记小品,堪称文苑奇葩。

④陶弘景在南朝游记小品名作《答谢中书书》中云:“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⑤小品,独抒性灵,信笔挥洒,自由书写,文极简洁而意味隽永,情思摇曳,韵趣天然。


A: ①②③④⑤
B: ③④①⑤②
C: ⑤③④①②
D: ⑤①③④②
2、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狂
D: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B: 通过这次社区劳动,使她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
C: 每天课外活动,同学们陆陆续续来到操场,纷纷踊跃参加体育活动。
D: 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丰富人的感情,而且还能增长人的知识。
4、下列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雷茜儿小姐怒不可遏地匆匆走到卧室里,两眼冒火,脸颊通红。
B: 在喜迎国庆演讲会上,我班张浩同学声音洪亮,震耳欲聋 , 博得了阵阵掌声。
C: 我真诚希望你们以此为起点,勇往直前 , 全身心投入到现代科学、投身到科学的应用中去。
D: 两兄弟从未经历过这种欢迎场面,只能面面相觑,在前呼后拥下穿过人墙。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随着淮剧表演和发绣制作等活动引入课堂,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了盐城传统文化的熏陶。
B: “中国航天展·深圳嘉年华”活动,将于10月29日至11月5日在深圳体育场拉开帷幕!
C: 谍战剧《胭脂》最近在多家卫视热播时,收视观众和点击率一路飙升,广泛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D: 能否正常开展大课间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条件。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花团锦簇反唇相讥
B: 面面相觑前抑后合
C: 黔驴伎穷磨刀霍霍
D: 讳疾忌医宠然大物
7、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现在的电信诈骗案件如雨后春笋 , 行骗者手段之隐蔽,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防不胜防!
B: 清晨,阳光活泼地溜进树丛,欢快地洒下一地金黄,树上的鸟儿也醒来了,忍俊不禁地欢叫着。
C: 在“中国诗词大会”赛场,选手们自信满满,对答如流 , 精彩的表现令观众由衷地赞叹。
D: 峰环水抱的闽中古城,高高低低的房屋琳琅满目 , 我们投宿的“幸福人家”坐落在绿树浓荫中。
8、下面语句能表达赞美之情的一句是( )
A: 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B: 正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
C: 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
D: 可是每天在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
9、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雨后的天空闪耀着美丽的彩虹和清新的空气。
B: 岸上尚且提心吊胆,更何况筏子上的人们呢?
C: 唐诗中积极迸取、蓬勃向上的生命精神,不仅来自国力、开放等时代气象,而且来自开明、先进的政治文化。
D: 作为教育的上层建筑,必须发挥更大的作用。
10、

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真正的散文都饱含着诗意,犹如苹果饱含着汁液。汁液流淌,诗意芬芳。散文 没有一点诗意只能是粗劣地复制生活, 缺乏灵动性, 没有感召力。

A: 如果 就 既 也
B: 因为 所以 虽然 但
C: 即使 也不 但 而且
D: 如果 就 因为 所以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春日

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注释】①丝,喻雨。②浮瓦:晴光照在瓦上。③芍药:牡丹。④春泪:雨点。

( 1 )“一夕轻雷落万丝”句中写出了春雨的什么特点?

( 2 )“有情芍药含春泪”这句诗写得生动传神,请作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工之侨①得良桐②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③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稀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注:①工之侨:名字叫做侨的技艺工人。是虚构的人物。②良桐:上等桐木,即梧桐,青桐,木质理疏而坚,是制作古琴的好材料。桐,桐木,制古琴的材料。③古窾(kuǎn):古代的款式。窾,同"款",款式。

(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而鼓之 ( ) ② 而埋诸土 ( )
③抱以市 ( ) ④ 之以百金 ( )

( 2 )下列选项中“之”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是()

A: 献之太常
B: 还之
C: 稀世之珍也
D: 工之侨闻之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划线句子。
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 4 )这则小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茉 莉

①我对茉莉的喜爱,缘于儿时的记忆。外婆的庭院里,种了一些花木,春桃秋菊,夏荷冬梅,当然,还有她最爱的茉莉。茉莉花季很长,从暮春开到深秋,这些时日,茉莉花就那样悠然绽放不曾间断。外婆种植的茉莉,茎短而粗,稳稳地挺起枝叶和花朵.花瓣层层分明,润如玉,白如绢,轻如纱。繁密的绿叶中间,点级着一些白花,如碧玉上的颗颗明珠,又如夜空中悬挂的点点繁星。每至晨昏,茉莉的淡淡幽香,飘过黛瓦白墙,弥漫至整个村庄。

