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曲阳县第二初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代表作《桃花源记》的文体是“记”。
B: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人(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豪放派词人代表。
C: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D: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全书130篇,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者是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2、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和”既被视为孕育万物的本源,也被看作修德养性的关键,还被认为是社会交往的准绳,更被尊为国家共处的原则。“和”的重要性体现在我们的语言当中:故宫的三大殿被命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商人们常说“和气生财”,我们在祝贺人新婚的时候常用“琴瑟和鸣”等寓意美好的词语。


A: “准绳”“崇尚”“也”的词性,依次是名词、动词、副词。
B: “源远流长”“修德养性”“孕育万物”三个短语均为并列短语。
C: “‘和’的重要性体现在我们的语言当中”一句的主语是“重要性”,“在我们的语言当中”是补语。
D: “我们在祝贺人新婚的时候常用‘琴瑟和鸣’等寓意美好的词语。”这句话的主干是“我们用词语”。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各地应该重视人才,让人才迸发出创新的活力,让人才各得其所 , 尽展其长。
B: 听闻你家犬子在全国作文竞赛中发挥出色,获得大奖,我们特来表示祝贺。
C: 科学家袁隆平长期深入水稻生产实际,持之以恒进行科学研究,这种敬业奉献精神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
D: 专家称中国可燃冰开采成功的消息在全世界引起爆炸波,果不其然 , 这几天整个世界炸开了锅。
4、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于是入朝威王 才美不外(《马说》)
B: 皆美于徐公 有好事者船载人(《黔之驴》)
C: 上赏 乡为身死而不(《鱼我所欲也》)
D: 寡人之耳者 天下奇
5、

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人民的名义》部分场景取自泰州市公安局,在这部电视剧里,演员们栩栩如生地捏造了公安干警的形象。
B: 中国不仅有发展“一带一路”这一宏大倡议的决心,也有实现这一美好蓝图的能力。
C: 《朗读者》节目受到大家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造成的。
D: 因为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
6、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作者在他双目失明、脊柱硬化的极度困难条件下创作完成的,苏联政府为表彰作者的忘我劳动和卓著功绩,授予他“列宁勋章”。
B: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作者塑造了革命和建设中产生出来的青年英雄形象,把同时代人波澜壮阔的斗争生涯和富有激情的建设蓝图描绘了出来。
C: 保尔病愈后回到了基辅,他来到烈士墓前悼念革命战友,在烈士墓前默念的那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的名言成了保尔人生的准则,同时也是全书的中心思想。
D: 烈士墓前松林、医院、广场、墓地,这一系列环境描写营造了肃穆悲壮的气氛,象征着革命者的博大胸怀和永不衰败的革命情操。
7、下列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8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声敛息的一刹那。
B: 这两位美术家的绘画都非常好,画法各有千秋
C: 比赛即将拉开帷幕,队员们彼此发出海誓山盟 , 立志夺冠。
D: 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 , 一切从零开始。
8、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今年十月份,全省共查处酒后驾驶事件1100起,较去年同期下降了一倍多。
B: 为了磨练同学们独立精神,学校准备在今年暑期举办了生存夏令营活动。
C: 在审议政府报告时,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建议。
D: 交警大队在校门口装红绿灯,大家进出校园的交通安全和事故隐患都有了保障。
9、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把锁锈死了”和“这把锁生锈了”中的“锈”字都是名词。
B: “制造”、“报答”、“提高”、“寻求”四个词语词性相同。
C: “辛勤耕耘”、“不断发生”、“禁止吸烟”、“销售计划”四个词中“销售计划”与其他三个结构不同。
D: “这是一部深刻、优美的散文诗。”的主干是“这是一部散文诗。”
10、

下列各项中,划线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齐人也,盗 先生!
B: 楚之水土使民善盗 不辱使
C: 叶相似 以有先生
D: 寡人反取焉 人 , 立坛场(《越巫》)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初晴游沧浪亭
[北宋]苏舜钦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 时有乳鸠相对鸣。
【注】①沧浪亭:苏州园林之一。②连明:直至天明。

( 1 )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清?

