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阅读下面文段,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 A: 文段中划线的名词,它和“留美预备学校是清华大学的前身”中的“前身”意思相同。 B: 文段中“聚集”一词,可以用近义词“汇聚”来替代。书写“聚集”时注意两字都是上下结构,其中“聚”字共14笔。 C: 文段中“悬岩峭壁”是并列短语,结构相同的如“铜墙铁壁”“和风细雨”等。 D: 文段中,“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一句的主干是“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 |
2、 | 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闾左(lǚ) 怫然(fú) 诘难(jí) 度德量力(duò)B: 鸿鹄(hú) 存恤(xù) 禁锢(gù) 为坛而盟(wéi) C: 社稷(jì) 间令(jiàn) 畸形(qí) 箪食壶浆(dān) D: 休祲(jìn) 眼翳(yī) 缟素(gǎo) 免冠徒跣(xiǎn) |
3、 |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簇新 飞窜 擀面杖 自惭形秽 附庸风雅 B: 荣膺 驳船 活性炭 箪食壶浆 惨绝人寰 C: 蛰伏 窒息 密匝匝 振聋发聩 不屑置辨 D: 踌躇 宽宥 卫健委 摩肩接踵 味同嚼蜡 |
4、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B: 奇巧 适当 若有所思 C: 奇巧 适度 若有所失 D: 精巧 适度 若有所思 |
5、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分外妖娆náo 襁褓bǎo 亵渎dú 恪尽职守gèB: 心无旁骛wù 颤抖 chàn 灵柩jiù 组织编纂zuà C: 强聒不舍guā 深邃 suì 扶掖yè 弃弓绰刀chāo D: 吹毛求疵sì 佝偻 yǚ 枘凿záo 怒不可遏è |
6、 | 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由于接到请柬比较晚,赶到小李家时,大家已经等了我好久了,我成了不速之客。 B: 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吸引了各国的读者。 C: 我们希望日本政府妥善处理教科书问题,采取切实措施防止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D: 课间操时,同学们整整齐齐地站在操场上,鳞次栉比,蔚为壮观。 |
7、 | 对朗读停顿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 B: 学而不思/则罔 C: 择其/善者/而从之 D: 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 |
8、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在人生的旅途上,每个人都要长大。课文《孤独之旅》描写了主人公杜小康的成长历程。文章选自中国当代作家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B: 《故乡》选自《朝花夕拾》,作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文章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 C: 诸葛亮的隆中应对给后世留下一段盛传不衰的历史佳话,《隆中对》选自晋朝史学家陈寿著的《三国志》;他率师北上伐魏时写给后主刘禅的《出师表》是一篇传颂千古的表文。 D: 古今中外,人与人的关系都是一种社会关系。法国著名小说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刻画了菲利普夫妇这一对金钱至上的典型形象。 |
9、 | 下列划线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嗜学(shì) 砚冰(yàn) 逾约(yú) 耄老(mào) B: 既加冠(guān) 硕师(shuò) 叱咄(chì duō) 被绮绣(pī) C: 俟其欣悦(sì) 负箧(qiè)曳屣(xǐ) 皲裂(jūn) 烨然(yè) D: 媵人(yǐng) 以衾拥覆(qīn) 容臭(chòu) 缊袍(yùn) |
10、 | 请选出下列句子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记叙了他儿时的生活经历。 B: 《论语》是一部纪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C: 《济南的冬天》作者是著名作家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D: 《金色花》作者是法国著名诗人泰戈尔。 |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溪居 作者:柳宗元 久为簪组①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②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释:①簪组:古代官吏的冠饰。②榜:读péng。进船。 ( 1 )首联中哪两个词,写出了诗人被官场牵绊太久,一朝远离内心轻松的感觉?( 2 )这首诗与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写了自己贬官后的隐居生活,但在情感的表达上有所不同,试结合诗歌内容比较分析。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鄂公尉迟敬德,性①骁果而尤善避槊②。每单骑入敌,人刺之,终不能中,反夺其槊以刺敌。海陵王元吉③闻之不信,乃令去槊刃以试之。敬德云:“饶王著刃,亦不畏伤。”元吉再三来刺,既不少中,而槊皆被夺去。元吉力敌十夫,由是大惭恨。 (节选自《隋唐嘉话》) 【注释】①骁果:勇猛刚毅。②槊:古代兵器,即长矛。③海陵王元吉:指唐高祖之子李元吉。 ( 1 )选文中评价尉迟敬德“性骁果”,请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其“骁果”的两处表现:①________; ②________。 ( 2 )请联系选文内容分析:作者在写完两人比试后,为何要再添一句“元吉力敌十夫”? |
劳动的双手
明前茶
①要是韦平没有起念做“菜场驻守者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社会调查,这些起三更睡半夜的菜场摊贩,谁也不太会注意到自己日夜劳作的手变成了什么模样吧?