②犹记得,外婆晨起打扫完庭院,便提篮采摘菜莉,泡上一盏茉莉香茗,坐于庭前石儿上;穿针引线,串起的茉莉手链,给自家小姑娘佩戴,若有多余,则送与邻人。那些个夏天,外婆每日头上都簪着一枝茉莉,尽管如此,依旧遮掩不住她不断新生的白发。

③乡间老妪,本没有戴花的习惯,但茉莉与粉桃不同,不艳丽,不张扬。别一朵茉莉,不分年岁,只为装点心情,还有那耐人寻味的淡香。后来想起刘姥姥游大观园时,曾说她年轻时也风流,爱戴些花儿抹些粉儿的。而外姿亦有此番情肠。试想每个女子,谁不珍爱自己的容颜?谁不愿与繁花相守一生?

④幼年总听外婆说起,她本是富家小姐,也算得上是村里的大户。祖上修建的大宅院,福泽后辈,亭台楼阁,回廊水榭,叠石成山。而庭园里,花木成荫,折花插瓶,簪花佩戴,则成了她少女时代最美的回忆。

⑤那些闲逸的光阴,被时代的浪潮冲散,一去不复返。外婆嫁到了邻村的农家,几片青瓦,几亩薄田,她从千全小姐成了平凡妇人。她的嫁妆,除了一双红绣鞋,还有几株曾外祖父栽种的茉莉。那掀开红盖头的男子,将与她开始未知的人生。

⑥外公是个书生,与农田相伴,一生没有改变其乡野村夫的命运。却总在夜阑人静之时,点烛读书,而年轻的外婆,则为他红袖添香。有时,泡上一盏茉莉清茶,静坐于他身边,栽衣缝衫,共守朝霞。

⑦外公一生爱酒,喜茶,亦好交朋友。他每年都要取自家的粮食酿上几大坛好酒,兴起时则邀约几个邻翁,于庭院喝酒闲聊。乡村月色明净,茉莉花开,暗香袭人。灵巧的外婆,下厨做几道农家小莱,虽不见荤腥,却是下酒的佳肴。最为别致的一道莱,是茉莉花炒鸡蛋——白日新摘的茉莉花,用井水洗净,打上几个鸡蛋一起烹炒,清香可口,回味无穷。

⑧外婆自制的茉莉花酒、茉莉花茶,一时间远近闻名。镇上曾有商铺老板慕名前来,询问秘方,被外婆她言回绝,其实自酿花酒、花茶只是一种心境,并无秘方,亦无须资本。自家栽种的粮食、茶叶、花木,巧妙地相容,便生了风雅。

⑨乐善好施的外姿,对平日走街事巷的卖货郎,或天南地北的江湖艺人,总会殷勤留客。虽是粗茶淡饭,却给了风餐露宿的他们无限温情暖意。想来,外婆当年的乐施,皆是种下的善因。如今她九十高寿,前尘往事已然忘却,成了流水浮烟。那双红绣鞋也不知下落,唯留几树茉莉年年开合,不说别离。

⑩我与外婆相处的日子,越发得短少。每年看到茉莉花开,便知我们的缘分,已薄如春一梦。外婆已经不折茉莉簪头了,她两鬓的发,一如茉莉那样银白。以往只觉时光太慢,我的世界,总离不开那个小小村庄。而今我漂泊天涯多年,方知岁月催人老去,那些阔别已久的音容,都不再年轻。

⑪每次与外婆临别之际,她总会拉着我的手絮说几句珍重的话。她说她已朝不保夕,而我的人生,则如那一窗的茉莉,开谢了一季,还会重来。我竟无言以对,只转身拭泪,任凭她目送我的背影渐行渐远。

⑫这些年,无论我身在何处,我所居住的地方,皆种植茉莉。它曾陪我走过年少时光,又随我人世迁徒,如今和我一起安于江南某个旧院。也许这不是我最终的归宿,有一天我还会遭遇流转的命运,但茉莉亦会与我清淡相守,情深意长,在许多个苍茫无依的日子里,慰我孤独寂寥。

( 1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以“茉莉”为题的好处。
( 2 )文章第11段中写道:“我竟无言以对,转身拭泪,任凭她目送我的背影,渐行渐远。”结合上下文,分析“我”落泪的原因。
( 3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外婆的人物形象。

阅读《蛇胆》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蛇胆

冉正万

记得每天放学后,都看见他父亲坐在条凳上搓草绳。绳子像一条浅黄色的长蛇,在他父亲的指掌间跳跃。他父亲问他,今天好点没有?他说,完全好了,对门那山上长的树我都能看见,山上最高的是柏树。他父亲说,可能是好些了,不过你还得吃,一直要等你能看见那些树上的鸟才行。他说,我真的看见了,不就是几只斑鸠么?他父亲摇摇头:斑鸠?早上倒有几只,现在哪有什么斑鸠?