( 2 )三、四两句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试分析其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金山夜戏

袁中道

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日晡,至北固,舣舟江口。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天为白。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余呼小奚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锣鼓喧阗,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摋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注】①金山:在今江苏镇江西北,金山寺位于此处。②崇祯二年:1629年。③兖:即兖州。④脯(bū):古代时刻,申时,相当于现在的下午三点到五点。⑤北固:即北固山,今江苏镇江北长江边上。⑥舣(yǐ)舟:船停靠岸边。⑦噀(xùn):喷水,喷吐。⑧漆静:漆黑寂静。⑨小奚:小奴仆,未成年仆人。⑩韩蕲王:韩世忠,两宋名将,死后被追封为蕲王。⑪喧阗(tián):形容声音大而杂。⑫摋(shā):揉。翳(yì),眼翳,妨碍视力的白斑。⑬翕(xī)然张口:张大嘴巴合不拢,形容目瞪口呆的样子。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余镇江往兖________

②有老僧手背摋眼翳________

③呵欠与笑嚏至________

何事何时至________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之”与“目送久之”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然后知松柏后凋也(《论语十则》)
B: 何陋有(《陋室铭》)
C: 久 , 目似暝,意暇甚(《狼》)
D: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势(《观潮》)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大意。

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

( 4 )通读全文,请概括文段内容。
( 5 )请赏析下列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锣鼓喧阗,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搬眼翳,翁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善行蔓延》,完成小题

善行蔓延

凸凹

家中那只柯基犬,玲珑小巧,却爱运动,只要房门一打开,它就蹿出门去,然后不停地回望,希望你把它跟随。如果你跟随了,它会露出妩媚的表情,即便是四肢肥短,小巷通衢,草地河畔,泥沙 荒野,也回报给你足够的速度,让你以它为荣。

②有 个邻人也喜欢它的乖巧模样,远远地看到它过来,双手插进衣袋,做鼓弄食物的形状,且不停地呼唤。它自然是兴冲冲地奔跑过去,但邻人摊开的却是空空的手掌,它期盼的眼睛里,便弥散出一片迷惘。被捉弄过几次,以为它不会再听从邻人的召唤了,却见它依旧闻声前往。但是,当邻人爱抚的手,刚要伸下来的时候,它却猛地转身跑走,徒让邻人的手凝固在半空之中。它则在远处眺望,不停地吐弄着它粉红色的舌头,表达着一种顽皮的嘲笑。

③其实,邻人也不存恶意,只不过他是个上了年纪的乡下农民,被儿子接进小城来住 ,看到城里人对狗比对人还娇宠,他心里有一丝不平。

④他见我在不远处对他微笑,脸一下子就红了,嗫嚅道:“你看看我,都一大把年纪了,还欺骗一只狗。”我说:“没关系,狗不像人那样爱记仇,只要你真的给它食物,它还是会跟你亲近的。”

⑤“等等。”他说罢,转身进了楼梯,很快就又出来了,手里攥着几粒干果,他朝着我的爱犬招招手,“小小,你过来,爷爷这里有好吃的哩。”

⑥居然称之为“小小”(他孙子的乳名)!这样亲热的称呼,连狗都吃了一惊,但最终还是迟迟疑疑地走近了他。吃净干果,小犬用温热的舌头舔舐着他干裂的手心,情意殷殷。

⑦小犬让他暖意萦怀,总想给楼宇里的人们贡献些什么。看到楼前有块空地,依着农民的本性,他翻土施肥,修埂打垄,种了一片紫苏。紫苏是上好的调味菜蔬——生拌,或佐以咸菜,祛毒,开胃,为居民所喜。

⑧紫苏体贴老人的用心,迅速蔓延出一片绿意,那嫩嫩的芽瓣,正是入时的美味,他招呼邻居道:“紫苏就是给大家种的,快来吃个鲜儿吧。”

⑨大家自然就来了,叶绿如酥,有谁不稀罕呢?人门小心地掐着嫩叶,他笑眯眯的注视着,说:“尽管掐吧,紫苏命贱,你越是掐得很,它越是繁衍得茂盛。”但是,人们还是掐得很节制,刚一成撮,就停住了。这让他很不解,催促道:“掐就是了。”邻居脸一红,说:“够了。”

⑩后来,他回老家打理一些事情,紫苏被他暂时遗忘在那里。被遗忘的紫苏,反而疯长 。疯长的紫苏,会变老,会变得不能入口,邻居们懂得这个道理,心想,与其让紫苏变得无用,不如安心享用,便放手去采摘,以至于怀抱盈满,口中整日都是紫苏的余香。

⑪从老家归来,他本以为那片紫苏一定很荒疏,没想到紫苏却依旧青绿、娇嫩、齐整、油亮。这之后,他只管给紫苏锄草、施肥,让它长的好,然后退隐到紫苏之外,暗看邻居采摘的欣喜。

⑫一日,小区里的一个老妇人抱来了两棵香白杏的树苗,对他说:“在紫苏的空地上,应该再种两株杏。因为紫苏喜阴,有树遮挡,它就多了青嫩。再有,天长白杏,地长紫苏,上下都有收成,邻居们就多了喜乐。还有,白杏和 紫苏,有了高楼,对比着就有好的景致,你说 是不是呢?”