②这些卖杂粮坚果的人、卖调料腌菜的人、卖海鲜干货的人、卖蔬菜的人、卖鲜花干花的人,老老少少,形貌不一。可当韦平试图说服他们摊开双手,与自己所售货品合个影时,他们眼中一下盛满锐利的警惕:这位瘦削的小伙子想干什么?这是什么新骗术?
③韦平拿出学生证,试图说服他们:他是城市规划学院学生,他想做一个有关菜市场的摄影展,布置在菜市场熙熙攘攘生气勃勃的入口处。这样,到这里买菜闲逛的人,进来都能感受到广州这座城市熨帖人心的烟火气,感受到劳作与美的紧密关联。
④小贩们操着天南海北的腔调说:我们凭啥相信你?拍这样的照片,对我们的生意有啥好处?韦平到底是学生仔,害羞又不知所措地说:我也不知道对你们的生意有没有好处。这样吧,到时我多冲洗出一张照片来,你们可以把它和你们的营业执照挂在一起,看看能不能为自己多招揽一些生意。
⑤韦平没有想到,正是这最后一句话,打动了上至七十岁下至二十岁的摊贩。
⑥卖杂粮的摊贩摊开手,指缝里有米屑,大拇指上有砸核桃剥核桃留下的伤疤。
⑦卖腌菜的摊贩摊开手,腌菜汁深深地浸润每条掌纹,好像隔着镜头都能闻到那股咸鲜之气。
⑧卖海鲜的摊贩摊开手,海鲜不是在水中游弋,就是在碎冰上陈列,他的手怎能不苍白肿胀。
⑨卖蔬菜的摊贩摊开手,她是全菜场公认最劳碌的人,每天都要运菜、理菜、码菜,还要把毛豆和青豌豆剥出来,山芋藤与芦蒿撕去筋掐成段,黄豆芽一根根掐去根,这都是为那些来去匆忙的白领准备的净菜。而摊贩的手,也在这一日日码放、整理过程中变得沧桑起来。指甲缝里全是洗不掉的菜汁,关节粗大膨出,整双手却洋溢着慈祥平和之气。
⑩与所售货品形成最鲜明对比的,是贩卖鲜花小贩的手。菜场里的花摊与专门花店不同,没有那么多高大上包装,也没有多少名贵品种,都是些应时而生的大路货。玫瑰、桔梗花、向日葵、大丽菊、勿忘我,还有一把把多头康乃馨。这都是主妇们买完菜回家捎带一把的便宜货,却也更新鲜泼辣。玫瑰的刺如此扎手,向日葵的毛秆上全是痒人的芒刺,商贩不避不让,直接将成把的鲜花握在手中,嚓嚓嚓几下就剪去了过于繁密的枝叶。她的手伸出来全是伤痕,关节僵硬,握剪刀的地方长出粗硬的老茧,可她的花是如此鲜媚娇憨。这一对比,不知为什么让人心中猛地蹿上来一股热流。
⑪那是勤劳沧桑的旧世界与柔软明艳的新世界和平共生的场景吧。
⑫韦平的摄影展在半夜布置好了。开展第一天,清晨五点半,菜市场卷帘门刚拉开,卖西红柿的商贩就发现了自己的手,它张开在小山般活泼圆润的西红柿上。那仿佛是世间最饱含倾诉欲的手,充满疲惫又有坚定信念。
⑬一整天,除了忙生意,商贩们都在摄影展上找自己的手。他们仿佛也是第一次见识到自己的手,蕴藏着那么多酸甜苦辣,又蕴藏着难以言表的美。
(《人民日报》2018年10月24日 有删改)
( 1 )韦平为什么要做菜场摊贩双手的摄影展?请结合文中关键语句回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①大概是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我高兴地说道:
③“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④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⑤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⑥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 1 )当阿长问《山海经》时,表现了她对“我”的关心,而“我”却认为“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这种想法表现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理?( 2 )品味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说说它们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 , 全体都震悚起来。
( 3 )文段⑤中画线句子所采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中的“这”指代的是:________。( 4 )文段最后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请以《加点调出生活妤味道》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①请根据提示语的相关内容,将文题补充完整。
②严禁抄袭和套用任何其他同类作文。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