他沮丧极了。其实正如父亲所料,他的双眼仍是一片模糊,别说看见斑鸠,分清那山的轮廓都很吃力。他的眼睛不好,是上学后才知道的。父亲带他到庙上去问长老,讨教救治的法子。长老说问题不大,只要坚持吃完49个蛇胆就会好。吃49个蛇胆,必须要抓49条蛇来取。谁都会认为长老是无知妄言,故意出难题。或者是不便明说他的眼睛治不好,便用永不能实现的49个蛇胆来安慰他。

但父亲是极聪明的,他在屋后的树林里放了几个鸡蛋做诱饵,让蛇来吃。他预先准备了一个木蛋,放在鸡蛋中间。蛇吃了蛋便溜到树上,一缠,鸡蛋便碎了,但木蛋是缠不破的。木蛋是用枇杷树削制的,非常坚硬,木蛋把蛇的肚囊挤出一个大包。那蛇先是不以为然后来便有些狂怒了,身体像鞭子一样抽着,嘴里吱吱叫着,直到把身上抽出一个血肉模糊的洞,挤出木蛋。这时候父亲便上前一把抓住蛇,两手按住蛇身,用刀子轻轻一划,抠出蛇胆。捧回来叫他吞下去,他闭着眼睛,只觉一个滑溜冰凉的东西被父亲喂进嘴里,舌根一用力,它便滑了下去。

每次父亲都要把蛇提回来,给他煮一锅汤。吃罢49个蛇胆,喝罢49锅蛇汤,他的眼睛奇迹般地好起来。父亲高兴地说,这下你能看见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了,给我好好读书!

我和他是同班同学,许多年过后,他成了一名特级教师,在离家很远的大城市教书。有次在省城相遇,他告诉我一件事。母亲过世十几年了,父亲一个人是很寂寞的,他给父亲买了台彩电,他想这下好了,看看电视,比干别的事更容易消磨时间。可春节回家,电视机不见了,他好生奇怪。问父亲,父亲说卖了,卖了钱打酒喝了。父亲的确老了,不知贵贱,他埋怨道,我一个月给你50块钱还不够你打酒喝吗?父亲没回答。他又说,你真是,喝得完那么多酒吗?父亲笑着说我又不知道那些人人马马在干啥,叽叽哇哇我还嫌吵哩。父亲的话像锋利的尖刀扎进他心里。父亲老了,眼力极差,而且每况愈下,他给老父亲买的眼镜,也成了多余的圈圈。他想去捕蛇,取蛇胆来给父亲吃。但是他胆小,最怕的动物就是蛇,打死了他也不敢摸一下。妻子更胆小,一听说蛇浑身就起鸡皮疙瘩。她坚决不允许他去冒这个险。儿子的胆子比他们都大,初生牛犊不怕虎,问木蛋怎么制作,一边向爷爷讨教一边削好了两个,可他宁愿自己去也不会让儿子去。但他没去,蛇还在冬眠哩。是夜,他辗转难眠,其实父亲很爱看热闹看稀奇。眼睛好的时候哪里热闹他就去哪儿。如今他什么地方也去不了。他给他开了不少药,吃了总不见好。他请村里人捕蛇,他给钱。可树林里的蛇很少,一下子很难捕到几十条。我说,人老了,即便有那么多蛇,吃了也不一定有用。他笑着摇摇头,我想亲自捕一条,不管有没有用,可我一条也没捕到过。说着他扭过身去,好一会才扭过来,又是一笑,说,时间过得真快,我们快十年没见面了。我说,是啊是啊。其实我们心里仍想着那些蛇胆,只是我们都不说。

(摘自《新小说》2009年第1期 )

( 1 )文中“或者是不便明说他的眼睛治不好,便用永不能实现的49个蛇胆来安慰他”一句有何作用?

( 2 )文中的“他”的眼病是如何治好的?

( 3 )你是如何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

( 4 )从“说着他扭过身去,好一会才扭过来”这一节中,你知道他怎么想的吗?试用两个词语揣摩一下他当时的心理。

( 5 )文章最后一段“其实我们心里仍想着那些蛇胆,只是我们都不说”一句的“蛇胆”代表着什么?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我们总在不断地出发,伴随我们的有亲情、友谊、理想、知识、叮咛…… 而这一切激励鞭策着我们勇往直前。请以“带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补全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最早的以往”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