⑬“是,是,自然是哩。”于是,杏树便栽在了紫苏的空隙里。

⑭杏树也一如紫苏,体贴人心迅速发育,一年成株,两年开花,三年就结果了。四年以后,果实满枝,看着就让人喜。杏子挂在枝头,也不做宣言,任由嗜食者随性摘取。

⑮两个老人自然不会想到,他们的种植唤来了一种别样的人情格局——楼宇里的人,每每相见,都要轻声细语地相互问好;阶梯一染飞尘,无须他人提醒,总有人主动打扫;路灯初上,相约散步;亭阁之下,对弈恳谈……一如笑可以传染,善行也一径蔓延开来。

(选自《散文精选集》)

( 1 )选文通过哪几件事,写出了善行蔓延的全过程?
( 2 )对人们采摘紫苏,老人的表现前后有什么不同?原因各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分析。
( 3 )阅读下面句子,任选一句按要求进行赏析。

①它却猛地转身跑走,徒让邻人的手凝固在半空之中。(品味加点词的含义)

②紫苏体贴老人的用心,迅速蔓延出一片绿意。(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

( 4 )结合全文,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在最后一分钟,他才骤然想起口袋里的手枪。等他们走过去,朝这个端枪的家伙背后放一枪,朱赫来就能得救。一瞬间作出了这样的决定之后,他的思绪立即变得清晰了。他紧紧地咬着牙,咬得生疼。就在昨天,朱赫来还对他说过:“干这种事,需要的是勇敢坚强的阶级弟兄……”

保尔迅速朝后面瞥了一眼。通往城里的大路上空荡荡的,连个人影也没有。前面的路上,有一个穿春季短大衣的女人急急忙忙地走着。她不会碍事的。十字路口另一侧路上的情况,他看不见。只是在远处通向车站的路上有几个人影。

保尔走到公路边上。当他们相距只有几步远的时候,朱赫来也看见了保尔。

朱赫来用那只好眼睛看了看他,两道浓眉微微一颤,他认出了保尔,感到很意外,一下子愣住了。于是刺刀尖立刻杵着了他的后背。

“喂,快走,再磨蹭我就给你两枪托!”押送兵用刺耳的假嗓子尖声吆喝着。

朱赫来加快了脚步。他很想对保尔说几句话,但是忍住了,只是挥了挥手,像打招呼似的。

保尔怕引起黄胡子匪兵的疑心,赶紧背过身,让朱赫来走过去,好像他对这两个人毫不在意似的。

正在这时,他的脑子里突然又钻出一个令人不安的想法:“要是我这一枪打偏了,子弹说不定会打中朱赫来……”

那个佩特留拉匪兵已经走到他身旁了,事到临头,难道还能多想吗?

接下来发生的事是这样:当黄胡子押送兵走到保尔跟前的时候,保尔猛然向他扑去,抓住他的步枪,狠命向下压。

刺刀啪嗒一声碰在石头路面上。

佩特留拉匪兵没有想到会有人袭击,愣了一下。他立刻尽全力往回夺枪。保尔把整个身子的重量都压在枪上,死也不松手。突然一声枪响,子弹打在石头上,蹦起来,落到路旁的壕沟里去了。

朱赫来听到枪声,往旁边一闪,回过头来,看见押送兵正狂怒地从保尔手里往回夺枪。那家伙转着枪身,扭绞着少年的双手。但是保尔还是紧紧抓住不放。押送兵简直气疯了,猛一使劲,把保尔摔倒在地。就是这样,枪还是没有夺走。保尔摔倒的时候,就势把那个押送兵也拖倒了。在这样的关头,简直没有什么力量能叫保尔撒开手里的武器。朱赫来两个箭步,蹿到他们跟前,他抢起拳头,朝押送兵的头上打去。紧接着,那个家伙的脸上又挨了两下铅一样沉重的打击。他松手放开躺在地上的保尔,像一只装满粮食的口袋,滚进了壕沟。

( 1 )请简要概括选文的故事情节。
( 2 )选文中的保尔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结合上文具体分析。
( 3 )结合作品分析在保尔成长过程中,朱赫来对他的影响。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进行创作。

题目一:

告别是结束也是开始,是苦痛也是希望。请以“告别”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题目二:

时光如水,大浪淘沙始见金。风云英雄、文化名人、温馨时刻、误会遗憾……都会使我们念念不忘;日月如梭,未来遥远犹可期。新兴科技、外星生命、家庭生活、社会人生……也会让我们心生向往。

如果,给你一个机会,可以去往任何一个你想去的时间或地点,你希望会遇到怎样的人,发生怎样的事?请展开你的想象,以“踏上开往 的列车”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总要求]

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④若选择题目二,需补全标题。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腐败着莪德高调.”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